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第十一章 计数原理、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专题探究课六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分(得分点 4)
X 200 300 500 P 0.2 0.4 0.4
5分(得分点5)
(2)由题意知,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至多为500,至少为200, 因此只需考虑200≤n≤500. 当300≤n≤500时, 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5,则Y=6n-4n=2n, 若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则Y=6×300+2(n-300)-4n =1 200-2n; 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6×200+2(n-200)-4n=800-2n;
解 (1)ξ=2,则甲队有两人答对,一人答错, 故 P(ξ=2)=34×23×1-12+34×1-23×12+1-34×23×12=2114. (2)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 4 为事件 A,甲队比乙队得分高为事件 B.设乙队得分为
η,则 η~B3,23. P(ξ=1)=34×1-23×1-12+1-34×23×1-12+1-34×1-23×12=14, P(ξ=3)=34×23×12=14,
❶得步骤分:抓住得分点的步骤、步步为赢:如第(1)问,指出 随机变量X所有的可能取值,有则得1分,无则没有分;随机 变量X的各个值对应的概率也是每个1分,列出其分布列是1 分,也是每个步骤都有分,都是得分点,第(2)问也是如此.
❷得关键分:解题过程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分,如第 (2)问中,根据n的范围求E(Y),即当300≤n≤500时,E(Y)= 640-2n;当200≤n≤300时,E(Y)=160+1.2n,若这两个关 键运算结果有误,即使有计算过程和步骤也不得分.
高考导航 1.概率与统计是高考中相对独立的一块内容,处 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体现了较高的思维含量.该类问题以应 用题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及阅读理解能力、 化归转化能力;2.概率问题的核心是概率计算.其中事件的 互斥、对立、独立是概率计算的核心,排列组合是进行概 率计算的工具.统计问题的核心是样本数据的获得及分析方 法,重点是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和样本的数字特征;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期望的考查是历来高考的重 点,难度多为中低档类题目,特别是与统计内容的渗透, 背景新颖,充分体现了概率与统计的工具性和交汇性.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a的值; (2) 若 该 市 政 府 希 望 使 85% 的 居 民 每 月 的 用 水 量 不 超 过 标 准 x(吨),估计x的值,并说明理由; (3)已知平价收费标准为4元/吨,议价收费标准为8元/吨.当x=3 时,估计该市居民的月平均水费(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 的中点值代替).
16
因此 μ 的估计值为 10.02.x2i =16×0.2122+16×9.972≈1 591.134,
i=1
剔除(μ^ -3σ^ ,μ^ +3σ^ )之外的数据 9.22,剩下数据的样本方差为115×(1 591.134- 9.222-15×10.022)≈0.008,
因此 σ 的估计值为 0.008≈0.09.
满分解答 解 (1)由题意知,X 所有的可能取值为 200,300,500,1 分(得分点 1)
由表格数据知 P(X=200)=23+0×163=0.2, P(X=300)=303×6 3=0.4,
2 分(得分点 2) 3 分(得分点 3)
P(X=500)=253+0×7+3 4=0.4. 因此 X 的分布列为
解 (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0.08+0.16+a+0.40+0.52+a +0.12+0.08+0.04)×0.5=1,解得a=0.30. (2) ∵ 前 6 组 的 频 率 之 和 为 (0.08 + 0.16 + 0.30 + 0.40 + 0.52 + 0.30)×0.5=0.88>0.85, 而 前 5 组 的 频 率 之 和 为 (0.08 +0.16+ 0.30+ 0.40+ 0.52)×0.5= 0.73<0.85, ∴2.5≤x<3. 由0.3×(x-2.5)=0.85-0.73,解得x=2.9. 因此,估计月用水量标准为2.9吨时,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 不超过标准.
(ⅱ)由 x=9.97,s≈0.212,得 μ 的估计值为μ^=9.97,σ的估计值为σ^=0.212,由样 本数据可以看出有一个零件的尺寸在(μ^ -3σ^ ,μ^ +3σ^ )之外,因此需对当天的生 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μ^ -3σ^ ,μ^ +3σ^ )之外的数据 9.22,剩下数据的平均数为115× (16×9.97-9.22)=10.02,
热点一 常见概率模型的概率 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
条件概率是高考的热点,几何概型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 求解的关键在于找准测度(面积、体积或长度);相互独立事件、 互斥事件常作为解答题的一问考查,也是进一步求分布列、 期望与方差的基础,求解该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判 定概率模型,恰当选择概率公式.
【训练 1】 (2018·沈阳调研)甲、乙两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每班出 3 人组成 甲乙两支代表队,首轮比赛每人一道必答题,答对则为本队得 1 分,答错或不答 都得 0 分,已知甲队 3 人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34,23,12,乙队每人答对的概率 都是23,设每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 ξ 表示甲队总得分. (1)求 ξ=2 的概率; (2)求在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 4 的条件下,甲队比乙队得分高的概率.
天数 2
16
36
25
7
4
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估计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 (1)求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X(单位:瓶)的分布列; (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单位:元),当六月份 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n(单位:瓶)为多少时,Y的数学期望达到 最大值? 教材探源 本题第(2)问需对酸奶的需求量n进行分类讨论,以确 定利润的最大值,这种分类讨论的思想源自于人教版教材选修2 -3 P63例3.
(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 16 个零件的尺寸: 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 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




x

1 16
16
x
i=1
i

9.97

s

1 16
16i=1
探究提高 1.解第(1)题的关键是认清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 并能够应用E(X)=np求解,易出现的失误是由于题干较长,不 能正确理解题意. 2.解第(2)题的关键是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能够利用3σ原则求 解,易出现的失误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清楚正态分布N(μ,σ2) 中μ和σ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二是计算失误.
(xi-x)2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6(i=161x2i -16x2) ≈
0.212,其中 xi 为抽取的第 i 个零件的尺寸,i=1,2,…,16. 用样本平均数x作为 μ 的估计值μ^ ,用样本标准差 s 作为 σ 的估计值σ^ ,利用估计 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μ^ -3σ^ ,μ^ +3σ^ )之外的数据, 用剩下的数据估计 μ 和 σ(精确到 0.01). 附:若随机变量 Z 服从正态分布 N(μ,σ2),则 P(μ-3σ<Z<μ+3σ)=0.997 4,0.997 416 ≈0.959 2, 0.008≈0.09.
【训练2】 (2018·青岛模拟)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城 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 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合理的居民 月用水量标准x(吨),用水量不超过x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 出x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了了解全市市民用水量的分布情 况,通过抽样,获得了100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 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 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因此E(Y)=2n×0.4+(1 200-2n)×0.4+(800-2n)×0.2=640 -0.4n. 8分(得分点6) 当200≤n<300时, 若最高气温不低于20,则Y=6n-4n=2n; 若最高气温低于20,则Y=6×200+2(n-200)-4n=800-2n; 因 此 E(Y) = 2n×(0.4 + 0.4) + (800 - 2n)×0.2 = 160 + 1.2n. 11分(得分点7) 所 以 n = 300 时 , Y 的 数 学 期 望 达 到 最 大 值 , 最 大 值 为 520 元 . 12分(得分点8)
解 (1)由题可知抽取的一个零件的尺寸落在(μ-3σ,μ+3σ)之内 的概率为0.997 4,从而零件的尺寸落在 (μ-3σ,μ+3σ)之外的概 率为0.002 6,故X~B(16,0.002 6). 因此P(X≥1)=1-P(X=0)=1-0.997 416≈1-0.959 2=0.040 8. X的数学期望E(X)=16×0.002 6=0.041 6. (2)(ⅰ)如果生产状态正常,一个零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 的概率只有0.002 6,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出现尺寸在(μ- 3σ,μ+3σ)之外的零件的概率只有0.040 8,发生的概率很小,因 此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有理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 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可见 上述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是合理的.
❸得计算分:解题过程中计算正确,是得满分的保证,如第(1)
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 第二步:求每一个可能值所对应的概率; 第三步: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四步:求均值和方差;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
2.概率统计与函数交汇问题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通读题目,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第二步:根据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自变量及其取值范 围; 第三步:构建函数模型,写出函数的解析式; 第四步:利用函数模型,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值或最优解.
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
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
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
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
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
2最0,高需气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 三年温六月[1份0,各1天5)的[1最5,高2气0)温[20数,据25,)[得25下,面30的)[3频0,数3分5)布[35表,:40)
热点二 概率统计与函数的交汇问题(教材VS高考) 高考数学试题中对概率统计的考查有这样一类试题,题
目非常新颖,又非常符合生活实际,这就是概率统计与函数 的交汇问题,一般是以统计图表为载体,离散型随机变量的 期望是某一变量的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期望的最值.
【例2】 (满分12分)(2017·全国Ⅲ卷)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
P(η=1)=C13·23·132=29, P(η=2)=C23·232·13=49,
P(η=3)=C33233=287,
∴P(A)=P(ξ=1)P(η=3)+P(ξ=2)P(η=2)+P(ξ=3)·P(η=1)
=14×287+2114×49+14×29=13, 1
P(AB)=P(ξ=3)·P(η=1)=14×29=118,∴所求概率为 P(B|A)=PP((AAB))=118=16. 3
【例1】 (2017·全国Ⅰ卷)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 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 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 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μ,σ2). (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 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数,求P(X≥1)及X的数学期望; (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 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 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