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_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让学生区分陶与瓷,了解陶与瓷的区别。
2.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豪感,传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学会鉴赏陶瓷。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陶瓷艺术美得感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利用China china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单词吗?China
生:中国
师:那你知道为什么用这个单词命名为中国呢?
生:中国盛产瓷器
师:对了,因瓷器盛产于中国江西景德镇市,古时候叫昌南镇China “昌南”的谐音,宋代真宗景德年间改名为景德镇。
其生产的瓷器有“明如镜、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远销海外,享有举世公认的“瓷都”之称。
师:把首字母换成小写china,这便就是瓷器的意思,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古代陶瓷艺术》
(目的:利用China china导入课题,直接让孩子们体会到瓷器就是
中国的代名词)
二、新授
师:我们经常说陶瓷,陶瓷,其实它是两种东西,陶器和瓷器。
那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件陶器和一件瓷器,谁来猜猜哪一件是陶器,哪一件是瓷器?你来,你可以摸一摸,敲一敲。
(生:生上前活动操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
师:原来你是这样来区别的,其实陶器和瓷器还有一些区别。
需要大家去探索发现,现在小组揭开桌子上的神秘面纱,就桌子上的陶器和瓷器研究探讨一下。
(生小组讨论活动研究探讨,2分钟)
师:用坐好了的姿态告诉老师那一小组先完成了,很好,这一小组你来说,先告诉同学们哪一件是陶,哪一件是瓷?(追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辨别的,试一试。
师总结:造成它这些不同的原因是陶和瓷的制作原料和烧成温度不同,陶用的是粘土,瓷用的是瓷土,最有名的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陶的烧成温度一般不超过1000度,瓷的烧成温度要在1200度以上。
(目的:分析探究感受陶瓷的不同)
师:我们了解了陶瓷的不同,那谁知道是现有陶,还是现有瓷呢?生:现有陶器,后有瓷器。
师:说的很对,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陶瓷的发展史(播放视频:到了元代出现了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度的新时代,其富丽浑厚、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到了清乾隆年间瓷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一件集历代大成于一身的瓷器《各种釉彩大瓶》,堪称“瓷母”)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说感受
师:陶瓷艺术贯穿于中国历史各个朝代,从不曾间断过。
用郭沫若老先生的一句话“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就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
这是其他器物无法比拟的。
(目的:了解陶瓷的发展史)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各个朝代的陶瓷,分一下小组,你们小组喜欢哪一个?5秒钟商讨一下。
(确定8个小组)
师:小组10分钟时间探讨分析一下你们小组选的陶瓷,填写一下陶
瓷鉴定卡: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它是什么样的形状?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学生活动填写陶瓷鉴定卡
学生汇报鉴赏结果,教师总结拓展。
(目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析陶瓷的造型纹饰和釉色,感受陶瓷的艺术美)
①新石器时代《陶鹰鼎》实用与造型完美结合。
这是一只有着胖胖
腿的鹰,尾巴又和两只前爪,巧妙地构成了鼎的三足,鹰的胸部和身体占鼎身的主要部分,内容即为胸怀。
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萌哒!!!
②两汉时期《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系双
耳、鼓腹。
此壶造型敦厚古朴,纹饰简练,釉厚而色深,是典型的西汉原始青瓷向东汉成熟的青瓷过渡的产物。
原始青瓷与陶器虽有本质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③南北朝时期《青瓷莲花尊》莲花是佛教圣花,反映了当时佛教艺术
对陶瓷的影响。
④唐朝时期《白釉梅瓶》小口、短颈、丰肩,此种造型习惯上称为“梅
瓶”是装酒用具,也可以插花用作“花瓶”。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
瓷,原因是釉里面含有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唐朝白瓷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也为中国瓷器在世界范围内成为霸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宋朝《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朝时期,瓷器完全是由宋徽宗一手调
教而走向世界巅峰,旗下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还有八大民窑,这件作品就是全球限量只有67件的汝窑,它是宋徽宗的经典之作,汝窑最厉害的就在的釉色上。
据说某一天宋徽宗醒来之后,看到雨过天晴的颜色说,哎呀这个颜色真美,要是把它做成瓷器该有多好啊,于是就有了这个淡天青色的汝瓷。
⑥元朝《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青花,改变了中国陶瓷装饰上的一
个走向,元以前是崇尚那种简朴,突出它的釉色美,元以后瓷器装饰变得异常丰富,这件瓷器上浮雕装饰,不是一般的浮雕,它是悬浮,制造工艺非常精细,难度相当大。
而且也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贝尼尼的《群神宴》就证明了青花瓷在欧洲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
⑦明朝《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葫芦谐音福禄,莲花寓意着圣洁,缠
枝意思是连绵不断,这是吉祥盛世的寓意。
下面我们看看这几件瓷器上都有哪些纹饰有何寓意?
⑧清朝《各种釉彩大瓶》清朝时期瓷器的制造工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
地步,集历代烧造工艺于一身,堪称甆母。
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它的烧造工艺有多难。
看完后你有何感想?
师:我们来纵观陶瓷发展史,你会发现千百年来陶瓷有什么变化?生:颜色、纹饰越来越丰富,造型越来越多样。
师:它的颜色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造型也是各种各样,它还从最初的实用性,到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再到审美上升到主要位置,实用已成为次要。
(目的:对比陶瓷,感受陶瓷的变化)
师:欣赏了这么多如此形态万千、技艺精湛的陶瓷,那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呢?谁知道相关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
师:你很懂,你做过吗?奥,没有,以后有时间可以实践一下。
那说的到底对不对呢?其实啊,一件精美的瓷器需要七十多道工序,那我们今天就简要精简一下其中的几大主要步骤来看一下(播放视频:选择材料——拉胚——印胚——利胚——画胚——施釉——晒胚——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经过千锤百炼一件件美丽的瓷器终于诞生了)
师:那非常希望将来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到景德镇亲手感受实践一下,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瓷器,好不好?
师: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也会发现,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土与火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它们的答案——陶瓷,土与火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认识了它们的名字——China
(目的: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制作流程)
师:其实我们通过古代的陶瓷可以读出历史文化,读出我们中国人的
智慧,从China 的背后,我们能看到全世界都非常喜欢和尊重我们中国的艺术,你们骄不骄傲?
师:通过今天的观察,讨论,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说感受
师:同学们感受深刻,体验丰富,想不想听听王老师对中国陶瓷的感受呢?用一首的诗词表达我的感受:中国有一神话世代传唱,土火交融中迸发奇迹,素胚勾勒花式纹样,釉色焕发剔透光芒,缔造龙凤呈祥,积淀古国梦想。
世纪蓝图在酝酿,国瓷飞扬,展千年翅膀,九州鸟瞰世界翱翔!
师:中国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我们今天的几十分钟仅仅开启了中国陶瓷的大门,希望这节课能激起同学们对陶瓷的兴趣和爱好。
走进博物馆,去感受那来自千年的艺术魅力,去珍爱和弘扬我们那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的:分享体验,升华热爱之情)
陶瓷鉴定卡
《陶鹰鼎》新石器时代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猜一下它用途?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壶》两汉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青瓷莲花尊》南北朝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有哪些纹饰?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陶瓷鉴定卡
《白釉梅瓶》隋唐时期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猜一下它用途?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陶瓷鉴定卡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元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明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猜一下它用途?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各种釉彩大瓶》清朝1.它是一件陶器还是瓷器?
2.它是什么样的形状?
3.色彩怎么样,带给你什么感受?
4.有哪些纹饰,画的如何?
5.这件陶瓷品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地方?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学情分析
本课为五年级上册最后一节课,五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造型和色彩基础,也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做以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在注意力上的持续性还不够,所以课前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古代陶瓷器的图片与文字资料,去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当然直观鲜明的教学用具(陶瓷器)也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效果分析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经过精心的设计,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好的激发,学生也基本能够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能够区分陶器与瓷器。
并能够通过欣赏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纵向对比陶瓷发展史,体会古代匠人的精益求精,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国家自豪感。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堂“欣赏评述”课。
教材图例中提供了各个时期的陶瓷,从造型美、纹饰美和釉色美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者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评论,突出了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教育理念。
通过本课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特点,还要渗透对祖国古老艺术的热爱之情。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评测练习
本课的评测练习设置为:
这节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
术的发展史和艺术性,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陶瓷进行鉴赏,表达对陶瓷艺术的感受,能够区分陶与瓷的区别,掌握正确的方法去欣赏陶瓷。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课后反思
1.陶瓷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国宝!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并去传承发扬是非常重要的!本节课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种课例不太好上,因为欣赏课一般离着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远,他们大部分对学习内容并不太感兴趣。
怎样让学生对陶瓷艺术感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会欣赏分方法,我想首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本节课我首先运用China一词引出课题,让学生产生国家自豪感,新授过程中让学生亲眼观察、亲手触摸陶瓷,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的去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此环节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那种新奇和渴望知识的眼神,无法溢于言表。
新授过程中还采用一些视频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以及陶瓷的制作过程,学生看的是津津有味,感叹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是自豪感爆棚。
争当陶瓷鉴定师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也充分展现了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成果。
2.从本节课来看,我给予学生问题回答的反馈,还是比较欠缺的,没能够及时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只是简单的重复表扬,这是远远不够的。
还有就是纹饰这一块没能够体现出来。
当然,本节课还有很多瑕疵,望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课标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很好的完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三学段(5—6年级)“欣赏·评述”“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的要求。
本节课首先是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区分陶与瓷。
了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史,感受陶瓷的魅力,小组合作讨论分析陶瓷,争当陶瓷鉴定师,此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