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03342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
考试总分:8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枯燥天然气销声匿迹冰雪融化
B.震憾雷阵雨人情世故丰功伟绩
C.辐射顶粱柱不知所措无精打采
D.彗星马前卒再接再励海枯石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成败,关键在于提高人们对传统产业的认同与保护意识。

B.为了振兴乡村经济,政府加快了乡村经济改革的速度,增加了乡村投资的规模和影响。

C.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对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5月24日,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我市两个家庭入选。

B.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C.“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D.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作者是宗璞,原名冯钟璞。

主要作品有《红豆》《三生石》等。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俄国诗人、小说家普希金,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C.《驿路梨花》这篇散文,作者选取边疆驿路作为故事背景,增强了的感人力量。

D.《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梁启超,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

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不仅是书本里的知识,让我们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

②还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情感共鸣,流行歌词的灵感来源。

③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具有很强的民间基础。

④而书信亦是如此。

它们让我们领略到了爱的言之切切、情的低回宛转……
⑤更重要的是诗词里有天地、有历史、有人生、有情怀。

A.③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⑤②
C.④①⑤②③
D.④①③⑤②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9.(5分)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________,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7)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
(8)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4)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

①②③
【链接材料】晋、秦围郑。

郑文公使烛之武见秦君,武辞焉。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许之。

【注】①晋、秦、郑: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②郑文公:郑国国君。

③烛之武:郑国养马
官,有谋略。

四、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5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本词呈现出怎样的风格,主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5.
综合性学习。

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开展“地铁禁食”的宣传活动,作为志愿者的你,加入了此次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以下材料,概括出广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

记者问:《广州地铁乘坐守则》中,为什么明文规定列车内禁食?
地铁集团工作人员回答:如果有人在封闭的地铁车厢内吃韭菜包子、葱油饼、糖蒜等带刺激味的食品,坐在旁边的你一定很不舒服吧?万一不小心把油蹭到你身上,那就更是“悲剧”了。

倘若食物残渣、水滴、牛奶、油性食品等,洒落在地上,不但容易使乘客滑倒,还极易引来蚊蝇、蟑螂和老鼠。

老鼠咬断电路就会造成通信、信号中断,甚至引发火灾。

广州地铁禁食的两条理由是:________
(2)请为地铁禁食拟写一条宣传语。

16. 如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七、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7. (5分)
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一个“你”触动过你的心灵,在成长路上陪你走过。

“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段经历、一处风景……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理解到文题的比喻义;②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九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A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跻身”的“跻”应读作“jī”。

C项,“恪守”的“恪”应读作“kè”。

D项,“联袂”的“袂”应读作“mèi”。

故选A。

2.
【答案】
A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震憾”应写作“震撼”;
C项,“顶粱柱”应写作“顶梁柱”;
D项,“再接再励”应写作“再接再厉”。

故选A。

3.
【答案】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极为强劲,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

使用正确。

B项,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使用正确。

C项,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此处用来形容特写镜头,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D项,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使用正确。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两面对一面,应将“成败”改为“成功”;
B项,搭配不当,“增加”和“影响”不能搭配,可将“和”改为“,扩大了”;
D项,否定不当,“切忌”和“不要”同时使用,造成语意相反。

应删掉其中一个。

故选C。

5.
【答案】
A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是……还是……”选择疑问句前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C项,冒号应改为逗号。

D项,省略号和等等不能连用,应删掉其中一个。

故选A。

6.
【答案】
C
【考点】
文学常识
紫藤萝瀑布(宗璞)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驿路梨花(彭荆风)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驿路梨花》这篇散文”错误。

本文是小说,通过记叙“我”和老余在云南哀牢山中发现小茅屋后的所见所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

7.
【答案】
A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关诗词的阐述。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开篇点题,③应
是首句,故排除CD两项;分析各选项可知,①句应紧跟上句,②句和①句是由关联词组成的句子,根据关联词的知识可以排序①②,故排除B项。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语言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D项,“尊府”用于对对方的家的敬称,这里指自己的家,应使用“寒舍”。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9.
【答案】
(1)无案牍之劳形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荡胸生曾云
(5)独怆然而涕下
(6)政入万山围子里
(7)青草池塘处处蛙
(8)马上相逢无纸笔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陋室铭(刘禹锡)
游山西村(陆游)
登飞来峰(王安石)
望岳(杜甫)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
逢入京使(岑参)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牍”的书写。

(2)注意“箫”的书写。

(3)注意“缘”的书写。

(4)注意“曾”的书写。

(5)注意“怆”的书写。

(6)注意“围”的书写。

(7)注意“蛙”的书写。

(8)注意“逢”的书写。

(9)根据“体现了一种奉献精神”可推知答案,注意“落”的书写。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0.
【答案】
(1)①参与,②指诉讼事件,③赐福,保佑,④倒下
(2)①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②头通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三通鼓时勇气已经穷尽了。

A
(4)曹刿主动救国,同乡人阻止,都没有能够阻拦,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烛之武不是主动提出救国,国君派他出使,他都推辞,知道私利后才答应出马,可见他注重个人名利,轻国家大义。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左传》)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文人物形象
【解析】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
晋国、秦国围攻郑国。

郑文公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烛之武推辞了。

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于是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解答】
(1)①句意:你又何必参与呢?间:参与。

②句意: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

狱:指诉讼事件。

③句意: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福:赐福,保佑。

④句意: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靡:倒下。

(2)①加:虚夸,夸大。

信:实情。

②作:鼓起。

再:第二次。

竭:穷尽。

(3)A项,“人格的卑鄙”表述有误,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体现出他见识浅陋,目光短浅。

文中的“鄙”是指目光短浅,并不是人格卑鄙。

(4)仔细阅读两文,疏通文意,理解曹刿与烛之武二人面对国家战争的不同态度及其精神品质。

齐师伐鲁时,“曹刿请见”“战则请从”,可见曹刿是主动的要求参与战事,面对乡人的阻拦,他提出自己的见解,执意请见,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

【链接材料】中,“晋、秦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是有谋略的人,“郑文公使烛之武见秦君”,可见烛之武的救国行为是被动的,从“武辞焉”“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可见,对国君的派遣,烛之武先是推辞,然后国君给他说明利害关系后,他才答应,可见他看重自己的名利,不能以国家利益为重。

11.
【答案】
(1)①大,②使……劳累 ,③多,④少,⑤更加
(2)①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3)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示例:我们要坚守高尚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考点】
文言实词
爱莲说(周敦颐)
文言文比较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陋室铭(刘禹锡)
文言翻译
分析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博学的人。

鸿:大。

②句意: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劳:使……劳累。

③句意:很多。

蕃:多。

④句意:很少听到。

鲜:少。

⑤句意: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益:更加。

(2)①斯:这。

惟:只。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②而:表示转折的连词,相当于“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中心,再联系实际生活,谈自己得到的启示。

【甲】文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现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表达了作者对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和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所以从两篇文章中获得的启示为:我们要坚守高尚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意对即可。

四、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2.
【答案】
(1)本词多豪放语,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属于豪放风格作品。

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2)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只答“用典”也可)。

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示例二:直抒胸臆。

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考点】
把握主旨情感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赏析关键诗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词有豪放与婉约两类风格,“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两句气势恢宏,为豪放语,可判定本词为豪放词,属于豪放风格作品。

上片“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表达了词人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下片“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写出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反映了词人在参加革命前的担心和忧虑。

故本词表达了词人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2)赏析词句先要分析词句有没有运用手法,如比喻、拟人、动静结合、化虚为实等,然后结合内容具体体会作者情感。

“青衫湿”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处寻找知音。

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折磨。

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直抒胸臆,抒发了词人走向
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3.
【答案】
阅读既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考点】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寻找或归纳论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

可提取尾段的“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一句作为答案。

14.
【答案】
(1)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

作用: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2)第⑤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

第⑥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

第⑫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3)①气韵儒雅。

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

②技艺精湛。

三尊泥塑栩栩如生。

③诚实守信。

“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

④自豪。

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

(4)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

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考点】
小说阅读
环境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鉴赏文学形象
记叙文标题含义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仔细阅读画线句可知,画线句是对巷子里的粉墙黛瓦、桃花、青藤等美好景物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③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我”在泥塑店中用假钞购买了一尊泥塑,且未被店家发现而成功脱逃。

画线句通过描写优美的景色,表现了“我”此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2)阅读文本可知,第④段中,面对老人的问题,“我”否认了在“泥人轩”买过泥塑,因“我”手中的纸盒被老人认出,谎言被当面揭穿,故而引出第⑤段“我”感到难为情,所以脸红。

第⑥段中,老人
把“我”买来的泥塑摔得粉碎,面对老人这一行动,“我”感到莫名其妙,非常气愤,所以“气红了脸”。

第⑫段中,“我”获得了老人的真诚赔偿后,联想到了自己以假钞买泥塑的行为,感到羞愧难当,故而羞红了脸。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3)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由“先生,请停一下”“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等对老人的语言、举止方面的描写可知,老人气韵儒雅。

②由“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

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

简直是极品!”“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衅,望着远方。

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等对三尊栩栩如生的泥塑的描写可知,老人技艺精湛。

③由“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

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等内容可知,老人诚实守信。

④由“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可知,老人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

(4)阅读文本可知,文中“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假钞买了一尊有问题的泥塑,泥塑的主人“泥人曾”得知“我”买走那尊泥塑后,加倍赔偿了“我”两尊泥塑,老人的行动也使“我”受到感化,将真钞给了老人。

由此可以看出,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即指老人加倍赔偿“我”泥塑,“我”用真钞赔偿假钞。

而从其深层含义来看,文中“赔偿”更是指人的品质,老人和“我”最后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突出了“诚信”这一主旨。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六、综合读写(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5.
【答案】
(1)①地铁饮食不文明,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②地铁饮食不安全,存在事故隐患。

(2)示例:地铁禁食环境清新,为人为己心境畅然。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宣传标语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认真阅读材料,筛选信息,用概括性的语言加以表述即可。

(2)拟写宣传语要突出主题(地铁禁食)、委婉得体、字数适中用语通俗、具有感召力,最好句式整齐,使用修辞手法。

16.
【答案】
李明,你乘坐的兰州到陇南的K9876次列车,将于2018年6月16日15:30由兰州站开出,座位是4车厢59号,硬座,限乘当日当次车。

【考点】
其他(图表文转换)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作答此题,首先是明了车票上所反映的信息,如起始站,发车时间,座位号,从车票的下方也可以看出买票者为李明,这些都可视为重要信息。

据此回答即可。

七、写作(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17.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