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共生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文库 第20期
184
浅析城市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共生理论
陶 冶 杨晶晶
1、共生理论与环境设施设计 共生理论,源自生物学,字面意思是“共同”和“生活”,指两生物体之间生活在一起的交互作用。

在互为共生关系的生物体间,影响较大的叫“宿主”,较小的叫“共生体”。

“宿主”和“共生体”之间密不可分,如果将其进行分开,双方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或一蹶不振,甚至死亡。

但并不是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和谐共处就是共生,它们只是选择了对自身最有利的生存方式。

人类作为大自然中特殊的一员,毋庸置疑属于共生生物。

但在人类社会,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了与地球的其他生物实现共生,如何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是全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环境设施是城市环境建设下的主题,包括各种建筑部件的设计及实施。

它的品质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建设的六大方面,即城市市容、城市大气、城市水、城市生态、城市交通以及城市人文环境。

也可以说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因此,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应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与之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物质和精神因素、自然和人文因素、艺术和技术因素等,使之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共生状态。

2、基于共生理论的设施设计原则
设施是人与环境达到共生的桥梁。

在城市环境设施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实现设施与人、设施与环境、设施与设施之间的和谐共生。

2.1 整合化原则
优秀的环境设施设计是环境保护的有力武器。

从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等方面考虑,从防止视觉和环境的污染方面考虑,从延长制品的寿命方面考虑,都关系到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尽管环境设施相对于整个城市是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且设施与设施之间常常互为独立,但在整个城市环境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某些设施在形态上或功能上的特殊共生关系。

设计者应考虑并寻找到设施与设施间的最佳共生平衡,将它作为切入点进行共性关联,并将资源和能量适度共享,以便互为利用,形成互为补充的良性循环,这样就可以使设施与设施、设施与城市达到双方共生共赢。

2.2 人性化原则
环境设施是伴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人的活动载体,为了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诉求而存在,并且会随着城市公共活动的丰富而不断更新、扩大。

它需要人来创造,运用具体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空间的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的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人和设施两者的关系相互依赖,彼此依存。

因此,对环境设施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实现“人机共生”。

2.3 生态化原则
人类面临着许多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设施的创造和使用上都应该紧密的围绕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且它的设计和使用都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作用,例如,原材料的开采、生产工艺的设计、产品的使用及推广以及产品使用
寿命结束后的处理等。

因此,在城市环境设施的设计阶段,设计师就要从生态角度出发,使其材料、工艺、造型、结构、文化及内涵方面与大环境相融合,营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环境,达到设施与人和城市三者的共生。

共生又分为偏利共生和寄生。

前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不受影响的共生关系;后者指一方获益而另一方受到损害的共生关系。

3、基于共生理论的设施设计方法
结合上述三个设计原则,笔者认为对于城市的环境设施设计可以采用如下设计方法。

3.1 形态整合化设计
将两个或多个设施产品进行形态上的结合,使它们形式上相互呼应,组合成一个整体。

被整合的设施既可以独立存在,设施之间又存在着部分相互借用的关系,这样,互补共生的设施不论是整合状态还是打散状态,都不影响主要功能的发挥,这样整合后,不但可以增加设施的适用性,而且有效的节约了设施的占用空间和节省了使用资源,体现出整合的优势。

3.2 行为人性化设计
从人是空间的主体角度出发,我们需要对不同的环境空间考虑人的不同行为。

环境设施的使用人群结构复杂,涉及到儿童、青年、老年、残疾等多累人群,而不同的人群对于环境设施的使用行为都不同。

对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人的行为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即社会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必要性活动。

除了必要性活动外,前两类行为活动的发生频率与环境质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环境设施的使用能否提高环境质量,激发和促进人的自发和社会性活动,从而丰富人类的生活质量,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模式和适应尺度,使设施带给人们最大的便利和满足。

3.3 文化生态化设计
所谓生态化设计,指的是设施的创造和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及影响达到最小。

它的实现不仅要从物质技术层面考虑,还需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

城市的环境设施是根植于一个城市的,设计者需要将城市中隐含的特殊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挖掘,转化为具态的可视化符号,应用于环境设施的设计中,使得城市文化的脉络得以延续。

4、结语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遵循大自然的适者生存法则。

环境设施作为城市环境组成的一部分,能否与生活在其中的人和人居住的城市互济互补、共生并存,直接影响到这个生命体的延续和人类的后代子孙的繁衍。

将城市环境设施与共生理论相联系,是将其放置于工业产品外更大的一个系统中研究,这样有助于构建人与设施、城市三位一体的和谐共生,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人机共生、功能共享乃至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

从共生理论出发而得出的整合化、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方法,有利于城市的有机更新,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来源: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吉祥文化之乡”建设背景下的泰州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SJB1874。

(作者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