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资料包】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师工作资料包其他节日相关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余节日有关内容
一、劳动节有关内容
劳动节由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停工。

1886 年 5 月 1 日,芝加哥的 20 多万工人为争取推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停工,经过艰辛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取了成功。

为纪念此次工人运动,1889 年 7 月 14 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招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
在法国巴黎盛大开幕。

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赞同:把 5 月 1 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这一决策获取世界各国工人的踊跃响应。

1890 年 5 月 1 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抢先走上街头,举行浩荡的示威游行与集合,争取合法权益。

此后,每逢这一
天世界各国的劳感人民都要集合、游行,以示庆贺。

中国人民庆贺劳动节的活动可追忆至1918 年。

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民众发散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 年 5 月 1 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民众走上街头举行了阵容浩荡的游行、集合。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于 1949 年
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劳动节口号
1.尊敬知识、尊敬劳动、尊敬创建!
2.弘扬劳模精神,歌颂劳动创建!
3.劳动荣耀!劳动伟大!
4.向劳动典范学习,向劳动典范致敬!
5.劳动荣耀,知识崇敬,人材可贵,创建伟大!
6.弘扬劳模精神,促使复兴大业!
二、端午节有关内容
端午节的民间传说
纪念屈原:听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
这天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
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同聚集
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悉是打捞贤臣屈医生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
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望哀思,人们划船江河之上,今后才渐渐发展成为龙舟比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有关,此后这风俗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

纪念伍子胥:江浙地域端午节最早是为了纪念春秋期间吴国医生伍子胥。

吴王夫
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

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
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夫差听闻后震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
投入河中。

为纪念伍子胥,苏州民间此后自觉在端午节形成了一系列的风俗活动。

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多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
娥年仅十四岁,日夜沿江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往后抱出父尸。


此传为神话。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
长诗、词、歌、赋,并且喜爱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

28 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
绍兴轩亨口勇敢就义。

后代为仰慕她的诗,悼念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归并
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风俗
1.赛龙舟、洗龙湫水。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以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风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 的俗语流传。

2.吃粽子。

端午节粽子主料:糯米,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

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拥有利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能。

(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成效。

) 主治:脾胃衰弱,体倦乏力,少食,腹泻 ;
气虚自汗。

竹叶甘,淡,寒。

主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龈肿痛,心
火织盛惹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赤** 。

还能够清热除烦:用于热疡烦热,心烦不寐,小
儿夜啼。

另配料能够任意采用,有大枣、榛子、苡米、花生、莲子、芡实.....也都有
滋补保健。

3.挂香囊。

我国好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风俗,也是一种预防传得病的方法。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
两克,此外再加 1 克丁香。

将这几味中药研细,而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


够佩带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能够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这几味中药,
中医以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进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
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中医学上
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
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芬芳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5.喝雄黄。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录:“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
黄酒。

我公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以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
在端午节清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盼望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好年成。

”制备雄黄
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 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办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
内服用量为 0.05 克~ 0.1 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 毫升~ 20 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 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积淀物
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 毫升左右。

6.煮大蒜。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导血
脉。

端阳节清晨,全国大多数地域的风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导血脉,消毒灭菌。

7.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

端午清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辈将煮熟的鸡
鸭鹅蛋放在少儿的肚皮上转动,而后剥皮让少儿吃下,听说这样做可免除少儿的肚子
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8.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

“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平和。

三、圣诞节有关内容
圣诞节由来
每年 12 月 25 日,是基督徒庆贺耶稣基督出生的庆贺日,即圣诞节。

这天,基督
教会把它看作耶稣的寿辰来庆贺,世界所有的基督教会都举行特其余星期仪式。

有学
者以为,圣诞节是基督教同化了其余异教而保存下来的节日,以前的许多异教派都是
在 12 月 25 日左右纪念他们的神,所以这些对于太阳的印欧神话被近现代耶经学者们
以为才是耶稣崇奉的发源。

教会开始并没有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

听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
公元 138 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提议举行。

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 336 年。

事实上,耶稣切实的出诞辰期是存在争议的,除了《新约》之外,没有任何记录
提到过耶稣 ; 《新约》不知道日期,自然就没有人知道切实日期了。

在西元后的头三
百年间,耶稣的诞辰是在不一样的日子庆贺的。

圣诞节风俗
圣诞风俗数目众多,包含世俗,宗教,国家,圣诞有关,国与国之间差异很大。


多数人熟习的圣诞符及活动,如圣诞树,圣诞火腿,圣诞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
赠礼品,都是基督教传教士从初期 Asatru 异教的冬至假日 Yule 里汲取而来。

圣诞树被以为最早出此刻德国。

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西方少儿
在圣诞夜临睡以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等待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眠后把
礼品放在袜子内。

圣诞节挂圣诞袜的风俗就是在此时出生的。

在西方,饰演圣诞
老人也是一种风俗。

圣诞老人的由来
对于圣诞老人的由来,说法最广的就是主教尼古拉斯,家庭富裕,父亲母亲亲是
特别热情的天主教友,不幸早逝,尼古拉长大此后,便把丰富的财富,所有捐送给贫
困可怜的人,自己则出家修道,献身教会,平生为社会服务。

尼古拉此后作了神父,
并且还升为主教。

他一世中间,做了好多慈善的工作,他最喜爱在暗中帮助穷人,圣
诞老人是他此后的别。

东正教尊敬尼古拉斯,视其为创建奇观的人。

也有传说是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隆冬节气,骑上他
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海角天涯,惩恶扬善,发散礼品。

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
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天昏地暗恶战一场,最后战胜严寒。

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
奥丁神后代。

圣诞老人的根源要追忆到上世纪,他是不一样传说和神奇人型的联合体。

圣诞节食俗
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同样,欧佳人过圣诞节也很着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节日美餐。

圣诞大餐吃火鸡的风俗始于1620 年。

这类风俗盛于美国。

当年欧洲人移民到美洲,物产困穷,只有遍及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

今后向来沿袭到现在。

而在当时吃火鸡,是为了庆贺感恩节,因为感恩节是每年 11 月第周围的星期四。

已经特别靠近圣诞节这个一年中的大节日。

而圣诞节正是感恩耶稣降
临的日子。

所以,象征感恩的火鸡大餐便延长到了圣诞节。

在感恩节和圣诞节这两个
大日子,火鸡更是传统的食品。

澳大利亚人爱在安全夜里,全家老少约上亲朋成群作队地到餐馆去吃一顿圣诞大
餐,此中,火鸡、腊鸡、烧牛仔肉和猪腿必不行少,同时伴以名酒,吃得大家高高兴
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