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设计:发现与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发现与表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观察生活,发现美;运用美术技巧,表现美。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美术材料:画纸、画笔、颜料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一组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片中有哪些美的地方?
2.观察与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等。

(2)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美融入美术创作。

3.美术语言与表现
(1)讲解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线条、色彩、形状、空间等。

(2)展示优秀美术作品,分析作品是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美的。

(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4.实践创作
(1)布置创作任务:以“发现与表现”为主题,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2)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介绍一些与发现美和表现美相关的美术流派和艺术家。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创作的美术作品。

2.收集与“发现与表现”相关的美术作品,分析其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1.导入
(1)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2.观察与发现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

(2)分享观察心得,讨论如何将生活中的美融入创作。

3.美术语言与表现
(1)讲解美术语言的基本元素。

(2)分析优秀作品,学习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现美。

(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4.实践创作
(1)布置创作任务。

(2)指导学生创作,关注创作过程,给予个别指导。

(3)展示作品,评价和交流。

(2)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6.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创作的美术作品。

(2)收集相关美术作品,分析其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
1.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
(1)教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比如说,窗外的风景,校园的角落,或者是家中的小物件。


(2)学生甲:“我注意过,我家附近有一棵老树,四季的风景都不一样。


(3)教师:“很好,那你能不能用画笔把它的四季变化表现出来
呢?”
(4)学生乙:“我喜欢看天上的云,它们的形状总是变化无常。


(5)教师:“那你可以尝试画一画你最喜欢的云朵形状,把那种流动的感觉表现出来。


2.难点:指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线条、色彩、形状和空间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吗?”
(2)学生丙:“线条可以勾勒轮廓,色彩可以表达情感,形状可以构成画面,空间可以营造深度。


(3)教师:“非常准确。

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用你们喜欢的线条和色彩,试着表达一下你们对美的感受。


(4)学生丁:“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5)教师:“不用急,你可以先画一条线,然后看看这条线能给你什么灵感。

比如,一条曲线可能让你想到流畅的水,一条直线可能让你想到稳固的桥梁。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1)教师展示一系列生活场景图片,并提问:“你们在这些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是你们觉得美的?”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

2.观察与发现
(1)教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走在校园里,
你发现了什么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教师引导学生将想象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3.美术语言与表现
(1)教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美术作品,想想它们是如何用线条、色彩、形状和空间来表现美的。


(2)学生观察作品,并尝试描述作品中的美术语言。

(3)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这些美术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实践创作
(1)教师:“现在,请大家开始创作,记得要用心去表现你发现的美。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

(3)创作结束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美术语言表现了它们。

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继续去发现,去创造。


(2)教师展示一些与“发现与表现”相关的美术流派和艺术家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能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
1.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创作风格,鼓励个性化表达,避免一概而论的指导。

2.对于美术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任务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失败,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4.在创作过程中,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5.利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6.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人创作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7.定期组织美术作品展示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审美能力。

8.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