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分析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铁路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分析与处理
摘要:杭深线厦深段开通初期,各站列控中心频繁出现驱采不一致报警,影响
信号设备可靠运用。
经现场深入分析发现,灯丝继电器工作状态、系统采集板采
集容忍时间、采集板处理逻辑问题、继电器接点电阻是造成报警的原因。
针对上
述问题,分别采取调整灯丝继电器电流、对采集板进行软、硬件升级、从工艺、
管理方面降低接点电阻等措施,有效的解决了现场故障,目前列控中心可靠工作,最后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列控中心;驱动采集;报警分析;处理措施
杭深线厦深段是装备CTCS-2级列控设备、点灯模式、区间设置信号机的高速
线路,采用和利时列控中心。
列控中心采集轨道电路、区间信号机、方向继电器。
开通初期,各站列控中心频繁出现信号机驱采不一致报警,轨道继电器采集不一
致报警,影响动车运行。
如2014年10月5日11:34分普宁-葵潭区间中继 8 站
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车次号错误,上、下行信号机瞬间灭灯(CTC 显示),13875G 区段闪红光带,影响G6303 次动车区间扣停。
一、列控采集原理
(一)采集信息
列控中心采集串接区间FQJ的前、后接点信息、方向继电器FJ、站内FQJ、
轨道继电器(区间和站内的全部)、区间信号机灯丝状态、室外远程LEU控制应
答器的切换继电器、防灾接口继电器、其他零散继电器。
(二)采集原理
在列控中心与继电器组合架之间设置“接口架”,作为列控中心与继电电路的
分界面。
列控中心每系配置1路+24V采集电源,通过采集电缆连接至继电器接口架,
再送至相应的继电器中接点,然后经过继电器前接点或者后接点接至接口架32
针航空插座,然后在通过列控中心侧34针航空插座接至采集板,实现继电器接
点采集。
1.列控中心TCC驱动采集信号机电路
TCC分别驱动HJ、UJ、LJ和LUJ来控制区间信号机的点灯,采集2DJ、DJ、LJ、UJ、LUJ、HJ来判断点的什么灯。
2.TCC采集轨道继电器电路
TCC采集轨道继电器的前接点和后接点,采集到前接点有电、后接点无电表
示轨道空闲,采集到前接点无电、后接点有电表示轨道占用。
3.TCC采集区间方向继电器
TCC采集区间方向继电器FJ的前后接点,吸起表示正向,落下表示方向。
TCC采集区间轨道电路方向继电器前后接点,每个区间口所有区间轨道区段
方向继电器前接点串起来采集,所有后接点串起来采集。
4、TCC采集站内方向切换继电器
TCC采集站内每个区段的方向切换继电器前后接点,继电器吸起表示反向,
落下表示正向。
二、原因分析与采取措施
(一)灯丝继电器电流问题
1、灯丝继电器电流问题
查看中继8站信号机点灯电流,发现中继8站信号机点灯电流普遍在
110mA~120mA,点灯电流较低,导致灯丝继电器不能稳定工作,列控驱采不一
致报警。
JZXC-16/16灯丝继电器工作值不大于140mA,为确保灯丝继电器稳定工作,应将灯丝继电器电流调整到140mA~160mA。
2、采取措施
为确保继电器可靠工作,组织对全线信号机点灯电流进行了标调,但有的信
号机特别是靠近中继站的信号机电流只能调整到130mA左右,如将电流调整到140mA~160mA,信号机点灯电压将会超标准。
针对这种点灯电流无法调整到
140mA~160mA范围内的信号机,笔者采取选用工作电流值较低的灯丝继电器,
保证信号继电器可以稳定工作。
并让检修所将出所继电器贴上工作电流值标签,
以便现场选用。
(二)采集原理问题
1.采集板采集容忍时间设置问题
信号机工作电流标调完成后,观察了一段时间,信号机驱采不一致报警减少
了大部分,但偶尔还存在有驱采不一致报警。
经核实,LKD2-H型列控中心采集板
对“单采”和“双采”时采集容忍时间设置相同,而“双采”比“单采”多了继电器吸起或落下转换过程的动作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与采集容忍时间稍不匹配,就可能出
现列控驱采不一致报警。
而且,JWXC-1700继电器为重力式继电器,继电器的可
靠落下是靠衔铁的重力来保证的,从继电器断电起至接点断开并可靠接触,仍有
一段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采集继电器的状态,列控采集板对采集错误的
容忍时间是170mS,采集容忍时间较短,容易出现驱采不一致而报警。
通过实验
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接点电阻达到2.2KΩ以上和采集时间缩短情况下会报故障;其次:和利时公司应进一步优化完善TCC软件和采集方式,对于采集板单通道采
集故障问题,适当延长采集板对继电器接点防抖动时间,以降低报警发生的概率。
2.采取措施
针对采集板采集容忍时间设置较短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TCC软件和采集方式,适当延长采集板对继电器接点防抖动容忍时间。
通过对现场各站列控所有采
集板进行了硬件升级,容忍时间由170mS延长到700mS,进一步降低列控中心出现驱采不一致报警的次数。
(三)继电器问题
1、继电器接点接触问题
2016年1月25日中继10站14580BG红光带影响动车运行,原因为
14580BG-GJ引起,检测发现继电器接点电阻超标准。
查看各站列控中心运行日志,部分报警虽然没有显示出来,但通过列控维护机后台可查看到存在驱采不一致报警。
为进一步确认报警原因,笔者对中继10站共188台JWXC1700型继电器进行了更换并回检修所进行检测,发现32台继电器接点接触电阻超标(继电器接触
电阻标准为小于50毫欧)。
因此得出结论:继电器接点接触电阻超标是造成列
控中心报警的一个重要原因。
JWXC-1700继电器接点的使用条件为24V/1A,而采集电路的输出电压为24V
电流为2~3mA,采集电流较弱。
继电器接点在断开较大电流时,在反向感应电
动势的作用下,能有效清洁接点表面的杂质,保证接触电阻的稳定,而给接点上
加载弱电流非但不能很好的通断而且容易吸附周围的杂质,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2、采取措施
笔者组织继电器生产厂家对生产工艺进行讨论,研究改进方案。
针对接点材
料和接点片材料进行化学成分、材料力学性能、以及材质组织结构进行检测分析
并留样保存,对每批继电器触接点涂覆保护剂,在继电器整机封罩前增加了整机
等离子清洁除尘工艺技术,延缓继电器使用过程接点接触电阻出现超标的现象。
解决继电器工艺问题后,笔者对现场使用的继电器进行轮换并入厂整修,将
电务段检修所继电器接触电阻出所标准提高到小于20毫欧。
经过2年时间,笔
者段完成了杭深线各站联锁列控5035台JWXC1700型采集继电器更换工作,没有再出现列控驱采不一致报警,彻底解决影响动车运行的一大问题。
三、结论
造成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的问题原因,要系统综合分析,针对每一件故障、
报警深入研究,找出真实原因,多方向采取措施才能确保系统可靠工作。
对系统
的采集原理、特别是接口电路的适配性,仍然需要深入研究,下一步可研究适合
系统采集需要的专用继电器接点,解决低电流下的接点电腐蚀问题和后接点落下
后抖动问题。
参考文献:
[1]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TBT 3439-2016 列控中心技术条件.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6.
[2]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TB 10007-2017 铁路信号设计
规范.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
[3]中国铁路总公司.铁总运[2015]238号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蔡朝锋,1977年8月生,男,工程师,就职于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电务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