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
的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进
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0例研
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
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5.00%低于对照组30.0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下肢骨折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深静
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骨折;综合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
因近年来外伤性截瘫、下肢创伤发病率持续增高,加之临床不断推广膝关节置换术、人工髓
关节术,增高了骨科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深静脉血栓指人体深静脉内血液因
多种因素干扰异常凝结,此为下肢骨折中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大部分均出现在下肢术
后4d左右[1]。

一旦发生,可合并器官功能受阻,或肺栓塞,此也为导致患者术后死亡的主
要因素,对其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发现,若术后给予有效且及时的预防
和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肢体功能残疾和丧失率。

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
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分组重点讨论综合护理干预的优势性。

具体报告
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手术患者病历资料,依
据其护理方式分组(40例研究组vs40例对照组)。

术前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结果显示无深静脉血栓症状。

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者。

对照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31-74岁,平均为(53.4±1.3)岁,损伤原因:车祸29例,跌
倒8例,高空坠落3例,右下肢16例,左下肢14例,双下肢10例;研究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31-73岁,平均为(53.6±1.2)岁,损伤原因:车祸18例,跌倒9例,高空坠落
3例,右下肢15例,左下肢15例,双下肢10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后按摩下肢,预防形成血栓,抬高患肢,以免小腿深静脉出现回流。

告知并鼓励其早期自主小范围运动。

密切关注其患肢肤色,并测量其下肢周径,给予抗凝抗
感染治疗。

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
①健康知识宣教
主动向患者或其家属讲解此次疾病病情、手术方案、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等,并表述引发
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形成后后果,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会残疾,甚至发生肺栓塞,影响
其生命安全,达到提升患者重视性和警惕性的目的。

指导患者快速适应床上大小便,以免因
长时间不运动、卧床而发生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并评估分析患者手术危险性和耐受性,针
对高危和特殊人群需加强预防,如合并严重感染和外伤者、血液高凝者、肥胖者、长时间不
下床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高龄患者,及时给予相应干预,让患者自行掌握要领,提升遵
医性。

②心理护理
因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疼痛感和创伤性大,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尤其是术后患者担心治疗疗效,加剧内心负性情绪。

所以,术前加强巡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提升患者心理承受力和
治疗信心,告知其术后怎样预防,并介绍成功病例,提升患者配合度。

此外,还需重视患者
自身感受,让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此次诊治护理。

③饮食护理
确保饮食的合理性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指导患者勿食用消化不好、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阻碍排气。

此外,提醒患者食用黑木耳、水果、粗纤维类饮食,降低血液粘稠度,勿食
用高脂肪类饮食。

④功能锻炼
术后按照患者实际状况,鼓励其早期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功能锻炼。

护士详细为其讲解锻炼力
度和幅度,掌握正确要领后进行锻炼,如循环紧绷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的动作,或外展患
肢20°左右,讲解正确翻身和体位摆放,但勿过度外展患肢。

还可早期抬高下肢高于心脏平
面20cm左右,可让家属协助完成。

给予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治疗,促进静脉
血流,抑制深静脉扩张,降低静脉阻滞,保护静脉内膜,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

被动屈伸踝
关节,足背屈神及长收缩股四头肌,并指导其床上自主活动和床下自由活动,简单的收缩和
屈伸运动,改善血流循环,缓解肢体肿胀,勿过度屈曲髓部,降低静脉回流。

1.3 指标判定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下肢骨术术后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进行调查,包含家属最关心
问题、业务技术、是否巡视、与家属和患者沟通、服务态度、护士行为举止等方面,问卷设
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计算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记录两组患者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深静脉血栓发生状况等,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版本)分析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2检验计数资料,表
示为%,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

详见下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2.3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30.00%(12/40),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P<0.05)。

3.讨论
下肢骨折术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主要因血管壁损伤、减慢血流速度、血液高凝等存在关系。

若不及时给予有效干预,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功能回去,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

宋宗梅[2]曾在研究中指出,护理干预可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且近年来,我院将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预防中,明显降低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其原因为综合护理是在确保整体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护理干预,
让其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并积极配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治疗中痛苦程度,确保护
理效果。

本研究中纳入80例下肢骨折术患者分组讨论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住
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
血栓的预防作用突出。

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并评估高危因素,可提升患者和其家属认知意识,提高遵医性和依从性。

心理护理可消除其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

指导其规范饮食,
改善并平衡其腹内压,降低便秘发生率和血液粘稠度[3]。

此外,实施有效且合理的功能锻炼,显著降低静脉内膜病变损伤率,并改善长时间卧床而造成的血液循环异常等状况,以免发生
血流淤积、阻滞类并发症。

综上,下肢骨折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深静脉血
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一云,黄玉,杨美,等. 骨盆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8例护理体会[J]. 重庆医学,2015,44(17):2444-2445.
[2]宋宗梅,郭雪梅. 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 西部中医药,2015,28(10):130-131.
[3]王春昕,赵颖,郑爽,等. 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措施[J]. 现代生物
医学进展,2015,15(29):5664-56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