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本质安全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本质安全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基础建设是一个危险性高、事故频繁发生的行业,因为它具有作业难度大、劳动强度高、伤亡事故多等特点,使其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
据统计,我国建筑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仅次于交通、煤矿等行业。
这表明建筑
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管理现
状和施工现场的许多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了整个建筑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引起所有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并
取得实际效果。
关键词:本质安全;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几点思考
1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人类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事故的原因。
迄今为止,事故原因理论主要包括因果
链理论、人机轨迹相交理论和能量事故释放理论。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总结了
事故的原因。
简而言之,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事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和事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是由管理缺陷造成的。
统计研究
表明,无论是事物的不安全状态还是人们的不安全行为,与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
比例仅为1.9,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事故具有偶然性,偶然性表明了相同条件下,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且事故的后果差异巨大,对偶然事件的管理不是对结果的管理,即便几年乃至几
十年没有事故发生,不能作为系统安全的充分证据。
事故还具有必然性,必然性
指出了只要存在着发生事故的条件,事故终究要发生。
这里所指的条件就是“危险”的存在,危险无处不在,无边无际,但它是可以预知的。
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和预
测所有的危险并逐一加以控制,事故肯定不会发生,但是这种管理很难实现,也
不科学。
因为现代生产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宏观系统,一个综合系统,一个与许多
因素相关联的系统,一个包含许多未知因素的系统,以及一个包含不可避免的风
险因素的系统。
只要危险存在,事故风险就存在。
因此,只有通过预测危险和有
效控制危险,才能获得安全。
现代安全技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危险预测和风险
控制。
2如何处理好抓本质安全和安全基础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培训,提高作业人员业务技能
2.1.1针对点多线长,学习培训不方便的问题,安全管理部门可以利用送教上门、视频教学等形式,强化规章标准和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学习,确保职工掌握相
关安全管理规定和标准要求。
2.1.2加强岗位培训。
在职培训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注重实际效果,
注重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项目部可以根据现场使用的各种设备类型组织各
班组培训班。
例如,专项施工方案的学习和培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
并通过
培训和评估来培养一支在安全管理及施工作业方面一丝不苟并不断改进业务的施
工队伍。
2.2坚持安全“优+”导向,全面提升安全基础管理
2.2.1优化安全质量管控机制,形成竞争良性态势。
新的安全管理机制的深化
实施有赖于安全管理人员和一线作业工人激发出的持续安全管理热情和内部动机。
针对施工现场作业班组数量多、施工部位和工序、工艺不同等特点,通过引进
BIM5D技术应用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设计PC端和手机端方便现场人员及时上
传问题,并可根据上传日期、问题等级、位置整改、状态显示,做到问题清晰,
责任到人。
考核问责,使安全质量管控机制更具威力和活力。
2.2.2强化干部履职督查,抓实抓细安全基础管理。
在安全管理上,管理人员
也得“打铁自身硬”。
紧紧抓住管理人员这个关键,在履职督查上讲真章、动真格、抓闭环,向工作作风要安全。
制定月度计划,将日常监管、专项监管和重点监管
相结合,突出节假日和关键时段,坚持对重点工作安排进行不定期、非常规和日
夜检查,落实重点制度,履行管理职责,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和精神状态。
进一
步落实领导带班制度,扩大值班人员范围,全面加强夜间、周末、节假日等关键
时段的现场安全检查。
2.2.3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制度,推进安全管理“四化”。
安环部立足安全管理实际,始终把优化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安全工作的突出任务常抓不懈,不断
提升安全管理“体系化、机制化、标准化、流程化”水平。
全面运用“一岗一册”“一
月二表”,制定、落实安环部安全管理履职考核实施办法、管理工作标准手册,真正做到“岗位有标准、工作有计划、检查有写实、履职有评价”,为安全管理体系
良性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3各项操作要点
安全管理制度编制时,对于具体事项的基本制度,我们的经验是抓住要点,
越简越好,要有针对性。
制度编制不用长篇大论,指导具体事项的制度就是突出
执行要点和明确达到的程度即可,越简越利于执行。
责任制编制时,分出机构的、部门的、岗位的、还有个人的,如安委会机构
的职责是什么,安全部门的职责是什么,关键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安全员负责的
范围是什么,从机构一直做到个人职责范围,个人的责任制要有他本人的签字和
上一级直接责任主管的签字,尤其是设备设施的管理中,要把每一项设备设施落
实到具体哪个人负责并签责任书。
编制操作规程时,操作要点和安全控制的重点要明确。
做教育培训时,重点是对岗位的针对性和对要控制的安全事项的针对性,以
及培训形式的灵活性。
比如培训不一定要集中在一个会议室里,责任主管可以在
工作间隙随时对组员进行某些安全事项的教育,组员也可以随时对主管提出培训
意见。
应急管理的重点是应急教育和预案演练,应急教育可以在工作中灵活展开,
责任主管随时可以告诉组员应急处置的要点,同时公司要创造实战演练的条件进
行预案演练。
上述具体工作处处体现安全“三基”工作的要求,包含了安全基础管理的基本
内容,是安全管理的基本功。
制定制度规程时要处处考虑到对具体操作的指导性,从理论上就要纵贯到基层操作中。
2.4上述思路在实践中的应用
上述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纵向应用和横向应用。
具体讲,纵向应用指的是需要由公司总部牵头及直接操作和执行的安全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及制度、建立全覆盖的安全责任制、编制审核
及下发各项制度规程、通过安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做好教育培训(包括三级教
育和各项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包括隐患排查)及考核、应急管理、其他事项(工伤管理、安措管理、三同时管理、档案台帐管理等)。
横向应用指的是将这套思路用于需监控的安全具体对象。
监控的具体对象可
以包括项目部、班组安全(班前会、宣传)、设备设施、施工管理、施工区域管理、电气管理(防雷)、车辆管理、劳动保护职业卫生有毒有害管理、消防管理、
内保管理。
还可以应用于班组达标等其他的具体管理对象等。
明确了需要监控的对象,然后对这些具体的安全监控对象也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管理,即建立相应的基本制度、责任制、操作规程、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进行安全检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等。
结束语
总之,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对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摒弃“安全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做法。
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安全,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夯实安全基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J].田雨平.电力安全技术.2017(01).
[2]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J].许媛媛.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