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解释联想思维的含义;解释联想思维的特征;
2.会用思维联想的迁移方法;会用思维联想的想象方法;
3.解释联想思维对创新的意义;
4.能用具体案例,体会联想思维中迁移或想象在问题解决中的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
联想思维的方法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一:基础知识巩固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联想思维的本质: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_________的反映。
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______。
2.联想思维的机制:脑科学研究揭示,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兴趣、需要、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
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利用某种契机,对相关事物的认识进行_____,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3.联想思维的内涵: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_________的思维活动。
4.联想思维的特点
(1)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
联想思维的“联”就是把对性质相同、相似甚至不同的事物的认识联结起来,建立新的关联,产生新的观念。
从形式上看,联想思维既可以将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其联结方式具有非连续的跨越性。
(2)联想思维具有_________。
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功能。
联想思维的“畅想”,包含着构想、想象甚至是幻想。
5.联想思维的衡量
思维在联想时的_________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自觉地进行______,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地运用联想思维,是提高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1.迁移是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
(1)迁移的含义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_________,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迁移的方式
在功能上有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可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直接应用到其他
工作之中进行同化性迁移,也可以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
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情况的顺应性迁移。
(3)迁移的作用
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人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可能从零开始,而是要汲取先前的经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
只有将过去的经验和认识运用到新情况和新问题之中,才能开辟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可能道路。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
要实现由“此岸”到“彼岸”、触类旁通的认知过渡,将先前的经验运用到对新情况的认识之中,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运用迁移。
迁移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2.想象是联想思维的“畅想”方式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通过感知形成的_______为基本材料,但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而是对表象进行积极的再加工、再组合,所产生的主观形象不一定直接反映现实对象。
(2)想象的必要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_________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3)想象的分类
想象可以分为____________。
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标的想象。
有意想象是在意识的控制下,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展开的各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4)想象的方式
把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按照有意想象的要求去思考,是一种。
_________这种想象可以填补经验知识的空白,帮助人们找出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具有的关联,还可以给抽象的认识对象建立起富有创造性的新形象。
(5)想象的意义
①想象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丰富人们的认识内容和精神世界。
②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创新思维的目标。
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实践的需要,想象可以起到
_________的重要作用。
3.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联想是创新思维的_________,_________是思维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人的大脑有联想的功能,思维中有联想的机制。
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发联想的基础上,自觉地加以训练,将有助于提高联想思维的质量,提升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水平。
【即时训练1】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
1.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 )
2.联想思维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 )
3.从农业生产“精准滴灌”的灌溉方式想到“精准扶贫”的方法,运用了联想思维的想象方法。
( )
4.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现实世界”。
( )
5.创新思维是联想的基础。
( )
学习活动二:课堂探究
议题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请你举例说明。
议题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展开联想思维的翅膀,尽情想象。
同学们纷纷发言。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将会怎样?
◆假如真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将会怎样?
试着用“假如”方式对你的未来展开想象。
【即时训练2】
1.鱼儿在水中有自由来去的本领,人们就模仿鱼类的形体造船,以木桨仿鳍。
这说明
A.人们总能进行合理想象 B.想象总能结出美丽硕果
C.联想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D.联想思维具有跨越的联结性
2.二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将军去探望受伤的士兵,得知炊事班的士兵大都被纷飞的弹片炸死了,而一位炊事员将大锅扣在头上只是受了轻伤,将军由此联想到做铁头盔,并付诸实践,使得头盔风行于世。
这说明
①注重研究新情况才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②创新的灵感源于个人偶然的奇思妙想
③丰富的想象力有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④彻底否定现存事物才能实现创新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在某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精彩的表演中,“省略……字”使观众产生了多姿多彩的想象。
观众的这些“想象”( )
A.一定有事实根据
B.来源于观众的大脑
C.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网络构建】
【我的困惑】
【课下练习】
1.早期的医生并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治疗肾结石。
后来,一个医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建筑工人在对一栋楼进行定向爆破。
他发现,爆破时的炸药设置得非常巧妙,正好将一栋坚固的建筑物炸得粉碎,而又不会伤害到周围建筑物。
这个医生由此联想到,能不能也用这种办法来治疗肾结石呢?由此,便产生了治疗肾结石的微爆破疗法,即正好将肾结石炸毁又不会危及肾脏本身。
这一医疗方法的创立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相似联想
B.接近联想
C.对比联想
D.因果联想
2.美国一家玩具公司,从“克隆羊”多利处得到启发,推出一个活动,顾客只要将一张自己女儿的彩照和一份反映女儿特征的表格寄给公司,该公司便会给顾客做一个和照片一模一样的玩具娃娃。
该活动取名为“孪生姐妹”,自此公司生意兴旺。
这家玩具公司的做法得益于( )
A.联想思维
B.辩证思维
C.抽象思维
D.经验思维
3.思维在联想时之所以会发生跨越性的联结,将看似不相关对象的认识“荒唐”地联系起来,是思维发挥了非逻辑制约的( )
A.畅想功能
B.学习功能
C.控制功能
D.理性认识功能
4.人人都有联想思维,但其水平和能力并不相同。
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是( )
①“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②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
③思维在联想时汲取的先前经验的多少④思维在联想时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多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下列事例运用的联想思维方法不同于其他事例的是( )
A.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将会怎样
B.假如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会怎样
C.假如时间可以倒流,将会发生什么
D.由蜘蛛结网,想到在深水处建吊桥
6. 美国工程师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实验时,发现一根磁控管将他口袋里的巧克力融化了。
由此,他联想到用它来加热食品,进而发明了微波炉。
由此可见联想( )
①必须以创新思维为基础②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③是探索未知的一种幻想思维活动④能够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下列事例属于依据事物之间相似的关系进行联想的是( )
①某医生发现一个小孩在跷跷板一头用石头摩擦,另一个小孩用耳朵贴在跷跷板另一头就能听到声音,于是他想到用竹笛听病人胸腔内心跳的声音,医用听诊器因此诞生
②巧匠鲁班从手指被边缘呈细齿状的茅草划了一个口子,联想到可以把片状铁条的边缘打成细齿状,用以锯木头,于是他发明了锯子
③人们很早就发现冷冻能延缓食物腐败。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加热能杀菌,也能延缓食物腐败,并由此发明了“低温灭菌”技术
④化学家摩尔沃成功地将金刚石转化为了石墨。
许多人在摩尔沃的基础上展开了联想: 石墨能不能转化为金刚石呢?后来,有人成功实现了这个想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两个似乎毫不相干的概念,一般只需要经过4至5步的联想便可建立起联系。
例如,“木质”与“皮球”这两个离得很远的概念,可以联想为: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这表明联想思维( )
①具有跨越的联结性②具有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③可以在任何事物之间建立新的关联④能够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牵引出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某中学生在学习电学知识时,联想到:水压迫使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流动,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类似的,电压迫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这表明联想思维( )
①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②能够实现触类旁通,催生新发明
③能够实现由“此岸”到“彼岸”的认知过渡④能够由一事物联想到与其有相反特点的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迁移有很多方式,有发挥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也有发挥阻碍作用的负迁移。
下列属于负迁移的是( )
A.语言学习中掌握的词汇知识对阅读技能的影响
B.在学校文明的言行对自己校外行为的影响
C.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11.爱因斯坦上高中时思考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假如人追着光线跑,光速会因此减弱吗?如果人跑得极快,光会不会就不动了呢?他对这个问题的长期思考最后使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形象化的想象可以创造出惊人的认识成果 B.疑难问题的解决都要运用想象思维
C.想象力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D.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12.“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
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材料表明( )
A.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事物形象的思维过程
B.想象可以帮助人们明确思维创新的目标
C.想象反映了人的思维能力的高低
D.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创造新事物
13.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是农业生产中的两种灌溉方式,前者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难获长效;后者既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又可以节约水资源。
我们将“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思维方式迁移到扶贫工作中,改变过去那种对贫困地区普遍发放扶贫款的“大水漫灌”方式,采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和类型施策的“精准滴灌”方式,使“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从农业生产“精准滴灌”方式想到“精准扶贫”方法运用了什么思维方法?结合材料说明这一方法在创新思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参考答案
【即时训练1】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
1.√
2.✕提示: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3.✕从农业生产“精准滴灌”的灌溉方式想到“精准扶贫”的方法,运用了联想思维的迁移方法。
4.提示: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推测事物发展的可能前景,有助于打破人们对事物原有联系方式认识的局限性,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虚拟世界”。
5.提示: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议题一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没有哪个创新思维过程不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材料的联结和加工。
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比如:飞机是由鸟有翅膀能够飞翔而发生联想,通过人类的不断探索而发明创造的;人们从变色龙能够适应环境色彩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的特性中产生联想,研发出了军队使用的伪装服;等等。
议题二
略。
【即时训练2】
1.C 解析:材料强调联想思维的作用,C符合题意;A、B中“总”的说法错误;D与材料无关。
2.B
3.C 解析:观众的主观想象是人的意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C项入选。
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B项观点错误,意识来源于物质,故排除;D项观点错误,错误的意识不是正确反映,故排除。
【课下练习】
1.A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其中,相似联想是指由于事物之间在形状、结构、功能、性质上的相似而由“此”想到“彼”的思维方式。
建筑物的定向爆破与肾结石的微爆破疗法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属于相似联想,故本题选A项。
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方法技巧如何区分相似联想与接近联想
相似联想是由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功能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
例如由春天想到新生,由劳动模范想到战斗英雄。
一般的比喻都借助相似联想,如用风暴比喻革命形势,以苍松翠柏形容坚强的意志。
相似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或共性。
接近联想是由一个人或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一个人或物。
如提到天安门就容易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因为二者在空间上接近。
2.A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联的事物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题干中由“克隆羊”多利想到利用个人照片等制作玩具娃娃,属于联想思维,A项符合题意。
B、C、D项均与题意无关。
3.A A、B、C、D四个选项都是思维的功能,但其中只有畅想功能是非逻辑制约的功能,故选A项。
4.A 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是思维在联想时的“联结”速度和“畅想”得到的结果的数量,
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依据,排除。
5.D A、B、C项都是运用想象的方法进行联想;D项是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联想,符合题意,应入选。
6.D 斯潘塞发现磁控管与巧克力融化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想到磁控管可以加热食物,这是对事物之间普
遍联系的反映,②符合题意;斯潘塞通过联想发明了微波炉,说明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为创新思维开拓
了新思路,由此可见,①颠倒了联想与创新思维的关系,④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联想是探索未知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7.A ①②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展开的联想,入选;③④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的反向联想,与题意不符。
8.C 通过联想把“木质”同“皮球”这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概念联系起来,可见联想思维的联结方式具有非
连续的跨越性,能够将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牵引出来,因此①④与题意相符;②说法错误,联想思维具有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排除;③说法错误,否认了事物联系的条件性,排除。
9.A 题干讲的是发现而不是发明,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题干中的事例讲的是相似联想,是通过迁移,方法实现的联想,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因此①③符合题意,入选。
④说的是对比联想,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应选A项。
10.D A、B、C项属于起促进作用的正迁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属于负迁移,符合题意,入选。
知识拓展
在心理学中,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11.D 想象是联想思维的重要方法。
爱因斯坦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进行追光想象,并深入思考取得创新思维成果,这表明联想是创新思维的基础,D符合题意,入选;爱因斯坦的想象是通过提出“假如”式的问题进行的想象,而不是形象化的想象,A与题意不符;疑难问题的解决也可能运用其他思维方法,B说法太绝对,排除;社会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C错误,排除。
12.A 本题考查学生对想象的定义的理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人鱼”的形象、“狮身人面”的形象、“龙”的形象都是对已有的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重新组合而产生的新的事物形象,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想象的作用,与题意不符;C项说的是想象与人的思维能力的关系,材料未涉及这一关系,排除;D项夸大了想象的作用,排除。
13.答案(1)联想思维的迁移方法。
(2)①迁移可以为创新思维开拓可能的思路。
人们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汲取先前的经验,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开辟可能的道路。
农业灌溉的经验为扶贫工作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借鉴。
②迁移能够为创新思维搭建由此及彼的桥梁,对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迁移把农业的“精准滴灌”方式移植到扶贫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扶贫工作的成效。
解析第(1)问考查联想思维的方法。
联想思维中的迁移,是将不同认识对象的性质、作用等进行位置变迁与功能移植,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将农业灌溉中的“精准滴灌”移植到扶贫工作中正是迁移方法在联想思维中的运用。
第(2)问考查学生对迁移在创新思维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题时先调用迁移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