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B级二2015年_真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B级二2015年
(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部分选择题(2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起源于()。

A. 本能
B. 劳动
C. 无意识模仿
D. 竞争
2. 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 《论语》
B. 《大学》
C. 《学记》
D. 《中庸》
3. 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

A. 家庭
B. 职业组织
C. 社区
D. 学校
4. 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的划分依据是其()。

A. 要求的特点
B. 作用的特点
C. 重视的程度
D. 作用的方向
5.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一癸卯学制
D. 壬戌学制
6. 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布拉梅尔德
B. 杜威
C. 泰勒
D. 奈勒
7. 强调课程的内在逻辑,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属于()。

A.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综合课程
D. 校本课程
8. “标签论”是美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的理论,盛行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9. 教师的最基本形象是()。

A. 文化形象
B. 人格形象
C. 春蚕形象
D. 道德形象
10. 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认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的观点是()。

A.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B.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C. 认知教学理论
D. 情感教学理论
11.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昆体良
D. 亚里士多德
12. 心理学上解释学生失范行为的两种观点是“心理缺陷说”和()。

A. “生理缺陷说”
B. “挫折一侵犯说”
C. “手段一目标说”
D. “差异交往说”
13. 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14. 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的程度是()。

A. 难度
B. 信度
C. 区分度
D. 效度
15. 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受教育者的()。

A. 阶段性
B. 个性
C. 阶级性
D. 广泛性和平等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16.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依据包括()。

A. 社会关系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B. 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C. 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D.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E. 人的需要
17. 课程目标的特征包括()。

A. 整体性
B. 阶段性
C. 持续性
D. 层次性
E. 递进性
18. 教学策略的特征包括()。

A. 操作性
B. 指向性
C. 层次性
D. 调控性
E. 灵活性
19. 教学设计的依据包括()。

A. 现代教学理论
B. 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C. 教学的实际需要
D. 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E. 教师的教学经验
20. 学生评价的功能有()。

A. 诊断功能
B. 矫正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发展功能
E. 管理功能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75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5分。

)
21. 智育
22. 课程目标
23. 学生心理障碍
24. 传统型失范行为
25. 操行评定评价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6分。

)
26.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27. 简述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

28. 简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29.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遵循的步骤和要求是什么?
30. 简述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31. 简述终身教育观念和理论的要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
32. 试述教育学在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作用。

33.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