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做饼与分饼,企业做大,企业发展_1.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成长: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做饼与分饼,企业做大,企业发展
企业成长: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2011/1/6/8:40商人网企业,若以“饼”喻之,其创设立命肇始于者和投资者的“画饼”,之后企业家的当然责任就是把这襁褓企业赶快抚养长大,惟有不断做大才能免于被侵袭或吞并,但在这过程中必须能让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及时享食收益,激励信心续作投资,否则画饼只能充饥,做饼空留遗恨。

可见,画饼、做饼与分饼,分别对应于企业的远景、生产和分配,画饼决定做饼,做饼成就分饼,而分饼又驱动企业新一轮的画饼与做饼,三者内生的循环构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战略决策命题。

对于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做饼与分饼的跨期平衡,协调好两者相克相生、互为因果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之饼能做多大,能存多久。

做饼原理与分饼法则
从表象上看,做饼就是把企业做大,不断扩大产品线、额、市场份额和顾客基础,但透过表象,做饼本质是企业不断地生产财富,为社会不断地增加价值,而揭示这一原理的工具就是波特的价值链,企业通过各生产环节的有序配合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循环。

在这过程中,存在由大到小做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范围最广的层次叫“产业总饼”。

产业内众多企业某种不谋而合的努力共同做大整个行业市场,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而推动产业边界的扩大。

这种现象对于新产品和产业成长时期非常明显,中国VCD行业的先驱万燕虽是首创者,但因孤军奋战终在产品研发成功后缺少后继资金而夭折,而后期的爱多、新科、万利达因是群起作战,所以能够在几年之内在中国形成一个全球唯一的VCD行业,赚得盆满钵溢。

再如目前PC厂家开拓中国二三线市场,麦当劳和肯德基开拓中国洋快餐市场等都皆同此理,此时竞争对手需要有竞争默契,以长远利益为重,先携手创业再转向竞争。

第二层次,则是中间层面的“产业链饼”。

在行业市场总体成长到某个天花板界限时,一些野心勃勃胸怀抱负的企业开始显露其庐山面目,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领地。

这种竞争能力的最终体现是顾客的认可与忠诚,要么你能够用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的产品,要么你能在相同价格下给顾客差异化的价值和利益。

而这种终端的竞争优势并非一家企业独自完成,它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流程规划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协调运作能力。

所以,产业链内的企业是竞争共同体,它们共同做饼的大小决定了最终能够给予顾客饼的份额,进而也决定了顾客行使上帝的权利向着谁——选择哪家企业的产品。

第三层次,是基础层面的“企业单元饼”。

产权经济学派把企业视为一组契约的集合体,阿尔钦等人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因为它比单个的私产所有者的生产能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而核心竞争力观点则把企业看成一个能力体系,是创造新增的、新颖的专业能力的力量源泉。

因此,企业本质上是员工、企业家、股东等之间形成的一个契约体,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获利能力的集合体。

企业永续发展需要三方之间的平衡,它需要股东投资者的信心与资本,需要经营者与员工
的智慧与努力,也需要企业自身慢慢形成具有精神内核与文化灵魂的商业生命体,但三方之间同样又存在相互之间的博弈,企业股东想要资本投资的收益,企业自身则想不断成长,企业员工需要适当激励。

[1] 学习经营之道,做精明生意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