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文解字注3
踊yǒnɡ
注解:跳也。
与走部□别。
从足甬声。
余陇切。
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跻jī
注解:登也。
从足齐声。
祖鸡切。
十五部。
《商书》曰:按口部引咈其耇长,辵部引我兴受其□皆系之周书。
此作商书,恐此为是。
“予顚跻。
”微子篇文,今尙书作隮。
注家云:顚陨,隮坠。
按□降同谓之跻,犹治乱同谓之乱。
俗作隮。
顅命由宾阶隮,毛诗朝隮于西,南山朝隮,周礼九曰隮,皆训升。
左传知隮于沟壑矣,则训降。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跃yuè
注解:迅也。
迅,疾也。
从足翟声。
以灼切。
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跧zhuān
注解:蹴也。
蹴,蹑也。
从足全声。
庄缘切。
十四部。
一曰卑也,絭也。
絭当为拳曲之拳。
鲁灵光殿赋:狡兔跧伏于柎侧。
注当引卑也,絭也。
李善引蹴也,非。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蹴cù
注解:蹑也。
□应云:说文:蹴,蹋也。
以足逆蹋之曰蹴。
从足就声。
七宿切。
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蹋tà
注解:践也。
从足□声。
徒盍切。
八部。
俗作踏。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蹑niè
注解:蹈也。
史记:张良、陈平蹑汉王足是也。
耤田赋注引说文:蹑,追也。
不同。
从足聂声。
尼辄切。
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跨kuà
注解:渡也。
谓大其两股闲以有所越也,因之两股闲谓之跨下。
史记阴矦传作胯下。
攵部曰:□,跨步也。
苦瓦切。
从足夸声。
苦化切。
按古音在五部,音转入于十七部耳。
五经文字云:说文作□。
经典相承,隶省作跨。
此实不然。
夸声在五部,□声在十七部,絶无□字。
至肉部云:说文〈月□〉,隶省作胯。
则更误。
说文有□字,无〈月□〉、胯字。
胯卽□之俗,广韵曰:两股闲也。
玉裁又按:蹴蹋蹑踄蹈躔践七字一气衔接,不当中絶以跨字,疑许书本无跨字。
攵部之□释曰:跨步也。
跨步当为夸步,夸步者,大步也。
大张其两股曰□。
必云夸步不云大步者,□夸双声也。
后人改□作跨,玉篇云:□与跨同。
其明证也。
又专言两股闲则作胯,□字之训则改之曰跨步,皆出后人增窜。
此所以张参本与今本参差乖异而皆不必是欤。
〖注〗□原从月从□作。
□,□字之讹。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踄bóp82下
注解:蹈也。
从足步声。
旁各切。
又音步。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蹈dǎo
注解:践也。
释名:蹈,道也。
以足践之如道。
从足舀声。
徒到切。
古音在三部。
〖注〗□,古文蹈。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躔chán
注解:践也。
方言:躔,历行也。
日运为躔。
从足廛声。
直连切。
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践jiàn
注解:履也。
履之箸地曰履。
履,足所依也。
从足戋声。
慈衍切。
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踵zhǒnɡ
注解:追也。
与止部歱别。
从足重声。
之陇切。
九部。
一曰往来皃。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踔zhào
注解:踶也。
许意踔与蹈义同。
从足卓声。
知敎切。
二部。
广韵丑敎切,蝯跳也。
汉书上林赋趠□闲,史记作踔□闲是也。
又庄子一足踸踔而行,谓脚长短也。
敕甚敕角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蹛dài
注解:踶也。
□应曰:□三苍音帝。
郭训古文奇字,以为古文逝字。
汉书韦昭音徒计切。
按蹛卽□字。
汉书□恽作□,蹛林作蹛。
从足带声。
当葢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蹩bié
注解:踶也。
集韵作□,云反足踶也,匹蔑切。
庄子:蹩躠为仁。
亦作弊薛。
从足敝声。
蒲结切。
十五部。
一曰□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踶dì
注解:躛也。
李轨曰:踶,蹋也。
通俗文曰:小蹋谓之踶。
从足是声。
特计切。
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躛wèi
注解:卫也。
按此必有脱误,当云躗踶也。
牛部□下云:牛踶□也。
然则躗□义略同。
从足卫声。
于岁切。
十五部。
@@□字原从卫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dié
注解:□足也。
案此三字一句。
□卽蹀字也。
叚借作啑作喋。
文帝纪:新喋血京师。
服□曰:喋音蹀屣履之蹀。
如淳曰:杀人流血滂沱为喋血。
司马贞引广雅:喋,履也。
然则喋血者,□血也。
谓流血满地污足下也。
从足执声。
徒叶切。
七部。
□shì
注解:尌也。
与歭偫双声,义略同。
从足氏声。
承旨切。
按旨当作纸。
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蹢zhí
注解:蹢躅,各本夺此二字,文选注四引皆有。
逗足也。
逗各本作住,今正。
逗者止足也,说文无住字。
人部有侸,侸者立也,立者侸也,是为转注。
侸非□躅之义。
易曰:羸豕孚□躅。
三年问:鸣号焉,蹢躅焉。
蹢躅之双声叠韵曰踟蹰,曰跢跦,曰歭□,曰□箸。
俗用踌躇。
从足啻声。
俗本作适省声,非是。
直只切。
十六部。
或曰蹢躅。
按四字衍文。
贾侍中说:足垢也。
贾谓足垢为蹢躅。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躅zhú
注解:蹢躅也。
蹢躅双声。
从足蜀声。
直录切。
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踤zú
注解:触也。
长□赋:帅军踤阹。
汉书音义曰:踤,聚也。
师古曰:踤,足蹴也。
从足卒声。
昨□切。
十五部。
一曰骇也。
一曰仓踤。
今人多用苍猝,古书多用仓卒。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蹶juép83上
注解:僵也。
僵,偾也。
方言:跌,蹷也。
左传:是谓蹷其本。
从足厥声。
居月切。
十五部。
一曰跳也。
孟子: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读亦若橜。
亦者,谓读若厥矣又读若橜也。
橜,瞿月切。
□,蹷或从阙。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跳tiào
注解:蹷也。
方言:自关而西秦晋之闲曰跳。
从足兆声。
徒辽切。
二部。
一曰跃也。
跃,迅也。
□zhèn
注解:动也。
与口部唇,雨部震,手部振,音义略同。
从足辰声。
侧邻切。
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chú
注解:歭□,不前也。
歭见止部,云□也。
今按当云歭□也。
浅人□一字耳。
从足屠声。
直鱼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fú
注解:跳也。
方言:□、□、□,跳也。
从足弗声。
敷勿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跖zhí
注解:楚人谓跳跃曰跖。
见方言。
从足庶声。
之石切。
古音在五部。
〖注〗□,古文跖。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tà
注解:趿也。
按趿当作跳。
方言:□,跳也。
自关而西秦晋之闲曰跳,或曰□。
从足荅声。
他合切。
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yáo
注解:跳也。
方言:□,跳也。
陈郑之闲曰□。
从足□声。
余招切。
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趿sà
注解:进足有所撷取也。
尔雅、毛传皆云:执袵曰袺,扱衽曰襭。
衣部云:以衣衽扱物谓之襭。
襭或作撷。
从足及声。
稣合切。
七部。
《尔雅》曰:“趿谓之撷。
”按所据尔雅扱作趿,无衽字,与今本异,亦与衣部说异,葢衣部用毛传,此据尔雅也。
□bèi
注解:步行猎跋也。
猎今之躐字,践也。
毛传曰:跋,躐也。
老狼进则躐其胡。
猎跋犹践踏也。
从足贝声。
博葢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踬zhì
注解:跲也。
释言、毛传皆曰:疐,跲也。
疐者踬之叚借字。
从足质声。
陟利切。
古音在十二部。
诗正义引竹二反。
《诗》曰:“载踬其尾。
”豳风:载疐其尾。
许所据作踬。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跲jiá
注解:踬也。
中庸:言前定,则不跲。
从足合声。
居怯切。
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跇yì
注解:述也。
述当作□,字之误也。
乐书:骋容与兮跇万里。
裴引如淳曰:跇谓超逾也。
吴都赋说田猎曰:跇踰竹柏,□猭杞柟。
从足世声。
丑例切。
十五部。
邹诞生云:跇一作世。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蹎diān
注解:跋也。
经传多叚借顚字为之,如左传子都自下射之顚是也。
贡禹传:诚恐一旦蹎仆气竭。
从足眞声。
都年切。
十二部。
豳风正义引丁千反。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跋báp83下
注解:蹎也。
依豳风正义订。
跋,经传多叚借沛之字为之。
大雅、论语顚沛皆卽蹎跋也。
毛传:顚,仆也。
沛,拔也。
拔同跋。
豳风狼跋亦或作拔。
马融论语注曰:顚沛,僵仆也。
按豳风狼跋其胡谓□也,□则仆矣。
引伸为近人题跋字。
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邶风传:艹行曰跋。
别一义。
从足犮声。
北末切。
广韵蒲拨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蹐jí
注解:小步也。
毛传:蹐,絫足也。
按絫蹐叠韵。
絫足者,小步之至也。
从足□声。
资昔切。
十六部。
《诗》曰:“不敢不蹐。
”小雅。
走部引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跌diē
注解:踼也。
从足失声。
徒结切。
十二部。
一曰越也。
别一义。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踼tánɡ
注解:跌也。
今本作跌踼也,恐是误倒。
吴都赋:□褫气慑而自踼□者。
刘曰:踼□,顿伏也。
李引声类:踼,跌也。
汉书音义:□,崩也。
从足昜声。
徒郞切。
十部。
一曰枪也。
别一义。
木部曰:枪,歫也。
止部曰:歫,枪也。
按踼与□音义同。
□,歫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蹲dūn
注解:居也。
尸部曰:居,蹲也。
是为转注。
各本作踞也,以俗改正,又增一踞篆于蹲后,今正而□之。
左传:蹲甲而射之。
蹲,居也。
引伸为居积之义。
从足尊声。
徂尊切。
十三部。
山海经作踆。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kuà
注解:居也。
从足荂声。
苦化切。
按此恐又跨字之异体。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躩jué
注解:足躩如也。
论语苞氏曰:躩,盘辟皃也。
从足矍声。
丘缚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踣bó
注解:僵也。
僵,却偃也。
从足咅声。
蒲北切。
按古音在四部。
尔雅释文音赴,或孚豆蒲矦二反,是也。
然则踣与仆音义皆同。
孙炎曰:前覆曰仆。
左传正义曰:前覆谓之踣。
对文则偃与仆别,散文则
通也。
走部□同。
《春秋传》曰:“晋人踣之。
”左传襄十四年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蹇jiǎn
注解:□也。
尣部曰:□,蹇也。
是为转注。
□,曲胫也。
易曰:蹇,难也。
行难谓之蹇,言难亦为之蹇。
俗作謇,非。
从足,寒省声。
九辇切。
十四部。
按各本□作跛,又于蹇篆之上出跛篆,云行不正也,从足皮声,一曰足排之,读若彼。
此后人不知跛卽□之隶变而增之耳。
今□。
曲礼:立毋跛。
郑云:跛,偏任也。
此谓形体偏任一边如□者然。
凡经传多作跛。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蹁pián
注解:足不正也。
南都赋说舞曰:□□蹁跹。
卽上林赋之便□蹩□也。
从足扁声。
部田切。
十二部。
一曰拖后足马。
拖,俗字,当作拕。
读若苹。
此十一部十二部合韵。
或曰徧。
读如徧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kuíp84上
注解:胫肉也。
从足□声。
一曰曲胫也。
广韵作左胫曲。
读若逵。
渠追切。
古音在三部。
按一曰曲胫也,横梗不贯,凡似此者疑皆后人所妄增。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踒wō
注解:足跌也。
跌当为胅,字之误也。
肉部曰:胅,骨差也。
踒者,骨委屈失其常,故曰胅,亦曰差跌。
从足委声。
乌过切。
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跣xiǎn
注解:足亲地也。
亲跣叠韵。
古者坐必脱屦,燕坐必褫袜,皆谓之跣。
如赵盾待君燕,跣以下,此褫袜之跣也。
如晋悼公跣而出,此不暇屦之跣也。
丧大记:主人徒跣。
亦谓褫袜。
从足先声。
稣典切。
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跔jū
注解:天寒足跔也。
周书大子晋解:师旷东,躅其足,曰善哉善哉。
大子曰:大师何举足骤。
师旷曰:天寒足跔,是以数也。
此许所本。
庄子音义亦引周书天寒足跔。
今本周书作足躅,误也。
跔者,句曲不伸之意。
从足句声。
其俱切。
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kǔn
注解:瘃足也。
疒部曰:瘃,中寒肿覆也。
据赵充国传:手足皆有皲瘃之患。
此字篵足,故训为瘃足。
从足囷声。
囷声锴本作困声,非。
古音由敛而侈,囷声字多转入□韵。
苦本切。
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距jù
注解:鸡距也。
左传: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
服曰:以金沓距也。
按鸟距如人与兽之□,此距与止部之歫异义。
他家多以距为歫。
从足巨声。
求许切。
五部。
亦作□、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躧xǐ
注解:舞履也。
郑注周礼曰:鞮屦,四夷舞者屝也。
史记货殖传:蹑利屣。
徐广曰:舞屣也。
蹑一作跕。
跕,吐协反。
地理志:跕躧。
臣瓒曰:蹑跟为跕。
按舞不纳履,故凡不箸跟,曳之而行曰躧履,如隽不疑传、长门赋皆是也。
西京赋说舞曰:振朱屣于盘樽。
薛曰:朱屣,赤丝履也。
从足丽声。
所绮切。
十六部。
□,或从革。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xiā
注解:足所履也。
从足叚声。
乎加切。
凡叚声古在五部。
按□疑〈?段〉之误。
篇、韵有踹字。
丁贯切。
今俗谓语用力踏地曰踹。
〈?段〉音同也。
许书碫字讹碬。
□〈韦叚〉错出,是其比矣。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fèi
注解:跀也。
字亦作剕。
从足非声。
扶味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跀yuè
注解:□足也。
此与刀部刖异义。
刖,絶也。
经传多以刖为跀。
周礼司□注云:周改膑作刖。
按唐虞夏□用髌,去其厀头骨也。
周用跀,□足也。
凡于周言膑者,举本名也。
庄子: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
崔譔云:无趾故踵行。
然则跀□卽汉之斩趾。
无足指,故以足跟行也。
无足指不能行,故别为刖足者之屦以助其行,左氏云踊贵屦贱是也。
髌则足废不能行,跀则用踊尚可行,故跀轻于髌也。
跀一名□,□一作剕。
郑驳异义云:皋陶改膑为剕,吕□有剕,周改剕为刖。
此恐误,与司□注不合。
从足月声。
鱼厥切。
十五部。
□,跀或从兀。
亦形声。
庄子养生主注曰:介,偏刖之名。
崔本作兀,又作□,云断足也。
德充符:申徒嘉,兀者也。
李云:刖足曰兀。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趽fànɡ
注解:曲胫马也。
广雅曰:趽□□也。
□见上。
□,俱达切。
从足方声。
读与彭同。
薄庚切。
古音在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趹jué
注解:马行皃。
战国策、史记云:秦马之良,探前趹后,蹄闲三□。
西都赋:要趹追踪。
广雅:趹,奔也。
从足夬声。
各本作决省声,浅人改也。
古穴切。
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趼yàn
注解:兽足企也。
释嘼:騉蹏趼,善升甗。
又騉駼,枝蹏趼,善升甗。
趼者谓其足企。
企,举歱也,故善登高。
趼本或作研。
研,滑石也。
舍人、李巡、孙炎、郭朴、颜师古皆以蹄下平正如研释之。
从足幵声。
五甸切。
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路lù
注解:道也。
释宫:一达谓之道路。
此统言也。
周礼:浍上有道,
川上有路。
此析言也。
尔雅、毛传:路,大也。
此引伸之义也。
从足各声。
恪故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蹸lìn
注解:轹也。
车部曰:轹,车所践也。
从足□声。
良忍切。
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跂qí
注解:足多指也。
从足支声。
巨支切。
十六部。
按足部当终于路,蹸字跂字不当厕此。
庄子:骈拇枝指。
字只作枝,跂葢俗体。
文八十五按去踞跛二字则八十三。
重四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足部
疋shū
注解:足也。
上象腓肠,肉部曰:腨,腓肠也。
下从止。
止,下基也。
《弟子职》曰:弟子职,管子书篇名。
汉艺文志以列于孝经十一家,是其单行久矣。
“问疋何止。
”谓问尊长之卧,足当在何方也。
内则曰:将衽,长者奉席,请何止。
止一作趾,足也。
古文□为《诗□大雅》字。
雅各布本作疋,误。
此谓古文叚借疋为雅字,古音同在五部也。
亦□为足字。
此则以形相似而叚错,变例也。
或曰胥字。
此亦谓同音叚借,如府史胥徒之胥径作疋可也。
一曰疋记也。
记下云疋也,是为转注,后代改疋为疏耳。
疋疏古今字。
此与足也别一义。
凡疋之属皆从疋。
所菹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疋部
□shūp85上
注解:门户青疏□也。
青字依篇、韵补。
于门户刻镂为□牗之形,而以青饰之也。
□部曰:疏,通也。
薛注西京赋曰:疏,刻穿之也。
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
古诗曰:交疏结绮□。
从疋,从疋者,绮文相连如足迹相□也。
疋亦声。
囱象□形。
囱部曰:在墙曰牗,在屋曰囱。
则囱疋为会意矣。
而云象形者,正谓门户刻文如囱牖也。
读若疏。
所菹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疋部
□shū
注解:通也。
此与□部疏音义皆同。
玉篇引月令:其器□以达。
今月令作疏。
诸书枎疏字,太□作枎□。
太□又有□首,转写讹作□。
从爻疋,爻者,刻文相交也。
疋亦声。
所菹切。
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疋部
文三
品pǐn
注解:众庶也。
从三口。
人三为众,故从三口。
会意。
丕飮切。
七部。
凡品之属皆从品。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品部
岩niè
注解:多言也。
此与言部讘音义皆同。
从品相连。
会意。
《春秋传》曰:“次于岩北。
”僖元年左传文,今左作聂。
聂北,邢地。
杜氏说。
读与聂同。
音同也。
尼辄切。
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品部
喿zào
注解:鸟羣鸣也。
此与雧同意,俗作噪。
方言假喿为锹臿字。
从品在木上。
稣到切。
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品部文三
龠yuè
注解:乐之竹管,此与竹部钥异义。
今经传多用钥字,非也。
三孔,孔同空。
按周礼笙师礼记少仪明堂位郑注、尔雅郭注、应氏风俗通皆云三孔,惟毛传云六孔,广雅云七孔。
□和众声也。
和众声,谓奏乐时也。
万舞时只用龠以节舞,无他声。
从品仑。
惟以和众声,故从品。
仑,理也。
亼部曰:仑,思也。
按思犹□,□理一也。
大雅:于论□锤。
毛传曰:论,思也。
郑曰:论之言伦也。
毛郑意一也。
从仑,谓得其伦理也。
以灼切。
二部。
凡龠之属皆从龠。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龠部
□chuīp85下
注解:□音律管埙之乐也。
八字一句。
音律者,如王者行师,大师吹律合音是也。
竽笙钥箫篪篴管皆竹属,独言管者,举一以该六也。
土属则惟埙可吹。
小师言□,瞽蒙言播,笙师言龡者,各因其文也。
以人气作音曰吹。
从龠炊声。
昌垂切。
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龠部
□chí
注解:管乐也。
管犹筩也,故龠□箫皆曰管乐。
郑司农注周礼云:篪七空。
广雅云八孔,贾公彦引礼图云九孔,其言多转写错乱,疑不能明也。
世本云:暴辛公作□,苏成公作篪。
谯周云:二人善□善篪,记者因以为作,谬矣。
按许于埙□下皆不引世本,于钟磬笙簧琴瑟则引之,其匡谬不在允南之前乎。
从龠虒声。
直离切。
十六部。
篪,□或从竹。
乐记又作竾。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龠部
龢hé
注解:调也。
言部曰:调,龢也。
此与口部和音同义别。
经传多假和为龢。
从龠禾声。
读与咊同。
禾各本作和,今正。
此言其音同而已。
户戈切。
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龠部
龤xié
注解:乐龢也。
龤训龢,龢训调,调训龢,三字为转注。
龤龢作谐和者皆古今字变,许说其未变之义。
今本龤下调下作和也,则与龢下调也,不为转注。
龤与言部谐音同义异。
各书多用谐为龤。
从龠皆声。
户皆切。
十五部。
《虞书》曰:虞书当作唐书。
“八音克龤。
”尧典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龠部
文五重一
□cè
注解:符命也。
诸侯进受于王者也。
者字依韵会补。
尙书王命周公后作□逸诰、左传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矦为矦伯、王使刘定公赐齐侯命及三王世家策文皆是也。
后人多假策为之。
象其札
一长一短,谓五直有长短。
中有二编谓二横。
之形。
蔡邕独□曰:策,□也。
其制:长者一尺,短者半之。
其次一长一短,两编下附。
札,牒也,亦曰□。
编,次□也。
次□者,竹□长短相闲排比之,以绳横联之,上下各一道。
一□容字无多,故必比次编之,乃容多字。
聘礼记云百名以上书于策是也。
一□可容书于□,每□一行而已。
不及百名书于方,则合若干行书之。
百名以上书于策,方卽牍也。
牍,书版也。
□□,竹为之。
牍,木为之。
一□不容则絫□为之,国史□书葢如是。
郑注礼云:策,□也。
此浑言之,不分别耳。
□字五直,象一长一短,象其意而已,□之若干未可肊定也。
蔡氏云:长者一尺,短者半之。
此汉法如是。
郑引钩命决云: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长二尺四寸。
孝经谦半之,一尺二寸。
论语策八寸。
尺二寸者三分居二,又谦焉,此古制也。
见于聘礼、左传序正义者乖异不同,今订之如是,未知然否。
郑注尙书云:三十字一□之文。
服注左氏云:古文篆书一□八字。
汉志:刘向以中古文挍今文尙书。
古文□有二十五字者,有二十二字者,是□之长短不同而字数不同也。
楚革切。
十六部。
凡□之属皆从□。
□,古文□。
从竹。
左传:僃物典筴。
释文:筴本又作□,亦作策,或作□。
按筴者,策之俗也。
□者,正字也。
策者,叚借字也。
□者,□之古文也。
左氏述春秋传以古文,然则□其是欤。
〖注〗册,笧。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部
嗣sìp86上
注解:诸侯嗣国也。
引伸为凡继嗣之偁。
从□口,小徐曰:□必于庙,史读其□,故从口。
按当是从囗,音围。
囗者,国象也,故曰诸侯嗣国。
司声。
祥吏切。
一部。
孠,古文嗣。
从子。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部
扁biǎn
注解:署也。
署者,部署有所网属也。
从户□。
户□者,署门户之文也。
署门户者,秦书八体,六曰署书。
萧子良云:署书,汉高六年萧何所定,以题苍龙、白虎二阙。
方沔切。
古音在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二卷□□部
文三重二
三十部文六百九十三三,小徐作二。
重八十七。
宋本七作八。
小徐作重七十九。
凡八千四百九十八字。
此第二篇都数。
□jíp86下
注解:众口也。
从四口。
凡□之属皆从□。
读若戢。
阻立切。
七部。
一曰呶。
锴曰:呶,讙也。
铉本作又读若呶。
集韵五肴不载此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嚚yín
注解:语声也。
左传曰: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引伸之义也。
从□臣声。
语巾切。
十二部。
□,古文嚚。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嚣xiāo
注解:声也。
左传:湫隘嚣尘。
杜曰:嚣,声也。
广韵曰:喧也。
气出头上。
欠部曰:歊歊,气上出皃。
歊与嚣音同义近。
孟子: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言人自得无欲,如气上出悠闲也。
从□页。
声出而气随之。
故从□页会意。
许娇切。
二部。
页,亦首也。
页部曰:页,头也。
□,嚣或省。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嘂jiào
注解:高声也。
此与口部叫噭声同义异。
一曰大嘑也。
嘑,各本讹呼,今正。
此与叫噭义略同。
小雅:或不知嘂号。
周礼:禁嘂呼叹呜于国中者。
夜嘑旦以嘂百官。
从□丩声。
古吊切。
古音在三部。
《春秋公羊传》曰:言公羊者,以别于凡偁左氏径云春秋传也。
序言其偁春秋左氏,葢主左氏而不废公羊。
“鲁昭公嘂然而哭。
”嘂,各本作叫,讹,今正。
昭卄五年传文。
今本:昭公于是噭然而哭。
何云:噭然,哭声皃。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huàn
注解:嘑也。
嘑,各本作呼,今正。
嘑,号也。
广雅:□,鸣也。
玉篇云:□,荒贯切。
与唤同。
广韵同。
按说文无唤字。
然则□、唤古今字也。
从□萈声。
读若讙。
呼官切。
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部
器qì
注解:皿也。
皿部曰:皿,饭食之用器也。
然则皿专谓食器,器乃凡器统偁。
器下云皿也者,散文则不别也。
木部曰:有所盛曰器,无所盛曰械。
陆德明本如是。
象器之口,谓□也。
与上文从□字不同。
犬所□守之。
会意。
去冀切。
冀当作旣。
十五部。
文六重二舌shé
注解:在口,所□言别味者也。
言下各本有也,剩字。
者依韵会补。
口下曰:人所以言食也。
口云食,舌云别味,各依文为义。
舌后字有互讹者,如左传舌庸讹后庸,周书美女破后讹破舌是也。
从干口。
干,犯也。
言犯口而出之。
食犯口而入之。
干亦声。
干在十四部,与十五部合韵。
食列切。
十五部。
凡舌之属皆从舌。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舌部
□tàp87上
注解:歠也。
歠,□也。
曲礼曰:毋嚃羹。
广韵:嚃,歠也。
然则嚃卽□也。
羹之无菜者不用梜,直歠之而已。
礼禁□羹者何也。
□者流歠。
许浑言之耳。
从舌沓声。
他合切。
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舌部
舓shì
注解:□舌取食也。
从舌易声。
神旨切。
按旨当作纸。
十六部。
□,舓或从也。
也声古在十七部,与十六部合韵冣近。
或作舐,或作狧。
汉书:狧庸及米。
文三重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舌部
干ɡān
注解:犯也。
犯,侵也。
毛诗干旄、干旌假为竿字。
从一,从反入。
反入者,上犯之意。
古寒切。
十四部。
凡干之属皆从干。
路径:段注说文□第三卷□干部
□rěn
注解:□也。
□,刺也。
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北极之嶟嶟。
从干。
入一为干,入二为□。
说会意之恉。
读若饪。
同音也。
如审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