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实验教学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张志娟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ꎬ江苏㊀如皋㊀210003)
摘㊀要: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在有序的进行中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一定的效果.物理作为一门有着大量实验的课程ꎬ更应当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对于物理的学习ꎬ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ꎬ那么就需要通过实验教学ꎬ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ꎻ实验教学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7)30-0052-02收稿日期:2017-07-01
作者简介:张志娟(1986.6-)ꎬ女ꎬ江苏南通ꎬ中学二级ꎬ本科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㊀㊀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ꎬ对于定理㊁定律的得出过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ꎬ通过大量实验总结㊁推广得到的ꎬ也就是说实验是物理理论知识的先遣军ꎬ教师要对实验教学加以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引入实验的内容ꎬ利用一切手段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教学ꎬ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ꎬ而且也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物理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ꎬ这将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获取有很大的帮助.
1.解决实验问题ꎬ培养实践能力
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ꎬ对于理论内容的讲解部分ꎬ教师也可以采用加入实验内容的形式进行ꎬ在展示实验之前ꎬ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ꎬ然后向学生提出与实验有关的问题ꎬ让学生在疑问中对将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产生足够的学习欲望ꎬ从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ꎬ增加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有关物体的超重和失重的教学中ꎬ学生总是以为超重就是物体重力增加的结果ꎬ同样失重当然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小的原因.教师为了能够很好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加入了实验的内容.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矿泉水瓶子ꎬ并要求学生在课前把瓶子注满水.在课堂教学时ꎬ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在瓶子的侧面打一个小孔ꎬ瓶子中的水会怎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告诉教师水将会从小孔中流出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如果使瓶子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呢ꎬ瓶子中的水要怎样呢?你能利用什么方法可以不让瓶子中的水流出来呢?教师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ꎬ接着就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矿泉水瓶开始实际操作.学生纷纷做着自由落体的实验ꎬ观察水流的情况ꎬ同时也在寻找让水不流出的方法ꎬ教师趁势向学生介绍失重现象和完全失重现象.接着教师又给学生利用视频观察: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到加速上升的电梯中时ꎬ水流的情况.学生看到了水流速度明显增大了ꎬ从而教师向学
生提出超重的现象.教师接着电梯实验ꎬ就向学生提出如果站在电梯中的是某个学生的话ꎬ你能因为电梯的运动而导致你自身的体重增加或减小吗.学生结合自身的实践清楚自身的体重不会因为乘坐电梯而改变ꎬ从而使学生对于超重和失重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验ꎬ并对实验的解决产生足够的兴趣ꎬ使学生从中不仅得到了理论知识ꎬ而且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验方法的设计ꎬ培养实践能力
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ꎬ教师要摒弃以前严格遵从课本步骤的做法ꎬ而是要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中有自己对实验的想法ꎬ让学生展示自己方法的同时与课本中给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对比ꎬ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实验目标.当然教师要对学生实验方法进行引导ꎬ进而让学生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ꎬ培养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
在教学如何测出某个电阻数值时ꎬ教师先提示学生在初中时如何测电流㊁电压ꎬ实验器材如何使用ꎬ又带领学生复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ꎬ有了这些准备工作ꎬ教师就让学生自己用实验寻找具体的方法.学生先阅读了书中有关的实验方法ꎬ进行独立思考㊁分析ꎬ把自己的想法加入到实验中ꎬ然后进行了实验验证.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实验设计㊁讲述出来.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串联电路ꎬ得到流过电阻的电流ꎬ再通过电阻两端并联的电压表测出电压ꎬ然后通过计算可以测出电阻ꎻ有学生提出还可以用两个电流表分别和待测电阻和电阻箱分别串联ꎬ然后把它们再并联起来ꎬ通过调整电阻箱的数值使两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ꎬ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就能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等于此时电阻箱的数值ꎻ 让学生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ꎬ对电阻的测量有了很多的认识.
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ꎬ不仅能够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ꎬ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㊁分析的机会ꎬ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ꎬ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对实
25
验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
3.以实验探究的手段ꎬ培养实践能力
在以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ꎬ教师把一些演示实验只是进行课堂演示ꎬ学生就是坐在座位上来观察和见证实验的发生和结果ꎬ这样做往往使实验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因为学生没有投入到实验中ꎬ就缺乏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ꎬ自然就谈不上主观能动性了.教师要给学生动脑动手实践的机会ꎬ这样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的潜能.
教学牛顿第三定律时ꎬ课本中为了验证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就给出了用相同的两个条形磁铁㊁两个相同的弹簧秤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ꎬ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ꎬ而且二者的数值关系是大小相等.这些结论ꎬ学生可以从课本中直接得到ꎬ对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有参与的积极性ꎬ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器材ꎬ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ꎬ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当两个弹簧秤向相反方向拉动时ꎬ结果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不一样ꎬ学生就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出在了哪个环节ꎬ自然就有了
思考㊁分析㊁探究的过程ꎬ动手查看实验用的弹簧秤ꎬ就会发现两个弹簧秤没有事先进行调零ꎻ还有就是发现条形磁铁之间感觉没有产生相互作用力ꎬ学生就会想到问题是否是条形磁铁的磁性太弱造成的ꎬ把磁铁进行充磁后重新进行实验ꎬ就有了明显的感觉.
通过把演示实验交给学生进行实践ꎬ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㊁分析㊁探究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ꎬ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ꎬ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效用.要根据物理理论知识的需要ꎬ注重实验教学的多样化ꎬ组织学生多进行实践ꎬ在实践中通过思维和想象ꎬ获取物理理论知识ꎬ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㊀㊀
参考文献:
[1]李晓娜.浅谈高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几点探索[J].科学中国人ꎬ2016(36).
[2]张玲.乡村中学高中物理创课的尝试[J].数理化解题研究ꎬ2016(36).
[责任编辑:闫久毅]
准确定位㊀合理预设㊀精彩生成
物理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学案例分析之«电功»
罗远洋
(四川省双流中学实验学校ꎬ四川㊀成都㊀610200)
摘㊀要:在物理教学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健全人格教育ꎬ是我校自主开发并立项的课题ꎬ通过实证研究ꎬ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㊁坚韧不拔㊁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ꎬ有利于学生客观辩证的认识问题ꎬ全面公正的认识世界ꎬ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物理教学ꎻ健全人格ꎻ操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7)30-0053-02
收稿日期:2017-07-01
作者简介:罗远洋(1970-)ꎬ男ꎬ汉族ꎬ四川万源ꎬ中学高级教师ꎬ现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工作.
㊀㊀新课程理念是新课程的灵魂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ꎬ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ꎬ学校㊁家庭和社会都非常关注青少年的人格发展.自主㊁合作㊁探究性学习以及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格教育开辟了广阔的空间.㊀㊀
一㊁物理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育的基本含义
渗透 的基本含义是:渗入㊁透过ꎻ比喻一种思想或
势力逐渐向其它方面扩展.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教育ꎬ不形同于班会课ꎬ更不是思想政治课ꎬ仍然是以学科教学为主ꎬ潜移默化㊁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的思想与方
法㊁习惯与技能㊁意志与品质等方面得到扩展与提升.
㊀㊀
二㊁物理教学中渗透健全人格的具体操作模式
分析
㊀㊀结合物理课题组初步确定的 渗透 的具体操作模式: 定 位 铸 形 传 神 三步曲进行分析.
(1)细化目标ꎬ准确定位.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学生
实际ꎬ对该节课确定贯彻哪些健全人格教育要素ꎬ以达到什么样的人格健全目标?从«电功»教学案例不难看出ꎬ教师首先就定位了该课题渗透的要素ꎬ通过了解一度电
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