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荷花淀》的意境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荷花淀》的意境美
作者:吴贞民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24期
孙犁的《荷花淀》被誉为“诗体小说”,我觉得该作品的意境是让读者感受“诗化”的最大亮点,我认为意境优美是该作品的突出优点。

蕴涵传统文化的意象,引发读者诗歌联想的笔触,无一不引发读者从诗的角度联想,进而在读者的心中播种了诗的感念,使读者自觉从诗的角度欣赏小说,尤其是小说所营造的意境美。

一、美丽的感情
故事发生地“荷花淀”。

荷花历来为文人墨客赋予很多内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品质高洁,不事雕琢,专心一致,不可侵犯,有宁折不弯的品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环境下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人,自然也被这荷花熏陶得如出一辙。

这里的一草一木不容践踏。

因此,他们同仇敌忾。

这里的妻子们忠贞不渝,这里的丈夫们挺身赴国难,这里的儿子们精忠报国,这里的父母们深明大义。

虽然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但这里的人们所担负的责任决不仅此一种,他们是“匹夫”的同时,也是儿子、父亲、丈夫、村民……不同的角色要担负不同的责任。

而小说主要渲染的是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我觉得,一个忠于爱情的人,更会忠于生养他的家乡的一切。

忠贞不渝的小苇庄的妇女们,勇敢无畏的小苇庄的小伙子们,同仇敌忾的小苇庄的父老乡亲们,所组成的是理想状态下的中国人、中国事。

作者仿佛一位功力极高,造诣很深的画师,从平常之中抽取满蘸生活的艺术线条,勾勒成迷人的“荷花”般的精神境界。

中国传统式的爱情在作品中展露无余。

送郎参军的妻子没有“牵衣顿足拦道哭”,更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是希望得到理解和真诚的表白;即便是吵架也吵得那么美妙,吵的前提是不能惊醒睡梦中的老人和孩子,更别说是邻居了——默默承受就是“先民”们的弱德,这种“规矩”是自觉遵守的;矛盾的解决也是那样的中国化:几句朴实的话语,理智战胜情感。

丈夫走了没几天,思念让她们不顾一切真情追寻——孟姜女式的寻夫,更是忠于爱情的明证。

多么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他们表达感情是委婉的,方式是判断真实情感的唯一方式,心有灵犀的白洋淀的青年男女们,其中之美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是桃花源式的爱情。

二、美丽的风景
《荷花淀》中的自然环境是小苇庄的百姓眼中的景物。

“谁不夸俺家乡好?”在他们的眼中尽是美丽——淀里的水、淀边的苇、淀上的月、月下的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灵秀之地必定孕育灵秀之人。

这里的景物在作者笔下让人产生诗的联想。

小说开篇描写的荷花、芦苇、水、月、船等特色景物,就给读者带来意境的享受。

荷花又名“芙蓉”,“莲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对荷花淀的女子贞洁、美丽的暗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表达了青年人对爱情的渴望,只不过这里的女子低头摆弄的是更加实用的苇楣子。

芦苇,就是《诗经》中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就是小苇庄的青年妇女吗?这“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淀上风光就是故事发生的环境。

诗化的风景,渲染烘托的是一个诗一样的故事。

(晋州市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