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班级管理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班级管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同的身体素质,但我们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身体素质。
1、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管理是一个具体的硬件空间,是一个由老师和幼儿组成的团体,包含设计和规划及运作过程。
2、目的
•规划一个适合幼儿发展潜能的环境,并随时保持它的完整性;
•和幼儿共同制定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和谐的团体生活氛围;•引导孩子在环境中喜爱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增进身心的发展;
3、班级管理的内涵和范围
观察孩子到底在做什么,依据孩子所做的事情,他们需要什么在做相应的规划。
4、班级的特点:班级团体是由幼儿和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生态环境
•广泛性——教学进度、材料;
•同时性——在教室里有许多事情同时发生;
•立即性——活动室的事件快速的发生;
•无法预测性——很多事层出不穷无法预料;
•公众性——教师的行为在孩子面前一览无余,教师是孩子的行为榜样;
•历史性——教师应了解孩子以前的经验背景
5、范围
事务管理、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常规管理
蒙台梭利教育三要素
1、预备的环境——头
2、教师——躯干
3、教具——四肢
1、预备的环境
人的环境(老师、家长、同伴)
•工作的展示不仅靠老师,孩子之间也有学习
•每个教具只有一个,孩子要学会尊重和等待
•自发的责任感,所有的教具要收回、动植物要照顾
教育的环境
•自由和自制可以看但不能干扰别人
•秩序所有教具都是从易到难排列
•奖励和惩罚不要使奖励变成贿赂、永远不要惩罚孩子
物的环境
•真实和自然
•美感和气氛
•安全——教室空气要流通、设备要安全
2、教室的环境
教师应成为环境的预备者和保护者,环境要充满舒适和和平、丰富有趣、保持整洁和秩序、物必有位、明亮令人喜悦,永远保持光泽和完美、新颖随时可用。
•环境的设计是否顾及到孩子和老师的安全
•是否提供家具的尺寸符合孩子使用
•是否恰当的提供空间为团体、小组和个别活动
•是否可以让孩子在活动室里能自由活动
•环境的布置是否符合孩子特定工作的需要
•是否给人秩序感
•教具是否符合孩子的需求
•教具柜、教具、家具的摆放是否符合孩子的使用
•是否有方便孩子通往室外的出口
•教师是否培养孩子自动自发的去维护环境
•教师是否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充满关怀和尊重的环境
•环境的动线是否流畅但也不要留下一个在教室里奔跑的环境
•教师是否做好教室的维护
•教师是否为孩子设计适当的教具
人的环境
孩子在工作时教师不应打扰,孩子出现扰乱行为要阻止
•教师是环境是示范者和个别指导者,孩子言传身教的榜样
•教师要整洁、宁静和庄严感
•仪容上具有吸引力,令人喜爱
•衣着、行为习惯和举止是否为孩子做好了榜样;
•说话方式和音调是否适合;
•向孩子表达关爱的时机和方式是否适宜
•是否关注到班级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是否配合孩子的步调
•是否恰当的使用了赞美和奖赏
•是否适当地处理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是否适当引导孩子工作
•个别指导的方法和时机是否适宜
•团体指导…………………………
•是否适当地鼓励和激励孩子
•孩子是否可以自然而容易地走进你
•你觉得自己有幽默感吗
•你满意自己带班的方式吗
•是否帮助孩子充分发挥他的潜能
•是否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意见
•是否和同事和平共处
•你以在这个园所工作为荣吗?
教师在展示教具时必须做到:
简洁、段落分明,让孩子能理解
简易、不说多余的话,简单的符合事实的最少用语
客观、孩子不明白就不要讲了,以免孩子受挫
教师是孩子学习的观察者和解释者
怎样成为一个很好的观察者?
学会等待、自我牺牲、不干涉孩子、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让孩子能向你呈现他的需求,对孩子的需求给予适宜的回应
怎样做一个解释者
对孩子有一颗仁慈的心,能说服孩子并牺牲自己的欲望
让孩子亲近自己
放弃自己的速度和目的,跟随孩子
满足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援助
教师是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联络者
每周和家长最少沟通一次
教师工作的三个阶段
1、管理、维护
2、观察孩子的兴趣和能力、评估孩子的发展情况,才能提供适合的教具和组织内容
3、孩子能专注工作时,教师要成为观察者,太难降低、太容易提升
蒙台梭利班级预备和管理
规划五大区域要领
1、生活区
安排在离水源近的区域,离门口近的地方(器皿漂亮吸引,和家庭关联让幼儿熟悉)通风、桌子要多、设置一个点心桌、清扫用具,设置为小厨房
2、感官区
多在地毯操作、需要桌子少,接近数学区、不易在门口,不与语言区相邻
3、数学区
尽量与感官区接近、多设置地毯、身高、体重器、温度计等与数学有关的教具、设置专门区域摆放
4、语言区
接近窗台的位置,靠垫
5、文化区
接近水源,电源,光源,方便做实验最好连接户外
6、艺术区
美术区
提供一面墙,给幼儿提供垂直画画的机会,接近水源
音乐区
设计在一个单独的角落,避免声音干扰
•生活区
检查教具排放是否正确,物品是否齐全卫生,动植物知否照顾到,食品区是否消毒,围裙是否直立挂好,卫生
• 感官区
配对是否完整、教具的排列是否正确、整齐、盒内教具是否排列整齐、完整
・数学语言区
柜内教具排列顺序是否正确、每一项教具的数量是否正确数字与筹码55片纸张作业是否齐全、笔筒内铅笔是否削过、砂纸是否够用
・文化区
教具柜顺序是否正确、各种嵌板是否完整、三步卡是否完整、日期印章每天要调整
美工区
纸张是否充足
橡皮泥的品质是否可以使用
画笔、颜料是否可以使用、没有被污染
剪刀和其他工具是否干净可以使用
是否准备了一些毛笔和棉花棒供孩子使用
・其他
柜台上的杂物是否清理掉、点名交班记录是否写好、周期使用的物品是否收好、幼儿的作品、作业是否分类,并让孩子带回家,幼儿的观察记录是否写好了。
活动室的管理
・擅用走线到了线上就要走线、坐下就要盘腿
・制定团体规则眼睛看他——让他单独去一个地方想想常规
・进餐常规——饭前洗手排队取食先拿少量不够再添会用公用筷子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说话吵闹口中有食物不说话不拿别人碗中食物、不把自己给别人;掉落地上、虫子叮过食物不吃、餐前餐后清理桌面地面;餐后刷牙,安静休息,不跑不跳。
・照顾自己常规——学会穿脱衣服鞋袜、自己整理折叠衣服、自己洗手洗脸刷牙、学习梳理头发整理仪容、会自己铺床整理棉被、流鼻涕会用卫生纸擦拭、擤鼻涕时不要同时擤两侧、不要太用力、用完洗手间要冲水、洗手
・室内常规——不乱跑、不大声说话、开关门动作要轻、离开座位桌椅要摆好、遵守排队秩序,不争先恐后、见到老师和小朋友要问早道好,离别时会说再见、常说“请”“谢谢”“对不起”、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插嘴、和人说话要目视对方、搬桌椅要用双手、坐姿、站姿要正确、铺地毯时要考虑到周边其他地毯的间隔,以便他人行走
・工作常规——取放教具动作要轻、不争先恐后,抢夺、爱惜教具保持其完整性,物归原处、做完一件工作,再选一件、借用别人的东西需经对方允许才可以使用、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并帮助不会做的人、愿意与人合作互相学习、递交物品时要用双手,注视对方,等对方接受后方可收手
时间的管理
1、教学时间管理和运用
・一般活动和作息时间的安排
・计划教学和处理行政工作时间的安排
・特殊活动时间的安排
・兴趣班和才艺课时间的安排
2、一天中的时间运用
・建立行事惯例
・活动前的充分准备
•准确运用时间
3、过渡环节时间的安排:
•每一个过渡点要有老师引导,室内外都要有人
•帮助幼儿转换情绪
•让孩子一个一个去做事情
•活动转换时可有一些告示;音乐、摇铃、指示牌
4、幼儿的管理
•个人资料:包括生理的特殊需求、家庭背景、生活状况
•家庭调查表:包括父母姓名,电话
•幼儿生活习惯:特殊的生活习惯、特殊的行为、最喜欢的玩具和食物、特别害怕的人和事物、过敏物、依恋物
•幼儿的健康情况:身体特征、营养状况、过敏物
•和孩子共同制定常规并执行
•设立各领域学习计划和进度
•孩子要以能力、年龄多层分组和个别指导
班级管理的策略
1、开学初的准备
•事务工作和环境的布置准备:班级名册,家访
•将孩子名牌准备好
•为幼儿准备专属柜子贴上照片、名字
•幼儿名册,电话,家庭其他资料
迎接幼儿的工作
•谈幼儿喜欢的事情
建立良好的教学气氛和孩子的师生关系
学期初期适应性的活动安排
2、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规则的总类
幼儿的规则:好习惯的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和工作有关的规矩、自理和自控的能力
一般规则、教室器材使用规则、团体活动和个别活动时的规则、活动场所应该遵循的规则、活动过渡环节的规则
•规则的内容
班级运行的规则
设备使用的规则
活动规则:团体,小组与个别活动
•规则制定的原则:
要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不做多余的限制和约束
以不限制幼儿的自由与创立为原则
规则的制定应该有意义
规则的制定以不浪费孩子时间为主
规则的制定以协调活动和顺利进行为主
让孩子共同讨论制定规则
•规则实施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要实施必要的规则
要用说明和示范来养成
预防胜于阻止
考虑弹性
3、课程活动的指导
•不同类型的课程活动安排
团体活动:位置,次数,内容,时间段
小组活动:跟孩子个别情况而定
蒙氏工作:谁观察记录,讨论和分享
户外活动
卫生保健
4、活动教学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配合幼儿的学习形态:如依赖性,主动性等
把握幼儿学习的动机:教学开始阶段重视孩子学习态度和需求,教学中间阶段刺激和感知,结束阶段幼儿能力的增强
掌握团体的指导原则
注意活动流程的转换
5、环境空间的安排
•活动室包含那些内容的活动
活动组织功能如何
检视自己对幼儿学习的了解有多少
针对草图进行设计、使用、修正、再设计
•环境规划原则
设计的项目:各个区域的项目
建立空间的观念
用三个标准规划活动区域:1、复杂度;简单、复杂、超级复杂,2、幼儿的数目:
班级孩子与空间的安排,3、教师的参与
运用错误控制和自由程度观念
自由开放的原则
秩序的原则
•包容弹性的原则
•安全原则
•教师监督的原则
•满足幼儿独处需求的原则
6、人际沟通
班级管理受以下因素影响
• 与领导的沟通;不盲从,适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将对立转化为沟通的时机•和同事的沟通:了解自己的工作伙伴,关怀是一个基础,善于请教对方,能够诚恳的讨论,加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沟通的自我要求
要常常反省,改正自己的缺点
减少疑心,不过度自我防卫
接纳不同意见
给自己时间
培养幽默感
养成倾听的习惯
积极的态度
尊重和友善
真诚的赞美,乐于助人,不吝啬自己赞美的语言
•和家长的沟通
有效的聆听,能够专注的倾听幼儿在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沟通时先夸孩子)反应性的聆听,能够准确重述家长的话
回馈感觉,能够很敏锐的分析家长所说的话
有效的发问
•积极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出现问题时主动联系家长
亲子座谈会
家长会
家长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