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章志远;张继群;杨文祥;王晓燕;蔡克锋
【摘要】甬优538是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中熟、优质、抗倒和抗病性强、收获指数高等特点.总结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00)010
【总页数】2页(P1251-1252)
【关键词】籼粳杂交;甬优53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作者】章志远;张继群;杨文祥;王晓燕;蔡克锋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种子管理站,浙江宁波315012;浙江省宁波市种子管理站,浙江宁波315012;浙江省宁波市种子管理站,浙江宁波315012;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0;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甬优538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以早熟粳型不育系甬粳3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恢复系F7538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
表现高产稳产、中熟、优质、强根、株高适中、壮秆、大穗、耐寒、抗倒,手插、直播皆宜,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浙审稻2013022)。
1 产量表现
甬优538 2010年参加浙江省联合品种比较试验,667 m2平均产量626.1 kg,
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16.53%,达极显著水平。
2011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
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720.6 kg,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29.5%,达极显著水
平;2012年续试,平均 716.2 kg,比对照嘉优 2号增产23.3%,达极显著水平;2
年省区试平均718.4 kg,比对照增产26.3%。
2012年同步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775.0 kg,比对照增产29.6%。
2011年甬优538在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小金港村百亩示范方平均667 m2产量达805.6 kg,其中陈长满户种植的0.069和0.107 hm2攻关田平均产量分别达820.3和815.3 kg。
在宁波鄞州区洞桥镇百梁桥村许跃进户以693.3 kg产量创浙江省连作晚稻高产记录。
2012年甬优538在嘉兴、绍兴、杭州、宁波等地连片高产示范取得佳绩。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天福村采用五改、强化、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种植面积6.8 hm2,667 m2平均产量834.9 kg。
绍兴市诸暨安华镇三联村机插精确定量栽培24.7 hm2,平均达905.6 kg。
绍兴市袍江新区斗门镇褚家村手插精确定量栽培6.87 hm2,
平均831.5 kg。
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南三村机插精确定量栽培8.8 hm2,平均802.8 kg。
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凤林村蔺草茬免耕套播5.67 hm2,平均805 kg。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甬优538感光性中等,属中熟晚稻。
2011-2012年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全生育期153.5 d,比对照长7.3 d。
在宁波作单季栽培,5月底播种,9月初齐穗,11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60 d左右。
作连作栽培,6月下旬播种,9月中旬
齐穗,11月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50 d左右。
2.2 抗性
经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2011-2012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1
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8.3%,综合指数为3.7;白叶枯病2.4级;褐稻虱9级。
综合评价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
2.3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1-2012年检测,平均整精米率
71.2%,长宽比2.1,垩白粒率39%,垩白度7.7%,透明度2级,胶稠度70.5 mm,直链淀粉含量15.5%,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食用稻品种品质部颁4等标准。
2.4 形态特征
甬优538株型较紧凑,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鞘厚重且紧裹节间,抗倒性好。
叶片厚挺、略呈瓦状,叶角小,叶脉粗壮发达,叶色翠绿。
谷粒椭圆,稃尖无色,灌浆饱满,谷色黄亮,转色顺畅,熟相清秀,穗大粒多。
浙江省2年区试平均
667 m2有效穗14.0万,成穗率64.6%,株高114.0 cm,穗长20.8 cm,每穗
总粒数 289.2粒、实粒数239.2粒,结实率84.9%,千粒重22.5 g。
2.5 主要优缺点
主要优点:具有超高产潜力和适宜的株高、生育期;可兼做单季和连作晚稻应用;中抗稻瘟病;株型优,兼有籼型杂交稻的长势和粳稻的长相、熟相、耐寒抗倒能力;籽粒
充实,外观米质优。
主要缺点:在高肥条件下易感稻曲病。
3 栽培要点
3.1 浸种催芽
甬优538为籼粳杂交稻,种子吸足水分和破胸萌动的时间比籼稻要长,催芽时对
氧气的要求比籼稻要高。
在浸种催芽过程中,保证种子吸足水分,浸种时间要求单季稻36~48 h,连作稻24~36 h,同时须用使百克等药剂浸种,防止种传病害;
保证种子堆有充足的氧气,催芽时要把浸好的种子放在通气性好的环境中保湿透气,如竹篮、箩筐内或垫有草席、麻袋的地面上。
种子堆厚度以不超过5 cm为宜,覆
盖物最好是棉麻物品,以保证种子堆有足够的氧气和湿度。
破胸露白前禁止淋水,不能在密闭不透气的环境 (如编织袋或密闭的容器)中催芽。
机插秧盘育秧可在浸种后直接流水线播种,然后在室内用薄膜覆盖保湿,码放48 h,等根芽整齐长出后摆放至秧床。
3.2 稀播壮秧、合理稀植
秧田肥水双促,激素调控,严防病虫。
1叶1心喷200 mg·L-1多效唑,2叶1心灌浅水上秧板,667 m2施尿素5 kg加氯化钾2.5 kg,4叶期施好促蘖肥,用尿素7.5 kg加氯化钾3.5 kg,移栽前4 d施好起身肥,用尿素7.5 kg加氯化钾5 kg。
手拔秧播种量667 m210 kg,秧龄25~30 d;机插播种量每盘60~75 g,秧龄15~17 d。
手插密度:一季稻26.7 cm×26.7 cm,每穴2粒种子苗;连晚20 cm×20 cm,每穴2粒种子苗。
3.3 平衡施肥
667 m2施基肥过磷酸钙25 kg加碳酸氢铵25 kg。
第1次追肥移栽后7~10 d,施尿素5 kg(可结合化学除草)。
第2次追肥移栽后15~18 d,施尿素7.5 kg加氯化钾7.5 kg。
第3次追肥,视苗情施尿素2.5 kg加氯化钾5 kg。
合理施用穗肥可以防止颖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施用的适宜时期一般在8月20日前后,用量一般3.5~5 kg尿素加7.5 kg氯化钾。
钾肥的施用对防治稻曲病有明显效果。
3.4 水浆管理
甬优538对水分的要求前少后多,因此要前期多露田,后期勤灌溉。
移栽后7 d 和15 d排水实田2~3 d发根促蘖,防治基腐病;中期要挖好围沟和十字沟,趁晴搁田4~5 d,至田不陷脚、田边表土微裂、露白根后复水。
在搁好田的基础上,在孕穗至抽穗期要按4~5 d有浅水层,2~3 d排水露田的方式管水。
齐穗后要保持田间有水分无水层,做到7~10 d通一次跑马水,以养根保鞘,直到收割前7 d
断水。
3.5 稻曲病防治
稻曲病防治的最重要时机在孕穗末期至破口期,667 m2用拿敌稳20 g或10%井冈霉素500 mL加多菌灵100 g。
要求在孕穗后期、破口前5~7 d和破口期连防3次。
3.6 成熟收获
甬优538穗大粒多,灌浆期较长,要做到充分成熟后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