《查找与替换》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找与替换》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查找与替换》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3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查找与替换文字的基本操作方法。
(2)会灵活应用替换的方法对作文进行修改。
2、过程与方法:
(1)经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掌握查找与替换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相互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计算机在编辑文章时的便捷与快速。
三、学情分析
“查找文字”和“替换文字”,这部分知识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此之前,已经初步具备了修改文章的能力,如移动、删除及复制文字块等,但对于利用菜单来修改文章,学生很默生。
当然,对于这种方便快捷的操作,学生也会有极大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
难点:灵活应用替换命令对作文进行修改。
五、教学策略
在一篇长文档中故意设置一些重复性错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文中的错误,请学生演示手工查找和修改错误的方法,记录所用时间。
因为文档较长、错误较多,一个字一个字地查找与修改要用很长时间,还可能有遗漏。
由此启发学生思考与寻找简便快捷的方法,引出“查找与替换”功能,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体会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的快捷方便。
六、教学准备
电子教室、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1、出示文章,发现文中的错别字。
二、探究新知
1、师:演示“查找”的方法,
(1)将光标移动到文章的开头。
(2)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命令,出现“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3) 提醒学生查找内容为“文中有的错别字”
2、做一做
(1)练习:打开“例文”文档,查找“错字”一词一共出现了几次。
(2)请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是如何完成任务的。
(3)出现问题:有的学生用“查找”的方法查到的数和用眼睛看到的数不一样。
师总结:查找某一段时,光标必须移到此段开头再进行查找。
3、学习替换
同学们,我们刚才利用“查找”的方法找到了“错别字”,有没有一种方法,能一下把错字换过来呢?
(1)请大家试着把“例文”中的“错别字”字替换成“正确的”。
学生尝试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2)请使用“替换”方法的同学演示替换的过程。
(3)老师小结:在“编辑”菜单里单击“替换”打开对话框,分别输入要查找的内容“错误内容”和替换后的新内容,单击“查找下一处”,第一个被反色显示,单击“全部替换”,直接替换,单击“关闭”,结束替换。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小结:
小结:在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相同部分进行修改时,用“编辑”菜单中的“查找与替换”命令会快捷得多,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