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olid家具设计实例教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基本操作
在这一讲里,你将学会:
●设计一个简单的几何模型
●拉伸一个实体
●钻孔、拔模、挖槽和裁剪
●创建坐标系
估计时间:1小时
一、创建实体模型
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一个“不使用模板”设计文档。
2、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曲线>>矩形
绘制一个65mm*30mm的矩形轮廓。
3、增加约束
使用修改功能分别增加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约束。
4、拉伸
外形>>拉伸
沿Z+方向拉伸矩形轮廓,拉伸高度为25mm。
5、钻孔
外形>>钻孔
在方形前面钻一个Ø8mm的通孔。
使用“非动态模式”进行孔的定位。
标注如下图所示。
在方形的顶面钻一个Ø6mm 的通孔。
标注所下图所示。
6、 拔模
外形>>拔模
对方形顶面进行拔模操作,拔模角度为5°。
点击“拔模”。
选择参考面。
对方向箭头进行反向。
点击“确定”。
在底面进行拔模操作,拔模角度为
8
7、 创建一个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面定义坐标系
在第一个拔模面上创建一个坐标系,它将定位在长度和宽度两个方向的中心点上。
把它设为当前坐标系。
拔模面
参考平面
8、钻孔
外形>>钻孔
距左边15mm,宽度方向中心上钻一个Ø22mm,深8mm的孔。
9、创建一条直线
曲线>>直线
绘制如下图所示的一条直线。
10、加厚曲线
曲线>>加厚曲线
以“对称”、“外圆”的方式加厚曲线3mm。
11、创建一个型腔
外形>>挖槽
用前面创建的轮廓挖一个8mm深的型腔。
12、创建一个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面定义坐标系
如图创建一个坐标系,并把它设为当前。
13、创建平等直线
曲线>>生成等距轮廓
如图。
14、创建一个轮廓
曲线>>轮廓
绘制一个封闭轮廓(黑色加粗轮廓)。
15、裁剪实体
外形>>裁剪
用“扫描曲线”对零件进行裁剪。
16、拔模
外形>>拔模
对两侧进行拔模,拔模角度为7。
点击“拔模”。
选择参考面。
对方向箭头进行反向。
点击“确定”。
17、定义零件
木工>>定义>>定义零件。
对零件进行定义,命名为:楔块。
拔模面
拔模面参考平面
第二讲:创建一扇门
在这一讲里,你将学会:
●参数化建模
●创建一个模型
●建立一个成型/反向成型装配
估计时间:2小时。
一、创建门的几何模型
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在“新的文档”列表中“不使用模板”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2、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曲线>>矩形
绘制一个矩形,并进行“自动标注”。
3、增加约束
使用“修改”功能增加对X轴和Y轴的对称约束。
4、创建参数
参数>>新建
新建长度和宽度两个参数:H=600,la=450.
5、修改参数
参数>>修改参数
按下图所示对各参数进行修改。
6、创建4个矩形轮廓
依然使用“矩形”命令,在前面创建的矩形的四个角上绘制4个矩形,并对其进行“自动标注”。
7、标注四个矩形轮廓
替换门板的长度尺寸为参数H,宽度替换为la.创建一个新的参数s=80mm,把它作为侧板和底部横梁的宽度尺寸,顶部横梁宽度为s+50mm.。
8、创建一个点
工具>>点>>基本点
如图创建点1。
9、标注点的位置
工具>>标注
如图所示标注点1的位置。
10、创建一上相交点
工具>>点>>相交点
创建相交点2。
11、创建一个圆弧混合
曲线>>其它曲线>>圆弧混合
在点1和点2之间创建圆弧混合,点1的方向为X-,点2的方向为X+。
12、创建阵列
曲线>>阵列
以YZ平面为对称平面,镜像前面创建的圆弧混合。
13、激活层1。
把层1设为当前层。
14、拉伸实体
外形>>拉伸
沿Z+方向拉伸前面创建的轮廓,拉伸高度为22mm。
15、锯切
木工>>锯切
选择锯切的零件和锯切曲线,比如圆弧混合。
红色箭头朝外,点击确定。
16、验证和保存
这时,可以修改参数H和la。
二、为侧板和横梁建模
17、内部成型
木工>>成型
在底部横梁上进行内部成型。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刀具路径(实体上最长的边)
选择“Moulding and counter moulding / Type 9 tool.”
参考面
成型路径
箭头表示成型刀具的轴线位置,方向必
须朝外
这时,使用“复制成型”以便在其余三个实体上进行同样的操作。
需要为每个实体指定面的刀具路径。
“复制成型”将合并侧板和横梁上的成型类型。
18、外部成型
木工>>成型
对门板进行外部成型,“连接边界=是”。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刀具路径
选择第一种成型工具。
注意:这时,刀具路径指4个实体的4个连续边(刀具路径将显示为红白相间的矩形框)。
点击“确定”。
三、横梁的反向成型
19、反向成型
木工>>反向成型
在顶部横梁进行反向成型:
——修改的外形=>将被反向成型的横梁——参考成型=>侧板的内部成型边
四、平板的建模
20、激活层2
把层2设为当前层,同时隐藏层1。
21、创建平行曲线
曲线>>生成等距轮廓
如图创建等距17mm的轮廓。
22、创建轮廓
创建如图所示轮廓。
23、拉伸平板
外形>>拉伸
沿Z+方向对轮廓进行拉伸,拉伸高度14mm,拉伸偏置4mm。
五、对平板进行成型
24、对平板进行成型
木工>>成型
对中间的平板进行成型操作: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刀具路径(上表面的边路径)
选项“连接边缘=否”
选择第1种成型类型。
点击确定。
第三讲:创建成型刀具
在这一讲里,你将学会:
●创建一个参数化轮廓
●定义辅助元素和参数
●保存一个标准
●创建一个目录
●制作反向成型刀具
●利用成型/反向成型进行加工
估计时间:1小时
成型刀具的创建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否则刀具将不能使用。
一、创建成型刀具的几何模型
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从“新的文档”中选择新建一个设计文档,并且“不使用模板”。
2、创建一个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
在XZ平面创建一个坐标系,并把它设成当前。
如果成型刀具不在这个坐标系下创建,它将不能使用。
3、创建参数
参数>>创建
创建以下参数:r=50,p=20,radius=r-p,参数radius必须小写。
4、创建轮廓
曲线>>轮廓
通过原点分别创建垂直和水平的基准线,使用“生成等距轮廓”命令把垂直基准线往右等距r=50mm。
使用选项“改变参考曲线”变换等距参考曲线,如图等距p=20mm。
对其它曲线进行相同的操作。
通过点1、点2创建一个圆弧混合,点1的方向为X-,点2的方向为X+。
使用“轮廓”命令描绘出成型刀具的半个轮廓。
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以便使画面更简洁。
比如,所描绘的轮廓线条应比草图粗。
二、定义元素
5、元素命名
编辑>>命名
坐标系命名为fr1,成型刀具命名为curve,这些名字都是固定的。
别把“命名”与“指定名称”混淆了。
6、定义辅助参数
装配>>定义组件>>定义辅助元素
把参数radius定义为辅助元素。
三、保存为标准模板
7、保存为标准模板
装配>>定义组件>>编辑/保存模板
选择“保存模板”
把它保存在MY 3D STANDARD\ Test tools \ My tools \ Moulding.
如果成型刀具具有有种尺寸或设置,那么可以定义一个目录。
四、定义目录
9、创建一个目录
装配>>定义组件>>编辑目录册头部
选择“所有参数和文字除去驱动元素”,这时将打开一个Excel文档,删除表格中的radius 列,按下表填入相应的参数和数值。
保存Excel文档。
五、对零件进行成型操作
9、成型
木工>>成型
对实体进行成型操作: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成型刀具路径(实体上最长的边)
参考面
成型路径
箭头表示成型刀具的轴线位置,方向必须朝外
选择成型刀具:
参考面
成型路径
半径= r-p
点击“确定”。
六、创建反向成型刀具的几何模型
10、打开设计文档
文件>>打开
打开前面创建的成型刀具文档,它位于Missler\Config\Lib3D\Test tools.
11、激活层1
把层1设置为当前层。
12、创建曲线
曲线>>轮廓
绘制一条跟前面成型刀具相似的轮廓。
.
可能具有多个反向成型刀具,所以可以有多个轮廓。
曲线_1
七、定义元素
13、定义辅助元素
装配>>定义组件>>定义辅助元素
新轮廓命名为curve_1,并且这个名称是固定的。
其它的轮廓(如果需要)可以命名为:curve_2,curve_3,curve_4。
14、保存
文件>>保存
保存文档。
为了测试刚创建的成型刀具,打开一个新文档,设计两个相交的零件(参照第二讲:创建门板)。
使用“木工>>成型和反向成型”利用前面创建的刀具进行成型操作。
.
第五讲创建柜子
在这一讲里,你将学会:
●对参数化元素建模
●创建一个平板加工工艺
●执行加工操作(开槽、搭边、排孔)
●用pins 和eccentrics进行装配
●生成二维图纸
估计时间:4小时
一、创建柜子的几何模型
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新建设计文档,并且“不使用模板”。
2、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曲线>>矩形
绘制一个矩形轮廓并进行“自动标注”。
3、增加约束
使用“修改”功能,增加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约束。
4、创建参数
参数>>创建
为柜子创建长度和宽度两个参数:H=600,la=450,ep=19,pf=450。
5、修改参数
参数>>修改参数
用下面的参数分别替换轮廓的标注。
6、创建4个矩形轮廓
曲线>>轮廓
使用“矩形”命令在前面创建的矩形的4个角上分别创建4个矩形,并对其进行“自动标注”。
7、修改参数
参数>>修改参数
选择需要修改的尺寸,使用“替换”选项并填入相应的参数。
8、合并参数
参数>>合并
合并取值相等的参数,如下图所示。
9、激活层1
把层1设为当前层。
10、拉伸侧板和横梁
外形>>拉伸
对每个矩形沿Z-方向进行拉伸,深度为pf=450。
二、平板切槽
11、切槽
木工>>切槽
在柜子的一个侧板上进行切槽: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成型刀具路径(实体上最长的边)
选择刀片
定义切槽的加工参数。
可以直接在切槽对话框中定义参数:“参数名=数值”,如,dr=10mm 。
——切槽距离:dr=10mm ——切槽宽度:lr=6mm ——切槽深度:
pr=8mm
点击“确定”。
成型路径
参考平面
箭头表示切槽的方向,所以应该朝里
使用“复制槽”选项以便在其它3个实体上切槽,分别指定切槽面和刀具路径。
为了能够使用“复制操作”功能,需要在“工具>>自定义选项>>其它”中确认选上“显示元素标识符”。
三、柜子底部建模
12、激活层2
把层2设为当前层。
13、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绘制一个矩形并进行“自动标注”,把矩形轮廓中心定位于绝对坐标系原点上。
14、拉伸柜子底部
外形>>拉伸
沿Z-方向拉伸矩形,拉伸距离为lr,使用选项偏置拉伸位置以和槽对齐,偏置值为pf-dr-lr。
15、修改参数
参数>>修改参数
选择需要修改的尺寸,使用“替换”选项以填入合适的参数。
——宽度:la-2*ep+2*pr
——高度:H-2*ep+2*pr
四、分隔板建模
16、创建平行曲线
曲线>>生成等距曲线
从上平板的内侧等距150mm创建一条平行线。
17、加厚曲线
曲线>>加厚曲线
加厚宽度设定为ep,加厚曲线选择前面创建的曲线,加厚方向为Y-。
如果需要修改加厚方向,只需单击箭头。
18、单独拉伸平板
外形>>拉伸
拉伸曲线“直到”底部的上表面。
五、排孔
19、排孔
木工>>排孔
在柜子的一个侧面钻两个不同方向的孔。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排孔命令,请参照P119的“钻孔模式”。
使用“双向”阵列模式,并选择:
——内部参考面阴影区域
——第一个阵列的起始面或边 1
——第一个阵列的终止面或边 2
——第二个阵列的起始面或边 3
——第二个阵列的终止面或边 4
选择前面定义的“用户模板模型”。
在对话框入填入“分布模式”和两次阵列的特征参数。
第一阵列 第二阵列
在另一侧板上进行同样的工作。
参考平面
第一次变换的参考
第二次变换的参考
六、装配
使用Topsolid’Wood的pins 和eccentrics进行装配操作。
20、特殊链接
木工>>其它装配>>特殊链接
选择TOPWOOD/Assembly/Hinge下的组件Wood eccentric assembly hinge。
对其进行定位:
——支撑面阴影区域
——钻孔面 1
——起始面或边 2
——使用“自动居中”
——终止面或边 3
参考面
填写“分布模式”:
起始距离(d0):50mm
终止距离(d1):50mm
数量:3
点击“确定”。
使用“复制阵列”在其它的装配中建立同样的分布。
21、销链接
木工>>其它装配>>销链接
在目录TOPWOOD/Assembly/Pin中选择30x8 Smooth pin。
对其进行定位:
——支撑面 阴影区域 ——起始面或边 1 ——选择“自动居中”
——终止面或边 2
填写“分布模式”参数: 起始距离(d0):50mm 终止距离(d1):50mm 数量:3
点击“确定”。
使用“复制阵列”来完成其它销链接装配。
参考面
七、创建平板加工工艺
22、创建平板加工工艺
木工>>panel
选择上表面,使用以下选项:分层=否,设计模式=精加工,多层板=否,装配状态=子装配。
显示参考面的左侧边,点击“确定”。
这时“定义零件”窗口打开。
填入下面参数:
——名称:Top
——零件类型:Panel
——材料:Melamine coated ——表面处理:白色
单击“确定”。
在“封边向导”中填入以下数值:
23、定义零件
木工>>定义>>定义零件
定义柜子底部,输入以下数值:
——名称
——材料
——类型
每个定义完毕的零件都会出现在装配体中。
所有的零件信息将会出现在BOM表中。
八、生成二维图纸
24、新建一个二维工程图文档
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新建工程图文档,并且“不使用模板”。
25、创建主视图
视图>>主视图
生成装配体的前视图。
选择选项“装配”。
单击包含装配体的设计文档。
这时出现下面对话框:
对视图进行配置:投影视图、颜色、标题等。
从“2D视图”中选择合适的视图方向,点击“确定”。
这时,视图将随着鼠标移动,单击对视图进行定位。
26、修改比较
使用“修改”功能以改变图纸比例。
选择图纸坐标系,把图纸比例改为1:10。
27、创建一个辅助视图
视图>>辅助视图
从前视图生成俯视图和轴测视图。
28、创建一个剖视图
视图>>剖视图
在主视图上绘制一个剖切轴,单击“剖视图”命令,选择“在绘图中定义的切割线”,然后选择“切割线”,“反转”、“末端”用于修改剖切投影的方向和切割线的端点。
29、标注
标注>>快速标注
选择不同的元素进行尺寸的标注。
九、编辑BOM表
30、建立BOM表
BOM表>>BOM表
使用标准模板TopWoodIdxNbDesRefMatObsLonLarEp为柜子建立BOM表,选择一个2D视图,确定标题栏的位置。
31、创建BOM表索引
BOM表>>自动BOM索引
指定创建BOM索引的视图,这些索引将自动写入BOM表中。
第五讲:创建一个封边
在这一讲中,你将学会:
●建立参数化轮廓
●对元素进行命名
●定义辅助元素和参数
●保存为一个标准件
估计时间:1小时
封边的创建必须遵循下面介绍的规则,否则,它将不能工作。
创建一个封边
一、创建封边的几何模型
1、新建一个设计文档
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新建设计文档,并且“不使用模板”。
2、创建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
在XZ平面上建立一个坐标系,并把它设成当前。
如果封边不在这个坐标系建立,它将不能工作。
3、创建参数
参数>>创建
创建如下参数:ep=10mm, h=40mm,de=25mm。
4、创建轮廓
曲线>>轮廓
通过坐标系原点分别绘制竖直和水平两条基准线。
使用“生成等距轮廓”命令绘制如下图所示线条。
通过点1、点2、点3绘制一段圆弧。
5、激活层1
把层1设为当前层。
6、创建轮廓
曲线>>轮廓
绘制封边的封闭轮廓(阴影区域)。
7、激活层2
把层2设为当前层。
8、创建轮廓
曲线>>轮廓
绘制刀具的一半轮廓。
9、定义驱动
装配>>定义组件>>定义驱动
定义参数h为一个驱动。
10、点定义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点定义坐标系
如图在封边的右上角定义一个坐标系。
二、定义元素
11、命名元素
编辑>>名称
对各元素进行命名:
——坐标系:fr1,fr2
——刀具的半轮廓:tool1
——封边的封闭轮廓:curve
这些名称都是固定的。
12、创建参数
参数>>创建
创建一个参数radius,它的值为0。
这将使刀具相切或垂直于轴。
13、定义辅助参数
装配>>定义组件>>定义辅助参数
把参数radius定义为辅助参数。
14、定义辅助元素
装配>>定义组件>>定义辅助元素
把刀具的半个轮廓定义为辅助元素。
三、保存为标准模板
15、保存为标准模板
装配>>定义组件>>编辑/保存模板
选择“保存模板”,把它保存在MY 3D STANDARD \ edge \ Thick edges \ Arc edge
这个组件必须保存在名称为“edge”的分类下,并且文件“lib.cfg”必须与这个分类处在
同一个目录下,“lib.cfg”文件位于…\Missler\V66\z\woo\lib\TOPWOOD下。
如果这个曲线有多种尺寸和设置,那么需要使用目录。
16、创建目录
装配>>定义组件>>编辑目录册头部
选择“所有参数和文字除了驱动”,这时将打开一个Excel文档。
删除其中的radius列。
如图填写相应的参数。
保存Excel文档。
这个曲线可以在下列命令中使用:
木工>>封边木工>>封边>>封边向导
第六讲创建一个早餐盘
在这一讲中,你将学会:
●参数元素建模
●建立成型工具
●建立切槽操作
●建立temon/mortise附属件
●阵列零件
●创建装配体爆炸图
估计时间:2小时
一、创建横梁的几何模型
1、新建一设计文档
从“新的文档”列表中选择新建一设计文档,并且“不使用模板”。
2、创建参数
参数>>创建
分别创建长度、宽度和深度参数:L=400, la=300, ep=19mm
3、激活层1
把层1设为当前层。
4、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曲线>>矩形
绘制一个矩形,并进行“自动标注”,按下图进行定位。
5、修改参数
参数>>修改参数
选择需要修改的尺寸,使用“替换”选项对相应的参数进行修改。
6、增加约束
使用“修改”功能增加关于Y轴对称的一个约束。
7、对横梁进行拉伸
外形>>拉伸
沿Z+方向进行拉伸,拉伸值为50mm。
二、横梁搭边
8、搭边
木工>>搭边
对横梁进行搭边: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刀具路径(实体上最短的边)
参考面
箭头表示搭边的方向,它应该朝
零件内部
成型路径
选择straight blade.
输入搭边参数:
——搭边宽度:ep=19
——搭边深度:10mm.
使用“复制搭边”对其它的边进行操作。
三、定义零件
9、定义零件
木工>>定义>>定义零件
对早餐盘进行零件定义:
——名称
——材料
——类型
每个零件定义完成后都会出现在装配体中,这些零件信息将出现在BOM表中。
10、阵列横梁
编辑>>阵列
关于XZ平面对横梁进行镜像阵列。
四、创建把手的几何模型
11、激活层2
把层2设为当前层。
12、创建一个矩形轮廓
曲线>>矩形
通过点1和点2绘制一个矩形轮廓。
13、拉伸把手
外形>>拉伸
沿Z+方向拉伸80mm长度。
14、面定义坐标系
工具>>坐标系>>面定义坐标系
如下图对坐标系进行定位。
15、创建一个中心点
工具>>点>>中心点
在把手的上边缘创建一个中心点。
16、创建一个圆弧混合
曲线>>其它曲线>>圆弧混合
通过点1和点2创建一个圆弧混合,点1方向为X+,点2方向为X-。
17、曲线阵列
曲线>>阵列
把圆弧混合曲线关于YZ平面进行镜像。
五、对把手进行锯切
18、锯切
木工>>锯切
以上面创建的曲线为锯切路径对把手进行切割。
红色箭头朝外。
19、插入标准曲线
曲线>>其它曲线>>标准曲线
选择如下图所示的标准曲线,并填入相应的参数。
使用中心点作为关键点。
把关键点放置在坐标系原点。
20、锯切
木工>>锯切
以标准曲线为切割线,红色箭头朝内。
21、成型
木工>>成型
对把手进行成型操作:
——参考面(实体的上表面)
——成型刀具路径(实体的最长边界)
参考平面
成型路径
箭头表示成型刀具的轴线位置,
它应该朝外
选择成型刀具Double tools/Doubleround,代码为ep 19 c 5.
距起点距离、距终点距离均设定为5mm。
22、倒圆
外形>>倒圆
在把手的两个面上创建5mm的倒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