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二章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 考点拓展提升课 多硫含氧酸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拓展提升课多硫含氧酸盐
一、硫代硫酸钠(Na
2S
2
O
3
·5H
2
O)
Na
2S
2
O
3
·5H
2
O俗名大苏打,它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呈碱性。

1.Na
2S
2
O
3
的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生成单质硫,放出SO
2
气体:
S 2O
2-
3
+2H+===S↓+SO
2
↑+H
2
O。

(2)Na
2S
2
O
3
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能被I
2
、Cl
2
、KMnO
4
等氧化剂氧化:
①2Na
2S
2
O
3
+I
2
===Na
2
S
4
O
6
+2NaI,此反应用于定量测定碘。

②Na
2S
2
O
3
+4Cl
2
+5H
2
O===Na
2
SO
4
+H
2
SO
4
+8HCl,此反应用在纺织和造纸工业上Na
2
S
2
O
3
作脱氯剂。

③5Na
2S
2
O
3
+8KMnO
4
+7H
2
SO
4
===8MnSO
4
+5Na
2
SO
4
+4K
2
SO
4
+7H
2
O。

2.Na
2S
2
O
3
的制备方法
将Na
2S和Na
2
CO
3
以2∶1的物质的量比配成溶液,然后通入SO
2
,反应大致可分三步进行:
(1)Na
2CO
3
和SO
2
反应生成Na
2
SO
3
:Na
2
CO
3
+SO
2
===Na
2
SO
3
+CO
2。

(2)Na
2S与SO
2
反应生成Na
2
SO
3
和H
2
S:
Na
2S+SO
2
+H
2
O===Na
2
SO
3
+H
2
S,H
2
S是强还原剂,遇SO
2
析出硫:2H
2
S+SO
2
===3S↓+2H
2
O。

(3)Na
2SO
3
和S反应生成Na
2
S
2
O
3
:Na
2
SO
3
+S===Na
2
S
2
O
3。

将上面三个反应合并得到总反应:2Na
2S+Na
2
CO
3
+4SO
2
===3Na
2
S
2
O
3
+CO
2。

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至293~303 K时即析出Na
2S
2
O
3
·5H
2
O,用上述方法制得的Na
2
S
2
O
3
中常
含有Na
2SO
4
和Na
2
SO
3
等杂质。

注意:制取硫代硫酸钠的另一种方法是在沸腾的条件下,使Na
2SO
3
溶液同硫
粉反应:Na
2SO
3
+S=====

Na
2
S
2
O
3。

二、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
连二亚硫酸钠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又名低亚硫酸钠。

相对密度2.3~2.4,赤热时分解,能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不溶于乙醇。

其水溶液性质不稳定,有极强的还原性,属于强
还原剂,能将I
2
、Cu2+、Ag+还原。

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氧气而氧化,同时也易吸潮发热而变质,并能夺取空气中的氧结块并发出刺激性酸味。

在无氧条件下,用锌粉还原亚硫酸氢钠可
制得连二亚硫酸钠。

吸收空气中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S
2
O
4
+O
2
+2H
2
O===4NaHSO
3
或Na
2
S
2
O
4
+O
2+H
2
O===NaHSO
3
+NaHSO
4。

三、焦亚硫酸钠(Na
2S
2
O
5
)
成品为白色或微黄结晶粉末,溶于水、甘油,微溶于乙醇,露置空气中易氧化成硫酸钠,与强酸接触放出二氧化硫而生成相应的盐类,加热到150 ℃分解,通常用NaHSO
3
过饱和溶液经
结晶脱水制得,其方程式为2NaHSO
3===Na
2
S
2
O
5
+H
2
O。

1.(2022·广州模拟)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俗称保险粉,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

用NaHSO
3
还原法制备保险粉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1说明酸性:H
2SO
3
>H
2
CO
3
B.反应1结束后,可用盐酸酸化的 BaCl
2溶液检验NaHSO
3
是否被氧化
C.反应2中消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解析】选C。

A.反应1为二氧化硫通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则说明酸
性:H
2SO
3
>H
2
CO
3
,A正确;B.反应1结束后,若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则沉淀为硫酸钡,可证明NaHSO
3被氧化,B正确;C.反应2为2NaHSO
3
+Zn===Na
2
S
2
O
4
+Zn(OH)
2

亚硫酸氢钠为氧化剂,硫化合价从+4下降到+3,还原剂是锌,化合价从0升高到+2,消
耗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D.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有强还原性,
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反应2最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正确。

2.(2019·海南高考)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2H
2
O),俗称保险粉,易溶于水。

常用于印染、
纸张漂白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
2S
2
O
4
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锌粉的悬浮液中通入SO
2制备ZnS
2
O
4
,生成 1 mol ZnS
2
O
4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________mol;向ZnS
2O
4
溶液中加入适量Na
2
CO
3
,生成Na
2
S
2
O
4
并有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Li­SO
2电池具有高输出功率的优点。

其正极为可吸附SO
2
的多孔碳电极,负极为金属锂,
电解液为溶解有LiBr的碳酸丙烯酯­乙腈溶液。

电池放电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SO
2
+2e-===S
2O
2-
4
,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电池不可用水替代混合有机溶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
2S
2
O
4
中Na为+1价,O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S为+3
价。

(2)SO
2转化为ZnS
2
O
4
,S由+4价变为+3价,1 mol ZnS
2
O
4
含有2 mol 硫原子,所以生
成1 mol ZnS
2O
4
转移2 mol e-。

ZnS
2
O
4
与Na
2
CO
3
反应,生成Na
2
S
2
O
4
,由元素守恒知,同时生成
的沉淀为Zn(OH)
2,CO
2-
3
转化为CO
2。

(3)电池反应中SO
2
转化为S
2
O
2-
4
,Li失电子,转化为Li
+,所以电池总反应为2Li+2SO
2===Li
2
S
2
O
4。

Li可以与水反应,所以不能将Li电极插入水中。

答案:(1)+3(2)2ZnS
2O
4
+Na
2
CO
3
+H
2
O===Na
2
S
2
O
4
+Zn(OH)
2
↓+CO
2
↑(3)2Li+
2SO
2===Li
2
S
2
O
4
Li与水能直接发生反应
3.(2022·青岛模拟)硫元素有丰富的含氧酸盐。

(1)由工业废气制备连二亚硫酸钠(Na
2S
2
O
4
)的实验原理如图。

①装置Ⅰ中生成HSO -
3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Ⅱ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 -
3
、NO

2
,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
的NO -
3
和NO

2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Ⅲ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焦亚硫酸钠(Na
2S
2
O
5
)可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装置Ⅱ中有
Na
2S
2
O
5
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
2
SO
3
+SO
2
===Na
2
S
2
O
5。

①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③Na
2S
2
O
5
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Na
2
S
2
O
5
残留量时,
50.00 mL葡萄酒样品可消耗10.00 mL 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S
2O
2-
5
+2I
2
+3H
2
O===2SO
2-
4
+4I-+6H+,该样品中Na
2
S
2
O
5
的残留量为________g·L-1。

【解析】(1)①装置Ⅰ将SO
2、NO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HSO

3
,是过量的二氧化硫和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装置Ⅰ中生成HSO -
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
2
+OH-===HSO

3。

②装置Ⅱ中,酸性
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
NO -
3
、NO

2
,Ce4+被还原为Ce3+,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

3
和NO

2
时,结
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NO+3H
2O+4Ce4+===NO

3
+NO

2
+6H+
+4Ce3+。

③装置Ⅲ为电解Ce3+、NO -
2
、NO

3

HSO -
3
的溶液,得到S
2
O
2-
4
和Ce4+,说明参与电解的是Ce3+和HSO

3
,应为酸性环境,故反应
为2H++2HSO -
3
+2Ce3+=====
通电
S
2
O
2-
4
+2Ce4++2H
2
O,反应中HSO

3
作氧化剂,Ce3+作还原剂,
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①装置Ⅰ中产生的气体为SO 2,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方程式为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 。

②要以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需分离固体与液体,应采取过滤操作,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

A.装置应将导管伸入氨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但为密闭环境,装置内压强增大易产生安全事故,故A 错误;B.该装置吸收二氧化硫能力较差,且为密闭环境,装置内压强增大易产生安全事故,故B 错误;C.该装置不能吸收二氧化硫,所以无法实现实验目的,故C 错误;D.该装置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可以吸收,且防止倒吸,故D 正确。

③样品中Na 2S 2O 5的残留量为x mol ,结合化学方程式的定量关系计算,
S 2O 2-
5 +2I 2+3H 2O===2SO 2-
4 +6H ++4I -, 1 2
x 0.01 L ×0.01 mol ·L -1 x =5×10-5 mol ,
该样品中Na 2S 2O 5的残留量=
5×10-5 mol ×190 g ·mol -1
0.050 L
=0.19 g ·L -1。

答案:(1)①SO 2+OH -===HSO -
3
②2NO +3H 2O +4Ce 4+===NO -
3 +NO -
2 +6H ++4Ce 3+ ③1∶1
(2)①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 ②过滤 D ③0.1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硒元素与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硒分为植物活性硒和无机硒两种,植物活性硒是一种多功能的生命营养素,广泛运用于癌症、手术、放化疗等,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从金属矿藏的副产品中获得,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

粗硒是铜冶炼过程中的副产品,硒产量增长一直较为缓慢。

进一步提升硒的纯度,降低其中杂质的含量,降低高纯硒的生产成本,增加综合回收率和原料的利用率成为硒产业的主要研
究方向。

我国恩施有“世界硒都”之称。

主要有硒锑矿(Sb 2Se 3)、单斜蓝硒铜矿(CuSeO 3·2H 2O)等。

工业上提取硒的主要原料是铜电解精炼产生的阳极泥,冶炼方法主要有硫酸酸化焙烧提硒、氧化焙烧碱浸提硒、萃取提硒、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硒等。

命题视角1:Se 的物质结构
阅读材料,Se 与S 位于同一主族,回答相关问题:
(1)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硒的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H 2SO 4________H 2SeO 4(填“>”或“<”)。

提示:(1)
H ·· Se ···· ·
·
H (2)> 命题视角2:S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结构决定性质,Se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以类比S 元素,写出将Cl 2通入硒化氢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l 2+H 2Se===2HCl +Se ↓ 命题视角3:Se 的制备
(1)工业上提取硒可将铜阳极泥在空气中焙烧,使硒转化为SeO 2,再加NaOH 溶液碱浸,以石墨为电极电解所得溶液获得Se 。

电解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SeO 2-
3 +4e -+3H 2O===Se +6OH -
(2)工业上从含硒的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通SO 2于亚硒酸溶液中,有单质硒析出。

写出通入SO 2制得单质硒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2SO 2+H 2SeO 3+H 2O===Se +2H 2SO 4 命题视角4.思维拓展
根据上述制备硒的工艺,比较硒酸氧化性与氯气的氧化性。

提示:硒酸氧化性强于氯气。

1.(2021·北京等级考)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 2。

用试管收集SO 2后进行如图实验。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SO 2与水发生了反应 B .试管中剩余少量气体,是因为SO 2的溶解已达饱和
C .取出试管中的溶液,立即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原因是SO 2+H 2O
H 2SO 3、
H 2SO 3
H ++HSO -
3 、HSO -
3 H ++SO 2-
3
D .取出试管中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pH 下降,是由于SO 2挥发
【解析】选C 。

由信息可知,SO 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故A 错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限度后,二氧化硫的量不再减少,液面高度也无明显变化,故B 错误;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SO 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分步电离出氢离子,故C 正确;亚硫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为硫酸,弱酸变强酸,也能使pH 下降,故D 错误。

2.(2021·辽宁选择考)含S 元素的某钠盐a 能发生如图转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a 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
B .c 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C .d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D .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
【解析】选C 。

由题干信息可知,盐a 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d ,d 能使KMnO 4溶液褪色,故d 为SO 2,则盐a 为Na 2SO 3或者NaHSO 3,也可能是Na 2S 2O 3等多硫盐,盐a 与足量
Cl
2反应后将生成SO
2-
4
,与BaCl
2
溶液反应得到沉淀c,故c为BaSO
4
,据此分析解题。

A.由
分析可知,盐a为Na
2SO
3
或者NaHSO
3
,也可能是Na
2
S
2
O
3
等多硫盐,故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
为酸式盐,A正确;B.由分析可知,c为BaSO
4
,故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B正确;C.
由分析可知,d为SO
2
,分子中有硫氧极性键,硫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为V形结构,故d是
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错误;D.由分析可知,盐a为Na
2SO
3
或者NaHSO
3
,也可能是Na
2
S
2
O
3

当Na
2S
2
O
3
+2HCl===2NaCl+S↓+SO
2
↑+H
2
O时,反应②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D正确。

3.(2020·北京等级考)探究Na
2SO
3
固体的热分解产物。

资料:①4Na
2SO
3
=====

Na
2
S+3Na
2
SO
4
②Na
2
S能与S反应生成Na
2
S x,Na
2
S x与酸反应生成S和H
2
S。

③BaS易溶于水。

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无水Na
2SO
3
固体得到黄色固体A,过程中未检测到气体生成。

黄色固体
A加水得到浊液,放置得无色溶液B。

(1)检验分解产物Na
2S: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CuSO
4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证实有S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分解产物Na
2SO
4
:取少量溶液B,滴加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
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
2
S),由于沉淀增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2-
4。

(3)探究(2)中S的来源。

来源1:固体A中有未分解的Na
2SO
3
,在酸性条件下与Na
2
S反应生成S。

来源2:溶液B中有Na
2
S x,加酸反应生成S。

针对来源1进行如图实验:
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

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来源2产生S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Na
2SO
3
固体热分解有Na
2
S、Na
2
SO
4
和S产生。

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产物中
S产生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
2S和CuSO
4
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Cu2+===CuS
↓;(2)根据题干资料:Na
2S能与S反应生成Na
2
S x,Na
2
S x与酸反应生成S和H
2
S,取少量溶液
B,滴加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增多(经检验该沉淀含S),同时产生有
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
2S),说明B溶液中含有Na
2
S x,Na
2
S x与酸反应生成S和H
2
S,由于沉淀增
多对检验造成干扰,另取少量溶液B,加入足量盐酸,离心沉降(固液分离)后,滴加BaC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实分解产物中含有SO 2-
4
;(3)①实验可证实来源1不成立。

根据
分析,溶液2为H
2SO
3
,向溶液2中加入少量KMnO
4
溶液,H
2
SO
3
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KMnO
4
具有强氧化性,二者混合后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
4
溶液应该褪色,但溶液颜色仍为紫色,
说明溶液B中不含Na
2SO
3
;②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的原因是盐酸中Cl元素为-1价,是Cl元
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KMnO
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
4
溶液褪色,干扰实验
现象和实验结论;③来源2认为溶液B中有Na
2S x,加酸反应生成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
2-
x
+2H+===H
2S↑+(x-1)S↓;(4)根据已知资料:4Na2SO3=====

Na
2
S+3Na
2
SO
4
,亚硫酸钠中硫
为+4价,硫酸钠中硫为+6价,硫化钠中硫为-2价,根据反应可知Na
2SO
3
发生歧化反应,
其中的S元素化合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答案:(1)S2-+Cu2+===CuS↓(2)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①向溶液2中加入KMnO
4
溶液,溶液没有褪色②盐酸中Cl元素为-1价,是Cl元素的最低价,具有还原性,会与
KMnO
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KMnO
4
溶液褪色,干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③S
2-
x
+2H+
===H
2S↑+(x-1)S↓(4)根据反应4Na2SO3=====

Na
2
S+3Na
2
SO
4
可知,Na
2
SO
3
发生歧化反应,
其中的S元素化合价既可升高也可降低,能从+4价降为-2价,也应该可以降到0价生成硫单质
【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焦亚硫酸钠(Na
2S
2
O
5
)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面应用
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
(1)生产Na
2S
2
O
5
,通常是由NaHSO
3
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烟道气中的SO
2生产Na
2
S
2
O
5
的工艺为:
①pH=4.1时,Ⅰ中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写化学式)。

②工艺中加入Na
2CO
3
固体、并再次充入SO
2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分析(1)根据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2)①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产物;②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据此判断。

【解析】(1)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结晶脱水生成焦亚硫酸钠,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方程
式为2NaHSO
3===Na
2
S
2
O
5
+H
2
O;(2)①碳酸钠饱和溶液吸收SO
2
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生成物是
酸式盐,即Ⅰ中为NaHSO
3
;②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因此工
艺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并再次充入二氧化硫的目的是得到NaHSO
3
过饱和溶液。

答案:(1)2NaHSO
3===Na
2
S
2
O
5
+H
2
O
(2)①NaHSO
3②得到NaHSO
3
过饱和溶液
拓展点1 氧化还原滴定
1.Na
2S
2
O
5
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由于Na
2
S
2
O
5
具有毒性,因此国家对其在食品中的用量有严
格的规定。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测定某葡萄酒中Na
2S
2
O
5
残留量时,取50.00 mL葡萄酒样品,用
0.010 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10.00 mL。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样品中Na
2S
2
O
5
的残留量为____________g·L-1(以SO
2
计)。

提示:单质碘具有氧化性,能把焦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当焦亚硫酸钠溶液完全反应时,再滴入碘标准液,溶液会变为蓝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后,溶液由
无色变为蓝色,且在半分钟之内不褪色;反应的方程式为S
2O
2-
5
+2I
2
+3H
2
O===2SO
2-
4
+4I-+
6H+;消耗碘的物质的量是0.000 1 mol,所以焦亚硫酸钠的残留量(以SO
2
计)是0.000 1 mol×64 g·mol-1
0.05 L
=0.128 g·L-1。

答案:滴入最后半滴碘标准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且在半分钟之内不褪色S
2O
2-
5
+2I
2
+3H
2O===2SO
2-
4
+4I-+6H+0.128
请总结常考的氧化还原滴定类型。

提示:1.直接滴定法:A(待测液)直接用B(标准液)进行滴定。

2.间接滴定法:A(待测液)先反应生成B,B再用C(标准液)进行滴定。

3.过量且定量滴定法:A(待测液)先与过量的B反应,反应剩余的B再用C(标准液)进行滴定。

拓展点2 沉淀溶解平衡
2.Na
2S
2
O
5
(焦亚硫酸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25 ℃时,将0.5 mol Na
2
S
2
O
5
溶于水配成1 L溶
液,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随溶液酸碱性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K sp (BaSO
4
)=1.0×10-10,K sp(BaSO3)=5.0×10-7。

将部分被空气氧化的该溶液的pH调为10,向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使SO
2-
4
沉淀完全[c(SO
2-
4
)
≤1.0×10-5mol·L-1],此时溶液中c(SO 2-
3
)________________。

提示:根据硫酸钡的溶度积常数可知此时溶液中钡离子浓度是
1.0×10-10 1.0×10-5 mol·L-1=1.0×10-5mol·L-1,则溶液中SO
2-
3
的最大浓度=
5.0×10-7
1.0×10-5
mol·L-1=0.05 mol·L-1。

答案:≤0.05 mol·L-1
请总结沉淀溶解平衡解题建模:
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