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养脾胃以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调养脾胃以养生
作者:周祖贻
来源:《家庭医学》2010年第04期
传统养生有很多学说,如肾气学说、脾胃学说、情志学说、阴阳平衡学说等。
其中脾胃学
说认为,养生首先要保养脾胃之气,特别是先天不足者。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功,亦可居其强半。
”意思是说,长寿要有先天因素,但先天不足者也不要气馁,只要能收到后天培养之功,就可以弥补一多半的先天因素。
后天培养即指通过饮食来调养“脾胃”功能。
饮食“薄”“美”益脾胃
一是饮食有节:即节制饮食。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饥不饱,不暴饮暴食。
《内经》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而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二是“薄滋味”:此处“薄”非少之意,而作“广博”之解。
即不要偏食,食物五味要合理搭配,不可偏嗜,保证机体对各种元素的需要。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就强调饮食的重要性,提出了“其为食也,是以增气、充虚、强体、知腹而已矣”的饮食之道。
《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说明广泛吸纳各种食物的好处。
从现代医学来看,偏食有诸多害处:嗜好甜食者,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诱发糖尿病;嗜好肉食者,可导致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嗜好精细食物者,缺乏纤维素则容易引起便秘、肥胖、胆石症;等。
“薄滋味”还反对大吃大喝、多补大补和乱补,这样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很多价格昂贵的补益食品,并非其营养丰富,仅是“物以稀为贵”而已,与普通食物的营养价值没有什么区别。
有些补品对不同体质的人不一定都有好处,如有的人乱补人参、鹿茸,不但达不到补养目的,还会导致鼻孔流血,补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
三是“美饮食”:即讲究食物的合理搭配和烹调技巧。
合理的烹饪和饮食能促进人的食欲,有利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达到保养脾胃的目的;脾胃之气旺盛,就能不断吸收营养。
所以古代养生家奉脾胃为“后天之本”,告诫人们“毋伐胃气”。
药膳食疗就是一个“美饮食,养胃气”的最好例证,让人们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是烹饪技巧与治疗疾病的有机结合。
顺应天时好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