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囊结石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手术方式对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的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86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3人。

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手术治疗。

并在患者出院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收集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情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有着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胆囊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引言
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其中又以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为主。

而开腹手术存在有损伤较大、胆汁丢失过多、恢复较慢的缺点,给患者的术后恢复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寻找确实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该疾病的研究重点。

本文主要根据8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胆囊结石治疗的符合研究标准且无临床禁忌症的患者中随机的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

采取双盲法随机的将其分为两组。

即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43人。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共27例,女性患者共16例。

年龄分布在29-78岁。

平均年龄(均数±标准差)(46±4.9)岁。

其中单发结石25例,多发结石18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共29例,女性患者共14例。

年龄分布在27-79岁。

平均年龄(均数±标准差)(44±4.7)岁。

其中单发结石28例,多发结石15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到就诊时间、手术方式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2纳入标准
①临床资料完整者;②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者;③符合相关治疗适应症者;④本次入院前均为接受其他手术治疗者;⑤无手术禁忌症,无合并肝内胆管炎结石或狭窄等其他胆管系统疾病的患者;⑥非妊娠或哺乳期的患者;⑦排除胆管系统恶性变者;⑧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1]。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心肺功能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
②合并有精神疾患、意识障碍的患者;③中途退出治疗或随访失联的患者;④相关治疗禁忌症者;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⑥未成年或年龄大于80岁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

具体步骤: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后,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并在术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方式。

对患者实行全身麻醉后,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四孔法穿刺入腹后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切断胆囊的动脉,分离胆囊管,切除胆囊,关闭胆囊管后切开十二指肠的韧带,充分暴露胆总管,穿刺后若有胆汁流出则为胆总管,胆道剪切开胆总管的前壁,从切口
置入胆道镜并探查肝外胆道及其内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并根据结石
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碎石方式,并在胆道镜下观察是否取石完全,若观察到无
结石存在,则逐层缝合切口,并在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5观察治疗及疗效评价指标
采用现场复查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收集统计。


察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的恢复时间、胆漏、胆总管
损伤、住院时间的情况。

并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情况。

并对其进行评定。

患者消化功能(以进食高脂餐或劳累、受凉后是否发生右上腹饱胀、隐痛不适、纳差、口苦或腹泻等症状以及相应症状发生的程度为判定标准。

共分为三级。

无上述情况出现为“好”,上述症状出现,但症状轻微,无需治疗为“一般”;上述
症状频繁出现,需要治疗才可解痉者为“差”[2]。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功能恢复情况
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指标均要由于对照组患者,以上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指标比分析
2.2两组患者的术后成功率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因胆囊解剖结构不明确而转为开腹手术治疗的共有3例,成功率为93.0%。

对照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成功率为100%,两组患者手术成功
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43例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发生胆管损伤,经及
时修补后患者痊愈出院。

其他并发症(胆瘘、胆总管损伤、感染等)的发生率为4.65%。

相比对照组中共有5例患者发生了切口的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出院,共有1例患者发生了胆瘘,但因瘘口较小,未经处理自行痊愈。

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13.95%。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术后患者消化功能良好率比较,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术后两组患者消化功能良好率比较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及胆道镜取石术已经逐渐在临床开展,而单纯
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又存在取石难度较大的缺点,故本次研究采用腹腔镜结合胆道
镜联合取石的方法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

其中观察组患者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效果均要优
于对照组患者。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方面的情
况虽然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的数据与
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基本相符[4]。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
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较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减少术中出血、减少住院时间。

帮助
患者尽早恢复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光涛.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例[J].当代医学.2013(23):12.
[2]陈俊瑜.腹腔镜在治疗复杂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1):
11.
[3]李虹.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术前胃镜检查的临床意义[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9):89.
[4]刘国伟;邱钢.解剖困难的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次全切术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2(14):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