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扫描版试题Word版答案.pd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期末自主练习
语文”。
)
二、(9分,每小题3分)
6.C(纸媒先“爆料”抛出话题,但其观点并不起决定作用。
)
7.A(其影响有两面性,不能简单视作局限性。
)
8.D(A强加因果。
B项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C“并能促进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与文意不符。
)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10.C(均为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A①介词,拿;②连词,表目的①副词,竟然;②副词,连词。
11.C 12.C(表述与文意不符。
从原文可看出,辛弃疾深恐自己刚正不阿,不为权贵所容,
遭受排挤打击,无法按察不法官员。
)
四、(24分)
13.(10分)⑴(5分)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盗贼产生的原因,讲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过分依赖自己拥有能平定盗贼的军队。
(“欲望”“致”“弭”“恃”各1分,句子通顺1分。
)
⑵(5分)有违背法律、贪得无厌的官吏,让各级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严惩),不能只选择小吏检举查办来应付官场旧例。
(“亡”“徒”“按举”“故事”各1分,句子通顺1分。
)
14.(8分)(1)(4分)运用比拟手法,移情于物,写马似解人之离别痛苦而鸣声含愁,马尚且如此,更衬托出诗人不堪忍受离情别绪;(2分)在前句“惜”字的基础上,“复怜”二字使内心的伤感显得更为深重,从而将别离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分)
(2)(4分)诗人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对友人路无知己、前途莫测的担忧、牵挂之情,希望好友谨慎行事、珍惜前程的关切之情。
(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
15.(6分)⑴己欲达而达人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⑵只是当时已惘然 江间波浪兼天涌 ⑶一尊还酹江月 善假于物也 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即不得分。
)
五、(12分)
16.(4分)海洋吸收热量使得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17.(4分)答案示例:在过往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在工友眼里,她是“非常靠谱”的工作搭档;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动模范;在丈夫眼里,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
18.(4分)寓意:要正确协调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助推改革。
六、(18分)
(一)(18分)
19.(4分)第一段写了威尔第生命末期的生存状态,并借夜色的沉重黑暗,暗示威尔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2分)运用比喻,说明此时威尔第念念不忘圣阿加塔,引出下文的回忆。
(2分)
20.(4分)这段文字不回避威尔第的性格弱点,写了他的吝啬、固执,丰富了其性格的内涵,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丰满;(2分)同时为下文写威尔第的自省、博爱张本,有力地烘托出其人格的高尚,使其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2分)
21.(4分)超凡脱俗,特立独行;(1分)挚爱妻子,充满柔情;(1分)为人真诚,勇于反省;(1分)热爱乡村,倾心自然;(1分)善良慈爱,慷慨大方。
(1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
22.(6分)①“茶花女柳”是朱塞平娜的象征,体现了威尔第对妻子至死不渝的爱情;(2分)②“茶花女柳”是威尔第艺术事业辉煌的一个见证,体现了威尔第对它的一腔衷情;(2分)③“茶花女柳依依”是主人公临终人格升华的象征,体现了作者对他的由衷赞美之情。
(2分)
(二)(18分)
19.(4分)①(2分)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种族仇恨禁锢着统治者们的思想和心灵,(1分)导致他们狭隘自私,偏执短视,同样也是受害者,也需要获得精神解放。
(1分)
②(2分)“终于”表明曼德拉为了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几乎耗尽了毕生精力,牺牲了正常的家庭生活,(1分)直到晚年才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曼德拉的由衷敬仰之情。
(1分)
20.(4分)本段内容与主题有关,不能删去。
曼德拉的话坦露心声,表明自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渴望爱情
,(2分)这样写使传主更具人性光辉,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丰满。
(2分)
21.(4分)含义:一是表明曼德拉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永垂史册;(1分)二是表明曼德拉的宽广胸怀和高尚人格,万古流传。
(1分)作用:讴歌了传主,彰显了主题。
(2分)
22.(6分)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要敢于直面苦难,从容应对人生挑战;要有宽广胸怀,学会理解包
容;要扮好人生角色,不为名利所累;要有博爱之心、悲悯情怀。
(缺少一点扣1分)
七、(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