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习题课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习题课
1.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 )
A.闪电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臭氧层空洞
2.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下列试剂中的( )
A.Na2CO3(溶液) B.NaHCO3(溶液)
C.H2O D.浓H2SO4
3.氮的某种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这种氮的氧化物是( )
A.N2O B.NO
C.NO2 D.N2O5
4.H5N1型禽流感病毒是造成禽流感的罪魁祸首之一,已知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杀毒剂,可以有效杀死各种病毒,其分子式为:C2H4O3,它具有氧化性、漂白作用,下列物质中漂白作用原理与过氧乙酸不同的是( )
A.氯水 B.臭氧
C.二氧化硫 D.过氧化氢
5.将SO2和SO3两种气体的混合物通入BaCl2溶液,其结果是( )
A.两种气体都被吸收,并有BaSO4沉淀生成
B.只有BaSO4沉淀,SO2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C.生成BaSO3和BaSO4两种沉淀
D.只生成BaSO4沉淀,SO2从溶液中逸出
6.实验室里为了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气体,最好选择下列装置中的( )
7.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
A.小于7 B.小于5.6
C.在5.6~7之间 D.等于5.6
8.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
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
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
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9.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0.00005%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10.已知氯水的漂白作用实际上是其中所含的次氯酸引起的。
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到底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的产物引起的,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红褪色,某同学设计了如上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指出该装置图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修改后的装置,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秒3个气泡的速度通入品红的乙醇溶液时,经过一小时后,品红仍不褪色。
这说明品红褪色不是二氧化硫直接导致的。
由此可推测SO2能使品红的水溶液褪色,是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起作用。
(3)为了进一步探究,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水溶液各20 mL于两只小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各加入20 mL 0.1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和20 mL 0.1 mol/L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多少)与褪色快慢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多”或“少”填写表中画线处
的内容。
同浓度溶液SO2-3HSO-3H2SO3褪色速度
Na2SO3溶液多少少快
NaHSO3溶液较上面
____
较上面
____
较上面
多
慢
_____。
11.A、B两种气体都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国家《环境保护法》严禁未经处理就把它们排放到空气中。
A是一种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A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水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酸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都能分别使品红试液褪色,但两者水溶液混合后却不能使品红褪色且溶液酸性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
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测,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
该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
(1)B中应该装下列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 .NaCl 溶液
B .KMnO 4溶液
C .盐酸
D .澄清石灰水
(2)A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
①A 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
(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的成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习题课
1.A [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为因素无关。
]
2.C [NO 2溶于水且与水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故用水即可除去NO 2同时还能产生NO ,是最理想的除杂方法。
而A 、B 项可产生CO 2新的杂质气体;D 项浓H 2SO 4不能除去NO 2。
]
3.B
4.C [C 2H 4O 3的漂白为氧化性漂白,选项中氯水、臭氧、过氧化氢均为氧化性漂白,只有SO 2是和有色物质化合而漂白。
]
5.D [SO 3溶于BaCl 2溶液会发生反应:SO 3+H 2O===H 2SO 4,H 2SO 4+BaCl 2===BaSO 4↓+2HCl ,而在HCl 存在的酸性条件下,SO 2不能与BaCl 2反应,而是从酸性溶液中逸出。
]
6.D [SO 2气体易溶于水,故吸收SO 2时需采用防倒吸的装置。
]
7.B
8.B [根据火箭喷出大量红烟可推知其应是NO 2,而高温下N 2与O 2反应生成的是NO ,而不是NO 2。
]
9.A [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发生的反应有CaCO 3=====高温CaO +CO 2↑、CaO +SO 2===CaSO 3、2CaSO 3
+O 2===2CaSO 4(炉渣),因此能减少SO 2的排放;空气中臭氧体积分数超过0.00005%时会对人体、动植物等造成危害;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含磷合成洗涤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
10.(1)①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或缺少干燥二氧化硫的装置)
②没有尾气吸收装置 (2)H 2SO 3、HSO -3或SO 2-3 (3)①少 多 ②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主要
是SO 2-3 SO 2-3浓度大褪色快,而SO 2-3浓度小时褪色慢
解析 (1)中探究干燥的SO 2是否能使品红褪色,要求SO 2必须干燥,且因SO 2为有毒气体,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
(2)(3)则是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需要注意通过现象分析实验实质。
11.(1)2Ca(OH)2+2Cl 2===Ca(ClO)2+CaCl 2+2H 2O
(2)2H 2SO 3+O 2===2H 2SO 4 (3)SO 2+Cl 2+2H 2O===2HCl +H 2SO 4
12.[提出猜想]气体为CO 2 气体为SO 2 气体为CO 2和SO 2的混合气体
[实验探究](1)B (2)证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SO 2 (3)证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CO 2
[得出结论](4)CO 2和SO 2的混合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