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导学案
《口耳目》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五官:口、耳、目。
2.学会正确使用口、耳、目,提高语言沟通和感知能力。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导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教材、小黑板、五官的图片等教具。
2.准备一些与五官有关的谚语或小故事。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们平时都用哪个部位与人交流?学生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说出五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现在我们学习《口耳目》这节课,你猜猜这节课要学会什么?
二、新课学习(20分钟)
1.读课文(5分钟)
老师放映课文《口耳目》,并鼓励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8分钟)
a.师生互动:根据课文内容,师生一起回答问题。
问题1: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诗里提到了“目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问题2:我们有时会说,别让我看见你这么做。
这是我们的目想和我们做的事情有关,怎样打个比方说明这和“目”有关呢?
b.师生共读课文,理解相关概念。
口:吃饭、唱歌、说话等都是用它。
同学们每天要记住好好保护自己的口,不乱丢东西、不乱吃东西。
耳:听力是重要的,要勤于听,能走路的时候学会看路边的那个“和”字,都是听得爸爸妈妈讲的。
知道吗,要注意保护耳朵哦。
目:看书、看报、看电视等都是用它。
双眼是我们的宝贝,要努力保护它们。
3.拓展运用(7分钟)
a.解释一些相关成语和谚语,与学生进行互动。
如目不转睛、咬字清晰以及耳濡目染等。
b.请学生举一些生活中有关五官的例子或者事物。
4.操练巩固(5分钟)
a.教学演示:引导学生做一道听后选题。
b.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和表演与五官有关的活动。
选择一个小组代表发言。
三、课堂小结(5分钟)
1.老师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要点。
2.作业布置:背诵《口耳目》一课,并写一小段话,描述你们生活中与五官相关的事情。
【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人体的五官,学会了正确使用口、耳、目,提高了语言沟通和感知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和谚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五官的理解。
在课堂小结环节,及时总结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记忆。
通过布置作业,进一步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
整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延伸(15分钟)
1. 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口、耳、目都是人体对外界的感知器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它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口腔卫生不好容易引起口腔疾病,如蛀牙、口臭等;耳朵不干净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耳朵感染;眼睛不注意卫生容易引起眼疾,如结膜炎、干眼症等。
因此,我
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刷牙、洗脸、洗手、清洁耳朵等,并定期洗眼、检查牙齿和耳朵,保持口、耳、目的健康。
2. 听力与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耳朵是人体感知外界声音的器官,通过耳朵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良好的听力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他人的意思,更好地进行交流。
而语言沟通又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通过口与耳的协调使用,我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他人进行互动。
因此,我们要重视听力的培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积极参与各种语言活动,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听力水平。
五、检验与评价(10分钟)
1. 教师与学生互动,进行课堂小测验,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和思考,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的五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正确使用口、耳、目,提高了语言沟通和感知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和谚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对五官的理解。
在教学延伸环节,强调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听力与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小测验,检验了学生对本
节课的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引导还可以更加细致和具体,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