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古籍基本知识:古籍的版式(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科|古籍基本知识:古籍的版式(一)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通常指1911年以前中国境内抄写或者印制的书册,其中以线装书最为常见。

那么古籍版式,顾名思义则为古籍版刻的样式。

一般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

图1:古籍版式图
版面
即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

版面以外空白的地方,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

版框
即版面的四周。

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

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再加一条细线的叫“双边”或“双栏”。

一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

界行
也称界格。

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

一页有几行,一行有几
字,叫“×行×字”。

通常多以半页计算,叫“半页×行×字”,或将半页省略,直接叫“×行×字”。

有的书在正文中间夹有双行小字,如小注每行字数与正文相同,就无需另加说明,如与正文不同,则可写成“×行大字×字小字×字”。

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版心
即指版面中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也可叫“中缝”。

版心往往用花纹货横线分成三段,花纹按照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有下面为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叫“双鱼尾”。

鱼尾本事根据花式又可分为“黑鱼尾”“白鱼尾”和“花鱼尾”。

其中以“黑鱼尾”最常见。

(如图二)鱼尾分叉指点正当版面中心,可作为对着书页的标准点。

版心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

图2:鱼尾示图
象鼻
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

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线特别粗的叫“粗黑口”或“大黑口”,不加线的则为“白口”。

书耳
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因为形状像耳朵,所以称书耳。

里面常刻
篇名,方便翻阅。

坊刻本以及某些家刻本在序目后面或者卷末空白处喜欢刻印一个“牌记”,也叫“书牌”或“木记”,说明此书是何时何地哪一家所刻,有时还加几句以表白此书内容如何好,刻印如何精。

(文/根据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整理;编辑/马磊)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