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选修3-1)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 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 开 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 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并区分开验电器和静电计. 验电器:玻璃瓶、金属箔、金属丝、导体棒.箔片张角主 要取决于带电荷量. 静电计:金属外壳、指针、金属丝、导体棒.指针张角主 要取决于电势差.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并非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 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而是当带电体靠近导体 棒上端时,金属箔片就张开了.因为当带电体靠近金属棒的上 端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带电体导体棒的一端就带上了与带 电体电性相反的电荷,而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就带上了与带电体 电性相同的电荷,所以金属箔片就张开了.
栏目导引
——求解本题的关键点: (1)明确导体A、B接触与C球靠近时感应电荷的分布. (2)明确先分开导体A、B再移走C球时A、B的带电情况. (3)明确先移走C球再分开导体A、B时A、B的带电情况. 解析: (1)C移近A时,带正电的小球C对A、B内的电荷有 力的作用,使A、B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 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 A、B同种性质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 都张开,A正确.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做一做〕——P3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 点拨: ①检验是否带电:检验时,把物体与金属板接 触,如果物体带电,就有一部分电荷传到两片金属箔片上,金 属箔片由于带了同种电荷,彼此排斥而张开,所带的电荷越 多,张开的角度越大;如果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片不张 开.另外,把物体靠近金属板时,若物体带电,由于静电感 应,使金属箔片带上了与物体同种的电荷,则金属箔片张开, 若物体不带电,则金属箔片不张开.
(2)任何带电体的带电荷量都应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 电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个绝缘金属小 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共转移的电荷量为多少?
解析: 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 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 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
对核外电子的束缚 受带正(负)电物体 电荷之间的 原因
能力不同而发生电 吸引(排斥)而靠近( 相互排斥
子得失
远离)
实质
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如果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带有绝缘支柱的导体球, 那么怎样才能使A、B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或异种电荷?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应起电是利用静电感应,使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 到物体的另一部分的过程 B.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中性物体得到多余电子 就一定带负电,失去电子就一定带正电 C.摩擦起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总是 同时带等量异种电荷 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 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同时消失
工具
人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解析: 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 分,而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相互 摩擦的物体是中性时,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故A正确,C错 误;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D正确;中性物体得到多余电子带负 电,失去电子带正电,B正确.
答案: ABD
―→
即均带电|q1-2 q2|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 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 电 1.6×10-15 C,丙物体带电 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 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一、电荷 1.电荷的电性及作用 (1)电性:自然界中共有两种电荷,即 正电荷 和 负电荷. (2)作用:同种电荷互相 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 吸引 .
答案: B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中性”、“中和”的本质 电中性的物体是有电荷存在的,只是代数和为0,对外不显 电性;电荷的中和是指电荷的种类、数量达到异号、等量时, 正负电荷代数和为0. 答案: AB 2.“总量”含义:指电荷的代数和.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做 元电荷 ,用 e 表示, 则 e= 1.60×10-19 C.
3.比荷:即电荷量与质量的比,电子的比荷为mee=
1.6×10-19 0.91×10-30
C/kg=
1.76×1011
C/kg.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Q′A=Q′B=QA+2 QB=6.4×10-9-2 3.2×10-9 C =1.6×10-9 C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将自身电荷中和 后,继续转移,使B球带Q′B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荷量为 ΔQ=|QB|+Q′B=3.2×10-9 C+1.6×10-9 C=4.8×10-9 C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8×10-16 C 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 2.4×10-15 C 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 8×10-16 C 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 8×10-16 C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解析: 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静电 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 1.6×10-15 C 而带正电,乙 物体得到电子而带 1.6×10-15 C 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 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 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 负电荷为 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 A、D 正确.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C靠近后保持不动,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因受C
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B仍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
时即使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
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
(3)先移走C,再把A、B分开,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 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核外的电子带负电.通常原 子内正、负电荷的电荷量相同,故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 现为电中性.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3.起电方法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思路图解: 接触带电能使A、B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感应起电能使A、B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解析: 要使 A、B 带等量的同种电荷,首先让 A、B 接触,再让另一个带电体 C 接触一下 A 或 B,然后先移走 C, 最后将 A、B 分开,A、B 就带上了等量的同种电荷;要使 A、 B 带等量的异种电荷,首先让 A、B 接触,再让另一个带电 体 C 靠近小球.先将 A、B 分开,再移走带电体 C,则 A、 B 就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答案: 4.8×10-9 C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的电荷量分配
若使两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电荷量大小分别为 q1、q2,则有
(1)
若带同 种电荷
―→
金属球 相接触
―→
带电荷 量平分
―→
即均带电q1+2 q2
(2)
若带异 种电荷
―→
金属球 相接触
―→
电荷量 先中和 再平分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 电器的箔片张开,如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 中正确的是( )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解析: 由于验电器原来不带电,因此,验电器的金属球 和箔片带异号电荷,A、C两项错误.
验电器靠近带电金属球的一端感应出与带电金属球异号的 电荷,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
栏目导引
3.起电过程中电荷变化 不论哪一种起电过程都没有创造电荷,也没有消灭电 荷.本质都是电荷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物体所带电荷的重新 分配.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 金 属 导 体 内 能 自 由 移 动 的 是 电 子 , 正 电 荷 的 “移动”实质是电子转移的等效结果
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
会张开,C错.
(4)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
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
D错.
答案: AB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 教材资料分析 〔实验〕——P3 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 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课本图1.1-1). …… 点拨: 当C移近A时,由于静电感应,电子移到A端而使A 端带上负电,同时B端带上正电,故金属箔片仍张开;若先把A 和B分开,再移走C,则此时A和B仍分别带有负电和正电,所以 箔片仍张开;移走C后若A和B再接触,则A上的负电荷与B上的 正电荷中和,二者都不带电,箔片闭合.
栏目导引
二、电荷守恒定律 1.第一种表述 电荷既不能 创生 ,也不能 消灭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 过程中,电荷的 总量 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第二种表述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 代数和 保 持不变. 三、元电荷 1.电荷量:它表示电荷的多少,其国际制单位是库仑 ,简 称为 库 ,用C表示.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②检验电荷的种类:当已知物体带电时,若要识别它所带 电荷的种类,只要先把这个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板接触一 下,使金属箔片张开.然后,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的物体 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如果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更大,则表示 该带电体的电荷为正;反之,如果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减小, 或先闭合而后张开,则表示带电体的电荷为负.
答案: AD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感应起电问题的分析方法 (2012·北海高二检测)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
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 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栏目导引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1.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的操作步骤
①使带电体 C(如带正电)靠近接触 的两导体,A、B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②保持 C 不动,用绝缘工具 分开 A、B ③移走 C,则 A 带负电,B 带 正电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2.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接触起电
产生 两不同绝缘 导体靠近带电体 导体与带电导
条件 体摩擦时 时
体接触时
现象
两物体带上 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 量异种电荷,且 电性与原带电体 “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 带电体相同电 性的电荷
工具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栏目导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