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西北工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陕西省西北工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生版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喉咙.(lóng)木讷.(nà)贮.蓄(zhù)咄.咄逼人(duō)
B.稽.首(qǐ)菡萏.(dàn)刹.那(chà)参差.不齐(cī)
C.倜傥.(tǎng)框.架(kuāng)粗犷.(kuàng)前仆.后继(pū)
D.怂.恿(sóng)蜷.伏(quán)黄晕.(yùn)拈.轻怕重(niān)
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嘹亮恣雎摇蓝翻来覆去B.睿智分歧企盼通霄达旦
C.娉婷旁骛诸侯金碧辉煌D.亵渎祥和锲合雕粱画栋
3.(6分)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1)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
(2),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诫子书》)
(3)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
(7)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诸葛亮《出师表》)
(8),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
(9),光滑的石井栏。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从这点出发,。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4.(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习题。
她幼年就失去双亲,流落孤儿院,吃尽苦头,不到九岁便做了童工,后得重病被赶出工厂,成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是她化悲痛为力量,担负起丈夫未竟的事业。
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
就义前,她一直面带笑容,并说道“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
(1)文段中的“她”是谁?
(2)请根据文段简要分析人物的形象。
5.(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2023年央视兔年春晚舞台上,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惊艳
..亮相。
②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文化展示,
而是以VR三维绘制的方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眸与致敬。
③这个节目收获的好评告诉我们,本土文化创意
开发工作首先要坚持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守正”。
④另外,还要在创字上下功夫,深入挖掘自身的
特色
..文化资源,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⑤我们_______找到传统
..与现代的结合点,_______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⑤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将关联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语段中画线的“这个节目”“传统文化”的短语类型不同。
B.第①句话的宾语是“亮相”。
C.语段中加点的“弘扬”“特色”“传统”的词性各不相同。
D.第②句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7分)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活动一:感孝情】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写出“孝”字的第五画。
【活动二:扬孝心】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活动三:践孝行】小宇的奶奶过七十大寿,家里要宴请亲朋,小宇的爸爸说的答谢词中有两处用语不当,请你帮他找出来并改正。
答谢词
ㅤㅤ大家好!今天是令堂的七十寿辰,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
我代表全家真诚地感谢各位的惠顾。
谢谢大家!
将改为将改为
【活动四:悟孝义】请结合《礼记》中的观点,说说材料中周秉坤和“狼先生”的“孝”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材料一】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相较于哥哥、姐姐的成就,周秉昆确实是最平庸的那个,但他撑起了周家的一片天。
父亲、哥哥、姐姐都在外地工作,几年不能回来一次,“老疙瘩”周秉坤陪伴母亲。
母亲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躺了两年的植物人母亲终于醒了过来。
【材料二】今年春节,抖音上一个带着老人孩子去三亚度假的“狼先生”火了。
他的母亲是六零后,平时节俭惯了,临走把在三亚置办的锅碗瓢盆、扫把簸箕,没用完的调料,切了半截的胡萝卜都带了回去,一下子打了17
个包裹。
“狼先生”光快递费就花了五六百,网上有很多人说他不会算经济账。
三、阅读(共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计30分)
7.(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天上掉馅儿饼”,被我们视为笑谈。
其实,网上流传的“躺赢”这个词儿,说的不正是这个意思嘛!
②信投机却不信规则,想成功却不想积累,想收获却不去耕耘,以为人生靠偶然一次机会就能一劳永逸。
错了,
世上没有这样的好事!
③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从来就没有躺赢的文化传统。
万里黄河,被《大英百科全书》定义为“中华文
明的摇篮”。
然而,中华文明并不是从岁月静好里“孵”出来的。
为了利用黄河、抵御灾害,从大禹治水到小浪底工程,中华儿女的拼搏,千百年来一以贯之。
得天独厚,背后从来都是人定胜天。
④五千年文明史,是一个个方块字写出来的,“无一字无来历”,背后写满了实干与进取。
⑤五千年文明史,是大哲先贤一代代传递的,传诵的是“天道酬勤”,教化的是“水滴石穿”,向往的是“春华秋
实”。
⑥今天的奋进者,应该看破躺赢的虚无。
靠碰运气而成功的故事,从来如南柯一梦,只是怠惰的借口、无能的掩
饰。
理想远大的个人、成熟理性的社会、目标笃定的民族,只会选择脚踏实地,不会相信终南捷径。
⑦今天的奋进者,应该警惕躺赢的逻辑。
各种光怪陆离的思潮碰撞,带来了躺赢的心态。
如果人人自甘平庸、人
人放弃责任、人人贪图享乐,何来人人出彩的可能?我们更应保持主流价值的定力,珍视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让社会共识牢牢锚定在奋斗精神之上。
⑧今天的奋进者,也应该深思躺赢心态的成因。
躺赢心态的出现,源自钻空子的心思、擦边球的打法;而奋斗的
热望,来自公正的规则、公平的机会、稳定的预期。
而这,恰恰要靠奋斗实现!
⑨有人羡慕,一些网红、艺人,一颦一笑便是万人追捧,举手投足就可日进斗金。
但是,一些人随着违法失德行
为的曝光,一夜之间人设崩塌,“明星梦”烟消云散。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永远是艺术的铁律,那种才长半尺就要结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粒肯定是瘪的。
⑩那些相信躺赢和投机的人,那些忙于低头寻找捷径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⑪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铸就了一个个“可能”,唯独证明了一个“不可能”
_____!
(选自2021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有改动)【材料二】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
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
“内卷”上。
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
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
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
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选自2021年5月20日《光明日报》《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材料三】
疫情期间,附中教师义务为学生及学生家属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材料四】
①青春如朝日萌发,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
该如何度过,才能让青春的枝头绽放梦想之花?2021年,有太多的优秀青年给我们树立了可观可感的榜样。
头绑“胡萝卜”发绳、别着可爱黄色发卡、手涂“珍珠”美甲的“00后小将杨倩,一举射落了东京奥运会首金;在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时,一声“北京明白”让世人看见了中国年轻航天人的沉着冷静;众多青年演员用情用心演绎爱国电影《长津湖》,为世人再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战斗姿态……青春何以为青春?有人已经给出答案: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攀升,把青春的激情铺满积极向上之路。
②“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过往已经给出昭示,把个人的理想
......
追求融入到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青春的光芒定将格外闪亮................................。
(1)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在第⑪段的横线上补充一句合适的话。
(2)请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和材料四的文字给我们的启示,为材料四第②段加点的句子增加两个事实论据(不能与材料中的事实重复)。
(3)下列选项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上流传的“躺赢”这个词正是“天上掉馅儿饼”的意思。
B.我们更应保持主流价值的定力,珍视全社会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让社会共识聚集在奋斗精神上。
C.材料一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人民利用黄河、抵御灾害,从大禹治水到小浪底工程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万里黄河,被《大英百科全书》定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的观点。
D.材料四画横线的句子是比喻论证,将人们比作爬山虎,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人们在青春时要向着梦想,踔厉奋发,
使论证通俗易懂。
(4)近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躺平”“躺赢”这样的词语。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的青年,只有警惕躺赢的逻辑,才能有保持主流价值的定力。
B.那些忙于低头寻找捷径的人,都是相信躺赢和投机的人。
C.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在岗位上会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
D.材料一第⑨段“那种才长半尺就要结穗的谷子,不管穗形多么好看,谷粒肯定是瘪的”这句话是在说不奋进不
努力,就肯定不会有好的收获。
8.(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晨曦里的莫高窟
李宝堂
①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甘肃师范大学学习的时候。
从那以后,莫高窟成了我魂牵
梦萦的地方,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
或参观洞窟,或临摹壁画,或现场写生,或学术交流,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②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萨和神采飞扬的飞天,描
绘过姿态万千的“反弹琵琶”,欣赏过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雄强之气……正是在这“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精心保护和整理,莫高窟成为全世界瞩目、光彩熠熠
的古代美术“博物馆”。
作为甘肃的本土画家,我们有责任用画笔表达对于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④我们阅读了有关史料与书籍,领略了敦煌艺术的伟大与神奇,深为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和
“夜夜敦煌入梦来”“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我心归处是敦煌”的炽热情怀所感动。
经过反复探讨,我们确定创作一幅以莫高窟为主体形象的绝版套色木刻版画。
为增强现场体验,在动笔之前,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感受金秋时节莫高窟日出的壮美。
⑤大约清晨七点钟,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莫高窟,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
站在山顶,微风吹拂,山色朦胧。
三危山巅有个牌坊叫南天门,由此俯瞰群山,逶迤连绵,莽莽苍苍,一派雄风。
而鸣沙山和莫高窟则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⑥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
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莫高窟九层楼的宕泉河畔,
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莫高日出的动人时刻。
⑦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
高峻厚重的山体,连绵起伏的沙丘,自然流畅
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
这时,就像一块大幕
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间照在了依崖而建的九层楼上。
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在阳光下光彩熠熠,亮丽夺目。
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也瞬间显现,凹凸有致,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⑧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蓊郁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
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⑨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
⑩回到兰州,带着激情,我和朋友投入了创作。
我们商量后决定这样描绘: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九层楼,激情涌动,一切尽待挥洒。
⑪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是很大,但姿态优美,非常醒目。
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崖壁和秋树染得绚丽灿烂,人物与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⑫经过半年多紧张创作,作品终于完成了。
展出后画界朋友评论,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色彩强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无限遐想。
⑬而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24日)(1)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表格填充完整。
文章脉络“我”对莫高窟的情感态度自从求学时期第一次到莫高窟至以后几十年间到访①
②“我”想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回到兰州完成与莫高窟相关的画作③
(2)文章第④段提到几位人物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的画线句子。
(4)读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
..九层楼,激情涌动,一切尽待挥洒。
(5)某文学刊物《文心》设有“心灵驿站”“谈古论今”“人生百态”“文化之旅”等栏目。
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9.(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特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①三军可夺.帅也②博学而笃.志③切.问而近思④君子固.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学而时习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博学而.笃志
C.而.乐亦无穷也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4)【乙】文中孔子在弟子们饿得站不起来时,还不停地讲学、诵读、弹琴、歌唱,这体现了孔子①的观点(用【乙】文中的句子回答)。
回想你学过的初中课文,孟子的哪句话也体现了这一观点?②。
(用课文原句回答)
10.(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甲)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请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
(2)甲乙两首诗抒发的是不同人的思乡之情,甲诗抒发了①(人)的思乡之情,乙诗抒发了②(人)的思乡之情。
四、作文(50分)
11.(50分)作文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得我们的下一代去打!”观影《长津湖》让我们流泪了。
“我们要保护好手中的国旗。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传递国旗的北京警察笑着流泪了。
“我们来就是夺冠的。
”中国女足在亚洲杯决赛中3:2绝杀韩国问鼎,国人流泪了……太多的话语、片段、场景、情节,一次次戳中我们的泪点,让我们情不自禁。
要求:请以“泪点”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不得透露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2023年陕西省西北工大附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木讷”的“讷”应读作“nè”;
B.正确;
C.有误,“框架”的“框”应读作“kuàng”,“粗犷”的“犷”应读作“guǎng”;
D.有误,“怂恿”的“怂”应读作“sǒng”。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恣雎”的“雎”应写作“睢”,“摇蓝”的“蓝”应写作“篮”;
B.有误,“通霄达旦”的“霄”应写作“宵”;
C.正确;
D.有误,“锲合”的“锲”应写作“契”,“雕粱画栋”的“粱”应写作“梁”。
故选:C。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曲肱而枕之(重点字:肱)
(2)淫漫则不能励精
(3)山岛竦峙(重点字:竦峙)
(4)随君直到夜郎西
(5)长风破浪会有时
(6)贤者能勿丧耳
(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重点字:遗)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9)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重点字:畦)
(10)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4.【分析】《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江姐、陈然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联系“她幼年就失去双亲,流落孤儿院,吃尽苦头,不到九岁便做了童工,后得重病被赶出工厂,成年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是她化悲痛为力量,担负起丈夫未竟的事业。
在狱中,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可知“她”
是江雪琴。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江姐是《红岩》中比较丰满的艺术典型。
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警惕。
在重庆的朝阳码头,她看到甫志高穿着西装给她掮行李,当即识破了甫志高好表现的心理,表现了她高度的党性。
在赴华蓥山的途中,她看到了挂在城头上的丈夫的头颅,悲痛欲绝,但她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非凡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并化悲痛为力量,勇敢地担负起丈夫未竞的事业。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
答案:
(1)江雪琴
(2)不怕艰苦,不向命运屈服,有坚定的信仰,坚强,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5.【分析】(1)本题考查标点的运用辨析。
第④句中“另外,还要在创字上下功夫”的“创”应加双引号,这里是强调、突出的作用。
(2)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与“能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句意上是递进关系,应用表递进的关联词,如“不但,还”等。
(3)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积累。
A.有误,两个短语类型相同,都是偏正短语。
B.有误,“亮相”是谓语。
C.有误,“特色”“传统”都是形容词。
D,正确。
故选:D。
【解答】答案:
(1)给“创”字加上双引号。
(2)不仅……还
(3)D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分析】【活动一:感孝情】本题考查汉字笔顺。
“孝”的笔顺:横,竖,横,撇,横撇/横钩,竖钩,横。
【活动二:扬孝心】本题考查标语设计。
根据活动主题“孝亲敬老”,恰当运用修辞,如:孝是和谐的基石。
【活动三:践孝行】本题考查语言得体。
“令堂”是敬辞,称对方的母亲,这里应该用“家母”;“惠顾”是商家欢迎顾客到来的礼貌用语,这里应该用“光临”。
【活动四:悟孝义】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根据“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周秉坤陪伴母亲。
母亲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躺了两年的植物人母亲终于醒了过来”能看出,周秉坤是发自内心的尊敬、照顾母亲,体现了“大尊尊亲,其次弗辱”的要求。
根据“他的母亲是六零后,平时节俭惯了,临走把在三亚置办的锅碗瓢盆、扫把簸箕,没用完的调料,切了半截的胡萝卜都带了回去,一下子打了17个包裹”“光快递费就花了五六百,网上有很多人说他不会算经济账”可知,“狼”先生的行为属于其下能养,他仅仅是给母亲养老,行动盲目。
【解答】【活动一:感孝情】
【活动二:扬孝心】示例:孝是和谐的基石
慈为父母心,孝是儿女情
【活动三:践孝行】“令堂”改为“家母”“惠顾”改为“光临”
【活动四:悟孝义】周秉坤的孝体现在大尊尊亲,其次弗辱。
周秉坤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不打骂侮辱父母。
他承担起家庭重担,陪伴和照顾母亲。
“狼”先生的行为属于其下能养,他仅仅是给母亲养老,行动盲目。
三、阅读(共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计30分)
7.【分析】本文是以“躺赢”为主题的材料阅读。
第一题考查句子补写,第二题考查论据的补充,第三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第四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解答】(1)结合“信投机却不信规则,想成功却不想积累,想收获却不去耕耘,以为人生靠偶然一次机会就能一劳永逸。
错了,世上没有这样的好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从来就没有躺赢的文化传统”“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铸就了一个个‘可能’”,可补写句子:不奋斗就不可能创造幸福。
(2)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和材料四的文字,所列举的事例符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皆可。
示例:①中国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0岁左右,却创造了无数个奇迹,引领中国科研向高峰进发。
②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落后到追赶再到超越,现已建立了中国的空间站。
(3)ABD.正确;
C.有误,材料一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人民利用黄河、抵御灾害,从大禹治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