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2024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联考招生试题固优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题
释义。
(1)使: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理解句子。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1)把画线部分用两个成语表示,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_。
(2)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晏子用这句话来形容_______。
第三题
填空。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
称“__________ ”。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 ),后两句写( ),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第四题
填空。
1.凤毛麟角指的是( )的毛( )的角,比喻( )。
2.老猎人的情感变化:先是发现猎物的( )看见藏羚羊跪拜的( ).( ),打死藏羚羊后的( ),开膛破肚时的( )。
3.“乞求的眼神”是对藏羚羊( )的描写,写出了藏羚羊对小藏羚羊( )。
“望、冲、跪”是对藏羚羊( )的描写。
进一步表现了藏羚羊对小藏羚羊( )。
第五题
句子加工厂。
(我会翻译句子)
句子加工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题
给下面的一段话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老班长猛抬起头________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________就支吾着说________我________我早就吃过了________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________扔了怪可惜的________
第七题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平衡B.销毁C.召集D.爱幕
第八题
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摄氏度B.笑嘻嘻C.手电桶D.白茫茫
第九题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默而识之(智慧)B.一知半解(理解)
C.举世闻名(全,都)D.完好无缺(残破)
第十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讲故事时,增加合理的情节可以让故事更有新鲜感。
B.读得快还要想得快,但遇到不懂的词语一定要弄懂意思。
C.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
D.“新学期,我们要有新的姿态”一句中的“姿态”是指态度、气度。
第十一题
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吓(hè)山涧(jiàn)踉(niàng)跄旖(yǐ)旎
B.明晃(huǎng)晃梁山泊(bó)点缀(zhuì)矜(jīn)持C.监督(dū)坠(zhuì)落踌(chóu)躇提供(gòng)D.瞑(míng)目好莱坞(wù)绰(chāo)起秉(bǐng)性第十二题
“瑭(táng)”这个字最有可能是( )
A.服装的名称B.美玉的名称
C.官职的名称D.建筑的名称
第十三题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投奔东奔西走B.下落丢三落四
C.传闻名不虚传D.乡间亲密无间
第十四题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执拗niùB.枉费wǎng C.发酵xiào D.誊写téng
第十五题
阅读课内语段,然后答题。
①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
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__》,所选内容重点是围绕___________来写的。
2.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小雨滴→汇聚成( )→流向( )→流向( )
3.请先用“﹏﹏﹏”在选文中画出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语,再想想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将你的体会写在下面横线上。
我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
4.你在大自然中还听到了哪些美妙的声音?选择一种,试着写几句和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六题
挑战非连续文本。
【材料一】
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认为:一个人最迷人、最值得赞美,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的确,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
一卷在手,平添几分儒雅。
腹有诗书,其品自高。
阅读,可以让你如春风一样温柔;阅读,可以让你如夏荷一样清纯;阅读,可以让你如_____;阅读,可以让你如
_____。
书读得多了,便会有脱俗之感,使人举止得体,谈吐不凡,气质高雅。
【材料二】
2017年,某知名教授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活动中说道:“根据调查,每年高考总有大概15%的考生做不完卷子。
”因为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以前语文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的试卷也都增加了。
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
从小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没有大量的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
【材料三】
阅读非常重要,为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某学校对六年级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阅读时间读书计划读书笔记
每天阅读时间百分比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
1小时左右10%有计划10%每次阅读都做5%
半小时左右40%有时有计划20%有时会做20%
没有阅读50%没有计划70%老师要求才做75%
1.请用简短的话概括。
关于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在告诉我们 ___________,材料三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
2.品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合适的内容。
阅读,可以让你如春风一样温柔;阅读,可以让你如夏荷一样清纯;阅读可以让你如 _____________;阅读,可以让你如 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材料二谈的是高考改革,和我们小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可以不用在意。
_____
②某知名教授谈高考改革,是为了引导老师、家长和学生重视阅读,让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_____
③材料三显示每天阅读的人数和没有阅读的人数比例各占一半。
_____
④材料三中说明六年级有90%的学生是没有读书计划的。
_____
4.材料三显示,该校六年级学生在阅读时主动做读书笔记的人很少。
请你结合你的读书经验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七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献给母亲的歌
①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
雪梅峰上雪梅开,
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②小乌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
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
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
妈妈总是想着让我
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③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
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
妈妈虽
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
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
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④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
⑤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
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⑥离家几千里,每每眺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搭凉棚,在寻找着,凝视着,盼望儿女
们归来。
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臂,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⑦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写几个四字词夸夸妈妈。
(不少于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请简要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八题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探秘北京中轴线
北京某学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中主题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
同学们根据自己参观中的记录,整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北京中轴线,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是北京城市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北京城诸多重要建筑皆位于此条轴线上。
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北京城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材料二】中轴线上有很多重要建筑。
坐落于天安门城楼正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石材,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碑文。
【材料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
中轴线向北延伸,延长线两侧的国际会议中心、奥林匹克公园等,带来了北部荒凉之地的巨变。
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天安门南边约46千米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水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它将为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增添新的内涵。
【材料四】北京中轴线是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
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
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B.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
C.大兴国际机场坐落在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中轴线的产生及其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特点。
B.【材料三】介绍了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促进了北京城的发展。
C.【材料二】和【材料四】都介绍了中轴线上建筑物的风格特点。
3.有同学读到【材料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介绍时,展开了联想,并把联想到的内容用思维导图展现出来。
请你从北京中轴线示意图中选择一处建筑,把联想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方框中。
4.很多人对“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这个展览很感兴趣。
下面对该展览的积极意义分析正确的有()(多选)
A.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轴线对于北京城的重要意义。
B.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轴线创建、形成、完善的过程。
C.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轴线两边的各种建筑的风格、历史等。
D.可以加深人们对北京中轴线的认知,提升其影响力,推动申遗。
第十九题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石,以昭炯戒。
”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 (2)学而不思则罔( )
(3)王生益愠( ) (4)不应而还走(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吾悉能志之( ) (2)李生说之曰( )
(3)王生益愠( ) (4)迨年事蹉跎( )
3.下列与“李生故寻王生”一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B.西出阳关无故人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
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生认为善学者要不耻下问,能择善者而从。
B.李生引用孔子的话是为了论证善学贵在善思。
C.李生认为王生即使想改进学习方法也为时已晚。
D.文章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5.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题
文言文阅读。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①,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②也,而括易言之。
使③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
【注释】①难:驳倒。
②死地:危险的境地。
③使:假使,如果。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与其父奢言兵事(曾经)B.然不谓善(好)
C.及括将行(等到……时候)D.若必将之(将军)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__________
3.后来有个成语“______”就和赵括有关,用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
选文中赵括的母亲最突出的品质是______(用四字词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