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 人体的感觉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请你选出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
①听觉神经②听小骨③外耳道④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⑥鼓膜
A. ⑥③②⑤①④
B. ③⑥①②⑤④
C. ③⑥②⑤①④
D. ③①②⑥⑤④
【答案】C
【解析】解外界的声波经过③外耳道传到⑥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②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⑤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①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④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 C
2.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
A. 冷感受器
B. 触觉感受器
C. 痛觉感受器
D. 嗅觉感受器
【答案】B
【解析】解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是依靠皮肤中的触压觉感受器.
故选 B.
3.2018年7月22日 2018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在贵阳市奥体中心鸣枪开赛比赛中运动员奋力向前、汗流浃背、满脸通红上述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哪些功能()
①保护
②排泄
③调节体温
④感受外界刺激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汗流浃背”体现了人体靠皮肤的汗腺排出汗液是排泄的途径之一“满脸通红”体现了人体靠血管扩张和收缩调节体温可见皮肤有排泄和调节提问的作用
故选B
4.鼓膜的振动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内耳()
A. 外耳道
B. 听小骨
C. 听觉神经
D. 咽骨管
【答案】B
【解析】解耳的结构图如下
观察示意图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选 B
5.眼球里无色透明能透过光线的结构是()
A. 角膜
B. 巩膜
C. 脉络膜
D. 视网膜
【答案】A
【解析】A、角膜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A符合题意
B、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 B不符合题意
C、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给视网膜提供营养并使眼内形成一个“暗室” C不符合题意
D、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右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右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
B. 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
C. 结构3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D. 远和近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A、图中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 A叙述错误
B、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2晶状体的凸度过大都会形成近视 B叙述正确
C、3视网膜是成像的结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形成的 C叙述错误
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2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D叙述错误
7.当人患了重感冒时虽然身体很虚弱却不想吃饭菜平时最爱吃的菜也觉得没有味道这是因为()
A. 患感冒时味觉不灵敏
B. 鼻塞症状造成嗅觉失灵
C. 多种感受器都受到影响
D. 感冒药的味道影响味蕾的敏感度
【答案】C
【解析】我们的口腔黏膜上分布有大量的感受器味觉、触觉、痛觉等在品尝味道时还有嗅觉参与进来所以味道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在感冒时鼻塞使嗅觉不敏感发热、头晕等都影响到各种感受器的感觉所以患了重感冒的人吃起食物来总是觉得没有味道
8.“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下列关于眼睛的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 连续用眼1 \h 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C. 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答案】A
【解析】解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三个一是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睛和桌面要保持一尺的距离身体和课桌之间保持一个小拳头的间隔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总之读书写字时的距离对近视眼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应当引起青少年的广泛注意.1、切忌“目不转睛”.自行注意频密并完整的眨眼动作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
故选 A.
9.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人体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眼球中能够感受光刺激的是虹膜
B. 持续用眼后远眺是为了放松睫状体
C. 听小骨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
D. 长期戴耳机听歌会对耳造成一定的损伤
【答案】A
【解析】解 A.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 A错误
B.睫状体内有平滑肌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持续用眼后远眺是为了放松睫状体 B正确
C.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C正确
D.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 D正确
故选 A
10.下图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 A.近视了应及时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A错误
B.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使用电脑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B正确
C.预防近视要做到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若长期坐姿和握笔姿势很随便就会导致近视 C错误
D.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 D错误
故选 B
11.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眼晴近视了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B. 长久在摇晃的车船上用手机看电子书籍能对眼球起到锻炼作用
C. 连续用眼1小时以后远跳几分钟休息一下眼睛
D. 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答案】B
【解析】
12.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
位可能是()
A. 中耳
B. 听神经
C. 鼓膜
D. 耳蜗
【答案】B
【解析】解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听神经
故选 B
13.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 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 ③是听神经与咽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 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答案】B
【解析】解图中①是听小骨②是耳蜗③是听觉神经④是鼓膜
A.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 A错误
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正确
C.咽鼓管与咽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C错误
D.鼓膜能将声波转化成振动 D错误
故选 B
14.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为防近视眼走路、开车不能看书和手机
B. 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C. 耳分为外耳、中耳两部分
D. 鼓膜是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刺激
【答案】A
【解析】解 A.为防近视眼要注意用眼卫生走路、开车不能看书和手机 A正确
B.人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而不是视网膜 B错误
C.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C错误
D.耳蜗中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D错误
故选 A
15.某同学视力正常当他站在公路旁候车时看见一辆汽车停在远处汽车启动后朝他迎
面驶来停在他面前.图中可以比较准确反映该同学在注视汽车过程中眼睛内晶状体曲
度变化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
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
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人体能
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近视物时睫状体收
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远视时正好相反.某同学视力正常当他站在公路旁候车时看见一
辆汽车停在远处汽车启动后朝他迎面驶来停在他面前此同学晶状体的曲度是越来越大.故选 A
16.下列关于嗅觉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嗅觉是在有味道的气体进入鼻腔时形成的
B. 嗅觉是在嗅神经传递冲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C. 嗅觉是在嗅黏膜上的嗅细胞受刺激时形成的
D. 嗅觉是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答案】D
【解析】嗅觉感受器分布鼻腔顶端叫做嗅粘膜嗅觉的形成部位则在大脑 D正确
17.听觉和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 耳蜗和视网膜
B. 鼓膜和角膜
C. 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
D. 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
【答案】C
【解析】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
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18.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④①
【答案】D
【解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rightarrow 肺动脉\rightarrow 肺部毛细血管\rightarrow 肺静脉\rightarrow 左心房所以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④右心室、①左心房
19.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刺激并产生听觉的部位分别是()
A. 鼓膜、耳蜗
B. 耳蜗、大脑
C. 听小骨、大脑
D. 鼓膜、大脑
【答案】B
【解析】解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接受振动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故选 B
20.如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A. 近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近视眼凹透镜
D. 远视眼凸透镜
【答案】C
【解析】解图中光下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近视眼的特点和矫正如图
故选 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1.(1)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________的振动
21.(2)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________ 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21.(3)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________ 在那儿形成听觉
21.(4)6________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答案】鼓膜
【解析】
【答案】耳蜗
【解析】外耳由①耳廓和②外耳道组成耳廓收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递到3鼓膜并引起鼓膜的振动再引起4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的振动会刺激内耳中7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答案】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解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答案】咽鼓管
【解析】6咽鼓管一端连通咽部另一端连通鼓室有助于保持鼓膜内外的压强平衡
22.(1)上图中的③________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够将图像信息通过②传递到大脑皮层上的________ 形成视觉
22.(2)近视主要表现为眼球中的①________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眼轴)过长使物像落在③的前方
22.(3)近视的成因非常复杂户外远眺少、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和使用电子屏等不良习惯会诱发近视如果双亲近视子女近视发生率一般也较高现已定位出与近视有关的基因
30多个由此可见近视既有环境因素也有________因素
22.(4)为了给儿童和青少年提出预防近视的合理建议研究人员利用幼兔进行实验检测了室内人造光源(LED光)对眼球发育(眼轴长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该实验结果不能作为下列建议证据是()
【答案】(1)视网膜, 视觉中枢
【解析】解(1)③视网膜上有视觉感受器其产生神经冲动通过②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答案】(2)晶状体
【解析】(2)晶状体具有折射作用曲度大小影响物像是否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主要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得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
【答案】(3)遗传
【解析】(3)根据题干信息双亲近视子女近视发生率也较高现已定位出与近视有关的基因30多个所以近视的成因既有环境因素也有遗传因素
【答案】B, C, D
【解析】(4)根据表格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可知长期在LED电子光照下眼轴长度增加表现为近视所以减少使用LED电子屏能减缓近视形成适度增加户外运动让眼在自然光下的时间增加有助于预防近视而从题干信息不能说明保持适宜的阅读距离、户外远眺、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近视
故选 BCD
23.(1)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小肠中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__ 健康人一次摄入淀粉等糖类物质过多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作用有一定限度
23.(2)近年来我市推行“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①运动时同学们听到体育老师口令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二中的数字表示)图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________
②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三中的D处于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F处于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答案】(1)胰液、肠液, 肾小管的重吸收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经c分解、d转变、e合成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就会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肾小管不能把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一定限度
【答案】(2)① ⑤→④→①, ③小脑, ②关闭, 打开, A、C
【解析】(2)①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所以运动时同学们听到体育老师口令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⑤耳蜗内听觉感受器→④听神经→①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小脑的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图二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③小脑
②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因为心室舒张图三中的D动脉瓣是关闭的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而心房也是舒张的图三中的F房室瓣是打开的这样有利于心脏回收全身流回的血液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A主动脉和C肺静脉其余相连的血管流静脉血
24.当沙子进入眼中时我们会感到特别疼痛这就是所谓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你能分析其原因吗?
【答案】眼睛里含有丰富的角膜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十分灵敏
【解析】角膜是眼睛最前面的透明部分内有十分敏感的神经末梢如有外物接触角膜眼睑便会不由自主地合上以保护眼睛因此当沙子迷入眼睛时会感到疼痛这正是所谓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是因为眼睛里含有丰富的角膜感觉神经末梢感觉十分灵敏
25.(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 ______________
25.(2)图乙中①气体是________
25.(3)图乙中E代表的细胞结构为________ 在E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此时它对应的是图丙的________曲线
25.(4)图丙中N点的意义是 ________ 在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丙中的________(用字母)
【答案】(1)C光合作用
【解析】解(1)图甲中植物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图甲中A代表呼吸作用 B代表蒸腾作用 C代表光合作用
【答案】(2)氧气
【解析】(2)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
【答案】(3)线粒体, A, Ⅱ
【解析】(3)叶绿体中可以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①为氧气②为二氧化碳而在E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可知其发生的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所以E为线粒体呼吸作用表现为甲图中的A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表现在丙图中为曲线Ⅱ
【答案】(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M
【解析】(4)在N点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N点之前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在N点呼吸作用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消耗的有机物等于生成的有机物而在N 点和M点之间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小于生成的有机物有机物逐渐积累 M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消耗的有机物大于生成的有机物所以在M点有机物积累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