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压强单元讲、析与提高 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
★知识点一: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图一: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图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
(1)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
把物体放在桌面上,如果物体不受其它力作用,则压力F 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G 。
图一: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竖直
向下 图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垂直斜面向下 图三:图钉对墙壁的压力垂直墙壁向左
(2)固体可以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1)压强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
其中,压强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为帕),符号是Pa ;压力F 的单位是牛,符号是N ;S 是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的接触部分),单位是米2,符号是m 2。
3.压强的利用
(1)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当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压力增大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都可以增大压强。
如图四:墙钉、斧头、安全锤都是增大压强的例子。
(2)减小压强: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小压力;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压力减小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都可以减小压强。
如图五:铁轨、履带式推土机、大象的脚掌都是减小压强的例子。
图四:增大压强例子
图五:减小压强例子
★知识点二: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测量:使用压强计。
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如图一所示);(4)相同高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图一图二
4.液体压强公式:。
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液体内部某位置到液面的高度。
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5.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1)原理: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如图二所示)。
(2)连通器的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压用p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
3.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
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约为760mm。
如图所示。
(2)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5.大气压的特点:(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大气压变化规律: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沸点与压强: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减小而降低(如在海拔高的山上煮饭,煮不熟);随气压增大而升高(如用高压锅煮饭快)。
7.体积与压强: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知识点四: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1.流体:液体和气体。
2.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4.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5.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对本章常考热点、考查方式和考题类型进行剖析
☆考点1:压力与压强的概念
压力、压强的概念属于基本概念,也是学习本章的基础。
所以,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在本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是新的概念,学生在开始学习时有时感觉无从下手,有时理解起来也很抽象,但只要学生能抓住其主要问题和知识点,对本节的学习是能够很好掌握的。
本考点有压力和压强的基本概念、压强的应用和压强的简单计算。
在本节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对压力和压强的正确理解;二、压强的应用。
在历年中考中,对“压强”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压强的应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考查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常见的是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此类问题也是常考热点;(2)压强的简单计算:属于简单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概念、单位的掌握程度。
本考点在中考中出现的概率较高,有时以一个考题出现,更多的是与本章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中考主要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更多的是选择题。
选择题以考查压强的概念居多,填空题以简单计算居多。
典例一:(2020·四川乐山)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锋利的篆刻刀;
B. 骆驼宽大的脚掌;
C. 注射器的针头;
D. 切菜的菜刀
【答案】B。
【解析】A.篆刻刀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合题意;
B.骆驼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注射器的针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合题意;
D.切菜的菜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典例二:(2020·武汉)铁块和小桌静止在海绵上,如图甲所示。
撤掉小桌后,铁块再次静止在海绵上,如图乙所示。
铁块的质量是600g,铁块的底面积是20cm 2
,小桌的质量是200g,桌面的面积是80c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B.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小;
C.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
D. 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小
【答案】A 。
【解析】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为:
1331114211160010kg 10N kg 310Pa 2010m
F G m g p S S S --⨯⨯=====⨯⨯; 小桌对海绵的压强为:
()()3312321224221160010kg+20010kg 10N kg 110Pa 8010m
m m g F G G p S S S ---⨯⨯⨯++=====⨯⨯;
图乙、图甲中,铁块对小桌和铁块对海绵的压力相等,都等于小球所受的重力,小桌和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都等于小球的底面积,故小球对海绵的压强等于,小球对小桌的压强,
即:331310Pa p p ==⨯;则:132p p p =>;故选A 。
☆考点2:液体压强
液体压强是本章重点,在力学部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中考的常考内容。
本考点有液体压强概念和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
液体压强的概念包括:液体压强产生,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包括:液体压强大小分析和液体压强常规计算。
本考点是学生学习力学内容较难的部分,同时液体压强的计算也经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占据较大比例。
所以,对本考点学习是学生应重视和掌握的内容。
在历年中考中,对“液体压强”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液体压强的概念: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特点、概念的理解;常见考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等,此类问题属于常考热点;(2)液体压强的计算:主要分为简单计算和压轴计算,主要通过计算考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概念、分析和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
在历年考试中,一般都会出现此类考题,有时以一个考题出现,有时会以大型计算题形式出现。
中考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以考查液体压强的概念居多;填空题以简单计算居多;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和考生对实验探究过程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综合计算以压轴题居多。
在复习中,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本章的知识点、考点和考查方式。
典例三:(2020·湖南常德)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F 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p 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
A. 只有①和③
B. 只有①和④
C. 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③和④
【答案】D 。
【解析】①容器质量相等,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也相等,所以总重相等,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F 甲=F 乙,故①错误;
②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图知,乙容器越往上,口径越大,所以乙中液体体积大,根据
m V
ρ=可知,乙的密度小,故ρ甲>ρ乙,故②错误; ③因为ρ甲>ρ乙,且液面相平,根据p gh ρ=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甲>p 乙,故③正确;
④总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F G p S S
=
=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p 乙′,故④正确;故选D 。
典例四:(2020·重庆)如图19,水平卓面上放有圆柱形温水杯、它的重为3N 、底面积
为300cm 2、溢水口距杯底20cm.内装水的深度为18cm 将一体积为1000cm 3 、密度为0.9 g/cm 3 的正方体木块缓慢放人水中不计溢水杯厚度,求:
(1)木块的质量m;
(2)木块放入前,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F ;
(3)木块放人水中静止后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 。
【解析】(1)kg g cm cm g V m 9.09001000/0.93
3==⨯==物物物ρ
(2)解法一:Pa m kg N m kg gh P 180018.0/10/101.03
3=⨯⨯⨯==水水水ρ
()N m Pa S P F 541030018002
-4=⨯⨯==容器水水
解法二:3332104.5540018300m cm cm cm h S V -⨯==⨯==容器水
kg m m kg V m 4.5105.4/101.03
-333=⨯⨯⨯==水水水ρ
N kg N kg g m G F 54/105.4=⨯===水水水
注:柱状容器,固体与液体压强公式通用
(2)解法一: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会漂浮
N kg N kg g m G F 9/100.9=⨯===木木浮
34
33109/10/101.09m kg N
m kg N g F V -⨯=⨯⨯==水浮排ρ 水面升高:m m m S V h 03.010*********
-4=⨯
⨯==-容器排
即3cm
由于水面从18cm 上升到20cm 只能上升2cm,所以会有1cm 的水会溢出
34321033001300m cm cm cm h S V -⨯==⨯==溢出容器溢出
kg m m kg V m 3.0103/101.03-433=⨯⨯⨯==溢出水溢出ρ
N kg kg g m G 3/100.3=⨯==溢出溢出
N N N N N G G G G F 6333954-=-++=++=溢出容器木水压
Pa m N S F P 210010300632
4-=⨯==容器压 解法二:由于木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块会漂浮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 m kg N m kg gh P 20002.0/10/101.033=⨯⨯⨯==’’
水水水ρ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N m Pa S P F 6010300200024=⨯⨯==-容器水水’
’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N N N G F F 63360=+=+=容器水容器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a m
N S F P 2100103006324-=⨯==容器压 典例五:(2020·绥化)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他向图甲的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 。
(2)图乙压强计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 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 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 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填“左”或“右”)
【答案】(1)相同;(2)高度差;不漏气;(3)600;深度;(7)右。
【解析】(1)他向图甲的U 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相同;
(2)根据转换法,图乙压强计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
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6cm处,探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p=ρgh=1×103kg/m3×10N/kg×0.06m=600Pa;
继续向下移动探头,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右侧液体压强大,根据p=ρgh,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
故答案为:(1)相同;(2)高度差;不漏气;(3)600;深度;(7)右。
☆考点3: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本章重点考点,所以大气压强也同样在力学部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考中考查大气压强的题目出现概率也很高。
本考点主要有大气压强的概念和特点,大气压强的利用。
大气压强的概念包括:大气压强的产生,大气压强的特点以及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大气压强的利用主要包括: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和大气压强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本考点中,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抓住本节主要知识点就可以很好的掌握其中的主要内容。
大气压强在历年中考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大气压强的概念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特点、概念的理解;常见考点是大气压强的特点、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等,此类问题属于常见考点;(2)大气压强的利用:主要是通过实际例子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属于常考热点。
中考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选择题以考查大气压强的概念和大气压强的利用居多,填空题以考查大气压强的概念居多。
典例六:(2020·四川南充)关于气体压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B. 能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进嘴里,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C. 一标准大气压可托起约10.3m高的水柱;
D. 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答案】A。
【解析】A.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后,长度会随着变大,管内水银增多,但水银柱的高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
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1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105Pa,由p=ρgh可得1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柱高为:
h=
5
33
1.0110Pa
110kg/m9.8N/kg
p
g
ρ
⨯
=
⨯⨯
≈10.3m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可知,飞机飞行过程中,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典例七:(2020·衡阳)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活塞式抽水机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C.茶壶D.吸饮料
【答案】C。
【解析】A、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利用了大气压。
故A不合题意;
B、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上端不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故B不合题意;
C、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
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
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考点4: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本章重点考点,也是压强概念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节在压强中
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考查此类知识的题目出现概率很高。
本考点在历年中考中,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流体压强特点:考查学生对利用压强特点的理解程度;常见考查方式是通过选择题或填空题解答实际问题,此类问题属于常见常考考点;(2)流体压强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实际例子(飞机机翼等)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流体压强的应用典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常考热点。
典例八:(2020·广东)如图所示,不能
..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A. 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 图乙所示用吸管吸饮料;
C. 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中的水面上升;
D. 图丁所示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答案】B。
【解析】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向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两张纸外侧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内的压强差,纸张向中间靠拢,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饮料压入口中,这是利用大所压强的原理,故B符合题意;
C.图丙所示向B管吹气,A管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从而使管内的气压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将液体往上压,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机翼的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大小,压强小;机翼的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九:(2020·自贡)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其上、下表面相比较()。
A. 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B. 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 轿车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小
D. 轿车下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B。
【解析】轿车的形状为上凸下平,在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轿车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故选B。
☆考点分类:本单元考点分类见下表
以近三年各地中考真题为选材,对本章常考热点进行示例详解示例一:压力、压强的概念:(2019·益阳)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A.3.00×105Pa B.3.75×105Pa C.1.20×106Pa D.1.50×106Pa 【答案】B。
【解析】汽车、驾驶员及乘客共重:G=1.2×104N+3×103N=1.5×104N;
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N;
地面的受力面积:S=4×0.01m2=0.04m2;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75×105Pa;
故选B 。
示例二:压力和压强的应用:(2020·山东聊城)疫情期间,小丽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连通器;
B. 菜刀刀刃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C. 利用大气压把吸盘式挂钩压在平滑的墙壁上;
D. 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增大摩擦 【答案】B 。
【解析】A .茶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因此壶身的水位总是与壶嘴的水位相平,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菜刀的刀刃很锋利,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 .吸盘在工作时,需排出里面的空气,大气压便将其压在墙面上,是利用了大气压,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浴室内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示例三:压强的计算:(2020·北京)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
已知小桌甲重G 1,桌面面积为S 1;物体乙重G 2,下表面的面积为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 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12
1
+G G S ;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12
2
+G G S
【答案】C 。
【解析】AB .不能说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生的,重力是由于地
的
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二者不是同一种力,故AB 错误;
C .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为:F 甲=G 1+G 2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p 甲=
12
1
+G G S ;故C 正确;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p 乙=2
2
G S ;故D 错误。
故选C 。
示例四:液体压强的概念:(2020·天津)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S 1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为m 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S 2的圆柱形木块(不吸水)缓慢放入水中,松开手后,木块直立在水中且与容器底接触(部分露出水面),如图所示。若此时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则( )。
A. 放入木块前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
mg
S ;
B. 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2
mg
S ; C.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1
12
S mg S S -; D.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
12
S mg S S -
【答案】AD 。
【解析】A .放入木块前,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所受的重力,由F
p S
=
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11
G F mg p S S S ===水;故A 符合题意; B .放入木块前,容器中水的深度为:1
m
h S ρ=
水水 ① 设放入木块后容器中水的深度为h ,因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
故木块刚好漂浮
于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所受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木块所受浮力等于木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即:F G G m g ===浮木排排
则:()
21gS h S h h g ρρ=-水水水 ② 联立①②解得,放入木块后水的深度:()
12m
h S S ρ=
-水
则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2
m mg
p gh g S S S S ρρρ===--水水水
故B 不符合题意; CD .由F G =浮木
可得木块所受的重力:()221212
S m
G F gV gS mg S S S S ρρρ====--浮木水排水水;
故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AD 。
示例五:液体压强的计算:(2020·武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边长是10cm,密度是0.8×103kg/m 3,漂浮在液面上露出液面的体积占物块体积的
1
3。
用手缓慢下压物块,如图所示,当物块上表面与液面刚好相平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是1.2×103kg/m 3
B. 手对物块上表面的压力大小是2N
C. 液体对物块下表面的压力大小是12N
D. 物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是1.2×103
Pa 【答案】B 。
【解析】当物块漂浮时,物块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即:F G =浮物 则有:gV gV ρρ=液排物 因有
13露出水面,故,2
3
V V =排
故:333333
10kg m 1.210kg m 22
0.8ρρ=
=⨯⨯=⨯液物;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题意知,手对物块的压力,等于物块1
3
浸没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即
()3
33363111 1.210kg m 10N kg 1010m 4N 333
F F gV gL ρρ-'====⨯⨯⨯⨯⨯=压浮液液
故B 错误,符合题意;
CD .物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为:
33231.210kg m 10N kg 1010m 1.210Pa p gh gL ρρ-===⨯⨯⨯⨯=⨯液液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3
333631.210kg m 10N kg 1010m 12N F pS gL ρ-===⨯⨯⨯⨯=液
故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示例六:大气压强的应用:(2020·四川成都)图所示的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吸盘”挂钩贴竖直墙面上;
B. 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
C. 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口中;
D. 用硬纸片“托住”杯中的水
【答案】B。
【解析】A.吸盘挂钩是靠空气压力固定的,把吸盘里的空气压出来,靠大气压力固定,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肌肉,是靠手的推力而不是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大气压对纸压力大于杯中水对纸的压力,所以水流不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示例七:流体压强的特点:(2020·黑龙江绥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托里拆利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答案】D。
【解析】A、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
D、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示例八:流体压强的应用:(2020·德州)关于生活中的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装满水的塑料管,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B. 图乙中向两只纸片中间吹气,两纸片靠拢说明流速越大,压强越大;
C. 图丙中人提着滑板车在水平地面上前行,人的竖直拉力对滑板做功;
D. 图丁中人站在绝缘的木凳上,通电后不会触电
【答案】A。
【解析】A.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正是大气压支持着杯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A正确;
B.向两张纸的中间吹气纸片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故B错误;
C.用力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此过程中,滑板在拉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拉力没有做功,故C错误;
D.人手分别握住火线和零线,则人体形成电路,身体内有电流,故会使人体触电,故D错误。
故选A。
以近三年各地中考试题和模拟题为选材,以常考热点为突破点进行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20·北京)如图所示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盲道上有凸起;
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答案】B。
【解析】A.逃生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 不符合题意;
B.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0·四川成都)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给自行车轮胎加气,胎内气体压强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