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混凝土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工艺施工工程应急预案_secre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口径混凝土灌注桩旋挖钻机成孔工艺施工工程
应急预案
一.建立紧急情况处理领导小组:
1.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负责组建领导小组,组建应急救援小组,批准应急准备方案,组织检查监控;
2.由生产经理任副组长,负责按批准的应急准备方案,落实有关设施、物资并组织实施,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培训,必要时组织演练,检查预案落实情况;
3.由总工程师任副组长,负责组织编制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并审核;
4.由工程部负责人任成员,按经批准的应急准备预案对作业现场的要求组织实施,负责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5.由物资设备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各项预案中有关设备、物资的准备,负责对物资管理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6.由技术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编制施工中、暴雨、停水停电、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滑坡等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7.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对预案在办公、生活区组织实施,负责对办公及后勤有关人员进行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的培训。

二.施工过程中应急预案
1.钻进过程中应急预案
钻进过程中可能发生塌孔(地面沉陷)、斜孔、埋钻、以及漏浆等情况。

针对这些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

如一旦发生,则应立即停止钻进,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1塌孔情况
塌孔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a.没有根据土质条件选用合适的成孔工艺和相应质量的泥浆;
b.护筒埋置太浅,或护筒周围填封不严,漏水、漏浆。

c.未及时向孔内加泥浆或水,造成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
d.遇流砂、淤泥、松散土层时,钻进速度太快。

e.钻杆不直,摇摆碰撞孔壁。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塌孔事故一般出现在距地表8m范围内。

因此,如果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塌孔情况,首先迅速提出钻斗,防止埋钻;其次,将第二个护筒压入地层中,超过垮塌部位;第三,保持水头压力;之后加大泥浆比重、粘度,然后继续进行钻进。

如果塌孔十分严重,则回填粘土至地表并夯实。

一周后重新钻进。

1.2孔斜情况
钻孔发生偏移倾斜的原因主要有:
a.建筑场地土质松软,桩架不稳,钻杆导架不垂直。

b.钻进磨损严重,部件松动。

c.钻进过程中没有经常检查和校正。

d.场地软硬差别大,或遇障碍物。

本场地,由甲方将施工场地做了硬化处理,会确保钻机就位后地基坚实不塌陷。

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观测。

如发现垂直度偏差大于设计要求,则提起钻斗,在钻斗上安装扩孔器,下放到偏斜处进行扩孔。

之后,拆下扩孔器,调准垂直度继续钻进。

偏斜过大时,填入石子粘土至偏孔处上部0.5m重新钻进。

1.3埋钻情况
遇到砂层,换用捞砂钻斗钻进,并控制单次钻进深度,以免因砂层沉淀过快造成埋钻。

如果发生埋钻情况,将钻斗反转,利用钻机自身将钻斗提出埋钻部位。

如果埋深较大,则用空压机连接气管深入埋钻部位,将埋钻的砂层绞起,提出钻斗。

1.4漏浆情况
发生漏浆时,可适当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甚至加入锯末等类的惰性材料,慢速钻动;护筒周围及底部接缝用土回填密实,适当控制孔内水头高度,不要使压力过大。

2. 钢筋笼制作吊装过程中应急预案
与钢筋笼有关的事故原因如下:
a. 制作、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钢筋笼变形过大。

b. 吊放钢筋笼不是垂直缓慢放下,而是倾斜插入。

c. 孔底沉渣过厚,导致钢筋笼放不到底。

如果发现变形过大,马上放下钢筋笼,调整起吊点数量和吊点位置后再起吊。

如果钢筋笼倾斜插入,则证明主吊点不对称,用另一台吊车进行调整。

下放途中遇阻时,要适当提高后轻转动再下。

因为沉渣原因,造成钢筋笼放不到底,如相差不多,可以暂时停止下放钢筋笼,用空压机连接气管搅动孔底沉渣,将钢筋笼放至设计标高,固定后,进行孔底的清渣工作。

实在下不去必须提起钢筋笼,用钻机重新清孔再下。

3.清孔过程应急预案
孔底沉渣主要是泥浆和钻起的大颗粒悬浮物。

如果沉渣过厚,用普通方法解决效果不好时,建议采用的方法为:在下钢筋笼的过程中,将三角支撑筋去掉。

在混凝土浇灌前,如果沉渣较厚,则用大吊车将灌注导管一次吊出钻孔,用旋挖钻机安装小口径钻斗重新处理沉渣。

4.灌注过程中应急预案
水下灌注过程中常出现的事故是开盘初灌时不返浆,堵管停浇和导管拔冒事故。

4.1开盘初灌困难情况
初灌困难的原因主要有:
a.导管下端距孔底间隙过小。

b.沉渣过多,导致导管插入沉渣中。

c.混凝土性能不良。

初灌不成功时,只能拔出导管,疏通导管,检查混凝土质量。

然后用钻机清孔,之后,重新下导管进行灌注。

4.2堵管停浇和导管拔冒情况
出现这类情况,即会产生断桩,对本工程这类桩柱结合的项目,后果十分严重。

产生原因有:
a.混凝土开始浇灌后,因供料系统故障,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补给,不能及时提升导管,导致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

b.成桩过程中,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差测量控制不严,造成未能及时提升导管,导致导管埋入混凝土太深。

c.少数施工操作人员怕提升导管后,拆卸工作带来麻烦,而减少提升拆卸次数,也会导致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

d.混凝土性能不良,塌落度太小、初凝时间太短、砂率太低等。

e.导管拔出太快。

产生事故后,马上提出导管排除故障。

同时,采取措施,继续浇筑。

a.如果孔内混凝土浇筑数量不多,且时间不久时,可以用钻机进行扫孔、清孔,排除已浇灌的混凝土。

待检查沉渣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再重新浇注水下混凝土。

b.如果孔内已经浇注一定数量的混凝土,排除有困难且时间不长时,可以在导管中重新下隔水栓,下放导管到混凝土面,浇灌畅通后,边灌注边向下将导管插入旧混凝土内1m,用后灌的混凝土的压力将导管埋深部位的新旧混凝土混合部分顶升,完成灌注。

c.如果孔内浇注的混凝土量较大,则用较小直径钻斗钻入旧混凝土一定深度,清孔后浇注混凝土,形成插入式接桩。

二.其他辅助应急预案
经过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勘察结合我单位的经验,确定如下风险应急情况:中毒、触电及机械伤害、滑坡、物体打击及高处坠落、火灾、爆炸、暴雨等。

1.风险应急准备
1.2应急准备
(1)定期组织应急救援的演练,对义务消防队员及各作业班组长进行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方法培训;
(2)项目综合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物资:灭火器、消防斧、消防铲、沙筒、消火栓、消防服等;
(3)项目综合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配比充足的应急物品:绷带、止血带、酒精棉球、消毒纱布、胶布、创可贴、夹板、担架、雨衣、口罩、手套、雨靴、手电、方便面、矿泉水、应急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车辆;
(4)项目物资机械部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充足的应急设施:轴流风机、氧气瓶、防毒面具、应急照明灯、柴油发电机;
(5)本项目中标后将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如下预案:火灾、爆炸应急预案,中毒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触电、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暴雨、滑坡应急预案,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风险应急响应措施
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积极措施,按如下规定流程进行处理: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触电及机械伤害紧急处理流程,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爆炸紧急处理流程,暴雨及滑坡紧急处理流程,火灾事故处理流程。

2.1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
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事故时,发现人立即向当班项目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

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立即对中毒作业区进行通风,组织人员戴上防毒面具进行施救,将中毒者抬至空气新鲜地点平放(当中毒气体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气体时,应在通风后,测量有害气体达到允许浓度时,方可进入中毒区施救),同时用最快捷方法送医院救治(打急救电话求救,有条件时直接用车送附近医院)。

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填写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部门。

2.2触电、机械伤害紧急处理流程
发生触电、机械伤害事故时,当事人或发现人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来不及断电时可用绝缘物体(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电线。

发现人立即向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

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应立即从受伤者的意识、呼吸、外伤情况初步判断伤情,需要时对伤者进行紧急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停止有电作业,并检查所有电器线路,填写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部门,同时项目部或公司组织事故
分析,提出实施改进措施。

2.3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紧急处理流程
发生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时,发现人立即向当班项目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

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应立即从受伤者的意识、呼吸、外伤情况初步判断伤情,需要时对伤者进行紧急抢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填写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部门,同时项目部或公司组织事故分析,提出实施改进措施。

2.4爆炸紧急处理流程
发生爆炸时,发现人立即向当班项目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

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现时组织人员疏散、抢救伤员,同时向119台报警。

组织义务消防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处置。

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填写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同时项目部或公司组织事故分析,核定损失,提出实施改进措施。

2.5暴雨、滑坡紧急处理流程
项目工程部门收听到暴雨天气预报及时报告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应组织按应急准备预案落实各项措施,安排停止施工作业,安排紧急情况处理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人员值班监视。

值班人员发现房屋设备受损,山体滑坡等险情,应立即报告值班经理,项目经理应救护伤员,打急救中心电话求救,疏散安全收到威胁和可能收到威胁的人员,必要时拨打救援电话请求救援,可能时转移重要财产、物资到安全地带。

2.6火灾事故处理流程
任何员工发行火情时先进行判断:如可以控制,就近取用灭火器实施灭火,同时呼叫邻近人员向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如不可控制,则呼叫邻近人员疏散,同时立即向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报告。

项目当班领导或管理人员对火情进行判断,如认为可以控制,则
组织义务消防队实施灭火,同时切断电源、转移易爆品到安全区域,同时组织其它人员疏散撤离,救护伤员,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向项目经理报告;如认为火情不可控制,则组织人员疏散,救助伤员,拨打急救中心电话,同时立即向119台报警,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注意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填写事故报告,报公司工程技术部。

有公司工程部门核定火灾损失,组织事故分析,提出实施改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