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瑶《心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瑶《心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孟瑶《心园》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作者简介孟瑶,本名杨宗珍。

祖籍湖北武昌青山。

1919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24年,她入汉口圣公会附设小学读书。

1928年, 她随家迁至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女子中学实验小学和南京女子中学。

作者简介孟瑶,本名杨宗珍。

祖籍湖北武昌青山。

1919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24年,她入汉口“圣公会附设小学”读书。

1928年, 她随家迁至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女子中学实验小学和南京女子中学。

但学未毕业,适逢母亲逝世,则又随父亲迁回武汉,插入汉口市立女子中学,一直读到高中毕业。

1938年,考入重庆的中央大学历史系。

1942 年毕业后,任教于重庆私立广益中学,1944年又到四川省简阳县立女子中学教书。

1949年赴台湾,任教于台湾省立台中师范学校,并开始写作。

最早她向《中央日报》的《妇女周刊》投稿,第一篇为《弱者, 你的名字是女人》,从此开始用“孟瑶”的笔名。

1962年应聘去新加坡任教于南洋大学。

1966年返回台湾,出任中兴大学教授,在中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史记、新文艺创作等课程。

1975年任该校中文系主任。

除写作外,孟瑶酷爱京剧,并能登台演唱。

现已退休,旅居美国含饴弄孙。

她先后写了50多部长中篇小说,其中较重要的有: 《美虹》、《心园》、《危严》、《几番风雨》、《茑萝》、《穷巷》、《柳暗花明》、《追踪》、《黎明前》、《梦之恋》、《屋顶下》、《斜晖》、《鉴湖女侠秋瑾》、《鸣蝉》、《兰心》、《晓雾》、
《迷航》、《乱离人》、《杜鹃声里》、《流浪汉》、《断梦》、《生命的列车》、《含羞草》、《荆棘场》、《小木屋》、《危楼》、《浮云白日》、《却情记》、《食人树》、《太阳下》、《畸零人》、《剪梦记》、《孪生的故事》、《红灯,停》、《退潮的海滩》、《群痴》、《踩着碎梦》、《这一代》、《飞燕去来》、《磨剑》、《三弦琴》、《望断高楼》、《杜甫传》、《弄潮与逆浪的人》、《长夏》、《两个十个》、《英杰传》、《龙虎传》、《长亭更短亭》、《惊蜇》、《盆栽与瓶插》、《浮生一记》、《满城风絮》、《一心大厦》、《春雨沐沐》,短篇小说有《孟瑶短篇小说集》、《孟瑶自选集》,论著有《中国戏曲史》、《中国小说史》等。

内容概要小说是以女主人公胡曰涓第一人称自述的单一叙事观点写的。

胡曰涓是位28岁的姑娘。

她在8岁那年得了天花,它不仅破坏了她的外貌——麻脸而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也使她失去了每个女孩子应有的骄傲与自尊,而且把她摒绝于幸福之门外。

她的父亲为了弥补她的外貌缺陷,曾苦心地培育她的心灵美,送她去高级护士学校学习, 让她选择护士的职业,以便终身为痛苦的人们奉献。

她所在的城市的郊区——南山,有座教会办的中学,校长田耕野经人介绍,聘请胡曰涓到他家为久病的妻子静宜做特别护。

田耕野已年近半百,曾留学美国专攻教育,回国后也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在事业上他是一个教育家,在生活上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使接触他的人感到无言的舒适与温暖。

胡曰涓自到他家与他相识以后,她再没有发现一个人还有比他更多的趣味,足够她终生咀嚼不尽。

在这个家庭里还有田耕野的养女
丁亚玟。

她是从小就由田耕野夫妇教养大的孩子,从小娇纵惯了,十分任性,她像林间一野鸟,飞来飞去,自由无羁,敢哭敢笑。

她是画家,陶醉在大自然的美里, 当地的风景梦湖与文峰塔成了她的灵魂。

她深痛庸俗,在她看来现实生活是庸俗的,不可忍受。

但她已同田耕野的弟弟田耕垚结婚,而田耕垚却追求庸俗都市生活,夫妻虽系青梅竹马之,却毫无感情,一见面就吵闹,所以丁亚玟才与田耕垚分居,长期住在养父田耕野家中。

原来丁亚玟在刚刚懂得爱的时候,便偷偷爱上了她的养父。

亚玟的性格,不只是从小娇惯的,而她那变态的爱情之使然。

她在梦湖狂喊我爱你,实在是把湖与山人格化了,把它们看做田耕野,在这狂喊声里,求得一丝爱的补偿而已。

她的潜心绘画,也是寻求压抑的恋父情意结的解脱。

梦湖在她心里已非美的自然,而是田耕野的象征。

与此同时,胡曰涓也偷偷地爱上了田耕野,但她因自己外貌丑而造成了自卑心理,不敢去爱。

她在梦中与田耕野结婚而遭奚落,便是这种自卑感的表现。

静宜死后,她曾试探田耕野心目中是否有她,也表现了一个根本没有受人注意的“丑”女的内心悲伤。

在正常的爱情不能获得时,她的感情便向另一个方向发展,丁亚玟的同她正相反的性格吸引了她,赢得了她的友情——近似同性恋的感情。

田耕野丧偶后,既未察觉胡曰涓对他的爱,也不承认和接受丁亚玟的爱,却与同校一位教员王文秀草草结合了。

王文秀是一个精明、计算、工于心计,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支配欲很强的人,在这个家庭里,她首先要这块领土变成她的王国,每一个人变成她的臣民。

于是, 王文秀和丁亚玟之间不断发生吵闹、冲突,而王文秀和田耕野婚后也不和谐,
她甚至要把丁亚玟和胡曰涓从这个家庭逐出去,还要搬动耕野用来纪念亡妻静宜的房间。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王文秀窥察出丁亚玟对田耕野的感情,便对丁亚玟进行侮辱,诬她与田耕野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其实,丁亚玟只是偷偷地爱着田耕野,从未向田耕野表白过,而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感情是很纯洁的,她和田耕野之间也从未有过任何越轨行为。

田耕垚又受王文秀的挑拨,来逼丁亚玟同他回到城里去。

当丁亚玟拒绝了田耕垚的要求,田耕垚也说: “我从不肯相信那些谣言 (指丁亚玟与其兄田耕野有不正当的关系),但,现在我却不能不承认它有部分的真实性了,多可耻啊!”两个人终于冲突起来,田耕垚还打了丁亚玟一记耳光。

丁亚玟对知心朋友胡曰涓说:“他今天上山完全是跟我过不去的,还不是妖怪(指王文秀)在他面前散布流言了吗?不然, 他岂会如此绝情?打我,不理我,我的这份不可告人的感情能被他们知道吗?在你会同情这是我解不开的痛苦,在他们却认为这是我洗不清的羞耻,而作为终生嘲弄我的话柄!我……这……这叫我怎么活下去?”终于,丁亚玟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了。

弥留之际,她将自己的儿子小白托付给了胡曰涓。

作品鉴赏 50年代的台湾充斥了反共八股的反共文学,难怪孟瑶的《心园》在1953年出版后便大受读者欢迎了。

作者在扉页的自序中曾说:“在一个环境幽美的中学执教,在那里,我遇见了这篇小说中的‘我’,她丑陋得使我不愿看她、理她;但是,不到一个月,我们成了好朋友,以后,只要一天不看见她,我就觉得混身有拂拭不去的俗气。

我和她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半年,我不明白她是哪一点魅力,
使我至今不能忘怀!在她身上,我了解了一件事:灵魂的美才是永久常青,系人心神的。

”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两件事:一是本书女主人公胡曰涓是实有其人的;二是灵魂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她(作者)就是要挖掘女主人公胡曰涓的灵魂之美。

《心园》正是以这位外丑内美的年轻女性胡曰涓在一个中学校长田耕野家做特别护士时的一段感受和经历,又以田耕野的养女丁亚玟作为线索人物把校长田耕野和他的胞弟田耕垚穿连,使当时社会上的“完美主义者”与“实用主义者“形成鲜明对照, 深沉地揭示了一个哲理:爱的归宿在于为现实宇宙增添一些美。

小说情调典雅俊逸,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朦胧的美感。

而透过这一淡雅的表层, 咀嚼其更深一层的意味,不能不承认,作品深含着爱的主题和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丁亚玟爱而不能爱、田耕垚爱而不会爱、田耕野爱而早逝其爱、胡曰涓爱而又不敢爱。

丁亚玟是个具有诗人气质返璞归真的女画家。

在她这种独特而魅人的气质的诱惑下,胡曰涓接近着她、发掘着她、了解着她,曰涓对她的生活和心灵的感受成了小说的中心线索。

接近她,得知她有难以形容的身份,原来她是校长田耕野的新婚弟妹,以前的学生,也是校长从4岁便开始抚育的养女;发掘她,体味到她是在校长美的情操、爱的精神的完美主义教育原则下成长的一个“秀逸慧敏、充满情致”的女性,她爱文峰塔,因为它给她遗世独立的感觉,她恨城市生活的名缰利锁,她爱绘画,用心灵塑造着纯美的自然;了解她,不禁被她震慑,她的内心深藏着炽烈的爱情的岩浆。

原来她深深地爱着“恬淡、冲和、风雅而高尚”的养父、老师和知己田耕野。

然而她的身份使
她爱而不能爱。

田耕野和田耕垚是与亚玟爱情悲剧直接相关的两个人物。

他俩是相似又相反的两个人。

他们是兄弟,有着相似之处,都神采奕奕、抱负不凡,也都挚爱着亚玟,可又爱得截然不同:田耕野仁慈、潇洒而和谐,他对亚玟的爱是以艺术家与教育家的方式,父亲般地保护她、珍爱她;而田耕垚,务实、自私而庸俗,他对亚玟的爱,是命令她尽妻子的义务,与他共同在社会上周旋。

田耕垚与丁亚玟在名分上是夫妻,可他们就如同“钢筋水泥的大厦和竹篱茅舍放在一起一样的不调和”。

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田耕垚永远也不会得到丁亚玟的爱,只能弃她而去;而丁亚玟最终投入自然的怀抱,葬身自然中求得永恒,以报答她真正爱的人。

小说中胡曰涓、丁亚玟、静宜、王文秀都与田耕野有着爱的纠葛,但作家不停留在人物关系上,而深深地触及人物的心灵深处。

就她们的爱的情感而言,也有各自的特点:胡曰涓因残疾而自卑,作者着意描写她对耕野的含蓄的痴爱;丁亚玟有特殊的身份和气质,作者着力描写她对养父的奔放的狂情;静宜如丝丝细雨的挚爱; 王文秀追求物欲的矫情也有恰如其分的笔墨。

作家对全书人物情感世界的深入开掘甚至使情节被置于次要位置。

人物的设计、人物关系的安排都有象征意义。

田耕野、静宜及其家庭是自然美的化身,他们吸引着丁亚玟、胡曰涓在向自然的皈依中把爱投向这个家庭并得到各自的归宿。

田耕垚、王文秀活化了世俗的物欲追求,正是他们这些现代都市人物的冲击破坏了一个山居家庭安宁、和谐的气氛,也毁灭了美。

真正的美,既是胡曰涓的化身,又是作家执着地追求和表现的,她偏偏要在一个外表丑陋的女子——胡曰涓的
身上去挖掘和表现她的心灵美,这正是作者这部小说要展现的主题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