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上方基坑工程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明挖基坑上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要点

明挖基坑上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要点

明挖基坑上穿既有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及要点摘要:本位以具体的工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明挖基坑上跨既有运营地铁隧道项目的实际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底板下有轨道交通6号线通过,隧道上方荷载的变化可能导致隧道隆起或变形从而影响运营地铁列车安全,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分段开挖、自动化监测、施工监测及开挖后的有序施工相结合,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及地铁6号线施工安全。

关键词:上跨既有地铁区间、明挖基坑、地铁隧道0引言随着近些年国内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资源不断被开利用,明挖工法作为隧道主要的施工工艺,难免会遇到上穿既有隧道的施工环境,既有隧道上部荷载的变化和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及压力将对其造成不利影响,有可能导致既有隧道发生上浮、横移及变形。

本文基于大坦沙电力隧道明挖段上跨地铁工程实例,分析明挖基坑上穿既有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相关经验。

1工程概况1.1工程与地铁保护对象相对关系明挖隧道于SK+203~SK+225段上跨地铁6号线大坦沙站~河沙站区间隧道,该段地铁隧道为外径6.0m、管片壁厚0.3m的盾构隧道。

上跨节点,电力隧道位于直线段,隧道洞身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层,拱顶埋深约0.9m,电力隧道线路中心线与地铁隧道左线线路中心线交角约为83°,与地铁隧道右线线路中心线交角约为79°。

上跨节点,地铁6号线隧道为21.61‰的纵坡,轨道结构高度为0.98m,隧道主要位于淤泥质粉细砂<2-2>层,地铁隧道与电力隧道竖向净距约6.0m。

上跨段基坑宽约10m,长约23m,基坑开挖深度为3~6m。

1.2水文与地质情况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境内河流纵横,属南方丰水地区。

大坦沙岛西侧珠江穿越大型河流,属珠江广州河道的西航道,长18公里,集雨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

其上游有流溪河、白坭水、芦苞涌、西南涌4条河流汇入。

西航道由北向南流至白鹅潭附近,分前、后两航道穿越市区。

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

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发布时间:2022-07-06T08:44:52.940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3月5期作者:陈守强[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交通的日渐密集和繁忙,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地下空间发展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好陈守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交通的日渐密集和繁忙,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地下空间发展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好的发展方向,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超高层建筑物基础、地下商业街、地下仓库及人防工程等等地下空间项目日益增多,规模也日趋增大,导致地下空间基坑开挖支护深度越大,开挖工况日益复杂,使得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人员面临新的问题及挑战。

本文根据上述问题进行分析,对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类型进行分析,并针对技术应用优化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基础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优化前言目前,地下空间基坑工程规模日趋增大,基坑坍塌事故时有发生,而此类事故主要原因一般是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出现了问题。

如何提高在基础施工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就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提高施工效果的同时,保证承建方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深基坑施工中支护施工技术类型1.1自立式支护技术作为一种较为基础的支护技术,自立式支护技术是很多其他支护技术的基础。

自立式支护技术指的是通过使用钢板桩、挡土墙等设备自身的埋深以及刚度进行压力的承载,这个压力包括水压力、土压力以及各方压力产生的荷载。

这种支护技术既不需要在深基坑内部设置支撑点,也不需要使用锚杆,在绝大多数土质中都能进行使用,相对于其他支护技术来说效率高且成本低,物美价廉,是很多基础施工中的最佳选择[1]。

1.2桩锚支护技术桩锚支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深基坑施工支护技术,与自立式支护技术一样,是常用的支护技术之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深基坑施工安全。

桩锚支护技术有四个部分组成而来,包括护支护桩、锁口梁、围檩以及土层锚杆,这四个部位通过有机的结合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系统,通过锚杆提供的锚固力和抗滑桩提供的阻滑力来阻止基在应用桩锚支护技术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水平位移动过大,会产生比较深的基坑,所以桩锚支护技术对于施工的土质要求相对较高,如果是土质较差的施工区域不适用于本技术[2]。

地铁隧道上方底板快速施工技术

地铁隧道上方底板快速施工技术


开挖深度为5m
京 西
覆土厚度为4m

46号地块位于地铁2号 线运营的地铁二号线隧 道从场地东西方向穿越 基坑,隧道顶距离基坑 底板约4.5m。
区间隧道直径为6.2m
,管壁厚度350mm,隧 道顶埋深约9.0m。
隧道两侧设置直径1m 钻孔灌注工程桩。
1.3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A区 B区
基坑总平图
本工程分A、B区域,其中B区为浅 基坑,开挖深度1m,A区为深基坑,开 挖深度约为4.5m。
面积(㎡) 51 53 58 48 50 56 59 61 79 97
46地块工程量 挖土方量(m³) 混凝土量(m³)
172
58
181
61
180
44
151
39
154
42
192
60
184
45
186
钢筋量(kg) 9421 10021 13176 10933 9052 12745 13493 13872 15768 20098
白天穿插施工。
2.6分块工作量统计
针对地铁监护方7小时完成从开挖至 混凝土浇捣等步序的要求,将整个A区分 块进行计算土方量、混凝土量及钢筋量, 进一步细化,确保在7小时内完成每一块 的施工。
控 制 每 一 块 的 挖 土 量 在 200m³, 混 凝 土浇捣量在65m³以内,钢筋在25t。
编号 1 2 8 9 10 13 14 15 16 20
2.5基坑分块最终确定
上行线
B区 6分块
A区 59分 块
下行线
改版基坑开挖分块平面图
15
根据地铁监护、设计院及相关专 家沟通进行重新分块: 1、先施工下行隧道上方分块,再施 工上行隧道上方分块,最后施工隧道 以 外 区 域 分 块 ,总 分 块 由 36块 调 整 为 59块。 2、隧道上方分块,宽度约3m,长度 不大于20m,需保证每块两端至少各 有1根桩,防止隧道的上浮。 3、隧道正上方区域一周内2-3天可以 进行施工,基坑施工时间为地铁停运 检修7小时期间内,22:00~次日5:00 ,施工期间地铁检测相关人员全程进 行监控。 4、隧道非正上方区域,待地铁监护 数据报告出具(报告正常)后可进行

关于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对运营线路影响

关于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对运营线路影响

关于盾构隧道上方基坑开挖对运营线路影响【摘要】基坑开挖首先要对基槽的土质进行设计规划,决定了基槽的土质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基坑开挖手段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基坑情况进行评估之后选择合适的开挖手段可以有效的坚守施工难度和施工强度。

对基坑开挖施工将要遇到的障碍要制定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并且选用合适的器械对基坑进行规范的开挖。

土质、地下水位的高度、开挖方法、开挖机械、运输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季节与天气、地下管线及文物等,施工前应确定一套由监理单位认可的施工方案,深基坑应由专家论证。

另外基坑开挖时的土质问题一旦与设计好的土质有偏差,应该立刻制定完善计划。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与地质报告或预定的施工方案不符应报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必要时还要报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

【关键词】基坑结构;基坑施工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

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程确定。

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防水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工程因为防水问题而出现事故就是极重大的.一般来说在做基坑防水的时候应该先打垫层,趁天气还未完全进入雨季,先打垫层。

在垫层铺设完毕之后还要在基坑开挖地点挖盲沟,集水坑,准备工程抽水机,准备随时抽水。

另外如果以上两条都不进行的话,就要等到等下完雨换土。

再做垫层在继续向上做。

会耽误工程的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此外如果放坡的话,要处理护坡,覆膜或者打砂浆,是一种比较繁琐的防水做法,建议还是在雨季之前做最初的两条好准备。

1、工程介绍本工程的施工方案目的是为了缓解华东某城市的交通压力,以隧道式架设来缓解此城市巨大的交通压力以隧道绕过地铁高架桥的方式增加交通流动量,但城市规划决定以盾构隧道取代高架用以缓解交通十字路口枢纽处的交通压力,达到更加顺畅的交易通目的。

隧道上部施工方案

隧道上部施工方案

隧道上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隧道上部施工,总长度约为XX公里,隧道断面尺寸为宽XX米,高XX米。

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包括XX、XX和XX,地层稳定性一般,需采取相应支护措施。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是在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按照设计要求和工期完成隧道上部施工,确保隧道在后续使用中的安全和稳定。

二、施工准备与条件施工准备完成施工场地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通道畅通。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洞口及边坡支护设计,并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和试验。

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施工条件施工现场应满足交通、水电、通讯等基本条件。

施工现场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水患对施工造成影响。

三、洞口及边坡支护洞口支护洞口支护采用XX方法进行,主要包括XX和XX,确保洞口稳定,防止坍塌。

边坡支护边坡支护采用XX方法进行,主要包括XX和XX,确保边坡在施工期间和后续使用中的稳定。

四、隧道掘进方法隧道掘进采用XX方法进行,主要包括XX和XX,确保隧道的掘进速度和施工质量。

五、防水与排水措施防水措施隧道防水采用XX方法进行,主要包括XX和XX,确保隧道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水患影响。

排水措施隧道排水采用XX系统进行,主要包括XX和XX,确保隧道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出,保持隧道的干燥和清洁。

六、监控与测量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监控与测量工作,主要包括XX、XX和XX等,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七、安全防护措施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XX、XX 和XX等,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八、环境保护要求隧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要求,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防止施工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同时,应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绿色施工。

总结本隧道上部施工方案涵盖了工程概况与目标、施工准备与条件、洞口及边坡支护、隧道掘进方法、防水与排水措施、监控与测量、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

隧道施工方法及特点

隧道施工方法及特点

隧道施工方法:矿山法(传统的矿山法和新奥法)、掘进机法、沉管法、顶进法、明挖法、盾构法等。

1.矿山法1.1矿山法:用于山岭隧道,因用于矿石开采而得名,它包括传统矿山法和新奥法。

多数情况下都需要采用钻眼爆破来进行开挖,又称为钻爆法。

有时将新奥法从矿山法中另立系统。

(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称为“传统的矿山法”。

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锚喷支护的施工方法称为“新奥法”)1.2新奥法与传统的矿山法区别:传统的矿山法施工是把地层压力视作外力荷载,新奥法是把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受力体系,围岩是荷载的来源,又是支护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围岩和支护结构相互作用。

1.3新奥法施工的基本思想: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监控、量测来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4新奥法的主要特点:a.充分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因为岩体是隧道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载单元,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充分保护围岩,尽量减少对它的扰动。

b.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c.尽快使支护结构闭合。

d.加强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1.5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扼要地概括为“少扰动、早喷锚、快封闭、勤量测”。

2.掘进机法2.1掘进机法:包括隧道掘进机法和盾构掘进机法,前者应用于岩石地层,后者主要应用于土质围岩,尤其适用于软土、流砂、淤泥等特殊地层。

掘进机施工法(TBM)是一种利用回转刀具开挖(同时破碎和掘进)隧道的机械装置。

此法修筑隧道的方法称掘进机法。

2.2优点:施工速度快,工期得以缩短,特别是在稳定的围岩中长距离施工时,此特征尤其明显。

无爆破围岩的损伤小,减轻支护的工作量。

振动、噪声小,对周围的居民和结构物的影响小。

因机械化施工,安全,作业人员少。

安全性和作业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2.3缺点:费和运输、组装、解体等的费用高,初期投资高,不用于短隧道。

地铁运营隧道正上方基坑工程施工监理

地铁运营隧道正上方基坑工程施工监理
的基坑 工程 施工尤其 备受社 会关注 ,它的难 点在 于基
( )监 理工程师 自身素质 的高低 ,在 施工现场 颇 1 具影 响力 。海龙 公司选派 了 “ 既懂得专 业 ,又懂得 管
理 ”的复合型人才 组成现场 监理组 。本项 目选派 的总
坑底 面距 离 隧道 顶面 覆土 厚度 只 有3 m,基 坑 开挖 与 地铁 上下 行线 隧 道共 坑压 线长 达 10 m,均 属 目前 上 2 海 之最 。 地铁运 营线路隧道 结构保护 要求十分 苛刻 :隧道
起 ,就把 “ 维护社会 稳定 、保 障地铁运 营安全 ”作 为 监理工作 的指导方针 。以此统一 大家 的思想 ,激励 参 建 各方 的每 个 “ ”携手并肩 。并在每周监 理工作例 人
会 上 ,列入 首项议题 ,坚 持始终 ,常抓 不懈 。
( )监理工程 师力 图通 过 自身 认真执行 国家规范 3 标准 、理解 贯彻地铁 公司批复要 点、尊重地 铁公司指 导意见为契 机 ,不断 以 自己的率先 垂范 ,促进 和强化 其他 参建方 的 自觉执法 意识 。凝聚 各方每个 “ ”的 人 智 慧 ,形成合 力 ,为履行 “ 按设计 图纸 施工 ,按施工

52
维普资讯
Po c ng m n r etMaa e et j
建设监理 20年第7 08 期
( )由浙 江环宇 建设集 团公 司组建 的施 工总承 包 4 项 目经 理部是一 支 以 “ 0 ” (9 0 以后 出生 )为 7后 17 年
“ ” 的升华 。要求监理 工程师 能够 应用 “ 力学、 质 土 结构 学、管理 学 ”的基本 知识 ,研 究基坑开挖施 工过 程 中各种工况 下的软弱地基 土 的变形 情况 ,掌握地 铁

上海延安东路隧道上方深基坑开挖控制技术

上海延安东路隧道上方深基坑开挖控制技术
通 过 临日 寸堆载 及 时平 隧 道 上 方 深 基 坑 的开 挖 控 制 技 术 。
挖实 行分块 抽 条开挖 .每一 抽条 宽度 控制在4 m左右 .抽
条开挖到底标 高后及 时浇筑底板并 配重压载 .压载 不小于 开 挖工作 。同时按照常规要 求 .基坑开 挖也需分层开挖 ,
及 时 支撑 。 土方 分 块 开 挖 工 况 图 2 :
22分层抽条开挖 . 为减少延安路 隧道因基坑施工 卸载引起的隧 道回弹变 形 ,延安路隧道南北线 正上方基坑最后一层约3 m厚土体开
跨 越延 安 东路 隧 道对 已有大型 隧道附近施工 的案例逐渐增 多.一些工程甚 至面 基坑 开 挖作 业 提 出了 临 直 接 在 隧 道 上 方 进 行 基 坑 的 开 挖 作 业 , 如 :外 滩 通 道 工 严 峻 考 验 。 工 程 实 程需要在 运营的延安东路 隧道上方开挖 深基坑 、世博 园区 施 中 , 通 过 严 格 遵 工 程 在 打 浦 路 隧 道 侧 向 开 挖 .西 藏 南 路 隧道 近 距离 穿 越M 8 循 对称 、限时 、随挖 随 类工程的建设 面临的风险 和技 术难题是前所 未见的 。本 文 撑 ”开挖 的 原则 ,并 结合外滩通 道跨越延安东路 隧道的成功案例 ,将详细介 绍
进行平 衡 。因此 ,施工 时必须 严格 遵循
对 称 限 时 、 随 挖 随 撑 ” 开 挖 的 原 则 。 即 挖 一 小 段 土 方 . 撑 一根 支 撑 , 并按 规 定 及 时 麓 加 支 撑 预 应 力 。 做 好 基 坑 排 水 ,减 小 坑 土 暴 露 时 间 。要 求完 成 一 小 段 开 挖 和 支 撑 的 时
成 从 开 挖 到 配 重 完 威 的 过 程 , 每 ~ 条 土 方 的 整 个 工 况 安 排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工程实践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 与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朱益海1,王新线1,张 磊2(1.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6;2.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59)摘 要:通过对既有线上方盾构隧道近接开挖的力学原理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提出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的关键控制技术。

通过研究表明,开挖基坑前提前降水和地层预加固可以控制开挖引起的变形量;充分利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时空效应,采用“小、快、紧”的分块开挖原则和及时设置抗浮压板进行反压是控制既有隧道变形的有效技术措施。

以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为例,该工程实践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后续城市已建成区近接开挖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近接开挖;变形控制;关键控制技术中图分类号: U455.45作者简介:朱益海(1963—),男,高级工程师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高度开发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密集敷设,邻近既有运营线开挖的情况愈加常见。

结合在既有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近接施工的工程实例可知,在既有运营城市轨道交通旁边近接施工往往会对既有结构造成较大影响和破坏,特别是在周边有不良地层或既有结构为盾构区间隧道的情况下,变形往往难以有效控制。

本文结合深圳地区邻近城市轨道交通近接施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理论研究、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等手段,对既有线上方近接开挖的力学原理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既有盾构隧道上方明挖近接施工的关键控制技术。

1 近接开挖的理论分析1.1 近接施工理论近接施工最主要的问题是新建工程会对既有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最根本的原因是新建工程的施工会引起围岩应力状态再次重新分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力学行为变化。

这种受力特征会因工程修建的时间先后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及其施工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隧道上方开挖对既有结构产生如下影响。

(1)因开挖覆土减少可能造成既有结构抗浮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洞口、明洞与浅埋段工程一、洞口工程1、洞口开挖土石方应遵守下列规定:1。

1、进洞前应尽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

1.2、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1.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不留后患。

1.4、石质地层拉槽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土质地层开挖后应及时夯实整平边(仰)坡.1.5、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

1.6、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1.7、开挖中应随时检查边坡和仰坡,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1.8、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弃在危害边坡及其他建筑物稳定的地点,并不得影响运输安全。

1、9、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1、10、开挖进洞时,宜用钢支撑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围岩差时可用管棚支护围岩,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稳妥前进.1、11、洞门衬砌施工应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的有关规定办理,并符合下列要求:(1)土质地基应平整夯实,土质松软时,应加碎石,人工夯实,将基础置于稳固的地基上.(2)基础处的渣体杂物、风化软层和积水应清除干净。

(3)洞门衬砌拱墙应与洞内相联的拱墙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如系接唱明洞,则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加强连接措施,确保与已成的拱墙连接良好。

(4)端墙施工放样时,应保证位置准确和墙面坡度平顺。

(5)灌注砼时应保证模板不移动.(6)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墙背回填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边墙产生偏压。

(7)、洞门衬砌完成后,及时处治洞门上方仰坡脚受破坏处,当边(仰)坡地层松软、破碎时,应采取坡面防护措施。

(8)当端墙顶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9)洞门的排水、截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配合施工,并应与路垫排水系统连通。

二、明洞工程1、明洞衬砌施工可选用下列几种方法:(1)当边坡能稳定时,可采用先墙后拱法;(2)当边坡稳定性差,但拱顶承载力较好,能保证拱圈稳定时,可采用先拱后墙法;(3)半路堑式明洞施工时,可采用墙拱交替法,且宜先做外侧边墙,继做拱圈,再做内侧边墙;(4)当路堑式明洞拱脚地层松软,不能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可待起拱线以上挖成后,采用跳槽挖井法先灌注两侧部分边墙,再做拱圈,最后做其余边墙.(5)具备相应的机具条件时,可采用拱墙整体灌筑。

骑跨在双圆隧道之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骑跨在双圆隧道之上的深基坑施工技术
顶 进行 挖 土卸 载 、 下室 结构施 工加载 , 隧道 抗 二次 变形 地 而
能 力又极 弱 ,因此 如何 对 隧道 进行保 护 是 本工 程 的重 中之
重。
图 2 隧道 穿 越 围 护体 范 围 围护 体 平 面
图 1 隧 道 与 场 地 关 系平 面 图
作者简介 : 曹文根 ( 92 )男 , 17 一 , 本科 , 高级工程师 。 作者地 址 : 上海市桂林路 9 8 10 2 号 16室(0 13 o 2 10 收稿 日期 : 0 1 1 — 8 2 1- 2 1
骑跨在 双 圆隧道之 上 的深基坑施 工技 术
Co tu to c n l g o e u d to to e nsr c i n Te h o o yf rDe p Fo n a i n Pi v r Do b e Cic eTu n l u l — r l n e
曹 文 根
上 海 市第 四建 筑有 限公 司 2 10 0 3 1

摘 要: 某建 筑 基坑 骑跨 在 双 圆隧 道 上方 ,如何 确保 隧 道运 营 的安 全 ,是 建 筑 深基 坑施 工 的 关键 。通过 隧道 内动 态加 载 、 隧 道上 平衡 卸 载 、隧道 底 降水 减浮 、加 固 隧道 周边 土体 、打设 隧 道抗 浮桩 等 技术 措 施和 信 息化 施工 ,有 效 地控 制 了隧 道 上 浮变 形 ,达到 了保 护 已有隧道 、保 护周 边环 境 、确 保基 坑 安全 的 目的。 关 键词 : 跨在 隧道 上方 建筑 深基 坑 降水减 浮 加 固抗 浮 平衡 卸载 骑
图 3 隧道穿越围护体范 围围护体剖面
建 施 筑 工第3 4 卷第2 I0 期 9 1
22 隧道 抗 浮技 术措 施 -

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隧道工程建设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为某地区交通隧道工程,隧道全长约为1.5公里,最大埋深约为35米。

隧道穿越的地形复杂,存在多种地质构造、多种断层和含水层等复杂地质条件。

因此,对于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需要特别重视。

二、开挖方案
1. 掘进方式:南北两头同步掘进
2. 掘进方法:机械掘进(TBM)
3. 海拔高程:+45m至-35m
4. 设计断面:双洞圆形、直径12.5m,净宽9.5m。

5. 预留洞口间距:250m
6. 掘进步距:1.5m
7. 工作面朝向:南
三、支护方案
1. 涵洞段
(1)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
使用钢筋混凝土拱形支护。

拱顶厚度不小于0.8m,拱墙厚度不小于0.5m。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
使用钢筋混凝土拱形支护,并在拱洞外侧设置防水层。

2. 开挖段
(1)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段
在掘进后立即进行喷锚支护,锚杆间距为1.2m。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
在掘进后进行聚乙烯薄膜预埋防水,然后进行喷锚支护,锚杆间距为1.2m。

四、安全措施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工人安全作业。

2.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并严格控制施工中产生的噪声。

3.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抢险工作。

以上即为隧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仅供参考。

倒挂井壁法深基坑施工应用探讨

倒挂井壁法深基坑施工应用探讨

倒挂井壁法深基坑施工应用探讨1、项目概况哈尔滨地铁清濱公园站1号风亭基坑位于已施工完成的电表厂站~清滨公园区间隧道上方,基坑长37.75m,宽7.8m、17m,基坑开挖深度7.85m,距离两侧恒祥首府和和兴立交桥引桥分别为11m和11.7m,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既有工程经验条件,根据国家建筑基坑支护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要求,本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

2、施工方案比选经综合比选,基坑采用明挖倒挂井壁方式施工,围护结构采用工25a型钢钢架+C20网喷混凝土+工25a内支撑。

明挖倒挂井壁工法在1号风亭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的影响。

基坑按纵向方向分为四个部分(编号依次为①、②、③、④),基坑采用跳槽分层分段开挖,①、②两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施工混凝土结构,待①、②两基坑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③、④两基坑的开挖,最后形成完整结构。

施工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区间隧道及轨道变形情况。

若区间隧道及轨道因风道施工时开挖土体卸荷引起隆起量超过警戒值,应采取回填土方和在区间隧道内配重措施。

3、主要施工方案3.1锁口圈施工进场后必须先对场地环境、地下管线等进行实地调查与了解,做好地下管线的保护。

正式开挖前,先采用人工开挖探沟探明管线,最后再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开挖、绑扎钢筋、立模、砼浇筑。

3.2风亭初期支护施工方法风亭锁口圈以下部分随挖随支护,基坑开挖按颈向小导管预注浆,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型钢钢架安装,锚喷支护的顺序进行,结构砼自下向上分段浇注。

3.2.1开挖风亭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吊车垂直运输至地面临时堆土场,夜间外运弃土。

3.2.2径向注浆考虑地下隧道及周围土体不稳定等特点,在开挖下一节段之前,在本节段周围向下打入外插角15°的φ42的颈向小导管3m,钢管纵向间距0.3m,竖向间距1m,采用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的办法,在井体周围形成一道固结帷幕,加强基坑周围土体强度。

3.3主体结构防水施工结构采用柔性全外包防水方案。

涉铁隧道上方施工保护措施

涉铁隧道上方施工保护措施

涉铁隧道上方施工保护措施
近年来,地铁已成为大城市中家喻户晓的重要交通工具,在地铁旁建建筑物就不可避免的会对地铁隧道造成影响,由开挖引起的问题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已成为基坑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地铁基坑开挖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该项目基坑开挖过程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地铁行业的发展,地铁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而地铁深基坑工程具有开挖难度大、工期长、费用高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大等问题,它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其中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已成为重点问题之一。

因此保护好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安全及列车的正常使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工程位于规划下沉式广场,在本工程基坑区域下方涉及3条地铁区间隧道。

其中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有已运营的两条地铁隧道正交穿过(分别简称为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地铁线路1在地铁线路2的上方,两者竖向间距约2.5m),坑底离地铁线路1隧道顶部的竖向最近距离约为3.0m。

基坑东南角的下方有刚贯通的地铁隧道通过(简称地铁线路3),坑底离地铁线路3隧道顶部的竖向最小距离约为3.0m。

隧道上方新建建筑基础施工对其影响的风险评价

隧道上方新建建筑基础施工对其影响的风险评价

隧道上方新建建筑基础施工对其影响的风险评价摘要:城市隧道穿越城市各功能区,甚至出现隧道下跨高层建筑,新建建筑和隧道同步开发交叉施工。

隧道上跨建筑基础施工阶段需进行土方大开挖、边坡支护和混凝土结构等复杂工序,加之复杂地质条件、隧道与建筑空间距离较近,增加了下方隧道建设的质量安全风险,风险管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有必要对新建建筑基础施工对隧道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关键词:基础施工下跨隧道风险评价1项目背景1.1拟建工程概况盛资尹朝社项目二期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共计6栋高层,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桩基础和浅基础。

项目位于重庆快速路“三纵线”红岩村隧道西侧,项目共5栋楼位于隧道50m保护线范围内。

其中2-3楼局部位于红岩村隧道正上方,基坑最大开挖深度约6.0米,2-3号楼外边线与隧道右线中心线水平距离1.74m,基础桩底与隧道底的垂直距离为27.72米(位置最近处)。

剖面详图:图1.1-1 2-3号楼与红岩村隧道关系项目位于浅丘斜坡地带地质构造,场地局部岩体中构造裂隙较发育,土质以沙溪庙组泥岩为主,局部夹砂岩。

场地地下水相对贫乏,在人工填土层较厚地段及原始地形低洼地段雨季时存在一定的上层滞水,基坑开挖时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坑渗水现象。

1.2施工重、难点分析1.2.1基坑紧贴隧道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隧道防水层、结构层不被破坏,施工风险高。

1.2.2地质复杂,施工季节雨水较多,雨后地表水下渗,基坑开挖后难免地表水汇入,对边坡稳定构成较大风险,影响下方隧道。

2施工部署该工程上跨隧道,在施工期间会对隧道形成一定的影响,整个施工期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在基础施工阶段。

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采用逆作法施工,边坡采用素喷砼封闭,竖向分层,水平分段,对称开挖。

采用非爆破土方开挖,基坑土方及边坡施工时,先进行基岩面挖机清方及边坡开挖,再进行边坡施工,边坡施工分段同步进行。

本工程桩为人工挖孔桩,在土方开挖和桩基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机械对临近隧道边坡的二次扰动,派专人进行指挥看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10月第10期隧道上方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孙昆仑(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200023)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工程的施工受城市其他构筑物的影响也越来越多,而对构筑物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

该文以上海某工程为实例,结合有限元分析法,探索了隧道上方工程施工的方法。

施工监测的结果表明该工程所采用的施工工艺较好地控制了下伏隧道的位移,达到了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隧道保护;基坑开挖;有限元;分块施工中图分类号:TU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16(2012)10-0118-030引言本世纪以来,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

大量地下构筑物(如隧道、管道等)的存在,给相邻区域的工程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

越来越多的基坑工程面临空间的交叉施工,如何保护其影响区域内其他构筑物的安全已经是一个常见的重要问题。

因此,就基坑开挖施工对周围构筑物影响机理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并制定出有效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本文以上海某基坑工程实例为基础,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法,分析了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对下伏隧道的影响机理,探索了隧道上方基坑工程的施工方法。

目前在国内外数值模拟方法已经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半解析元法、离散元法等数值模拟方法。

王卫东等[1]采用整体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卸荷对临近已建隧道的影响。

吉茂杰[2]则研究了处于软土基坑之下的地铁隧道的位移变化规律,提出了隧道位移变形的实用计算方法。

季亚平[3]对盾构法施工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有限单元法对地层位移和衬砌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叶耀东[4]等运用了时空效应理论对运营地铁上方基坑施工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1工程概况所研究工程地点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有一条已建成隧道穿过该工程地下结构下方,与基坑底的最近距离约为5m ,工程施工的难点在于如何使该条隧道在施工期间确保安全。

地下结构为一层的地下室,基坑净面积约3570m 2,最大挖深为6m ,坑底基本位于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之中,该层土含水量较高、压缩系数大。

基坑的围护采用SMW 工法桩结合Φ700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Φ609钢管支撑主要采用抛撑形式。

2基坑开挖施工技术措施根据上海市的有关规定和相关规范要求,地铁结构设施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不大于20mm ,隧道变形曲线的曲率半径R>15000m ,相对弯曲不大于1/2500且收敛变形小于20mm 。

为了避免因工程施工引起下伏隧道出现较大上浮,制定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

2.1井点降水在基坑土方开挖之前进行预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使其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开挖面的土体隆起。

保证基坑的干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现场施工采用6套轻型井点,打设深度6.5~8m 。

开挖前预降水7~10d ,在开挖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来拔除相应范围内的井点。

2.2隧道区域土体加固为了改善隧道区域内土体的力学性能,提高隧道上方土体在开挖过程中的抗上浮能力,对隧道两端及中间部位采用φ700mm 双轴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水泥掺量坑底以下为12%,以上为7%,搭接长度200mm ,隧道两侧距隧道外边2m ,加固深度至隧道顶1m ;中间格栅状加固,横向中心间距约2m ,局部加密为1m 。

纵向中心间距约4.5m ,加固深度至隧道顶上1m 。

2.3土方开挖分块施工技术研究为了避免因大面积卸载引起隧道上浮值较大,根据专家意见和设计要求,该隧道上方的工程施工采用分块法,设计初始分块为28块,每一分块的大小平均为50~60m 2,如图1所示。

收稿日期:2012-07-25作者简介:孙昆仑(1979-),男,江苏宿迁人,工程师,从事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工作。

管理施工1182012年10月第10期城市道桥与防洪根据经验和计算结果,这样划分肯定能达到控制隧道上浮的要求,但如此大量的分块给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工期将严重滞后,而且大量施工缝的存在必然使底板的防渗面临很大的考验,留下较多的质量隐患。

为此,采用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来较精确地得出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隧道的上浮值。

2.3.1计算模型建立模拟分析采用二维模型,并假定同一土体为均质的、各向同性体,选用了Drucker-Prager 屈服准则,根据现场勘察数据,并考虑土体加固对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网格的划分(见图2)。

2.3.2不同工况的模拟结果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用四种工况来分析隧道的受力和变形,分别为:(1)基坑未开挖时,整个系统在重力作用下平衡。

(2)开挖隧道上部的第一部分土体。

(3)开挖隧道上部的第二部分土体。

(4)底板自重及堆载对隧道上部的加载。

数值模拟的结果见图3~图6所示,隧道顶的位移随工况的变化如表1所列。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不分块施工的情况下,基坑隆起的最大值为22.31mm ,与设计要求不大于20mm 的要求相差不大,且这是完全卸载的条件下的计算值。

因此,经与设计单位协商,将原28个分块调整为19个分块,如图7所示。

图1隧道上方施工初始分块示意图图2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图图3第二工况下土体变形模拟云图图4第三工况下土体变形模拟云图图5第四工况下模型图图6第四工况下土体变形模拟云图表1不同工况下隧道上浮值一览表工况一二三四位移值/mm11.4922.3112.87管理施工119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10月第10期同时,根据调整后的分块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隧道影响区域的土方对称开挖,每个分块的施工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时间要尽量缩短,时间控制要求见表2所列。

每块土方开挖配备1台1m 3挖机和1台0.4m 3小挖机并以人工扦土相配合,底板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堆载压重。

2.4信息化施工该工程实行以监测反馈为基础的信息化施工,施工监测委托专业单位进行。

在现有的条件和技术下,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对此,通过对施工参数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的提取和分析来指导全段施工过程,并根据前一步信息及施工参数的变化规律,推断下一步施工工况及其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与控制。

最终,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监测数据显示隧道最大位移为15.2mm ,达到了设计和相关规定的要求。

3结论笔者以上海繁华地区一个位于地铁隧道上部的基坑工程为背景,结合了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上方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在考虑前期预降水和基坑加固等施工措施前提下,运用有限元法对施工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对原设计的分块施工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比较接近,较好地完成了工程施工,对其他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整个工程实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基坑开挖卸荷对地铁隧道影响的动态分析结果来指导施工,较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减少了工程后期的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1]王卫东,吴江斌,翁其平.基坑开挖卸载对地铁区间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J].岩土力学,2004,25(增2):251-255.[2]吉茂杰,刘国彬.开挖卸荷引起地铁隧道位移预测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5):531-535.[3]季亚平.考虑施工过程的盾构隧道地层位移与土压力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4.[4]叶耀东,王如路,刘海.运营地铁隧道上方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2006,37(12):921-923.[5]孔祥鹏,刘国彬,廖少明.明珠线二期上海体育馆地铁车站穿越施工对地铁一号线车站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5):821-825.图7隧道区域施工调整后的分块示意图工序时间/h 备注每块土方的开挖18包括凿除桩头和桩身测试垫层浇筑及养护24垫层考虑为10cm钢筋绑扎18底板混凝土浇筑2总计62表2分块施工的时间控制要求一览表兰新二线入疆第一桥贯通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入疆第一条高速铁路特大桥———红柳河特大桥近日顺利贯通。

红柳河特大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交界处,全长1652m ,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工程造价逾亿元。

红柳河特大桥地处烟墩风区,极端风力可达14级,最大风速超过60m/s ,早晚温差大,低温时间长。

大风天气和极端气温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

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中铁二十局和石家庄大学联合研制了我国首台下托式造桥机,采用节段式拼装法架设桥梁,单片梁体重1700t ,居国内高速铁路桥梁之最。

兰新二线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全长1776km ,是西部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铁路经青海西宁,甘肃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至乌鲁木齐,共设31个车站。

兰新二线预计于2014年年底完成。

建成后,兰新二线将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既有的兰新铁路则改为货运专线。

届时,两条铁路相辅相成,既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又可拓宽沿线三省区及中亚等地煤炭、棉花、瓜果等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

!!!!!!!!!!!!!!!!!!!!!!!!!管理施工120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integral-panel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and more 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or atten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The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th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season are of th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integral-panel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The construction effect shows that the integral-panel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 is the new way to treat the bad subgrade.Keywords:integral-panel,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bad subgradeDiscussion on Landscape Gree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ongyuan to Shuangliao in Daqing-Guangzhou Expressway!!!!!!!!!!!!!!!!!!!!!!!!!!Jia Shaoxuan,Zhang Lihua(111)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integrated design of landscape greening of Songyuan–Shuangliao in Daqing-Guangzhou Expressway.Based 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strictly deman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eedling insemination and lawn planting in order to make Daqing–Guanzhou Expressway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exterior landscape and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day one,all blend into one harmonious whole”.Keywords:integrated design,construction management,day oneElementary Discussion on Technical Gist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ystem for Asphalt Pavement!!!! !!!!!!!!!!!!!!!!!!!!!!!!!!!!!!Yan Bingrun,Lu Chuanhong(114)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pavement crack is re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indirect heating slot filling to the rubber-strip direct heating welding seam.The treatment of the flow slide lumps of road pavement and bridge deck is re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slurry seal maintenance to the planing and milling gouge technique.The treatment of pavement and deck leakage is reformed from the original covering maintenance to the penetration repairing maintenance.The silane based maintenance material is all used in the anti-collision wall,guardrail base,box girder and etc of pavement and deck.This maintenance system will completely pre-maintain the bridge and pavement,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construction,a few volatilization losses,economized materials and a littl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and has the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e-maintenance of road and bridge.Keywords:welding seam,rubber strip,planning and milling gouge,penetration repairing,silane basedAnalysis on Case of Removal from Expressway Construction!!!!!!!!!!!Chen Yingping(116)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a case of removal from th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Quanzhou-Sanming Expressway Quanzhou Extension(Nan’an-Hui’an),a construction company was in severe breach of the agreement,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adverse consequences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brought extremely negative social impact.As studied and decided by the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Commanding Department of Fujian Province and Quan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the company is removed from the construction(that is,dissolution of contract).It is the first case of removal from construction in the history of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and its valuable experience is accumulated for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expressway in Fujian Province.Keywords:expressway,removal from construction,case analysisStudy 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oundation Pit at Upper of Tunnel!!!Sun Kunlun(118)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of many projects is more and more influenced by the other structures of city,and the prot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s are higher and higher.Taking a project of Shanghai as a case,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tho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t the upper of tunnel by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The result ofconstruction monitor shows tha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d in this project better controls the displacement of underlying tunnel,and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of design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s.Keywords:tunnel protection,excavation of foundation pit,finite element,construction by blocksDesign of Construction Scheme for Double-way Large-diameter Parallel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 in Soft Soil n Zhu Changliang,Liu Yongfu,Ding Naiwei,LiXiaoxue(121)Regio!!!!!!!!!!!!!!!!!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design of double-way large-diameter parallel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 of Tianjin Zhanan Road Soft Soil Geological Pipe Jacking Project,the article sets forth the plane layout,dimensional selection,supporting scheme,jacking force calculation,back wall design, opening sealing up,weak soil reinforcement and mechanical-type selection of working shaft.This scheme is satisf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ianjin Zhanan Road Pipe Jacking Project.This scheme is economical design,convenient construction,reliable security and good application effect,which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soft soil region,double-way,large-diameter,parallel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scheme,designConstruction of Long-distance Large-diameter Pipe Jacking in Heavy Silty Loam!!!!Gong Yefeng(125)Abstract:The pipe-jacking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a water diversion project.Its total length is about3.0km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in which1300-m over-long-distance pipe jacking section isfrom No.4Shaft to No.3Shaft.The upper of pipe jacking and the cutting section are all heavy silty loams, which are constructed by the cutter slurry balance pipe jacking machine.The phenomenon of large-scale ground settlement,jacking force increment,large Pipe jacking attitude change and continuous equipment failure occurs when the pipe jacking is constructed at about80m.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works out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finally to ensure this long-distance pipe-jacking section being through in the complex geology of heavy silty loam.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pipe-jacking construction of this over-long-distance pipe-jacking section.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similar over-long-distance pipe-jacking project.Keywords:heavy silty loam,over-long-distance pipe jacking,large-diameter slurry balance pipe-jacking machine,to control ground settlementcElementary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Schedule Control in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Rail Traffi!!!!!!!!!!!!!!!!!!!!!!!!!!!!!!!!!!!!!!!!!Dai Junsheng(128)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schedule control appl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hanghai Rail Traffic for the engineering planning management,and the taken measures,and sums up some experience,which can be referred for the relative technical members.Keywords:rail traffic engineering,schedule control,planning management,measuresy Xu Youde(134)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Expressw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Fujian Province Yuansan Expressway Yuanzhou Extension(Nan’an-Hui’an)has been completed.The better effect is achieved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quality,investment, schedule and security control.The article briefly sums up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is expressway by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Keywords:expressway,construction management,working experienceg Qian Liangfeng(136)Discussion on Budgetary Estimation of Labor Cost for Highway Engineerin!!!!!Abstract:The labor cost is one of three costs to compose the direct engineering cost.With the end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