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矿山建设的推广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
1矿井概况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是隶属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位于滕县煤田的南部,东北方向距滕州市区约22km ,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公路、104国道从井田东侧通过。
区内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井田面积29.3312km 2,核定生产能力240万吨/年,开采3上、3下、12下、16、17煤层,主采3下、3上煤层。
开拓方式为立井盘区式开拓,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矸石膏体充填采煤工艺;村庄下采用充填开采。
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
建有与矿井配套的选煤厂,设计年处理能力为240万t ,矿井选煤厂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分选细煤泥浮选分级选煤工艺,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2矿区环境管理与监测2.1矿容矿貌及功能分区
矿井依据初步设计规划建设,工业广场建筑物、构筑物采用联合、集中、多层布置,外形规整,功能分区内各项设施的布置紧凑合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厂区内标识标牌齐全、规范统一、清晰美观(如图1)。
工业广场内物资管理制度健全,各类设备、物资材料均分类、分区、定点存放,摆放有序、堆码整齐,无乱扔乱放问题。
固体废物废料场所运行管理规范、管理制度齐全,污染控制到位,无渗流冒出、无生活垃圾混入。
柴里煤矿与滕州市西岗峰祥环境卫生管理处签订了《生活垃圾有偿代运合同》,生活垃圾处置与利用符合规范。
2.2矿区绿化工程
为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柴里煤矿开展了矿区绿化工程,充分利用矿区空闲地栽种各类园林花木100余种,矿区绿化面积12.98万m 2,矿区可绿化面积
覆盖率100%。
为美化矿区环境,还修建了景观长廊、凉亭、人工湖、假山、喷泉、雕塑等园林建筑,同时为便于职工家属健身运动,修建了罗马广场、体育场(面积达10.78万m 2)。
实现了矿区绿化、美化,环境整洁美观,建成了三季花常开、四季树常绿的“花园式”现代化矿山(如图2)。
2.3矿区噪声控制
工业场地内主要噪声源包括通风机房、锅炉房、选矸车间等,其设备噪声强度一般在90~100dB (A )左右,噪声防治从平面布置上合理布局,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按照《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对各主要噪声源采取防治措施,经过综合治理后,各作业场所声级将达到指标要求。
2.4洒水除尘
工业场地内煤炭加工运输系统的各转载点分别设有喷雾洒水装置,破碎机等产生煤尘地点设置单机袋式除尘
机组除尘;
车间内采用机械通风,煤炭外运汽车加盖蓬布,工业场地内配备洒水车减少路面扬尘,
并利用绿化带隔离吸滞粉尘。
——————————————————————
—作者简介:黄铜玲(1982-),男,山东滕州人,本科,工程师,现任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主要从事采煤技术管理工作。
浅谈绿色矿山建设的推广与应用
Discussion o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Mine Construction
黄铜玲HUANG Tong-ling ;杜显峰DU Xian-feng ;袁汝安YUAN Ru-an ;王振亭WANG Zhen-ting
(山东能源枣庄矿业集团公司柴里煤矿,滕州277519)
(Shandong Energy Zaozhuang Mining Group Company Chaili Coal Mine ,Tengzhou 277519,China )
摘要: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新发展
理念的重要举措。
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断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圆满完成柴里煤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mining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actice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Green mountains are golden mountains and silver mountains,"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o implement the new concept of development.In order to adhere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earnestly fulfil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build resource-saving,environment-friendly enterprises,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mine in Chaili coal mine.
关键词:绿色矿山;科学发展;资源节约;企业Key words:green min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esource savings ;enterprise 中图分类号:TD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4)09-133-03doi:10.3969/j.issn.1006-4311.2024.09.039
图2矿区绿化工程
图1主井工业广场平面
图
2.5垃圾清运
矿井设新型垃圾箱,对垃圾分类收集。
矿统一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矿区各环保设施均有专职部门管理,专人维护,大部分设施设备保养效果良好,确保了设备的有效运转。
3资源开发方式和土地复垦3.1开拓布局
矿井采用立井暗斜井多水平多盘区开拓方式,通过三条暗斜井东西两翼分区开采,主要运输大巷、采区集中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区段分层巷道采用垂直重叠布置方式,中央并列混合式通风。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倾斜)长壁全部垮落法。
采用“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矿山承诺后期将充分采取预先预防措施与复垦措施,尽量避免新增基本农田损毁。
3.2洗煤设施
矿井建有选煤厂,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污染物产生量少。
洗煤工艺及流程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分选-细煤泥浮选分级选煤工艺,主要产品为七级、八级冶炼精煤,根据柴里煤矿煤质,采用先进的选煤设备和工艺,实现了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3.3土地复垦保护矿井按照《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柴里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执行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工作,近几年来,为解决采煤塌陷地给当地村民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按照“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大力开展采煤塌陷地规模化治理,累计复垦土地面积8000余亩,利用欢城龙岗村及周边采煤塌陷区3115亩水面,建设光伏发电、渔业养殖、生态修复于一体的100MW 光伏电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资源综合利用4.1固体废物利用
矿井固体废弃物包括:井下掘进矸石、洗煤矸石、热电
厂粉煤灰、锅炉房炉渣。
矿山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回填采
煤沉陷区进行土地复垦、回填路基、扩建工业场地、宿舍基础等,2015年至2021年现状产生煤矸石利用率100%,2015年40.5万t ,2016年36.5万t ,2017年45.5万t ,2018年24.6万t ,2019年23.87万t ,2020年13.25万t ,2021年26.83万t ,随产生随利用。
柴里煤矿目前历史遗留矸石约193909m 3,计划通过塌陷土地、塌陷道路的回填进行处理。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矸石回填造地的经验,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2矿井水处理
矿井现有矿井水处理站一座,主要对井下矿井水进行处理,目前实现了矿井水全部进行处理,处理水实现全部回用,处置率、利用率达100%。
目前井下矿坑涌水年排出
量约141.68万m 3
(平均约合3882m 3/d ,包括矿坑涌水及其他生产排出量),针对矿井水涌水大小和水质特点,1991年矿山建设矿井水处理站一座,矿井水采用斜管沉淀+一级深度处理工艺处理,设计日处理能力7000m 3。
井下矿井水、采矿生产废水经井下水仓沉淀后排至地表处理站回水池二次沉淀,再进行处理。
5节能减排5.1井下防尘
井下掘前煤层注水、湿式打眼、水炮泥、爆破喷雾、净化风流、装煤岩洒水、冲刷清扫巷道、个体防护等措施消除粉尘。
降尘措施有效降低粉尘的产生,少量粉尘通过机械通风经回风井低空排出,井下作业场所总粉尘浓度小于4mg/m 3;呼吸性粉尘浓度小于2.5mg/m 3。
废气由井口排出后经过大气的稀释,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
5.2地面防尘
矿井实现了储煤场封闭管理,煤场出入口建设自动感应洗车平台,对进出运输车辆100%冲洗,在煤场区域内建设安装全覆盖动态智能喷淋系统,洒水车每天定时沿运煤路线对工业广场进行洒水,确保煤场、道路不起尘,运煤车辆加盖蓬布,这一系列措施有效控制了地面储存、运输过
Value Engineering
程的粉尘排放。
5.3矿井废气
矿井废气主要是矿井瓦斯,矿井严格按照《煤层气(煤矿瓦斯)排放标准(GB21522)》、《煤矿安全规程(2016)》、《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2015)》等,制定了通风、监测、巡回检查、班报和日报、分析处理、盲巷管理、瓦斯检查工交接班、瓦斯浓度超限撤人、瓦斯排放等制度。
矿井无瓦斯超限地点,瓦斯排放限值符合排放标准。
5.4噪声控制
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对井下风机进行技术改造,尽可能减小风机噪音。
每周由测风员负责对风机运行噪音进行现场测量,并填写现场记录牌板和风机噪音测试台账。
对井下噪音超过规定、运行超出时间规定的风机,及时回撤上井进行检修或更换,确保了风机良好运行状态。
6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
6.1科技成果
近三年来,柴里煤矿取得了“折叠式风门导向轮”、“防爆开关本体快速拖移装置”、“抻压式柔性密封人孔门”等专利,不断改进企业工艺技术水平,支撑企业主业发展。
“基于行为安全的柴里煤矿隐患防控体系研究”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
“煤矿钢丝绳牵引皮带输送机改造升级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
6.2协同创新
通过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浮选智能控制系统研究”对选煤厂浮选工艺进行优化和改造,通过增加智能加药机(FIDM)、矿浆灰分仪等设备,实现入浮煤泥的浓度、药剂添加的自动控制;建立药剂添加知识库,形成基于专家模型参考的浮选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浮选没有自动检测与控制,浮选不能实现最佳工况,药剂浪费问题。
实现浮选精煤抽出率提高3%以上,增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6.3研发投入
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均接近或超过5000万元,占矿山企业总产值的2%以上,超过了《山东省煤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1.5%的要求。
通过对矿山各个生产环节的不断优化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结合新产品的研发,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也为矿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6.4智能化系统
矿井购建有龙软地测信息系统,该软件包括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测量数据库管理系统、地质图形系统、测量图形系统、素描图形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从原始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数据、导线点数据等)自动生成并动态修改矿山地测工作的各类图件,如地质、测量、水文和储量(三量)数据的一体化和数据管理;自动进行储量、损失量计算,生成煤层储量图、损失量图;自动生成煤层底板等值线图,实现等值线自动注记;自动生成做生意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图和任意方向剖面图;自动或交互生成综合柱状图和单孔柱状图;地质勘探线剖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工作面地质说明书、任意剖面的切割等。
该系统提供了全自动、交互式等地图矢量功能该系统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存储方式,支持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煤炭各专业数据共享与多源数据无缝集成,利用先进的WebGIS技术,实现了煤矿空间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6.5远程监控系统
矿井建有全视化AI视频监控系统、调度大屏系统,实现了矿井安全监测监控、机电自动化控制、智能化采煤等系统实时数据的大屏投放和井上、下各重要生产现场视频监控画面的轮巡显示,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管控力度。
7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
7.1制度的制定
矿井先后制定了“柴里煤矿文明办公公约”、“柴里煤矿职工行为规范”,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职工行为,提高了全员文明程度,保障职工沟通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7.2绿色矿山培训与宣传
通过绿色矿山培训、学习、宣传等活动,广大职工坚持厉行节约、举止文明、爱护设施、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积极为创建绿色矿山贡献自身力量,形成了良好的绿色矿山氛围,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7.3地企和谐文化
矿与村镇共同建立“企业发展离不开各村镇的支持,地方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帮助”命运共同体和“地企一心,共谋发展”的理念。
与各村镇的领导层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经常深入各村庄,了解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达成地企共谋发展的共识。
7.4遵纪守法
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和国家、地方有关产业政策;坚持依法办矿,公司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合法有效;诚信经营,依法、主动缴纳税费,不存在偷税漏税等行为。
8结论
为确保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我矿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矿井矿区环境管理与监测情况、资源开发方式和土地复垦情况、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情况进行认真排查。
对排查出问题组织相关单位认真整改,取得了绿色矿山建设评估总分为966分的好成绩,达到了绿色矿山验收标准,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和专家组的验收。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积极开展,进一步打响了“柴里煤”品牌,为外部市场的开拓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开展,更加牢固树立和落实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企业发展中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构建长效建设发展机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引领和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形成矿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为矿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经济提升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院
[1]雷水生,顾洪利,吴玉娟.绿色矿山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20,39(25):75-76.
[2]肖露露.选煤厂运煤系统监控安装及电控集中控制改造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22,37(01):166-167.
[3]白如鸿.煤炭企业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煤炭工业,2021(04):66-67.
[4]赵亚鹏,张培森,武守鑫.逆断层两盘开采诱发顶底板及断层应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7,48(05):53-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