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讲座-课件
《端午主题班会》ppt课件(图文)

端午节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民间习俗到成为国家法定节 日,端午节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 变。
02
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01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富激 情和活力的习俗之一。
02
人们通过划龙舟比赛, 展示团结协作和拼搏进 取的精神。
03
赛龙舟活动通常在江河 湖海等水域举行,吸引 大量观众前来观看。
04
在端午节期间,各地会 举办各种级别的龙舟比 赛,为节日增添浓厚的 氛围。
屈原在流放中写下了 《离骚》等诗篇,表 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 情。
白蛇传的故事
《白蛇传》讲述了白蛇精与许仙 的爱情故事。
白蛇精为了报恩,化为人形与许 仙结为夫妻。
但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天庭的阻挠 ,最终白蛇被压在雷峰塔下。
其他端午节传说和故事
01
02
03
赛龙舟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端 午节这天举行龙舟比赛。
03
端午节的文化意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01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通过 讲述屈原的故事,弘扬其忧国忧 民、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02
端午节习俗如赛龙舟、包粽子等 ,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国家认同 感和民族自豪感。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过班 会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 源、习俗和传统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屈原投江
据传,屈原在楚国被陷害后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农历五 月初五划龙舟、吃粽子。
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除了屈原投江外,还有伍子胥、白蛇 传说等与端午节起源相关的故事。
端午节的起源历史
端午节起源时间
端午节的传承与创新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PPT课件(图文版)

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教育PPT课件(图文版)•端午节简介与起源•端午习俗与民间活动•端午诗词歌赋欣赏与解读•端午美食制作与品尝体验•端午民俗游戏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规划端午节简介与起源01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由来传说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端午节。
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和穿五彩线等,这些习俗丰富多彩,寓意驱邪避害,祈求安康。
端午文化内涵及意义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龙图腾崇拜和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融合了祈福消灾、欢庆娱乐等多元文化元素。
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地域特色与民族风情展示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各具特色,如南方地区的龙舟竞渡和北方地区的踏青等。
民族风情多个民族共同庆祝端午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相互交融,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端午习俗与民间活动02龙舟的起源和历史介绍龙舟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地区的特色。
龙舟比赛规则与技巧详细阐述龙舟比赛的规则,包括赛道、人数、划桨方式等,同时分享一些比赛技巧和策略。
龙舟精神与文化内涵探讨赛龙舟所蕴含的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等精神,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03粽子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探讨不同地区的粽子特色和与当地文化的关联,如南方粽子与北方粽子的差异等。
01粽子的种类和制作方法介绍各种口味的粽子,如咸蛋黄肉粽、豆沙粽等,并分享制作粽子的方法和技巧。
02粽子的历史和文化意义阐述粽子在端午节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纪念屈原等。
挂艾草与穿五彩线艾草的寓意和象征意义01解释挂艾草的习俗和艾草的寓意,如驱邪避疫、祈求平安等。
五彩线的由来和佩戴方式02介绍五彩线的起源和佩戴方式,以及不同颜色线条的象征意义。
艾草与五彩线在现代的传承与创新03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习俗,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
斗百草和游百病斗百草的游戏规则和乐趣介绍斗百草的游戏规则,分享斗百草过程中的乐趣和竞技精神。
端午节主题PPT(详细)

目 录
一、端午节由来 二、端午节起源说 三、习俗活动 四、端午节诗词 五、端午节各地特色
六、端午节祝福
一、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 民俗大节。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起源于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 涵。
五、端午节各地特色
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习俗主要有煮粽水洗 身、熏黄烟、送鱼、唆啰嗹舞蹈、赛 龙舟、拴五色丝线、兰草水洗浴、采 草药作为午时茶、祭祖、水上捉鸭子, 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 燕等等。
江苏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 地。江苏的端午习俗除了划龙 舟外,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 酒、五黄宴,节日装饰则有五 毒图、菖蒲艾叶、钟馗像、缠 臂的彩线,挂丝线粽、穿五毒 衣、戴香包等。
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 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 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 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 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 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 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 《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 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 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 可胜纪。”
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但 会在端午这天射柳和打马球,这很明显是来 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俗。马球,是骑 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唐〕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粽情端午》端午节主题PPT课件模板培训学习宣传

TAN JIA BIAO TI CI CHU
添 加 标 题 此 处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添 加 标 题 此 处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第 一 章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DRAGON BOAT FESTIVAL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2
LOREM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3
LOREM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此部分内容作为文字排版占位显示 (建议使用主题字体)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完整精华版)PPT课件

.
27
《端午祭屈原》
毛泽东
一笔惊天开诗路,千古风流显离骚。 同愁共上九重霄,英魂种下汨罗江。 悠悠万载悲流水,荡荡一朝不朽清。 龙舟赛罢吃粽子,浩洁端午天下扬。
点点诗中气,漫漫九州浓。 古中爱国英,今作祭鬼雄。
.
2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 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 ,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不 仅应是对文史研究者的期许,站在国家、民族的 角度,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天赋使命的诠释,纵 然旧道统已然随着时势变迁荡涤无存,独立的人 格与对真理的向往,仍然应该是知识人必备的“ 身份证”。如果言及于此,自诩为知识分子的您 仍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请看屈原。
——温家宝总理曾寄语国务院参事
.
29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端 午 节 快
乐
!
.
30
.
8
端午节由来
迎涛神,春秋时 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 而死之后,化为涛神 ,世人哀而祭之,故 有端午节。
.
9
端午节由来
哀而祭之,故有端午 节。东汉(公元23--220 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 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 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 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 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
竹筒贮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
粽里有馅,中间夹枣、豆、杏之类。
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据说艾叶气,熟
芬芳,能通九窍,去疾病,故载于帽子上。危冠:高冠。
端午节PPT精品课件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 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03 端午节的诗词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衰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05 端午节的相关谚语
端 午 节 相 关 谚 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农/历/五/月/初/五
目录
Content
01 端午节的来历 03 端午节的诗词
02 端午节的习俗 04 端午节的当代演化
05 端午节的相关谚语
06 端午节的知识竞赛
01 端午节的来历
纪念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 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 “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 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 (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 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传统文化端午节课件

挂艾叶和菖蒲
01
02
03
04
挂艾叶和菖蒲是端午节的重要 习俗之一。
艾叶和菖蒲都是具有特殊香味 的草本植物,被认为可以驱邪
避疫。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通常会将 艾叶和菖蒲挂在门框上或者窗
户上,以求平安吉祥。
同时,人们还会用艾叶煮水洗 澡,以到达驱邪避疫的效果。
端午节在《白蛇传》中也有出现。每年端午 节,人们会在家门口挂上艾草、菖蒲等植物 ,以驱赶蚊虫和蛇虫。而在《白蛇传》中, 白娘子就是利用端午节的机会,化身为白蛇 精,与许仙结缘相爱。因此,端午节在《白
蛇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钟馗捉鬼传说
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位神祇,被奉为“赐福镇宅圣君”。据传,钟馗本来是一个才子,但因相 貌丑陋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他心怀怨恨,死后化为鬼王,专门捉拿恶鬼。为了镇压恶鬼,人们会在 端午节时悬挂钟馗像或者佩戴钟馗符咒。
口味和形状的粽子。
粽子的寓意
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 文化和情感的象征。它代表着团 结、凝聚力和家庭的重要性,也 寓意着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佩
。
03
端午节的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盛行的活动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赛龙舟比赛中,人们通常会穿着统 一的服装,挥动着彩旗,伴随着鼓声 和号子声,齐心协力划动龙舟,争夺 胜利。
传统文化端午节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端午节简介 •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 端午节的活动 • 端午节的美食 • 端午节的故事和传说 • 端午节的意义和影响
01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的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道德讲堂PPT

第一 端午的习俗
赛龙舟 吃粽子 挂艾草
佩香囊 放纸鸢 饮雄黄酒
第二部分
谈 文化学 模范
庆端午 · 思爱国 · 共传承
第二 树家风、 传家训、 立家规大家谈
请讲讲自己的家风故事, 分享家训家规的感悟。
传承好家风文化
传承好家风, 维护好家风, 坚守好品德, 传递真善美, 把勤俭持家、 尊老爱幼、 明 事知礼、 崇德向上等家风、 家训、 家规融 入到公民道德建设中, 融入到本职工作中。
第三 诵经典
《浣溪沙 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赏析
• 端午(农历五月 初五) ,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本名“端五”。 《太平御览》 卷31引《风土 记》 : “仲夏端午、 端、 初也”。 亦名“端午”、 “重五”、 “重午”。 民间有端午吃粽 子、 赛龙舟、 吊屈原等风俗。
第二 树家风、 传家训、 立家规大家谈
模范故事-张桂梅
张桂梅, 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 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 她膝下没有儿女, 却是170多个孩子的“妈 妈”;她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级 中学, 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 梦; 她倾心倾力帮助民族地区师生、 困难群众, 将积蓄全部用于兴教办学、 扶贫济困。 张桂 梅用爱点亮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
第三部分
唱 歌曲诵 经典
庆端午 · 思爱国 · 共传承
第三 唱歌曲
《国家》
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
道德讲堂端午节课件

端午节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不同 地区的人们共同庆祝,增进了民族之 间的了解和团结。
通过端午节,人们可以相互交流、分 享快乐,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05
端午节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与 影响
端午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
01
02
03
传承传统文化
端午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 同感和自豪感。
这些习俗中蕴含着勤劳、团结、 拼搏等美德,可以作为道德教育
的素材。
家庭教育
端午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 传承家庭美德的重要时机。家长 可以通过端午节教育孩子尊老爱 幼、和睦相处,培养家庭责任感
和亲情意识。
通过端午节培养家庭美德
传承家风
在端午节期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包粽子、赛龙舟,共同感受 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和家风。
通过端午节,人们可以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感受其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 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 史底蕴。
通过端午节,人们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以及诗词歌赋等文化艺术。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还体现在民间艺术 上,如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还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02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寓意 团圆和吉祥。
粽子通常由糯米和其他配料制成, 如红枣、豆沙、咸蛋黄等。
不同地区粽子的口味和做法略有 不同,但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
家庭互动
通过端午节活动,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加强互动和沟通,增进彼此之 间的感情,培养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的节日之端午节PPT课件讲课教案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端午节有哪些节日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 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 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 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 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 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 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 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 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 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 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 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 都远走”。 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 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 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 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 毒,不宜内服。 端午节这天,人们把雄黄倒入 酒中饮用,并把雄黄酒涂在小 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 等处,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 不受蛇虫的伤害。
给小孩涂雄黄
画额,端午节以雄 黄涂抹小儿额头的 习俗,亦可驱避毒 虫。典型的方法是 用雄黄酒在小儿额 头画“王”字,一 借雄黄以驱毒,二 借猛虎以镇邪。
佩香囊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 香囊、荷包等,有用五 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 布缝成的,内装香料 (用中草药白芷、川芎、 芩草、排草、山奈、甘 松、高本行制成),佩 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 缀之以绵,若数珠。令 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挂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 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挂钟馗像此习 俗在中国的江浙一带比较普遍。 钟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丑 被皇帝除名,钟馗一怒之下力 碰殿堂阶梯而死。后钟馗被附 会成专门捉鬼的鬼王,并且成 为人们在岁末时张挂的门神。 由于五月瘟疫易于流行,死者 众多,人们想起专门捉鬼的钟 馗,于是就在端午节悬挂钟馗 象了。
端午节道德讲堂ppt精选文档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悲的; 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 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 是有希望的!
19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三、追意义 做反省
1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四、唱道德歌
《中国人》
20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从保存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对任何传统节日或与传 统文化有关的节庆活动都应该加以保护和保存。但是必须清 醒地认识到,将部分传统节日增列为法定假日,只是延续传 统文化的措施之一 ,或者看成逐渐增加休闲时间的步骤之 一,不能过于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
二、讲故事
谈文化
➢端午申遗 ➢衔接传统与现代
14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幼儿园端午节教育端午节习俗教育PPT教学讲座课件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
端 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
午 “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
节
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
俗 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
目录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习俗
大家来做香包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经亡国了!”听到国家遭难的消息,屈原万念俱灰。五月初五
的晚上,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一头扎进了汨罗江。老百姓划
着船去寻找屈原。可是,江水滚滚,屈原在哪里?人们划啊,
划啊,月亮落下去了,不见屈原的影子;太阳升起来了,还是
不见屈原的影子。人们悲伤地喊着屈原的名字,找了几天几夜,
也没有找到屈原。乡亲们都悲伤地哭了。中国汉族人民为了纪
幼儿园
端午节教育课件
汇报人: XXX 时间:XXXX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从新修的大门进入,映入眼帘的是一 个绿树 环绕的 休闲广 场。当 夜幕降 临时, 这儿就 沸腾了 起来。 年龄相 差甚远 的人在 这一同 嬉戏, 一同舞 蹈。这 是永泰 人民最 佳的娱 乐天地 。
端午节主题班会精品PPT课件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添加标题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对图片的说明文字.
概述性文字观点
概述性文字观点
第三章
添加标题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点击添加相关的文字内容
吃 五 黄
汉族民间风时风俗。流行于杭州等地。农历五月,杭州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杭州人必须吃雄黄酒(以雄黄和烧酒调和,削菖蒲根加入,饮少许)、黄鱼、黄瓜、咸甲鸭蛋黄以及用黄豆饭裹的粽子,称为“吃五黄”。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0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02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在此添加标题或目录索引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或者复制您的文本粘贴到此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 “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 “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 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 至。 • 但由于屈原的人格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 归之于他。
周末大讲堂之八——话说端午
说端午
山东平原师范 政史地教研室 李好志
中国传统节日
农历节日: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端午节
[Duan Wu Jie]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 重午、午日、夏节等。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农历端午 当日)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 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 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 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 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 馈送。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 祭神。
场面壮观,人山人海。 竞渡形式多种多样!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 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 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 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 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 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 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 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 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 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 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 际龙舟节。赛龙舟盛传于世 。
恶日说
•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据《礼 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佩兰)沐浴。 •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 • 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 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 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屈原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 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 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 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 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 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 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 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 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 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屈原
[Qu Yuan]
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汉族,战 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 芈(mi)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 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 “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 的传统。 代表作:《离骚》《九章》 《九歌》 《天问》
端午的别称
•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 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 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 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 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 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特别是纪念屈原 的节日!
节日习俗
节日食俗
• 吃粽子
饮雄黄酒
(吃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 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 年起每到端午节都会有3天假期,端午节被更加深化,人们吃粽子,赛龙舟,随 着社会的商业化,各个商家也都卯足了劲借着节日的名号推出各种活动。人们也 越来越少的选择自己包粽子,市面上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粽子,传统的粽子创新 话,巧克力,海鲜等新式粽子也应运而生,但是一些所谓的天价粽子礼盒似乎让 端午节变了些味。如今这一传统习俗正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包装的挑战。
端午的别称
•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 “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 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 天中等。 •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 土记》:“仲夏端午,烹鹜(wu)角黍(shu) ”。
• • • • • • • 佩饰 禳(rang)解、祛除及避五毒 挂艾草、菖蒲、榕枝 龙舟竞渡与祭祀屈原、曹娥 钟馗(kui) 斗草 吃五黄
佩饰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 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 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 猛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 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目录
端午的起源 端午的别称 端午的习俗
当今的端午
国内的端午 端午文化的继承 境外之端午
端午的起 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有很多不
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四种是:一是
认为端午节源自夏商周时期的夏至习俗;二 是认为其源于古时候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系在一起;最后一种说法,也是最为接 受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 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 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lian)树叶包饭,外缠彩 丝,发展成棕子。 •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 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 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 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龙的节日说
•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 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个崇拜龙的图 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 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 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 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 所谓“烹鹜角黍”,指的是早先,端午节还将一种恶鸟“鹜”烹煮来吃,因鹜难 以捕捉,此习俗未能流传下来。如今,端午节的其它风俗如挂艾虎、抹雄黄、佩 香囊等除农村外,在城市已日渐式微,唯一还在普遍流行的,就是包粽子,吃粽 子,因而端午节又称为粽子节。
端午谚语
• • • • • • • •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 三冻。 (宝山)
•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 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 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 而死。 • 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 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 纪念伍子胥之日。
纪念孝女曹娥
• 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 东汉时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 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 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 知事,令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 •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 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 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 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 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 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 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 节日。
屈原
郭沫若说,屈原“解放了中国的诗歌,利用了民间歌谣,创造并完成了中 国的一种诗体”。 楚辞体,开中国辞赋之先河。 《楚辞》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我国文学史上,《诗 经》为我们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而《楚辞》则是我国的浪漫主义创作之 源。 刘勰所说,“不有屈原,岂见《离骚》”。 唐代大诗人李白歌道,“屈乎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屈原的人格和作品,光照千古。
纪念屈原说
•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 懔(lin)《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mi)罗江。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 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说是让 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纪念伍子胥
•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 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 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 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 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 兄之仇。 •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 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 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 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 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