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四)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B卷)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检测( 四)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
工程(B 卷能力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 分) 1.某人体检结果显示,其红细胞有的是正常的圆饼状,有的是弯曲的镰刀型。

出现镰刀型红细胞的直接原因是( )
A. 环境影响
B.细胞分化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差异
解析:选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 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解析:选A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般是有害的。

3.生物世界广泛存在着变异,人们研究并利用变异可以培育高产、优质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育种方式是( )
A.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的超级稻
B. 用X射线进行大豆人工诱变育种,从诱变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
C. 通过杂交和人工染色体加倍技术,成功培育出抗逆能力强的八倍体小黑麦
D. 把合成3 -胡萝卜素的有关基因转进水稻,育成可防止人类维生素A缺乏症的转基因水稻
解析:选 B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转基因技术和杂交技术可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会产生新的基因。

4.生物体内的基因重组( )
A. 能够产生新的基因
B. 在生殖过程中都能发生
C.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 在同源染色体之间也可发生
解析:选 D 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它发生在有性生殖的配子形成过程中;它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但不是根本来源。

5.依据基因重组概念的发展,判断下列图示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
龙空戡纯合子 A
解析:选D 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 胞的过程,一般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6•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几种变异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甲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B. 乙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C. 丙图表示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
D. 丁图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解析:选D 甲图中染色体发生了倒位;乙图中染色体属于易位;丙图发生了染色体片 段的缺失;丁图中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只是有两条移向了同一极, 属于染色
体数目变异。

7.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 ( ) ①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②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⑤ 21三体综合征 A. ①④⑤ B .②④ C.①⑤
D.②③④
解析:选C ②是基因突变,③④为基因重组。

8.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 )
A. 使染色体再次复制
普通撫 人凝血因子基因
拭虫基因
插人
大肠杆菌质粒
次级卵母细胞 形成
f 卵细胞
D
B. 使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 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
解析:选C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这样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完成了复制,但细胞不分裂,因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由这样的体细胞经过正常的有丝分裂( 秋水仙素的作用有其时效性) ,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比原来的体细胞增加一倍,形成多倍体植株。

9.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勺酒精
D. 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解析:选A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染色,固定细胞形态的液体是卡诺氏液,固定后用95%的酒精溶液冲洗,解离后用清水漂洗,该实验的目的是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机制。

10.唇裂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类型及与该病类型相同的疾病分别是( )
①单基因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③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④线粒体病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⑥原发性高血压⑦并指⑧青少年型糖尿病⑨先天性聋哑⑩无脑儿
A.①,⑤⑥⑦
B.②,④⑤⑧
C.③,⑥⑦⑩
D.②,⑥⑧⑩
解析:选D 唇裂属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常表现家族聚集现象,题中所述各项中同属本类遗传病的还有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及无脑儿。

11.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自然状态下却出现了矮茎后代,小组成员有的认为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有的认为是环境引起的。

为检验是何种原因导致矮茎豌豆出现,该小组成员设计了如下几种实验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
A. 分析种子中基因序列
B. 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种植(让它们自交),再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C. 将得到的矮茎豌豆与纯合高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
D. 以上方案都不合理
解析:选 B 分析种子中基因序列可以作出判断,但操作比较复杂,不是最佳方案,A
错误;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而环境引起的性状的改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由于豌豆是自花闭
花受粉植物,所以最佳方案是让该变异植株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再作出判断,
B正确;将得到的矮茎豌豆与纯合高茎豌豆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也可以作出判断,但由于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该方案还需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操作较为复杂,不是最佳方
案,C错误。

12. 某种植物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
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解析:选B本题要求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育种材料)的亲本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 的新品种(育种目标),并要求选择最简单的方法。

显然,杂交育种既能达到目的,也最简单。

13. 在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

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①④④
B.③①②④
C.④④①②
D.④②①④
解析:选A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多倍
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

14.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
误的是()
寒狀射城处理种了-严.血口
|輕爭旅堆育④趙株
Ok 自然吿电®帚z
幼苗严d⑤砒芒豔琴
@/ T咦⑥植樣厂
L花粉・⑦幼苗就水吧⑨植株
A. 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由⑤X⑥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贝U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 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解析:选A由③到④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进行的诱变育种,在这个过程中只进行有丝分裂,没有进行减数分裂,也就没有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由⑤X⑥到⑧,
进行的是多倍体育种,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若③
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 AAbbdd aaBBdd、aabbdd,占总数的1/4 ;由③到⑦的过程是单倍体育种,发生了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 (10分)下图1是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由于DNA
中碱基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的过程,表为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请回答下
列问题:
第一个字母
第二个字母第三个
字母U C A G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U 异亮氨酸苏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C
A
异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A
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G
本区别在于基因中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I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写出图中①、②表示的序列: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根据表中内容推测X表示_________ < (3)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3链第63位氨基酸是组氨酸(密码子为CAU或CAC),当它被精氨酸(密码子为CGU或CGC替代后•将产生异常血红蛋白而引起一种贫血症,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3链合成的基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在某一基因中,若只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改变,但生物性状没有改变,最可能的原因
解析:(1)图1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也可
能是基因重组所致;不同基因的根本区别是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2)图2中的I过
程为转录过程,真核细胞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
则可知,①表示TCC ②表示AGG 结合表中内容得 X 表示精氨酸。

(3)比较组氨酸的密码 子与精氨酸的密码子,不难发现控制
3链第63位组氨酸的碱基对中,T/A 碱基对被C/G 碱
基对替代。

(4) 一个氨基酸可对应多个不同的密码子,若基因中一个碱基对改变,因密码子 的简并性,可能产生的是相同的氨基酸,故生物性状没有改变。

答案:(1)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⑵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TCC AGG 精氨酸
(3) 控制3链第63位组氨酸的碱基对中, T/A 碱基对被C/G 碱基对替代了 (4) 密码子有简并性
16. (10分)下图为农业生产上两种不同的育种途径,请回答:
植株
(1) 箭头所示的途径为 __________________ 育种,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 ; “ ?”所示的途径 为 _____ 育种,其原理是 __________ 。

(2) 图中 A 禾廿B 处理的手段依次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3) 从R 到F 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 __________ 的比例,从F 2开始逐代进行人工选择 是为了淘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示的两种方法都从亲本杂交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箭头“T”所示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所示的
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
(数目)变异。

(2) “ ? ”所示的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利用 F 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然 后对单倍体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 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形成纯合二倍 体。

(3) F 1 一般为杂合子,因此 F 1自交后,在F 2中出现性状分离,若选择隐性纯合子,直接 在F 2中选择即可,而从F 1到F 4连续多代自交的目的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并不断淘汰表现
型不符合要求的个体,从而获得显性纯合子。

(4) 单倍体育种往往离不开杂交育种,其目的是使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 中在F 1体内。

K (融&黑种)
新品种
纯合二倍怵种子 K 川的槓菲 (逸择
与監定)
(分髙) 戲

答案:(1)杂交基因重组单倍体染色体变异
(2)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3) 纯合子表现型不符合育种目的的个体
(4) 使两个亲本控制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F1体内
17. (10分)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虫灵进杼⑤
侔Y恳蠹忑頁怎亙亘^畑的A
,Vt腮為素A 2Z
A腿岛mRNA - ______________ 产兰_.
创胞一屜. 二人耽岛索
基-©-^grc>©)⑩
人肠軒凿B C D 池俚剑一人肚岛素
⑴图中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可以概括为“四步曲”:_______
⑵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3) 过程②必需的酶是_________ 酶。

(4) 若A中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鸟嘌呤有b个,若③④⑤过程连续进行4次,至少需
提供胸腺嘧啶_________________ 个。

(5) 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入______________ ,才可形成C。

解析:(2)图中①过程是从细胞中获取相应的mRN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人的皮肤
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不转录,不表达,因此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
(3) 从mRN A DNA是逆转录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4) 一个DNA分子中的鸟嘌呤(b个)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2 a个)的一半,所以一
个DNA分子片段中胸腺嘧啶数为(a—b)个。

连续复制4次,共产生DNA分子24= 16个,由于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需要提供的胸腺嘧啶数量为(a—b) x(16 —1) = 15(a—b)。

(5)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才可以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

答案:(1)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不能皮肤细胞中的胰岛素
基因未表达(或未转录),不能形成胰岛素mRNA⑶逆转录(4)15( a—b) (5)同一种限制酶相同的黏性末端DNA连接酶
18. (8分)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请写出图中A、B、C所代表的结构或内容的名称:
A _______ ,
B ________ ,
C _______ 。

⑵该图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 示意图,进行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3) 若胎儿患有多基因遗传病, 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镜下观察到致病基 因;该类遗传病的特点是:在群体中发病率较 _____________ ,常表现出 ______________ ,易受 _______ 的影响。

(4) 如果某人患有一种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其妻子检查时发现
C 细胞的染色体组
成为 XX 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产前诊断的主要检测手段有羊水检查、
B 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及基因
诊断等,目的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图示为羊水检查, A 为子宫,
B 为羊水,
C 为胎儿细胞。

(3) 多基因遗传病属于分子水平的疾病,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 中发病率较高,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的影响。

(4) 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父方的显性致病基因肯定传给女儿,女儿 (XX)患病,因此
要终止妊娠。

答案:(1)子宫 羊水 胎儿细胞 (2)羊水检查 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 性疾病 (3)不能 高 家族聚集现象 环境(4)是 父亲的X 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女儿, 女
儿一定患有该遗传病
19. (10分)冬小麦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农业科技人员不断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 产抗病的新品种。

分析回答:
(1)冬小麦经过低温环境才能开花,这是由于幼苗感受低温刺激产生某种特殊蛋白质所 致,该作用称为春化作用,高温、低氧、缺水等均可以解除春化而不能抽穗开花。


春化过程使植物内某些细胞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
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
该过程称
为 _____ ,这些稳定性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某研究小组发现经过严寒之后,部分小麦幼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老叶细胞的 2倍。

合理的解释是
X ;Gibh —1
© A;iRb
列②
A_hb
(2) 假设A 、b 代表小麦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 品种,为培育出优良新品种 AAbb,可以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Ab
AABR AAbb-一
@ J
—导入细菌菇因”
OAAbb)
AABB aabb 两个
________ 。

若经过
①由品种AABB 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
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株。


因型为Aabb 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 AAbb 与aabb 的数量比是 ____________ 。

② 过程⑤常采用 _______ 由AaBb 得到Ab 个体。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
“过 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 ______________ 。

与 “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细 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低温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故经过严寒之后,部分小麦 幼叶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老叶细胞的 2倍。

⑵AABB 、aabb 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
品种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
1 552株,其中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理论上占总数的 1/16,共97株。

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由 AaBb
得到Ab 个体。

与杂交育种方法相比,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过程④为基因工程 育种,与过程⑦的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势是能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答案:(1)①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或部分幼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2)①杂交育种 97 1 : 1
② 花药离体培养 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③ 限制酶、DNA 连接酶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0. (10分)某学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皮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
单位,对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如下表。

请分析表中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X 双亲全双 眼皮(①) 仅父亲双 眼皮(②) 仅母亲双 眼皮(③) 双亲全单 眼皮(④) 性别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双眼皮
人数
59 61 31 29 30 30 0 0 单眼皮
人数 38 36 28 28 27 29 56 53
(1) _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调查情况,你能判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 根据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调查情况,你能判断出人的眼皮遗传是____ 染色体遗传。

(3)设A、a表示相关基因,第①组双亲基因型的所有组合为
(4) 上图是某家庭的眼皮遗传调查情况,试分析4 号与3 号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是
(5) 表格中第①组的数据为双眼皮:单眼皮= 120 : 74,这个统计数值为何与理论上有较
.刃性双眼皮
女性濒眼皮
男性单眼皮
女性单眼皮
大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单眼皮女生到美容院做了双眼皮手术,该双眼皮性状能否遗传?为什么?
解析:(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判断取决于子代表现型,所以从表格中第①组就可以看出,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因为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比。

(2) 判断基因
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通常用假设法,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第②组中
的子代中女孩是不会出现单眼皮的,所以与题意不符,基因应该位于常染色体上。

(3) 第①
组中,子代双眼皮和单眼皮的比例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与双亲基因型的多样化有关, 双亲的基因型组
合可能有:A从AA AAX Aa、Aa X Aa。

⑷ 题中系谱图中4号个体的基因型
是1/3AA或2/3Aa,3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婚配后生一个双眼皮孩子的概率是:1/3AA X aa + 2/3Aa x aa=
1/3 + 2/3 X 1/2 = 2/3。

(5)表格中第①组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数据与理论上有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实际
调查的群体较小。

(6) 单眼皮女生到美容院做了双眼皮手术,该双眼皮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因为可遗传的
性状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 手术后改变的性状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没有关系。

答案:(1) ① 双眼皮(2) ② 常(3)AA x AA、AA x Aa、Aa x Aa (4)2/3 (5) 实际调查的
群体较小,另外双亲双眼皮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6) 不能遗传,因为该女生的遗传物质
没有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