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锡矿山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NSFC联合基金申请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代码:L07
受理部门:
收件日期:
受理编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基本信息
姓名
童雄
性别男 出生
年月
1965年6月
民族 汉族 学位 博士
职称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稀贵金属提取及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电话138****1893电子邮件*********************** 传

国别或地区中国
个人网页
工作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 申 请 者 信 息 在研项目批准号 名称
昆明理工大学
65009301
联系
人 王晓萍 电子邮件**************** 依托单位信息 电
话************
网站地址 单 位 名 称
中南大学
合作单位信息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项目名称
从锡矿山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资助类别
联合资助基金项目
亚类说明重点项目
附注说明 NSFC-云南联合基金 申请代码 L07: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
领域 E041102:矿物加工工程
基地类别
预计研究年限 2010年1月 — 2013年12月
研究属性
应用基础研究
项 目 基 本 信

申请经费 240.0000万元
摘 要
(限400字):我国锡矿山尾矿堆存量大,有价金属含量较多,仅云锡公司尾矿就有2亿多吨,含锡约0.19%、铁约18%,还共伴生有多种其它有价成分,综合利用潜力十分巨大。

但国内外对锡尾矿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研究深度不够,基础理论和规律的研究也有待深入,锡尾矿再选至今也未能实现高效产业化。

因此,对云锡尾矿中有价金属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意义重大。

以云南个旧地区40多座尾矿库尾矿为例,对氧化矿型、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型、微细粒及锡矿泥型尾矿的选冶新方法与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工艺矿物学、预处理、高效试剂、短流程分离与富集、深度精选、流程方法等单一研究成果的集成,构建了多金属矿山尾矿中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的优先除杂、同步分离、深度精选、短流程的新方法与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一套全新的尾矿综合利用的选冶与冶选联合、短流程的新方法与工艺,为尾矿中有价金属的高效回收与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 锡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有价金属;微细粒;浮选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注: 项目组主要参与者不包括项目申请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类项目不填写此栏。


编号姓名出生年月性别职称学位单位名称电话电子邮件项目分工每年工作时间(月)
1 王毓华
1964-08-21 男教授博士中南大学
1301728988
***************.edu.co
m
微细粒型尾
矿浮选
06
2 胡真
1962-02-18 女高级工程

学士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020-*******
5
****************多金属硫化
型尾矿选冶
06
3 何平波
1951-10-05 男副教授博士中南大学
0731-883054
5
*************锡矿泥载体
浮选
06
4 戴惠新
1966-10-13 男教授博士昆明理工大学
1398766279
3
****************试验的协调
与实施
06
5 蓝卓越
1976-01-19 男讲师博士昆明理工大学
1388816400
6
***************仪器检测及
理论研究
06
6 王德燕
1974-01-05 女讲师硕士昆明理工大学
0871-519111
6
*************重磁试验研

06
7 叶国华
1981-07-18 男博士生硕士昆明理工大学****************************.cn试验实施及
机理测试
10
8 崔毅琦
1980-02-05 女博士生硕士昆明理工大学
1388809210
****************热动力学计
算与分析
06
9 余艳平
1981-07-03 女博士生学士昆明理工大学
0871-518628
1
***************预处理及分
离与富集
06
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
10 5
2 3
说明: 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人员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含申请者),总人数自动生成。

第 3 页版本1.007.771
经费申请表 (金额单位:万元)
科目
申请经费
备注(计算依据与说明)
一.研究经费 182.0000 1.科研业务费
95.7000
(1)测试/计算/分析费 51.5000包括电子探针、XRD 、扫描电镜、ICP-MS 分析、表面电位测定、紫外与红外等测试 (2)能源/动力费 14.2000实验室能源、水电消耗等
(3)会议费/差旅费
15.0000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广西、云南等地差旅费
(4)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费 15.0000文献收集、查新费、材料打印费、三大检索论文版面费、专著出版费、专利申请及维持费等 (5)其它 2.实验材料费
58.0000
(1)原材料/试剂/药品购置费 58.0000试料的采集及制备,纯矿物的制取,添加剂、新药剂的合成、配制,选冶试剂购置等 (2)其它 3.仪器设备费 19.0000
(1)购置 19.0000实验室低值易耗品购置、单泡浮选系统配套部件、沸腾炉及微波配套部件、萃取器的购置等 (2)试制
4.实验室改装费 9.3000预处理体系、试验电路、基础理论研究等部分的系统改造与改装
5.协作费
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 24.0000
1.项目组成员出国合作交流 1
2.0000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交流 2.境外专家来华合作交流 12.0000邀请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选矿、冶金等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三.劳务费 22.0000研究生助研费
四.管理费
12.0000管理费按总经费的5%计 合 计
240.0000
国家其他计划资助经费
其他经费资助(含部门匹配)
与本项目相关的 其他经费来源
其他经费来源合计
0.0000
报告正文
一、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
(一)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

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1 立项依据及意义
(1)大量堆存的矿山尾矿给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我国现有尾矿库约4000~5000座,金属矿山堆存的尾矿达50亿吨以上,且每年以5亿吨的速度增加,有色金属矿山年排尾矿约1.4亿吨,铁矿山年排尾矿约1.3亿吨,黄金矿山年排尾矿2450万吨[1]。

云南作为矿业大省,矿产储量大、矿种比较齐全,是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锡、铅、锌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2],尾矿规模也相对较大。

据安监局有关统计数据,云南省现有1万m3以上库容的尾矿库692座,主要集中在个旧、东川和马龙地区等,其中在用的593座,在建的77座,闭库和停用废弃的22座;1万m3以下的小尾矿塘(坝、池)284座,尾矿堆存数量十分巨大[3,4]。

随着对矿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加,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随之加大,尾矿的产量也大幅增加,因此,建设新的尾矿库、占用大量的农林用地、消费大量的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就不可避免了。

据国家环保部门统计,2000年,我国各类工业固体废物占地6.5万多km2,其中尾矿占1/3,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征地费用高,我国梅山铁矿二期尾矿库征地花了数千万元;尾矿库的基建投资占采选企业费用的比例大,其维护和维修也消耗大量的资金,据统计,我国现有尾矿库每年的营运费高达7.5亿元,冶金矿山每吨尾矿需尾矿库基建投资1~3元,生产经营管理费用3~5元。

(2)尾矿是潜在的、严重的环境污染源
我国尾矿库堆放、维护不利等原因造成的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造成了重大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见表1)[5,6]。

尾矿及其排出的废水中的砷、镉、铜、铅等重金属离子、有毒有害残留药剂等经地表水、地下水搬运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严重影响。

我国尾矿造成的直接土地污染面积达数十万公顷,间接污染面积达百万公顷。

因此,尾矿资源的减量化、效益化和安全化研究,意义重大。

表1 我国尾矿库主要安全事故
地点时间死伤
云锡公司火古都尾矿库溃坝1962.9.25 死亡171人,伤92人,受灾13970人云锡公司老厂木登硐尾矿坝溃坝2008.5.22 13人被掩埋,1名3岁男孩遇难山西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公司尾矿坝溃坝2008.9.8 271人遇难
湖南柿竹园尾矿库溃坝1985.8.25 死亡49人
安徽黄梅山尾矿库溃坝1986.4.30 死亡19人,伤100人河南栾川赤土店乡钼矿尾矿库排洪洞塌方1992.5.24 死亡12人
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龙角山尾矿库溃坝1994.7.13 死亡28人,2人失踪广西南丹宏图选矿厂尾矿库跨塌2000.10.18 死亡28人,伤56人陕西镇安尾矿库溃坝2006.4.30 死亡17人
(3)尾矿是一种丰富的二次资源,但我国尾矿利用水平低,亟待开发新技术
由于我国矿业正式起步晚,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同时期的选冶技术差距很大,一些企业粗放式利用资源,采富弃贫,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现象突出,故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存留于尾矿中。

据统计[7],我国共伴生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低于30%,而国外先进水平均在50%以上。

我国黑色金属铁、锰矿山的采选平均回收率只有65%,有色金属矿山为50%~60%,非金属矿山为20%~60%,有益组分综合利用率达到75%的选矿厂只占总数的2%。

2007年6月12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小组统计发现,我国对共伴生矿产资源进行较好开发的矿山企业只占1/3。

可见,尾矿仍然是“矿”,甚至是富矿,已有人称其为“人工矿床”,其可利用的资源潜在价值达千亿元计。

与丰富的尾矿资源相对应的却是,我国目前尾矿的利用水平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

1997年国家计委编制的《全国资源综合利用潜力调查研究报告》指出,1996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为28364万吨,综合利用率平均为43%,冶炼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的利用率分别83.7%、47.9%和38%,但金属尾矿利用率不足10%,远远低于粉煤灰和煤矸石等的利用水平[8,9]。

国家发改委统计表明[10],2000年矿山尾矿和赤泥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的30.9%,但其利用率仅为3.2%。

可见,我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在矿产资源面临着“贫、细、杂、难”的大背景下,开发经济、综合利用的集成新方法、新技术势在必行。

(4)我国锡尾矿资源十分丰富、有用成分多、经济价值大
我国累计探明的锡金属约560万吨,至1999年底尚保有储量约355万吨,约占世界锡资源基础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锡产量也居世界第一[11]。

我国锡储量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内蒙古、江西等六省区,占全国锡保有
矿储量的98%,而云南和广西两省区占60%,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两地的储量占我国储量的40%左右,形成了以个旧、大厂和平桂为骨干的锡矿工业基地。

锡矿中共伴生组分多,单一形式出现的锡矿仅占我国总储量的12%,作为主金属的锡矿占66%,作为共伴生组分的锡矿占22%。

共生和伴生的金属有铜、铅、锌、钨、锑、钼、铋、银、铌、钽、铍、铟、镓、锗、铬以及铁、硫、砷、萤石等[12],且我国砂锡矿以含高铁的难选残积砂锡矿为主,多金属硫化矿则为多种共伴生有用元素或组分的综合矿,锡石粒度细、平均品位低、伴生矿物多、组分复杂、共生关系密切,一般比国外的更难回收,开发利用的难度更大 [13,14],加上锡矿山采选水平参差不齐,共伴生金属资源利用率低,一些中小型锡矿山,仅对常规的、价值较高的锡、铅、锌、锑等进行回收,对环境污染严重、难以回收的矿物则排放于尾矿。

因此,我国锡矿山尾矿中有价金属含量较高,潜在的价值巨大。

广西大厂50多年来堆积了几千万吨尾矿,由于回收指标较低,微细粒级金属在尾矿中损失严重,其中锡金属达10万多吨、锌铟金属50万多吨、铅锑金属12万吨,还有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等,其价值上百亿元[15]。

(5)云锡公司尾矿资源丰富
云南锡矿资源主要集中在“锡都”个旧[11]。

云锡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锡生产基地,近年来,实现了与个旧地区14个非国有矿山的整合,新获得7座矿山开采许可证,参与了文山都龙锌锡矿和德宏梁河锡矿的资源开发,基本控制了云南的锡资源及其加工。

云锡公司现有30多座尾矿库、2亿多吨尾矿,可供公司生产25年以上。

尾矿锡品位大约0.19%、锡金属40万多吨、价值大约四百亿元;铁品位18%左右,金属量达4000多万吨,是锡的100多倍(见表2);还共伴生一定的铜、银、铅、锌、砷、铋等有用成分,综合利用价值大。

表2 云锡尾矿资源中有价金属的品位和金属量
元素锡铜铁银砷硫铅铋
品位(%) 0.18~0.3 0.2~0.3 14~20 10~20 g/t 0.2~2
12~17
(平均15)
约1.8 约0.5
金属量约40万吨 4-6万吨 4000多万吨2000-4000吨
(6)对云锡公司难选、多金属尾矿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研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个旧地区上百年采选历史所形成的尾矿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是云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其氧化型尾矿粒度微细、品位低,大部分锡石与褐铁矿和软锰矿共生,少量与脉石连生,伴生的金属矿物主要是褐铁矿、白铅矿、铅铁矾等;多金属硫化矿型尾矿中含有铜、锡、硫、铅、锌、银、铋、铟等。

云锡尾矿大致具有5个特点[16]:①金属品位低:锡平均品位0.19%,砂锡矿和脉锡矿尾矿分别为0.13%和0.22%;其它
金属的含量见表2;②粒度细:平均粒度为30微米;+37、-37~+10、-l0微米粒级的锡
金属分布率分别约为40%、35%和25%;③易选粒级单体锡石少:+74、-74~+37、-37~
+19、-10微米粒级锡石单体解离度分别小于28%、23%~74%、60%~90%和大于80%(见
表3);④含铁较高:铁品位一般为l2%~20%;⑤硫化物型尾矿矿物组分复杂,共伴生
有用成分多、品位低,氧化率比较高,嵌布粒度细,残余浮选药剂对综合利用影响大[13]。

表3 云锡尾矿中锡石的特点
产率锡金属分布率锡石单体解离度
平均
粒度+74um -10um+37um -37+10um-10um +74um -74+37um -37+19um -10um 30微米10-14% 45-67%约40% 约35% 约25% <28% 23%-74% 60-90% >80% 由于云锡尾矿具有“贫、细、杂、难”的特点,综合利用难度大,经济效益差,至今
未能实现产业化应用。

(7)对云锡公司尾矿资源的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与工作基础
我校与云锡公司对锡矿山及其尾矿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多年的合作与研究。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李启衡等就对细粒锡石浮选、锡石选冶联合流程及复杂矿有价金
属综合回收等进行了研究;至八十年代,李启衡、汪廷煌、任天忠等对锡矿石的细磨、
锡精矿选矿脱硅、提高锡精矿品位等进行了研究,杨敖、刘邦瑞、冷娥等对微细粒锡石
浮选的新药剂、活化与选择性絮凝等的理论与工艺进行了研究;至九十年代,张文彬教
授对云锡尾矿资源再利用的选矿新设备和新技术进行了研究,张宗华则对大厂尾矿的综
合回收关键技术项目等进行了攻关研究[16]。

目前,云锡公司与我们合作密切,对氧化矿型、多金属硫化矿型及微细粒锡石型尾矿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
究成果,为本申请项目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2 锡矿山尾矿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从多金属锡矿山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现状
60年来,国家对大型锡矿山企业给予了大力支持,一些具有自主产权的选矿设备和
成果得到了比较好的推广与应用,但由于技术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价金属回收率偏低,
尾矿中有用成分多、含量大、经济价值高,因此,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锡石多金属矿
石的选矿回收方面,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研究了捕收剂水杨羟
肟酸,并在车河和香花岭选厂中应用,车河选厂锡精矿品位和作业回收率分别达28%和93%,与重选相比,细粒锡石的回收率提高了40%~50%;近年来,又研制了GY-C系
列新型捕收剂,其价格较水杨羟肟酸低,与P86联合使用,选锡效果较好。

向平等针对
某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的性质和全硫浮选工艺特点,用强力、高效捕收剂Y89-6黄药代替异丁基黄药进行全硫浮选,硫化矿上浮速度快,硫的脱除率高,有利于缩短浮选时间,提高浮选机的处理量[17]。

刘进等对大厂选矿尾矿采用次氯酸钙、腐殖酸钠及其混合药剂进行开路浮选研究,获得了锌精矿品位45.90%、回收率52.62%的较好指标[18]。

高利坤等对大厂硫、砷、锡混合矿采用重-浮联合流程,硫-砷得到有效分离,78%的锡石进入尾矿,减少了硫精矿中锡的夹带,为尾矿再回收锡提供了思路[19]。

文书明等认为降低过粉碎、改进摇床的回收效果、引进国外黄金领域的重选新设备、降低现有流程的尾矿品位,提高总回收率,是今后锡矿选矿的重要研究方向[20]。

李松春等采用KM-109,对云锡公司“四高”(硫、砷、铜、锡含量较高)类型的竹林矿进行降低铜锡硫化矿精矿砷含量、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研究,发现新药剂对pH的适应范围广,一段不加石灰,有利于消除后续重选选锡作业的摇床结钙[21]。

管则皋等采用多段磨矿、多段选别的重-浮-磁工艺,对我国目前保有储量最大的伴生有锡、铜、铅、锌、银等的黑钨矿矿床锯板坑钨多金属矿,用新型动筛跳汰机和GL高效螺旋选矿机作粗选设备,用新药剂JA和JB浮选分离铜铅锌硫化矿,取得了较好指标[22]。

中南大学针对“贫、细、杂”矿石回收率低、微细粒矿物浮选回收效果差的问题,通过“药剂调节”和“粒度调节”,研究出铜铅锌锡矿细粒浮选新技术技术——利用浮选体系中同类矿粒的粗粒效应与载体作用,用常规粗粒(200目)浮选设备实现了细粒矿石的回收,解决了复杂铅锌硫化矿细泥、锡石细泥和细粒硫化-氧化混合矿、细粒硫化铜矿和细粒钛铁矿的浮选分离的难题,提高了浮选分离的选择性[23]。

邱冠周、胡岳华、梁瑞录等对微细粒锡石载体浮选及细粒浮选体系中粗粒效应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推进了细粒浮选技术的发展[24~26]。

印度Sreenivas等从中亚某矿山的钨锰铁矿-白钨矿-锡石混合矿中回收钨和锡,三种矿物以很细的颗粒相互包裹,各矿物解离度差别很大,采用选冶联合工艺,钨和锡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0%和90%[27]。

土耳其Arslan, F.等对含Cu22%、含Sn2.3%的铜冶炼渣,通过磨-浮工艺,获得了含Cu 49.7%、回收率81.12%的铜精矿和含Sn 1.69%、Sn 回收率27%的锡粗精矿,浮选后的尾矿可用盐酸浸出,进一步回收其中的铜和锡[28]。

俄罗斯Chanturiya研究了锡矿、钨矿和稀有金属矿湿式磨矿中电解液对矿物解离和磨机筒体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湿式磨矿中,加入pH为9.5~10.5的阴极电解液,可减少磨机钢球和衬板铁的腐蚀溶解,稳定液相和矿浆中的离子含量以及后续的选矿参数;电解液的加入增强了磨矿效果,增加了矿物的选择性解离,减少淤渣的形成[29]。

俄罗斯Ivankov对含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复杂锡矿,通过矿物表面的化学活化处理,锡浮选的回收率达到75~85%,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的回收率达85%~95%;相同技术用于工业废
料和含金尾矿处理,金回收率达70%~90%,有色金属回收率达60%~80%[30]。

由此可见:国内外主要针对含锡多金属原矿石进行的研究比较多,而对品位低、可利用的成分较多,而且难以经济、有效的分离、分选的含锡尾矿,其研究的起点相对较低、研究内容和成果较少。

因此,锡尾矿综合利用的潜力巨大。

(2)微细粒锡石和锡矿泥回收的研究现状
我国粗粒锡石的回收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微细粒锡的回收利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锡石性脆,在碎磨过程中特别容易过粉碎和泥化,产生大量的次生泥而难以回收。

云南个旧地区的锡石结晶粒度微细,且与铁锰矿物致密共生或被其包裹,尾矿中硫、砷等杂质含量高,特别难选,例如云锡大屯选厂,-37+10微米粒级锡石的选矿回收率仅为11%~13%,而-10微米粒级,重选几乎无效,大部分微细粒锡石排入尾矿。

大厂锡石多金属硫化矿选别时,微细粒级金属在尾矿中的损失也十分严重。

因此,矿泥和微细粒级中锡的分离的难度相当大,被认为是世界性的选矿难题。

目前,微细粒锡石主要用重选手段和技术,例如细泥摇床、圆盘选矿机、Nelson和Falcon离心选矿机等,而浮选回收微细粒锡石的应用较少,其技术瓶颈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

以云南都龙锌锡矿为例,由于矿石性质复杂多变,锡石嵌布粒度微细,70%以上的锡石粒度小于15微米,细粒锡石单一重选的回收率仅30%~40%。

云南蒙自和文山,广西、湖南、江西、内蒙、四川和新疆等地,微细粒锡石的选矿回收率也仅40%左右。

因此,锡矿山尾矿中低品位、微细粒级锡石的回收与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3)从锡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的难点和关键点有待解决,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较少国内外对锡矿山尾矿中回收低品位、微细粒的锡、铜、硫、铅、锌、铁、钨、锑等多种金属的研究深度不够,基础理论和综合利用的规律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矿泥和微细粒的高效回收的难点,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有价金属种类相对较多,且选别条件不尽相同,在同一工艺中得到高效回收的难度较大;尾矿中伴生元素存在较大差异,对有价金属回收的工艺与理论的普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1]。

②尾矿中有价金属多以细粒、微细粒、未单体解离的连生体存在,矿物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一般需要细磨甚至超细磨,仍非常难选;目前,对-37或-19微米的细粒锡石,矿泥摇床、离心选矿机、皮带溜槽和圆盘选矿机等选矿设备的选别效果和指标仍不尽如人意,选矿成本也较高,对多金属硫化矿物不能综合回收。

③尾矿为选后废弃物,有价成分含量低,尤其是稀有、稀散和贵金属等,这增加了综合利用的难度。

④矿泥和微细颗粒含量大,严重干扰了有价金属的回收。

因此,要想很好地实现低品位、微细粒级、多金属、难选锡尾矿中有价金属的提取,必须认真考虑以下5个关键问题:①必须脱除与锡石比重和可浮性相近、与锡石致密共生、易受锡石捕收剂的作用而上浮的硫化矿物,它们既消耗捕收剂,又降低锡精矿品位;因此,有效脱除硫化物是重选、浮选过程选锡的关键。

②必须脱除与锡石比重相近、干扰并影响重选和浮选锡精矿品位的铁锰矿物,它们会消耗大量的选锡药剂。

③-10微米的矿泥、滑石、云母、方解石、萤石、透闪石等含钙易浮矿物,严重影响锡石等有用矿物的选别,因此,适宜的分级入选并脱除矿泥,消除易浮脉石和泥化矿物对浮选的干扰,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回收有用金属。

④由于锡石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浮选,而多金属硫化矿往往在低碱性条件下分离与富集,因此,加强低碱条件下的高效捕收剂、抑制剂和活化剂的研究,提高过程和药剂的选择性,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⑤细粒级锡石的选别是决定锡尾矿选矿效率的关键之一,而细粒级矿粒在分选时,粘滞阻力增加,沉降速度下降,轻重矿物的速度差减小,所以在重力场下进行微细粒分选,效率低下;如果依靠各种剪切运动产生拜格诺力进行分选,其单位面积的处理能力又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应加强对复合力场选矿设备的研究,强化重选过程。

另外,对于锡尾矿,还应以规模效应来创造效益,而现有能够解决细粒物料的流膜等重选设备处理量均较小。

因此,还应加强对“深水层的细粒重选设备”的研究。

由此可见:从 “贫、细、杂、难”锡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的研究相对较少,关键点和难点仍未有效解决。

如何提高尾矿中微细粒矿物的重选和浮选的回收率,改善浮选药剂的选择性,实现多种有价金属的深度分离与富集,进行尾矿资源的减量化、效益化和安全化研究等,仍将是今后的重点研究课题,这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企业,提升矿产资源对云南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和保障能力,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矿山尾矿综合利用情况摸底调查[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 newscenter/ 2008-
10/12/content_10183285.htm8 2008年10月12日/2009年1月10日.
[2] 有色金属王国整合大戏:六种矿产三大模式[EB/OL] ./2473743.shtml来源:21世纪经
济报道 2007年8月30日/2009年1月10日.
[3] 云南整治尾矿库不走过场 [EB/OL] . 2008年12月09日/2009年1月10日.
[4] 云南省474个尾矿库将全面体检:危库险库病库一律停用[EB/OL].云南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yunnan,china/72621643502977024/20081009/1175604.html 2008年10月9日/2009年1月10日. [5] 云南个旧尾矿坝发生溃堤事故泥沙冲走13人[EB/OL].西部网
/domestic/difang/2008/05/24/4759803.shtml 2008年5月24日/2009年1月10日.
[6] 田文旗,薛剑光.尾矿库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8.
[7] 尹志福,戴惠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协调问题探讨[J].湿法冶金,2004,(3):138~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