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五篇】
【篇一】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佛
教的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
提树下悟道成佛。
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
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就成了“佛祖
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
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
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
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
给穷人。
传说吃了以后能够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
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据说
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
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能够增福增寿。
可见当时各寺僧爱
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
南宋
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
做粥,谓之‘腊八粥’”。
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
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所用材料各有不同,
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
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篇二】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
同学们,昨天是腊八节,你们过了吗?你们知道腊八节的由来吗?
这个天都做些什么?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我们都叫腊月,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节,称
作腊八,在这个天我们中国人要喝腊八粥,你喝了吗?昨天早上,我没
有喝腊八粥,是因为时间不够,妈妈说只吃饺子就能够了。
可我知道
我们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麦仁、花生、红枣特等八种原
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比喻新的一年里五
谷丰登。
为什么要叫腊八节呢?为什么要把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带着
很多疑问,我从网上查找到了资料。
原来,腊祭所拜之神据文献资料
所载有:一为先啬神,祭神农;二为司啬神,祭后稷;三为农神,祭古
时田官之神;四为邮表畦神,祭始创田间庐舍、开道路、划疆界的人;
五为猫虎神,祭其吃野鼠野兽,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祭堤防;七为
水庸神,祭水沟;八为昆虫神,祭以免虫害。
共有八种,所以又称为
“腊八”;因为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
一是多弄些食物,以补充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所以把十二月称作为腊月。
在腊八节里,除了要喝腊八粥以外,还有哪些习俗呢?有祭祀的习俗,从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都要敬神供佛。
直到现在,我们都在腊
八节里喝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豆、腊肉、腊肠等;还冻冰冰,这个
最有意思了,有的地方家家都要在腊月初七夜,为孩子们“冻冰冰”。
在一碗清水里,大人用红萝卜、白萝卜刻成的各种花朵,用芫荽作绿叶,摆在室外窗台上。
第二天清早,如果碗里的冰面冻起了疙瘩,便
预兆着来年小麦丰收,表达了劳动人民期望丰收的美好愿望。
然后将
冰块从碗里倒出,五颜六色,晶莹透亮,非常好看。
孩子们人手一块,边玩边吸吮。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就要采购年货,年味是越来越
足了,告诉我们快要过年了。
原来,腊八节的习俗这么多,真是令我
大开眼界!
【篇三】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
你们谁知道腊八粥是用什么组成的吗?我知道,是用白米、江米、
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等煮制的,有的还加进桃仁、杏仁、
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等作点缀,使腊八粥更精细可口。
我还知道关于腊八节的传说:佛祖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出家修道。
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
一位
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
释迦牟尼得救后,觉
得这粥十分香甜可口。
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
在农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们把这个天叫做“成行节”。
每年的这个天,寺庙僧侣就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
子煮粥敬佛。
这个习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八节,把这个天煮的
粥叫做腊八粥。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我省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
一个叫腊八的人,他自幼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
后来
他成家娶了媳妇,这媳妇和腊八一样好吃懒做。
腊八的父母去世时,
教育他们要勤劳劳动,勤俭度日。
不过他们没听父母的话,还是不喂鸡,不种田。
这样坐吃山空,没多久,就把父母留下来的粮食吃光了。
到了腊月初八这天,锅里没米,灶下无柴,腊两口儿只好把囤底
扫了扫。
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粥。
在这寒冬腊月,他
们后悔没听父母的话。
为了记取腊八的教训,以后人们每逢这天就煮
杂粮粥,以勉自己勤劳简朴过日子。
现在,河北民间仍然保留这个节
日风俗。
人们吃腊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个单纯的节日风俗。
【篇四】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在腊八这个天,南方的星城迎来了一
场罕见的大雪。
傍晚,我迎着寒风,独自走出了家门,不是干什么大事,取个包
裹而已。
怀着对包裹里面新衣服的期待,快步走在马路上。
偶然看见
一朵雪花缓缓落下,虽然仅仅一瞬间,但那雪花的洁白却停留在了我
的心间,很久、很久。
小小的雪花,包含着我对冬日雪景的期待和向往。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便起了床。
都没来得及伸懒腰,好奇便推
着我向窗边走。
轻轻推开窗户,面对窗外打个哈欠,一阵寒风吸入,
呛得我连忙咳嗽,都没看清窗外的景象。
抬起头,睁大了我那没睡醒
的朦胧的眼睛“天哪,下雪了!”窗外一片雪白,偶尔还会发现别人家
火红的春联,“对了,今天腊八”,虽然兴奋,但忘不了今天是腊八。
换上大棉袄,穿上拖鞋,便准备去妈妈房里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脑海中浮现着她知道下雪后她兴奋的表情,不知不觉就走出了房门。
一股腊八粥的清香流进了我的鼻孔,那是妈妈在厨房熬粥的背影。
一大早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真实美味和藏在心里的年味儿。
腊八节最重要的的当然是大扫除,这可不但仅是一个体力活,还
是需要动脑筋的。
大扫除最难搞得就是厨房,油污附着在灶台上、抽
油烟机外、水龙头上。
坐在餐桌旁,吃着美味的腊八粥,看着辛勤的
妈妈在厨房里为了家里的干净整洁累得团团转,我按捺不住,含着一
口粥,快步走进厨房,帮忙一起搞,即使妈妈一直在喊我去吃完早餐。
没过多久,我就寒湿了背心,乐此不疲。
贴春联,我们家也没有忘记……
腊八节,就是雪景,就是八宝粥,就是贴春联,更是与家人一起
大扫除。
简单,快乐。
腊八年味浓!城里年味没有散!
【篇五】高中关于腊八节作文600字
每一年的腊八节我都会过得很开心,来和你们分享我快乐的腊八
节吧!
腊八粥是每年这个天,奶奶必给我熬的。
传说,在古时候,是因
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
不过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
望着那紫
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点紫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
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
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
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这紫粥。
喝完腊八粥,便开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腊八蒜,在腊八这天
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
绿色的蒜
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如一个个味道甘
甜的杏干,吃着翡翠、杏干样的蒜头,恨不得让你再多吃几个味道美
味的饺子。
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
样的密封罐,接着将紫皮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开始准备过年的食品了。
首先,我将各种
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盘子清洗干净,将干果、
瓜子、水果一个个的放入盘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我的静
静长大了。
”摆放好拼盘,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门的拼盘,我从心里
不禁地笑了,毕竟这是我一番辛苦摆出来的。
在这个天,这还从奶奶那知道了北京过腊八节的习俗,得知,来
北京的腊八节不但要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还要喝一大碗热热的羊骨
头汤。
腊八节的习俗还有很多,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吧。
祝大家明
天过一个快乐的腊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