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材料解析题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材料解析题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华枝睾吸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消化器官D.生殖器官2.在动物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肛门的类群是()
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环节动物D.软体动物3.下列关于节肢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A.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
B.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
C.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D.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4.如图为鱼的外形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鱼在水里依靠鳃进行呼吸
B.鱼在水里游泳依靠1、2、3、4、5等结构系协调完成
C.鲶鱼类和鲸体型相似,所以两者都属于鱼类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
5.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B.②③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D.家鸽每呼吸1次进行2次气体交换6.下列叙述中,与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特点不相符的是
A.有气囊提高与气体交换效率B.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
C.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D.体温随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7.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A.河蚌、鲨鱼、鲫鱼B.鲸、蛇、乌龟
C.青蛙、青鱼、蝌蚪D.珍珠蚌、鲫鱼、大鲵
8.关于动物的生殖或发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鲸为胎生哺乳
B.蝗虫的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C.家鸽生殖发育为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
D.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鳃可辅助呼吸
9.如图表示人体的伸肘动作。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图中的①、②分别表示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B.只要①和②完好,就能完成正常的伸肘动作
C.完成伸肘动作时,②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
D.在伸肘过程中,①和②是相互配合活动的
10.一头狮子在奔跑中追捕一只羚羊,狮子奔跑靠它的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等配合完成。
下列不属于运动系统的是()
A.骨B.肌肉C.关节D.神经
1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B.关节囊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C.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和骨骼肌组成D.运动的完成只需要一组骨骼肌即可12.人的跑步、鸟的飞行、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A.食物的消化作用B.细胞的呼吸作用
C.周围环境中的能量D.吸入的空气中的能量
13.运动系统的功能不包括
...
A.支持B.分泌C.运动D.保护
14.“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
A.先天性行为B.学习行为C.社会行为D.繁殖行为
15.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是()
A.蝗虫群B.狼群C.蜜蜂群D.白蚁群
16.下列动物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A.猪B.蜜蜂C.蚂蚁D.狒狒
17.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
18.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B.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C.失去蛋的企鹅把鹅卵石当企鹅蛋孵化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19.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A.环境因素B.后天“学习”所得
C.亲代训练D.遗传物质
20.在动物园中,我们偶尔可以看到孔雀开屏的美丽景象,从生物学的角度说,这是动物行为的()
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繁殖行为D.社会行为
21.苍耳的果皮表面有毛刺,枸杞的果实鲜艳香甜,这样都利于植物种子扩大传播的范围。
这些事实表明()
①动植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依存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③所有植物种子的传播都离不开动物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22.下列不属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A.分解有机物参与物质的循环B.在维持生态平衡
C.促进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3.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甲的生活方式只能是寄生
C.乙没有叶绿体、但有细胞壁
D.丙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
24.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由细胞构成
B.病毒繁殖能力强,能独立繁殖后代
C.病毒与细菌相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D.病毒在基因工程中能携带某些动植物的基因进入正常细胞
25.制作酸奶和葡萄酒时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菌、酵母菌B.酵母菌、醋酸菌
C.酵母菌、乳酸菌D.醋酸菌、酵母菌
26.下列细菌中,营腐生生活的是:()
A.结核杆菌 B.痢疾杆菌 C.肺炎双球菌 D.枯草杆菌
27.有关芽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芽孢是一种休眠体B.芽孢是一种生殖方式
C.芽孢有很强的抵抗能力D.环境条件适宜时,芽孢又可萌发成细菌28.某同学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了甲、乙两种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他还在培养基上放了盐水浸过的纸片,经过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盐纸片周围只有甲细菌生长(如图),以下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盐渍法可以保存某些食物
B.甲细菌比乙细菌更耐盐
C.乙细菌生活不需要无机盐
D.不同种类的细菌生活环境不同
29.用四个培养皿在表中所示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除研究因素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培养36小时后获得如下结果,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繁殖的是()
培养
皿
培养基温度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I琼脂、糖类30℃35
Ⅱ琼脂、糖类、维生
素
30℃250
Ⅲ琼脂、维生素30℃0
Ⅳ琼脂、糖类、维生
素
25℃150
A.ⅡB.Ⅱ和ⅢC.I和ⅡD.Ⅱ和Ⅳ
十
30.下列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中所涉及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A.螳螂捕蝉B.蛛丝马迹C.指鹿为马D.鹬蚌相争
31.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下表示六种动物所属类群和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请回答:
生物种类草履
虫
蚯
蚓
蝗
虫鲫
鱼
牛蛙
蜥蜴
幼成体
体
完成气体交换的结构表膜
体
壁
①鳃鳃②肺
(1)表中①为_________________,②为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气体交换的结构中不属于器官这一层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余各器官中都分布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以完成气体交换。
(3)牛蛙与蜥蜴两种动物相比,肺更发达的是____________,所以它更适应陆地生活。
(4)牛蛙是两栖动物,繁殖时出现特有的______________现象。
牛蛙的发育属于
_____________发育。
32.图甲、乙和丙分别是关节结构和伸肘动作的产生,请认真看并回答:
(1)丙图中②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做_________,①叫做____________,该部分可绕__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2)甲图中⑤所示的是______关节,若要产生丙图所示的动作,则需甲图中
[ 11 ]_________收缩和[ 3 ]_________舒张。
(3)在乙图所示的结构中,[ ]________紧紧把⑥和⑦包裹在一起,从而使关节更牢固,而光滑的关节软骨附在⑥和⑦的表面,能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从而使关节更加灵活。
3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相对“零排放”)。
下图为含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2)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燃料的燃烧,以及动物和植物的[ ]________作用不断消耗氧,向生物圈中排放二氧化碳。
(3)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__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_。
(5)新《名录》中表述,不仅要保护羊、鹿等生物,豺、狼、荒漠猫等食肉动物的保护也得到了重视,其意义是________。
(6)为使二氧化碳的消耗和排放达到相对平衡,实现碳中和,请从增加二氧化碳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两方面,提出相应措施:________。
34.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不乏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的美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我国酿醋的历史悠久,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在果酒制作时,酒精发酵阶段,参与反应的菌种是来自葡萄皮上的___________,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该菌种可以产生酒精,此状态下,该菌种主要进行___________生殖。
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当氧气和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2)制作泡菜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
此微生物用于制作酸奶时,要先将鲜牛奶煮沸,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在传统作业中制作腐乳时,人们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
15~18℃,并保持在一定的湿度,这是因为毛霉的生长繁殖需要___________。
约48小时后,毛霉开始生长,3天之后菌丝生长旺盛,5天后豆腐块表面布满菌丝。
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涂抹在豆腐上,这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过程中的___________。
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
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使豆腐块___________(吸水或者失水),使豆腐块变硬,并且在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因为盐还可以
___________,从而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如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
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了表中的现象,请据此回答问题:
装置物质温度现象
A水+白砂糖+酵母菌22~30℃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B水+酵母菌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C水+蛋白质+酵母菌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D水+白砂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E水+白砂糖+酵母菌10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试管A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产生___________气体。
若要探究蛋白质是否为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___________两支试管为一组。
该实验证明,酵母菌的发酵需要___________。
十八、实验探究综合题
35.大地涌动千层绿,春和日暖花争发。
黄河涯镇万亩桃园迎来桃花开放期,接踵开放的桃花形成片片红云,一棵棵修剪别具的桃树,更像是一株株巨大的盆景,散发着独特的美。
8月8日,黄河涯镇第十届万亩桃园采摘节正式拉开帷幕,市民纷纷走进采摘园拍照、摘桃,体验采摘的乐趣,“桃”醉其中、下图一是桃花及其果实的结构示意图,图二是桃树茎的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的主要结构是______。
(填序号)
(2)桃花开花后,要形成图丙必须经过的过程是______。
(3)桃花要想完成 A 过程,主要借助于______。
如果开花季节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一般采取______的方式来保障果树的产量。
(4)图丙中14是由图乙中的[ ]______发育而来,它与甲、乙、丙在结构层次上同属于______。
(5)要想提高桃的产量,果农在桃树生长过程中需要修剪枝条,主要目的打破______对桃树的影响,提高产量。
(6)在某颗桃树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结的桃反而又大又好吃,这是由于丁图中[ ]______受损,而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7)桃树的品种繁多,目前最好的品种有夏满丰、黑桃、极早蜜、黄贵妃等,它们果实的颜色不同、口感也有着各自独特的风味。
这充分体现了生物______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详解】
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华枝睾血虫、蛔虫、钩虫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
也都退化,生殖器官特别发达;如蛔虫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这些寄生虫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生殖器官,产下如此数量的受精卵,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感染寄主的机会,D 正确。
故选D。
2.B
【分析】
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详解】
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
解析:B
【分析】
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
【详解】
A.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故A不符合题意。
B.线形动物门特征是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
有原体腔。
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所以线形动物是最先出现有口有肛门类群的动物,故B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故C不符合题意。
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分析】
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详解】
A.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A正确。
B.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B正确。
C.昆虫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一些水生的节肢动物用鳃呼吸,如虾和蟹等,C错误。
D.节肢动物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C。
4.C
【分析】
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鱼的运动器官是鳍如图所示:
图中:1胸鳍、2腹鳍、3臀鳍、4尾鳍、5背鳍、6鳃盖。
【详解】
A.鱼在水里依靠鳃进行呼吸,A正确。
B.鱼的各种鳍的作用:5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2腹鳍起平衡作用;4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3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1胸鳍起平衡身体的作用;所以鱼在水里游泳依靠1、2、3、4、5等结构系协调完成在,B 正确。
C.鲶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鲸鱼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C错误。
D.鱼的身体呈流线型,且体表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D正确。
故选C。
5.D
【分析】
图中①气管,②气囊,③肺,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
【详解】
A.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A错误。
B.③肺能够进行气体交换,②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在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因此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③→②,C错误。
D.家鸽在吸气和呼气时里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能保证飞行时肌肉所需的氧气供应,每次呼吸肺中进行2次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6.D
【分析】
鸟类会飞行,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详解】
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A不符合题意。
食量较大,消化能力强,为它的飞行生活提供大量的能量,与飞行生活的特点相符,B不符合题意。
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行,C不符合题意。
鸟类体温随环境不同而不发生变化,属于恒温动物,与飞行无关,D符合题意。
【点睛】
掌握鸟类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7.A
【分析】
大多数鱼类用鳃呼吸,有些个别种类的水生动物也用鳃呼吸。
【详解】
A.河蚌是软体动物,用鳃呼吸,鲨鱼、鲫鱼是鱼类,用鳃呼吸,A正确。
B.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蛇和乌龟是爬行动物用肺呼吸,B错误。
C.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
D.大鲵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A。
8.D
【分析】
做这一题要掌握:哺乳动物的特点分析,家蚕的变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分析,家鸽的生殖特点,青蛙的变态发育。
【详解】
A.鲸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A 正确。
B.家蚕的变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B正确。
C.家鸽生殖方式为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起到保护作用,C正确。
D.青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中,蝌蚪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D错误。
故选D。
9.B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详解】
A.由图可看出,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解析:B
【分析】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图中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详解】
A.由图可看出,①是肱二头肌,②是肱三头肌。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A正确。
B.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骨骼肌、骨、关节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
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
并不是①肱二头肌和②肱三头肌完好,就能完成正常的伸肘动作,B错误。
C.完成伸肘动作时,②肱三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肘关节活动,完成伸肘动作。
此时①肱二头肌舒张,C正确。
D.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D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运动的产生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骨、关节、肌肉的共同配合完成,注意掌握。
10.D
【分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骨与骨通过骨连接形成骨骼。
【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
解析:D
【分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骨与骨通过骨连接形成骨骼。
【详解】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关节构成。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狮子奔跑靠它的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等配合完成,神经不属于运动系统,D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分析】
(1)人体内的骨骼肌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
每块骨骼肌都是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的。
肌腱肌是肉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结缔组织),肌腹是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肌肉组织),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2)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详解】
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A正确。
B.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牢固。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B错误。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C错误。
D.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或多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
解析:B
【解析】
动物通过运动能够快速找到食物,也有利于快速躲避天敌,增加活动范围,有利于找到更适合的生存空间,有利于躲避不利环境,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动物的运动需要能量,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获得能量,因此,人的跑步、鸟类飞行、萤火虫发光、电鳗放电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13.B
【分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护和支持。
【详解】
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
解析:B
【分析】
人体的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护和支持。
【详解】
人体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
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
可见,分泌不是运动系统的功能,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运动系统的功能。
14.B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析:B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A不符合题意。
B.“小鼠学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B符合题意。
C.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C不符合题意。
D.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5.A
【分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
解析:A
【分析】
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
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