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测试
高考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

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大片出租、出售土地的现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

1.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具有发展“桑基”的地形基础②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③气候高温多雨④具有肥沃的红壤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②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
③全球气候变暖④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
业有利于水土保持,平地适合发展耕作业,低洼地适合发展水产养殖。

第4题,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占地少,经济效益高。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甲和农业产值构成图乙,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6.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答案】5.C 6.B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区域农业既有小麦种植也有畜牧业,所以属于混合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是混合农业的特点。

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读图,回答第7~8题。

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7.D 8.C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地区属于亚洲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产品以自给为主;乙地区位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境内,是温带草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丙地区位于美国的西部、落基山的西侧,降水稀少,人口较少;丁地区位于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农业区,但水源是限制条件。

9.下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

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游牧业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国土轮廓可以判断该地是英国。

该地温凉潮湿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英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而乳畜业发达。

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第10~
11题。

10.四地中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11.关于四地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适宜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④地农业生产复种指数最高
C.①地农业生产易受春旱威胁
D.③地的气候在欧洲广泛分布
【答案】10.B 11.C
【解析】根据四地气候资料可判断: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亚,特别是我国北方的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再根据1月气温可知是我国黄淮海平原,春季有严重的春旱,影响农业的生产;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乳畜业的发展,在欧洲分布最广泛;③是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温高而复种指数高;④是地中海气候。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三幅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
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指出2009-2019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有开阔的谷地;有河流灌溉系统;热量满足发展一年一熟的耕作农业;降水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谷地边缘(灌溉条件较差)区域可发展畜牧业(农牧业)。

(2)突出变化:冬春季节的降水(雪)量高出多年平均值(约15%~20%);从多年平均状况看,春季持续增温,2019年则表现为4月底以前气温
持续低于0 ℃;4月末到5月初气温快速上升到0 ℃以上。

主要影响:春耕期间气温偏低,播种期推后;冬春积雪量超过多年平均值,并在短时间内融化,易形成融雪性洪水灾害。

【解析】第(1)题,通过图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并且图示地区位于河谷,河流提供灌溉水源;热量并不是很充足,只能说夏季充足;降水量比较少,但是比较均匀;适合发展畜牧业;对于农业生产的评价应该一分为二。

第(2)题的背景是2019年春季新疆发生的洪水泛滥。

观察1~5月份的气温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出,1~4月份气温低于多年平均,5月份比较接近年平均值但还是比较低,所以得出气温偏低的结论;降水量冬春季节比多年平均要多,且是降雪为主,所以得出可能会产生春季气温快速上升融雪形成洪水灾害的结论。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材料二在农业部制订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三1990年和201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

(1)下列优势农产品与其优势产区搭配合理的有________________。

(多选)
A.春小麦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
B.水稻优势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棉花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D.油菜优势产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E.甘蔗优势产区——桂中南、滇西南、粤西F.甜菜优势产区——松嫩平原、山东半岛(2)2019年与1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2019年与1990年比较,我国农业产值构成有很大变化,结合材料三试说明这种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农业区域布局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试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其区内应如何优化农业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因地制宜。

下图是“昆明市周围的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同样的自然条件,但呈贡县与罗平县却由于农业发展的差异而贫富悬殊,试分析其产生的地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B、C、E
(2)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需求下降,对肉、奶、禽蛋等副食品的需求上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使种植业比例下降;发展畜牧业既可以充分利用农副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又可增加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3)我国耕地面积比重小、工业、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占有现有耕地,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肉、奶、禽蛋等副食品的市场需求增加。

(4)渭河平原与汾河谷地等平原地区建成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及经济作物基地。

黄土高原的塬面、沟谷地带由耕作业为主改为发展果树栽培以及林木生产,做到农林结合;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要退耕还林还草;牧业由放牧改为圈养为主。

(5)①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②呈贡县毗邻昆明市,接近市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低,利润高;罗平县远离昆明市,远离市场,农产品的运输成本高,利润低。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的含义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与考查典型地区(黄
土高原、昆明城郊地区)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农业布局。

要求能从气候(光、热、水)、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