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低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低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研究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
记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秉持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以及句不离文的原则,可以将生字置于相应的语言环境之中进行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字的含义,并且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和印象。

本文分析
了低年级“随文识字”的教学方式,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低年级;小学语文;随文识字
一、“随文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随文识字”教学的正确认识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之中,识字
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阅读、写作以及交流的重要基础,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需要教师对识字教学有深刻、准确的认识。

而“随文识字”教学属于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教师需要掌握“随文识字”的特
点和优势,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合理的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出“随文识字”
的作用。

但是很多教师对“随文识字”这种教学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以刚入
职的青年教师为主,其中大部分青年教师只是听说过这种方法,但是缺乏对“随文识字”的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加不能有效的应用这种方法开展教学。

(二)缺乏识字与语境的结合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可以认识到“随文识字”教学的特点在于字不离词、词
不离句以及句不离文。

“随文识字”教学便是要将生字置于课文之中,学生在课文
的学习过程中接触到生字,并完成对生字的学习。

这样既能便于学生理解,也能
使学生加深印象。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识字教学与课文学习向割
裂的现象。

很多教师认为识字是为了阅读服务,因此会先进行识字教学,在学生
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来阅读课文,这使得识字教学过于孤立,脱离了相
关的语境,所起到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汉字,并且低年级学生
的识字任务更加繁重。

为保障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
的方法比较固定和单一,即进行生字组词,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抄写。

这种方式不仅会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
习负担,同时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学文相结合
教材中的课文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个汉字串联起来的文章,不同的汉字按照相
应的意义进行组合,形成词、句、段落和文章,从这个角度来讲,汉字便是文章
的基础和基本结构,因此汉字与文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教学将识字
与学文相结合,实现文与字的融合,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以人教版一年
级语文中的《四季》教学为例,在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冬”、“雪”、“秋”以
及“夏”等生字。

首先教师进行课堂导入:“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最喜欢
哪个季节?为什么呢?”有的学生会说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学生阅读到“谷穗弯弯”时,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时
候会出现谷穗弯弯的情况呢?”学生回答:“在谷穗成熟的时候。

”“那什么时候谷
穗成熟呢?”学生回答:“秋天。

”由此教师可以引出生字“秋”。

而针对“冬”的教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喜欢堆雪人吗?在哪个季节才能堆雪人呢”学生很
容易便想到冬季,于是便引出“冬”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方式将生字置于课文之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掌握生字,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使学生产生深刻
的印象。

(二)识字与实践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学科,这便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
到识字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如果只是一味的学习,不懂得
应用,那么识字教学便成了纸上谈兵。

只有做到识字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加
深理解和印象。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的教学为例,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坪”“荷”等生字。

在讲解“坪”时,可以结合课文
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停机坪?学生回答又大
又平的地方,能够停飞机的地方。

教师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又大又平,并且还长满小草的地方叫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可以回答出“草坪”。

这样一来,学生对“坪”字便会形成深刻的印象。

结束语: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低年级的识字
教学,要注重采用“随文识字”教学方法,将文字与文本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
解和记忆,提升学生的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坤,徐丽芸.施茂枝. 也谈识字教学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兼评几大识字教学
体系的得与失[J]. 课程.教材.教法,2001(07):29-34.
[5]汪松,陈立青,许彬彬. 信息化工具对低年段学生识字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生
字卡工具的教学实验[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7):52-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