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才能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范文
以往的专业建立中,本着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改革理论,只是进展几门课程的局部整合,压缩课本的影子一直伴随着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训上,也只是在教学方案中增加理论教学课程的比例和学时,没有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群是指电气自动化设备和消费线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等岗位。

其所需要的职业才能见表1。

另外,许多企业目前采取从业上岗证制度,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最好可以获得电工等级资格证书。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竺伟华
1.“双证融通、技能递增”人才培养形式。

双证融通是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使学生在完成所有课程之后,直接获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走出校门即可成为一名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

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方便。

2.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按照“扎实的首岗胜任才能、突出的岗位适应才能、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开展才能”的人才培养目的,以就业岗位为根底、构建才能教学为主线,融入职业资格,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总体构造包括3大局部:根本素质课程、专业才能课程(专业初级才能课程、专业中级才能课程、专业高级才能课程)、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措施。

(1)根据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大纲和试题库,制订教学方案。

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规定学分,将职业培训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2)根据岗位职业才能的要求,按照根本职业才能、核心职业才能以及扩展职业才能的构造,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技术应用才能。

(3)改革教学形式。

以职业功能为模块开展工程式教学的同时,加强综合理论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才能。

(4)校、企深度合作开发课程。

校、企应共同建立一套适应职业需求、符合“知识、才能、素质”培养形式的高职培养方案和对口课程体系。

由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共同制定专业标准、设置课程体系,使企业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根底理论知识、动手才能较强、知识面较宽、素质程度较高、可以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5)根据学生的认知才能和成长规律,应构建“证书引领,工程带动式”课程体系。

其根本内涵:一方面围绕培养目的,根据不同时期的才能目的,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目的,科学地选择设计工程,以工程带动教学内容,到达人才培养目的的要求。

电气自动化专业“职业才能+课程体系”的课程构建形式结合理论与理论,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与内容相交融,以专业和职业才能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中形成“以证书指导教学”的观念。

该课程体系不仅增加了职业岗位的案例和实例,而且改革了课堂教学形式,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