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猫钓鱼》教案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猫钓鱼》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猫钓鱼》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是⼀篇童话故事,课⽂讲述了⼀只⼩猫和⼀只⽼猫到河边钓鱼,但因为⼩猫做事三⼼⼆意,所以连⼀条⼩鱼也没有钓到。
教学本课时,除了要完成识字和写字的教学重点以外,还要让学⽣通过读课⽂,明⽩做任何事都不能三⼼⼆意的道理。
根据上述课⽂特点和内容,结合学⽣实际情况,我给这篇课⽂的的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标:
1、认识“钓、蜻”等14个⽣字,会写“双、⽴、丢”3个字,读说多⾳字和“⼀”的变调。
2、知道⼩猫钓不着鱼的原因。
3、能正确、流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能利⽤多种识字⽅法⾃主学习本课⽣字,会写三个⽣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注意“⼀”的变调,能有感情地朗读⼩猫和猫妈妈的话。
教学准备:课件、卡⽚
⼀年级的学⽣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依据学⽣特点,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动画导⼊:
今天我们班来了个神秘⼈物,同学们,你们看看它是谁?(出⽰动画中的⼩猫。
)⼩猫在⼲什么呢?(学⽣回答:钓鱼)哦,⼩猫在钓鱼,动画出⽰课题:⼩猫钓鱼。
⼩猫能钓到鱼吗?我们看⼀段动画⽚,思考:你都看懂了什么?(播放动画⽚)
(⽬的在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的情感,以学⽣喜闻乐见的⽅式导⼊新课,使学⽣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本节课的学习,⽽且在动画中对课⽂内容有进⼀步的了解。
)
⼆、初读课⽂,学习⽣字。
动画⽚⼩朋友看得听得都很认真,说了这么多,让我们⼀起去读读课⽂,好吗?
1、教师范读课⽂(配乐),请学⽣听准字⾳。
(不但强调学⽣的字⾳,同时让学⽣感知课⽂)
2、①学⽣选择⾃⼰喜欢的⽅式读课⽂,读第⼀遍时,⽤笔圈出⽣字,不认识的字多读⼏遍;(强化⽣字在⽂中的读法,使⽣字在学⽣的⾃主学习中有所收获)
②读第⼆遍时,请你标出⾃然段的序号。
(感知⾃然节和课⽂的内容。
)
③注意带有“⼀”的词语或句⼦中“⼀”的声调变化,然后和同桌交流识字⽅法。
(教师巡视,在巡视中了解学⽣的学习情况,适当的指导有困难的学⽣。
)
3、全班交流识字⽅法。
(以下设计中,重点强调学⽣的识字⽅法和部分⽣字的读法,能正确使⽤个别词语,同时了
解“条”做量词的⽤法,增强学⽣的积累。
)
(1)⽤数笔画的⽅法学习“⽓”、“⽣”组词,扩词;
(2)部件组合法学习“钓、忙、竿、放、双、盆、空”组词、扩词;
(3)换偏旁学习“蜻”组词、扩词;
(4)强调“事、双、⽣”是翘⾆⾳;
(5)⽤“⽴刻”说话;
(6)学习“条”引导学⽣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条”表⽰呢?
4、⼩朋友你们的识字⽅法真棒!⽼师要考考⼤家,敢接受考验吗?(以激励的语⽓调动学⽣的积极性,同时投影出⽰词语。
)指名读、齐读。
5、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词语,⽣字宝宝从词语中⾛出来了,你还能认识吗?(抽卡⽚,把⽂章中的词语⽣化出来,体现学⽣识字的梯度。
)指名读,“有谁全能读下来?”(依然激趣)选⼏名学⽣读,看掌握的怎么样,(及时反馈学⽣⽣字的掌握情况)(如果掌握不好,在强调和加强后)齐读⽣字。
(加强⽣字的感知和识记)
6、⽣字宝宝和⽼师说了,他们很⾼兴,⼀年⼀班的⼩朋友真棒!他们要回家了,我们给他们送回课⽂中去好吗?可千万别送错了哟!(让⽣字在课⽂中来,再回到课⽂中去,结合课⽂识记和理解⽣字,培养学⽣对⽣字的语感)打开书指名分⾃然段读课⽂,注意纠正字⾳,个别语⽓指导。
(仍强调⿎励)
三、指导写字
学习“双、⽴、丢”
1、教师引导学⽣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找同学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的发现最珍贵,让学⽣的发现来指导学⽣的识记)
2、教师范写,在范写中强调:“双”字左边的“⼜”是捺画变点画;“⽴”字最后⼀横最长,“丢”字不要和“去”字混淆,⽽且上边的撇书写时不要太长,下边的写法和“去”相同。
(强化识记,注意区别,深化认识,从形象的⾓度来指导。
)
3、学⽣书空。
(体会⽣字的笔顺和结构,初步观察和感知⽣字的结构和写法。
)
4、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把学⽣刚才书空的感觉转化成实际的书写,强化识记)
5、展⽰(展⽰写的好的同学,增强⾃豪感,体会成功的感受。
)
四、播放歌曲:《⼩猫钓鱼》结束本节课。
(在⾳乐中结束本节课,激发学⽣对下节课的期盼。
)
2.⼩学⼀年级语⽂《⼩猫钓鱼》教学反思
《⼩猫钓鱼》是⼩学⼀年级的⼀篇传统课⽂,这个童话故事⼤多数学⽣在幼⼉园⾥听过,情节⽐较熟悉。
在教学《⼩猫钓鱼》⼀课中,让学⽣边读课⽂,边思考:⼩猫为何钓不到鱼?这是全⽂的关键和重点。
学⽣找到“三⼼⼆意”这个关键词后,我先让学⽣找出相关的句⼦:“⼀只蜻蜓飞来,⼩猫看见了,放下钓鱼竿,就去捉蜻蜓。
⼀只蝴蝶飞来,⼩猫看见了,⼜放下钓鱼竿,去捉蝴蝶。
”进⾏反复朗读。
接着要求学⽣通过语⾔环境来理解这个词。
通过读与思考学⽣很快明⽩了“三⼼⼆意”的意思,并⾃然想到了它的反义词“⼀⼼⼀意”。
想到了反义词“⼀⼼⼀意”,让学⽣找出课⽂中说明⼩猫⼀⼼⼀意钓鱼的相关句⼦:“蜻蜓⼜飞来了,⼩猫不会捉,蝴蝶⼜飞来了,⼩猫也不去捉。
”同样进⾏反复朗读,通过语⾔环境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在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基础上,再引导学⽣发挥想象、进⾏拓展延伸:设想⼩猫⼜和⽼猫到河边钓鱼,⼩鸟飞来了,汽球飘来了,甲壳⾍爬来了,⼩猫会怎么做?进⼀步理解了这则童话中所蕴含的道理。
最后让学⽣分⾓⾊表演,将课堂的⽓氛推向了⾼潮,充分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学⽣是课堂的主⾓,要让学⽣在学习中认识到⾃⼰的智慧⼒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3.⼩学⼀年级语⽂《⼩猫钓鱼》教学反思
⼀、留更多的空间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师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属于学⽣⾃⼰的时间往往少得可怜。
现在我们提倡给学⽣更多⾃由发挥的空间,留给他们更多属于⾃⼰的时间。
对此,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提⾼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求做到多、快、好、省——多是指导指精⼼设计内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加⼤课堂容量,缩短⾃⼰“讲”的时间,给学⽣多讲多说的机会。
⽐如学⽣间的讨论、学⽣的合作读、演以及进⾏适当的说话训练等等。
快是指⽼师⾃⼰语⾔要精炼,加快教学速度。
不要⽤⼀个接⼀个的细⼩⽽烦琐的问题来提问学⽣,不要总是很不放⼼地重复⾃⼰的提问,很罗嗦地重复学⽣的回答。
我们要做的是精⼼准备⼏个有意义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个关键问题达到让学⽣理解课⽂内容,拓展思路的功效。
好是指运⽤好的教学⽅法和策略,提⾼课堂效果,让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积极性,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如在阅读时分⾓⾊表演。
省是指教师节省讲课时间,不求⾯⾯俱到,只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师只作精讲,下课多练,这样学⽣学得轻松,记得也牢。
针对这些想法,我在整堂《⼩猫钓鱼》的教学中,并⽆太多的问题和分析,只是紧紧抓住了“三⼼⼆意”,通过两三次的提问,让学⽣⾃⼰读,⾃⼰明了其中的道理,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对学⽣进⾏语⾔的训练。
如⽂中对⼩猫三次动作的描写运⽤了准确的动词,为了让学⽣理解、积累,并能够在今后的语⾔表达中恰当运⽤,我让学⽣⾃主探究⼤胆实践,通过动作演⽰将对词语的理解准确表达出来。
这样做的同时,实际上也为后⾯的环节分⾓⾊表演作好了铺垫。
⼆、让学⽣在思考中体验快乐。
课堂教学时就要为学⽣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探索问题的兴趣启发学⽣思考。
如在教学《⼩猫钓鱼》⼀课中,让学⽣读⽂思考:⼩猫为何钓不到鱼,这是全⽂的关键和重点。
然后我就紧紧抓住"三⼼⼆意"这个词,先让学⽣找出相关的句⼦,在语⾔环境下反复朗读,接着要求学⽣通过语⾔环境来理解这个词。
通过读与思考学⽣很快明⽩了"三⼼⼆意"的意思。
并⾃然想到了它的反义词“⼀⼼⼀意”。
在理解了这两个词的基础上,再引导学⽣发挥想象、进⾏拓展延伸。
设想⼩猫⼜和⽼猫去河边钓鱼会怎样做?进⼀步理解了这则童话中所蕴含的道理。
最后让学⽣分⾓⾊表演,将课堂⽓氛推向⾼潮。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学⽣是课堂的主⾓,要让学⽣在学习中认识到
⾃⼰的智慧⼒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给学⽣提供⾜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不⾜:
为了给学⽣台前表演展⽰的机会,我觉得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还不够充分。
今后还应侧重朗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