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三公经费没有清晰的界定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工作,但对“三公经费”的范围和内容始终没能做出详细的规置,只简单地将“三公经费”定义为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费或出境费、车辆购置费和车辆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在具体工作当中,由于没有详细的实行细则,财务报销工作和财务核算工作智能依赖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念来做处理,导致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层出不穷。
如,图书馆学术交流等活动产生的费用是否应包含在“三公费用”当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
1、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不是来自专业的财务专业毕业生,因而缺乏专业财会知识,只能解决比较基本的收支核算问题,而单位的环境又不适于培训专业财会人员。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者往往是依靠经验以及自己主观的判断来开展工作,加大了工作的风险,降低了管理的效率。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主要是指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不合理的干预造成了财务管理行为的不规范。
3、忽略预算编制
由于国家对三公经费缺乏严格的管控,一些单位在制定预算的时候存在虚报的情况,不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