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下册:7.1 日本 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
【教学重点】
1.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
2.日本“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3.日本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等。
【教学难点】
1.分国地理的学习方法;
2.日本“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课前准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各组继续收集有关专题的知识和资料,侧重于研究专题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2.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
【教学设计】
1.不同小组就研究的内容进行相互联系,找出内在的关系,分析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得出彼此的观点;
2.在老师的引导下,就各组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讨论、学习,逐步形成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教学过程】
1.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整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之间的探究活动
一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1)分析日本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和特点形成有什么样的作用?(2)日本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居民的生活?等等
二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1)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2)日本工业分布与其自然条件有和关系?
(3)日本经济的对外开放,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如何?
(4)日本对外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等等
三组:讨论有关问题,如:
(1)日本文化的地域特点与日本的地理位置的关系。
(2)日本文化东西兼容的原因。
(3)为什么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等等
3.实施要求:
(1)学生收集资料,在小组内集体研究整合,讨论得出结论;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之间和各小组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相互合作。
(3)做到合作又分工,全体全过程参与,及时进行小组内的过程评价。
(4)汇报前,各小组要将本组的汇报成果准备充分,有些资料要在课前做好。
(5)汇报要图文并茂,对资料的引用要注明出处,对资料的处理要申明处理过程、方法与理由。
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教师是辅导着。
活动汇报力争做到活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