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盆地南缘棉花丰欠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格尔盆地南缘棉花丰欠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彦斌;程相儒;李芳;李党轩
【摘要】With the meteorological evaluation index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s,response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developed,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otton production and field management.%结合丰欠年景气象评价指标,制定了不同气象年景下的应对技术,以为棉花生产和田间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5(000)023
【总页数】2页(P29,36)
【关键词】棉花;气象条件;栽培;应变技术;准格尔盆地
【作者】李彦斌;程相儒;李芳;李党轩
【作者单位】新疆兵团第六师气象局,新疆昌吉 831300;新疆兵团第六师气象局,新疆昌吉 831300;新疆兵团第六师气象局,新疆昌吉 831300;新疆兵团第六师气象局,新疆昌吉 8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01
新疆兵团六师植棉垦区位于准格尔盆地南缘,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为棉花,种植总面积为7.87万hm2,在总耕地、经济作物面积中占比分别为43%、80%;棉花的生产除了受到栽培管理技术的影响外,气候条件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近年
来气候条件波动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2]。

该评价指标主要以本地区基层站近30年气象资料为基础,依据自治区气候中心的气候评价标准而制定[3]。

1.1 丰年气象评价指标
当全年≥10℃的积温在3 600℃以上时,7月的均温超过25℃,霜期的初始、结
束时间分别出现在10月10日之后、翌年4月15日之前,无霜期天数在170 d,全生育期≥20℃的积温在2 200℃以上时。

30年气象资料中,14年为丰年,占比46.7%[1]。

1.2 欠年评价指标
当全年≥10℃积温在3 300℃以下时,7月的均温在24℃以下,霜期的初始、结
束时间分别出现在10月1日之前、翌年4月20日之后,无霜期天数在160 d以下,以及全生育期≥20℃的积温低于1 300℃;30年中,9年为欠年,占比为30%。

若指标在二者之间则为平年[1]。

2.1 丰年气象条件下的栽培技术
2.1.1 适期早播。

丰年开春的时间较早、霜期结束的时间偏早的概率约为76.9%,与历年相比,温度偏高且回升快,降水量不多,较为缺乏,应在合适的时间内提早播种,尽量播种在4月5日前后进行,最迟不可超过4月15日,若未发生降水,应做好滴水措施,确保在4月10—18日结束,一般出苗时间约为4月25日。

2.1.2 苗期管理(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在棉花处于苗期时,温度偏高,在4月下旬降水量较少,5月上旬降水量逐渐增加,光照条件充沛,对棉花的生长十分有利,在田间管理上要突出“四早”,一是早放苗,以棉苗出土后2~3 d放苗;二是早定苗,2片子叶展平后开始定苗;三是早中耕,出苗后开始中耕;早化控,在1叶1心进行第1次化调,用缩节胺7.5~12.0 g/hm2。

实现早出苗、保全苗、留匀苗,促苗早发,确保基本苗数。

植保以防治虫害为主,此期常见虫害有地下害
虫和棉蚜。

2.1.3 蕾期管理(5月下旬至6月中旬)。

此期降水量不多,温度升高,光照条件良好,利于棉花生长,生产管理上主要做到“控”,以防止棉花植株的疯长,确保植株的株型合理。

一般在6~7叶进行第3次化调,用缩节胺30~45 g/hm2,对长势偏旺的棉田,用药45~60 g/hm2,推迟滴头水的时间。

一般蕾期滴水1~2次,6月中旬见花滴头水,徙长棉花推迟到见铃,滴水量450~525 m3/hm2。

棉花出现7~8片主茎叶后,进行中耕1次,深度14~16 cm。

一般棉铃虫、棉红蜘株等虫害发生较重,而棉枯病、黄萎病等病害相对较轻,此期以防虫害为主。

2.1.4 花铃期管理(6月下旬至8月中旬)。

此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常出现高温天气,降水偏少,棉花易受旱,蕾铃脱落严重。

田管应采用适时打顶,适当增加滴水和施肥,适时偏晚停水,保铃增铃,力争秋桃盖顶。

坚持盛蕾初花期滴头水,花铃期滴水9~10次,滴水周期为7 d。

滴水量4 500 m3/hm2左右。

出现高温干旱天气,生产上应在多年平均停水日期之前适量增加滴水量,防止干旱。

滴施棉花滴灌专用肥6~7次,每次60~75 kg/hm2,花铃盛期可适当加大。

还应适时偏晚停水,根据营养诊断补施微肥、叶面肥,以防止早衰和增加铃重。

花铃期缩节胺化调3次,第1次化调在滴头水前3~5 d,用量45~75 g/hm2。

第2次化调在打顶后5~7 d,用量90~120 g/hm2。

5~7 d后旺长棉田再喷施1次,用量60~75 g/hm2。

单株留8~9台果枝,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月10日前必须按要求打完。

生产上主要采取打老叶,剪除空枝、打旁心、打群尖等措施,增加植株下部光照。

8月5日前以花为界彻底整枝。

此期间温度高,病虫害多发,应做好虫情调查,根据天气条件,进行药剂
和生物防治。

2.1.5 吐絮期(8月下旬以后)。

此期霜期初始发生时间偏晚的比例为74.2%,
生产上应根据气温变化,9月5日左右喷洒脱叶剂,及时机采。

棉花采摘要严格分级,严格把好籽棉进入晒场前的检验定级工作,防止混收降低等级。

交售前籽棉回潮率不超过8.5%,含杂率不超过2.5%。

此外,还要及时回收滴灌设备,清除残
膜等,棉花拾净后,及时机力粉碎棉杆,然后结合深施肥深耕入土[4]。

2.2 欠年气象条件下的栽培技术
2.2.1 适时播种。

针对沙土地和黏土地采用双膜覆盖播种方式,应适时播种,一
般在4月10日以后播种,4月18—23日滴水,保证4月底95%滴水面积达到出苗标准。

抓住“冷尾暖头”抢时间播种,从而降低植棉风险。

2.2.2 苗期管理(4月下旬至5月下旬)。

此阶段的管理要做到及时放苗破板结、及时查苗补种、及时间定苗、适时早中耕(见苗中耕),在2叶1心进行第1次
化调,用缩节胺6~9 g/hm2。

此期温度不高,幼苗长势弱,抵抗力差,易受到根腐病、立枯病、黄萎病、地下害虫、棉蚜等病虫害的侵害,应及时做好应对措施。

2.2.3 蕾期管理(6月上旬至6月下旬)。

此阶段有较多的降水,温度不高,导
致棉花延迟现蕾的时间。

生产上主要应做好“促”,以促进苗的健壮生长。

用药15~30 g/hm2化控,化控同时可配叶面肥追施,促蕾稳长。

适时滴水1~2次,6月上旬见花滴头水,滴水量300~375 m3/hm2。

结合滴水追施尿素15~30
kg/hm2,促弱苗早发。

此期阴湿多雨有利于棉铃虫发生发展,红蜘蛛虫卵为大量孵化,为初发生初期。

防治上应加强棉田管理,结合生化防治,控制点片,防止蔓延。

应特别注意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一旦发现有病株出现,要及时清除,以防其蔓延。

2.2.4 花铃期管理(7月上旬至8月下旬)。

此期常出现夏季低温,使棉花发育
推迟,导致减产。

遇到这种特殊年份,棉花生产上应采用早打顶,注意控制株高、封垄程度,采取一切措施改善田间通透条件,争取早熟。

花铃期滴水8~9次,滴水周期以7~10 d为宜。

花铃期滴水量4 200 m3/hm2左右。

一般常压滴灌滴肥
6~7次,滴肥量为60~75 kg/hm2,花铃盛期可加大到90~105 kg/hm2,8
月中下旬可减至45~60 kg/hm2。

还应适当早停水促进早熟,防止疯长,也可进行根外喷施磷、钾肥,以增加铃重。

花铃期一般化调2次,第1次化调在滴头水
前3~5 d,用缩节胺15~75 g/hm2,肥力较低或长势偏弱的棉田可水后化调。

第2次化调在打顶后5~7 d顶部果枝伸出后,用缩节胺90~120 g/hm2。

及时
打顶,单株留7~8台果枝,一般在7月初开始,7月5日左右必须打顶结束,7
月10日前打顶务必完成,保证霜前花率在85%以上[5]。

此期主要会发生3代棉铃虫,当棉田有低龄幼虫5~10 头/百株时,即应用药进行防治。

7月是棉花伏蚜发生为害盛期。

防治药剂应交替轮换使用。

黄萎病在棉花开花结铃期发病最重,应注意调查和及时防治。

2.2.5 吐絮期(9月上旬以后)。

此阶段的管理要及时,需要在9月10日前结束。

对于贪青晚熟的棉田,及时人工推行并垄,增加棉田通风透光性。

由于低温降霜的影响,后期常有一些棉铃不能正常成熟吐絮,特别是旺长棉田,促进早吐絮是此期田管的重点,此时用乙烯利催熟处理,喷药后3 d内,日最高气温不低于20℃为宜。

其他田管要求同丰年措施。

【相关文献】
[1]程相儒,张光华,李彦斌.北疆棉花典型丰歉年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
31(1):78-82.
[2]郑维,林修碧.新疆棉花生产与气象[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7.
[3]张学文,张家宝.新疆气象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4]毛树春.我国棉花耕作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J].棉花学报,2007,19 (5):369-377.
[5]王登伟,李少昆,田庆玖,等.棉花主要栽培生理参数的高光谱估测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4,36(7):770-7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