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冀少版七年级上《第4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同步练习(卷三)(含答案)11380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冀少版七年级上《第4章多种多样的动物》同步练习(卷三)试卷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下列器官中,不能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
A.蝗虫的气管
B.金鱼的鳃
C.蜥蜴的肺
D.家鸽的气囊
2. 在做完“探究蚯蚓在不同物体表面的爬行速度”的实验后,对蚯蚓的处理方法是( )
A.随手扔掉
B.放进垃圾桶
C.放回大自然
D.用作鱼饵
3. 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
A.对象中的一个
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
D.以上都对
4. 洞庭湖某些区域曾经是感染血吸虫病的高危区,血吸虫的幼虫在钉螺内繁殖并发育。

人与牛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

请分析血吸虫、钉螺、人、牛分别属于什么类群的动物()
A.扁形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哺乳动物
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哺乳动物
D.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
5. 小明对蜗牛生活习性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蜗牛的听觉灵敏,稍有声音立即会躲
B.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C.蜗牛的主食是植物的嫩叶和嫩芽
D.蜗牛利用腹足四处爬行觅食
6. 下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水杉
C.珙桐
D.桫椤
7.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它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是( )
A.头后有颈使头能灵活转动
B.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
C.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D.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8. 被称为“国之重器”的港珠澳大桥,建在珠江口伶仃洋上。

这里是有“水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的重要活动区域。

大桥建设者做到了施工中白海豚“零伤亡”,实现了“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目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海豚用鳃呼吸有助于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
B.白海豚和人一样,心脏四腔,有两条循环路线
C.白海豚和大熊猫一样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D.“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
9. 涡虫的体形是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________(判断对错)
10. 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称________.
11. 有人说:“地球上如果没有了昆虫,植物就不会生存繁衍了。

”这是因为昆虫等动物在植物繁殖过程中,具有帮助植物________的重要作用。

12. 环节动物身体从前到后有许多形态相似的________ 组成。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13. 如图所示为线形动物蛔虫结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蛔虫寄生在人的________里,身体细长,成圆柱形;
(2)体表有________,起保护作用;
(3)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________;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生殖能力强。

14.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

如图为五个动物类群的代表动物。

请观察这些动物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
(1)A属于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

A的身体由________层细胞构成,该类生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细胞是________。

(2)与A比较,B身体对称的方式是________。

B所属的动物类群名称是________,除身体对称方式外,请再列举该类动物的一个主要特征________。

(3)在观察C时我们发现可以通过________来区分它的前端和后端。

若将它放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现它比在玻璃上运动的________(填“快”或“慢”)。

(4)A和D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5)E终生用________呼吸,在陆地上产________繁殖后代,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与它同属一个类群的动物还有:________(至少举2例)。

15. 动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请你来总结和概括。

(1)生活在水中的鱼,可以看到它的口与鳃盖后缘不停地相互交替张开和关闭,这是鱼在进行什么生理活动?______________。

而蚯蚓身体中与鱼鳃功能相当的结构则是_____________。

(2)秋天的夜晚,在屋檐下和地面上会看到许多蛐蛐,它们都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与干燥的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蛐蛐的体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鸽能在空中飞翔,这与它的食量大,________________强有关,而且家鸽在呼吸时,除了肺之外,还有许多与肺相连的_______________参与辅助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16. 2020年,安化县发布《关于在资江安化段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规定从2020年7月1日零时起实行常年全面禁捕(鱼类)。

请根据鱼类有关知识回答:
(1)我县池塘饲养的“四大家鱼”包括鲢鱼、鳙鱼、________、________。

(2)鱼通过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3)在鱼口前方滴墨汁,会发现墨汁由口进入,然后顺着________流出来;鱼从该处流出的水与流入口中的水相比,________(气体)明显增多。

(4)你认为全面禁捕的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年冀少版七年级上《第4章多种多样的动物》同步练习(卷三)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
1.
【答案】
D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的动物有着不同的呼吸器官。

据此答题。

【解答】
A、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用气管呼吸,正确;
B、金鱼属于鱼类,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
C、蜥蜴属于爬行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正确。

D、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错误;
2.
【答案】
C
【考点】
探究蚯蚓的运动
【解析】
(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解答】
蚯蚓是有益动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做完实验后,要将蚯蚓放回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所以要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3.
【答案】
B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科学探究采用的方法有很多: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探究的对象和探究的目的来决定.其中调查法是科学探究中常采用的方法.
【解答】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
【答案】
A
【考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扁形动物、软体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常见动物。

【解答】
解: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因此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钉螺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有贝壳,因此钉螺属于软体动物;人、牛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因此人、牛都属于哺乳动物。

所以血吸虫、钉螺、人、牛分别属于扁形动物、软体动物、哺乳类、哺乳类。

故选:A。

5.
【答案】
A
【考点】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据此解答.
【解答】
A、蜗牛没有听力,但是有感受震动的能力,错误;
B、蜗牛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正确;
C、蜗牛以植物的茎和叶为食,主食是植物的嫩叶和嫩芽;正确;
D、蜗牛利用腹足四处爬行觅食,正确。

6.
【答案】
A
【考点】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解析】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据此答题。

【解答】
解:A.水杉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裸子植物,A正确;
B.金花茶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
C.珙桐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C错误;
D.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D错误。

故选:A。

7.
【答案】
D
【考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A
【考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考查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
解:A.白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A错误;
B.白海豚和人都属于哺乳动物,心脏四腔,有两条循环路线,B正确;
C.白海豚和大熊猫都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C正确;
D.“白海豚不搬家”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0分)
9.
【答案】

【考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恒温动物
【考点】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解析】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解答】
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动物称恒温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而恒定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11.
【答案】
传粉
【考点】
昆虫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解答】
解:昆虫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12.
【答案】
体节
【考点】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4 小题,每题 10 分,共计40分)
13.
【答案】
小肠
角质层
肛门
【考点】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图中:①口,④肛门,②消化器官,③生殖器官。

【解答】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靠吸食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蛔虫体表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防止消化液的侵蚀,有保护作用.
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①口,后端有④肛门。

蛔虫的生殖器官非常发达,生殖能力强。

14.
【答案】
(1)腔肠动物,两,刺细胞
(2)左右(或两侧)对称,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
(3)环带,快
(4)有口无肛门
(5)肺,卵,蜥蜴和蛇
【考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蚯蚓的运动
蚯蚓的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观图可知: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B乌贼属于软体动物、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E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
解:(1)A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水螅的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

(2)B乌贼属于软体动物,身体左右对称,软体动物还具有身体柔软,用鳃呼吸,体外有外套膜等特征。

(3)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称为环节动物;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

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靠近身体的前部。

蚯蚓是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配合运动的,在平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

因此蚯蚓在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快。

(4)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A和D在形态结构上的共同特点是有口无肛门。

(5)E乌龟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因此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甲鱼、扬子鳄、壁虎、蜥蜴、蛇等都属于爬行动物。

15.
【答案】
(1)呼吸,湿润的体壁
(2)外骨骼
(3)消化能力,气囊
【考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蚯蚓的特征
鱼类的主要特征
【解析】
动物身体某种结构的特点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
解:(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来呼吸的。

(2)蛐蛐的体表具有外骨骼,鳞片和外骨骼都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3)家鸽的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补充营养,与此相适应,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补充在飞行中消耗的营养;家鸽的体内有许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16.
【答案】
(1)青鱼,草鱼
(2)尾部和躯干部,鳍
(3)鳃盖后缘,二氧化碳
(4)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考点】
鱼类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鱼类的主要特征
【解析】
本题考察了鱼类相关知识,包括鱼类呼吸方式、游泳方式等,第一小题属于知识拓展,对学生的知识范围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注意拓宽知识面。

【解答】
解:(1)“四大家鱼”包括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2)鱼类在游泳时会摆动尾部以及躯干部位,利用它们的摆动以及鳍的划动相互协调来游泳。

(3)鱼类是用鳃呼吸的,鱼类呼吸时从水中摄取溶解氧,水从口部流入从鳃流出,同时水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4)过度捕捞会破坏生态环境,全面禁捕可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