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类药物中毒6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头类药物中毒6因
乌头类药物中毒6因
Ω
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川乌、草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川乌、草乌可温中散寒、祛风止痛;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临床用之恰当,可起沉疴,救危逆。

因其毒性大,用之不慎,中毒者亦屡见不鲜。

乌头类药物均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

其中以雪上一枝蒿毒性最剧烈,口服150ml即可中毒,是川乌、草乌毒性的几十倍。

草乌的毒性大于川乌,附子为川乌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小于川乌。

附子药用有三种规格,盐附子毒性大于蒸制过的黑附片、白附片。

乌头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

直接作用于心肌,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大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中毒表现为唇、舌、颜面、四肢麻木及流涎、呕吐、烦燥、心慌、心率减慢或心动过速、肤冷、血压下降、早期瞳孔缩小/后放大、肌肉强直、呼吸痉挛、窒息而危及生命。

中毒原因大体如下:
1.煎煮时间太短乌头类入煎剂,一般要求久煎,即煎煮1小时以上,可减低其毒性。

乌头类药物含有毒性大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化学性质不稳定,经加热、水煮后,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乌头原碱,乌头原碱的毒性只有乌头碱的1/200~1/500。

由于病者忘记医嘱,或中药调剂人员交代不清,或病者煎药嫌麻烦等,以至煎煮此类药物时间太短,服后出现中毒。

2.用药过量《中国药典》规定川乌、草乌常用量是1~3g,附子3~10g,最大可用30g,而某些高等院校中药学教材上记载的川乌、草乌用量比《中国药典》大1~3倍,开方医生或使用者超量,出现中毒。

3.配伍不当或用药时间过长川乌、草乌、附子药学成分相似,如川乌、草乌、附子同用,易中毒。

长期服用含乌头类的中药汤剂和中
成药,易蓄积中毒。

4.药物炮制不当乌头类禁生用,生用多指外用。

因而要求正确炮制,如炮制未达到合格要求,易引起中毒反应。

5.服药时间不当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等量的乌头类药品在不同时间服用,测其乌头碱在体内的血液浓度有显著差异,上午高于下午,中午最高,晚上则最低。

故服用乌头类的中药,下午、晚上较为安全,中午服用则增加其中毒几率。

6.个体差异由于病者休质不同,耐药能力不一样,年轻人比老年人强;体健者比弱者强。

因此体弱者、老年人要慎用。

(陈春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