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礼仪起源课件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4d7a8351e79b8968022653.png)
礼仪的内涵
“仪”,就是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示
尊重的具体形式。
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
就高不就低
交往艺术的游戏规则
地位高者先挂
礼仪的内涵
在欧洲,“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 “etiq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
当“etiquette”一词被译为英文后,它的含 义便成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等礼节。
握 手 礼 的 起 源
形成时期:
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前 771年)。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专门制订了一套礼的形 式和制度,如周代的《周礼》、 《仪礼》、 《礼 记》,后人称之为“礼学三著作”。
变革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
奴隶社会瓦解后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在 这一时期 出现了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不同学派, 形成了以儒家学派学说为主导的正统封建礼教。
我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 古代礼仪起源与两大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 二是祖先信仰: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
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 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萌芽时期:
原始社会,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炎、黄、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 有文字记载之前。尧舜时期:拜、揖、拱手
礼仪的内涵
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 的、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系 列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
对“礼仪”内涵的理解
首先,礼仪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规范。 其次,礼仪准则或规范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 俗成、共同认可的。 第三,讲究礼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和谐。
对“礼仪”内涵的理解
西方礼仪知识PPT课件
![西方礼仪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116835f524ccbff1218498.png)
• 食品禁忌 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们不喜欢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内脏。信仰伊斯兰教
的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
• 花卉禁忌
在国际交往场合,忌用杜鹃花、石竹花、菊花以及其他黄色的花献给客
人,
这已经成为惯例。在欧美国家,如果被邀请到朋友
家
做客,给女主人献花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
家,
这样做则违反了礼仪。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
.
5
西方用餐礼仪
概述
.
6
西餐用餐注意事项
• 就座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与餐桌的距 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已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将餐巾 对折轻轻放在膝上。
•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过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更不可主动与人 谈话。
• 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 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 在进餐尚未全部结束时,不可抽烟,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结束时方可 。如在左右有女客人,应有礼貌地询问一声“您不介意吧!”
• 进餐进程中,不要解开纽扣或当众脱衣服,如主人请客人宽衣,男客 人可将外衣脱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将外衣或随身携带的物品放在餐台 上。
.
9
点菜顺序
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 也称为开胃品。汤与中餐有 极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 道菜就是汤副菜鱼类菜肴一 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 称为副菜。主菜肉、禽类菜 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 为主菜
•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 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 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 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 不懂礼貌。
中西方礼仪差异 ppt课件
![中西方礼仪差异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7d12a5524de518964b7deb.png)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中西方礼仪存在哪些差异?
请思考,并举例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案例: 1、李鸿章曾应俾斯麦之邀前往赴宴,由于不懂西餐礼
仪,把一碗水果后洗手的水喝了。当时俾斯麦不了解中国的 虚实,为了不使李鸿章丢丑,他也将洗手水一饮而尽,见此 情景,其他文武百官只能忍笑奉陪。
2、一个国民党军官携夫人去机场迎接来自美国的顾问, 双方见面后,美国顾问出于礼貌说:“您夫人真漂亮!”军官 甚感尴尬又不免客套一番:“哪里哪里!”在中国,这本事一 句很普通的客套话,可是蹩脚的翻译却把这句话翻译成: “WHERE WHERE!”美国顾问听了莫名其妙,心想:我只是 礼貌地称赞一下他的夫人,他居然问为他夫人哪里漂亮?于 是他只好说:“从头到脚都漂亮”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1、“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思想体系的影响
中国: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它提倡“以类
和之,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 自然的迷信、惧怕和崇拜,是人们不得不力求形成一个 和谐稳定的群体去适应自然,认为人只有回归自然,将 自我融入人群体和自然之中,生命才有意义,人与自然 才能达成“和谐”。“天人合一”思想必然会导致群体注意 的价值取向。
东方礼仪与西方礼仪
2、群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
中国:群体主义
中国文化认为每个人不是孤立的独立个体,而 是群体网络上的一份子。为了保持和谐的群体不至 于分解离散,为了维护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 之间形成了一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人们的 行为,在以群体注意为取向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一 言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谦卑和“卑己 尊人”的礼貌行为是人人所崇尚的,“礼”文化教导 人们要尊敬长者和有地位者,懂得礼让,维护上下 尊卑的社会秩序。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第一章现代国际礼仪概述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第一章现代国际礼仪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4e0b84f33687e21af45a9b2.png)
三、国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国家礼仪是以封建时期欧洲的繁文缛 节的宫廷式贵族礼仪为基础,经过英国宫 廷修正再造,由务实的美国社会将其合理 化、生活化之后,而逐步发展成为当பைடு நூலகம்世 界公认的行为举止的范本的。
四、中西礼仪的比较
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重人情与求功利 重视身份与追求平等 谦恭自制与情感外露 崇尚礼仪与法律至上
现代国际礼仪概述
第一章
一、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并共同 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以一定的约定 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 过程,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 仪式、器物、服饰、标识、象征等形式。
二、礼仪的起源
礼仪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脱离动物 世界并组成人类社会以后,在长期的社会 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礼仪是人类对个人与 他人之间关系的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结 果,它只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中, 并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关系表现出来。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PPT 25页)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件(PPT 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0a8c6e94f705cc17552709cd.png)
卫生方面
• 卫生的习惯 美国人养成了一种喜爱卫生的习惯。有一句俗话 说,在美国的街道上走一个星期,皮鞋不用擦。 你一出门,不用带卫生用品和水,到处都可以见 到卫生设施,如厕很方便,用水很方便。你去到 学校,感到口渴,水龙头的水就可以喝;你去到 饭店用餐,有很好的纸手巾、纸袋子。用完餐后, 顾客会自觉把吃剩的东西拿走。而且吃饭时大口 大口地吃,尽量不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别人。房 间里一般都铺上地毯,有抽风设备、空调设备, 房屋内外装点得非常好看,周围环境整洁美观。 没有人乱扔垃圾、乱吐痰。
• 给天上的儿子和地上的儿子放假一天。基督徒敬 拜圣父,也敬拜圣子,符合基督的就有父又有子 的教训。。
• 我们认为父的名,叫耶和华。子的名叫耶稣。 父与子是两位,是一家神,不是一位神。神已经 安排了双休日,我们还有理由再争吗?安息圣日 和主日的弟兄姐妹团结起来,要争就和“三位一 体”争。
• 西方人既然不承认安息圣日,心里没有“第七 日”,就是忘恩。要“牛”,星期六就不休息!
双休日的来历
• 什么叫双休日?星期六和星期日这两天放假休息叫双休日。 双休日全世界都在实行,没有实行的都在力争都以双休日 为荣耀。以双休日为对劳苦大众的安慰和爱。
• 双休日不是现在的人可以命定的,上帝(天的别名)早 在3500年前,就让先知把双休日写上,用法律的形式加以 肯定,明白无误的指出七日之内只作五日工,两天休息。
饮食方面
• 美国人很注重早餐,他们的一天从一杯香浓的咖 啡开始,主食是各种水果汁和糖油煎饼夹火腿开 始,或者是椒盐小面包、火腿蛋卷。除了咖啡, 他们还会搭配牛奶、酸奶、果酱等。中、晚餐则 是以蔬菜色拉、烤鸡、烧花菜、红汁鸡块、煎猪 排、罐焖肉等为主。火鸡、牛肉、鹅等肉类食品 都是美国人的最爱。他们不大吃油腻的食物,也 不喜欢肥肉,口味以清淡、微辣、稍甜为主。平 日里的饮料,很少见他们会和茶,美国人喜欢将 威士忌和白兰地充当饮料,或者只是简单的矿泉 水。惰的时候,哈哈,都想得到充足的一小时睡 眠!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PPT 39页)
![礼仪与教化外国篇(PPT 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2ff08f9e314332396893dd.png)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古埃及)
克努姆赫特 普—东沙漠 地区的行政 长官,美那 特·库孚的领 主等等。 这是我们丛 这幅壁画的 象形文字中 了解到的信 息。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局部
“所有的东西都害怕时间,但时间害怕 金字塔”。
——埃及谚语
金字塔(古埃及)
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这个谜语的来源?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橱窗前 凝视碑文的字眼 我却在旁静静欣赏你那张我深爱的脸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预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狮身人面像(古埃及) 距今约4500年
法老修建狮身人面像的目的?为什么要 把法老的身体做成狮子的形象?
古埃及法老为了制造人们对统治者的崇拜而建立起 来的巨大的人工纪念碑。面部按照法老哈佛拉的形 象雕刻,身体雕刻成狮子。 古埃及人认为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统治者们喜欢用 狮子来比喻自己。雕像实际上是法老力量的象征, 是统治者为了制造人们对他的崇拜的产物。 如同商朝的鼎一样,是权利和礼仪的象征。
3、面部轮廓写实,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 感情表现少
4、雕庙——印度建筑雕
雨神雕像
特奥蒂瓦坎城(玛雅文化)
活动建议
请结合课文中的有关美术作品,尝试 从《美杜姆群鹅图》中归纳出埃及早 期艺术的风格来。
小结
中国篇 • 青铜器→《司母戊方鼎》→权力的象征 • 陶俑→《秦始皇兵马俑》→保护统治者 • 石雕→《立马》→宣扬“忠、勇”思想 • 画像砖(石)→《郭巨埋儿》→宣扬“孝”思想 • 绘画→《女史箴图》→宣扬“三从四德”思想 外国篇 • 古巴比伦时期→ 《汉谟拉比法典》→统治者神化,维护权利 • 古埃及→建筑 → 金字塔 →具有威慑力,显示法老的权利
西方礼仪起源
![西方礼仪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bfb7942d0975f46527d3e1e1.png)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礼仪起源
❖ 中方餐具主要有杯 子、盘子、碗、碟 子、筷子、匙羹等 几种。
中方餐具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礼仪起源
西方餐具
❖ 西方餐具主要包括刀、叉、 匙、盘、杯等。
❖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 肉刀、奶油刀、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 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 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 分汤匙、茶匙等;
PPT文档演模板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 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 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 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 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西方礼仪起源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 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 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 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礼仪起源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暂时离席餐巾放哪里?
PPT文档演模板
将餐巾放在座位上。
西方礼仪起源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 用餐完毕准备离席,餐巾应该放在哪里?
PPT文档演模板
折好放置于桌上。
西方礼仪起源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的使用
• 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 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 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
(General)、上尉(Captain)、医生 (Doctor)等。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礼仪起源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二、西方社交礼仪
介绍,但一般不先伸手与对方握手或直接问对方姓名,而是等在 社交场合结识朋友,一般需有第三方介绍人,也可以作自 我待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或介绍他自己,则应该礼貌地道
西方礼仪起源(1)
![西方礼仪起源(1)](https://img.taocdn.com/s3/m/69a4a5b176a20029bd642d8d.png)
2020/12/7
西方礼仪起源(1)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一、西方称呼礼仪 西方人的姓名排序与我国相反,名在前,姓
在后。一般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小姐,称已 婚女士为太太,或统称女性为女士。
对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则将其职业放在姓名 之前一同称呼,也可能只称呼其职业,如将军
中方餐具
西方礼仪起源(1)
西方餐具
❖ 西方餐具主要包括刀、叉、 匙、盘、杯等。
❖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 肉刀、奶油刀、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 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 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 分汤匙、茶匙等;
❖ 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 啡杯为 瓷器,并配小碟; 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西方礼仪起源(1)
(General)、上尉(Captain)、医生 (Doctor)等。
西方礼仪起源(1)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二、西方社交礼仪
介绍,但一般不先伸手与对方握手或直接问对方姓名,而是等在 社交场合结识朋友,一般需有第三方介绍人,也可以作自 我待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或介绍他自己,则应该礼貌地道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暂时离席餐巾放哪里?
将餐巾放在座位上。
西方礼仪起源(1)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 用餐完毕准备离席,餐巾应该放在哪里?
折好放置于桌上。
西方礼仪起源(1)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的使用
• 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 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 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
• 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出声响,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 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不要一边吹一边喝,等凉了以后再喝。有的人 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 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 现象。 •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 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 类的话,以示歉意。
09.西方的礼仪文化PPT课件
![09.西方的礼仪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8e2ce8581b6bd97e19ea43.png)
办公室或客房礼仪
• 约定和通知并按时抵达。 • 先按门铃或敲门经主人应允后才可进入 • 因急事而又无法先行约定,必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
交谈礼仪
• 委婉含蓄,表达巧妙 • 善于倾听 • 坦率诚恳 • 诙谐幽默
忌谈话题
• 疾病、死亡 • 年龄和婚姻情况 • 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 • 对方不愿意回答的问题 • 对方反感的问题 • 不要批评长辈和身份高的人 • 不要讥笑讽刺他人 • 对宗教问题也应持慎重态度。
着装礼仪
免在深夜打搅对方;万不得已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 则应先致歉意,或者说“对不起,打搅了”并赶紧说 明打搅的原因 • 不要站在门口谈话。进入室内说话时间短的,可以不 必坐下,事毕也不要多逗留 • 如需长时间谈话,应在主人邀请下方可入座,但预先 没有约定,谈话时间尽量不要过长
乘坐交通工具的礼仪
• 自觉遵守秩序 • 飞行途中需躺下休息时,要先向后座的乘客打声招呼,再把座椅
女士优先的礼仪
• 男士陪女士上车,应先开门,并且用手挡在女士头顶与车门顶之 间,协助登车后自己再上车。
• 上下电梯、楼梯或进房间时,女士先行。 • 进入剧场或电影院,女士在先,男士在后。 • “以右为尊” • 人行道上,男士应走在靠车道的一边来保护女士。 • 重要会见,夫人走在前面,丈夫跟在后面。 • 宴请进餐,先给女士上菜。
石和金银饰物了 • 追求华丽,金色最好 • 体现高雅,铂金是上佳选择 • 珍珠项链,适合女士在多种场合佩戴 • 胸针别在左肩上方,如受领子影响,也可以别在翻领上 • 西方女性对耳环格外青睐 • 丝巾打出各种花结系在脖颈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共24页PPT
![中西方礼仪培训PPT 课件共2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107e2c89eb172dec63b723.png)
“三从”“四德”就是这一时期妇女道德礼仪的 标准,妇女的地位进一步下降。明清时期延续 了宋代以来的封建礼仪,并进一步完善。
封建礼仪中的“君权神授”夸大神化了帝 王的权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使人的个性受到了极大的压抑,限制了人们之 间的平等交往。封建礼仪集政治、法律、道德 于一身,是统治阶级最重要的统治工具。但是 它也为调整封建社会人们的相互关系,为中华 民族形成具有特色的伦理道德准则提供了标准, 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尊重妇女,女士优先
在一切场合,为表示尊重妇女,特别强调女 士第一,尊重女士优先的原则。交际活动中, 总是给妇女种种特权,关心妇女、帮助妇女、 保护妇女。在社交中,不尊重妇女是十分失礼 的,甚至会被大家斥为缺乏教养而激起公愤。
(三)简易务实
交往中,不提倡过分客套,不欢迎过度的自谦、 自贬,尤其反对虚假、自轻、自贱。讲究效率, 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四)平等、自由、开放
西方礼仪强调“自由、平等、博爱”,“一切
人生而自由平等”,在交往中提倡人人平等, 包括男女平等、尊重老人、爱护儿童。对儿童 不是溺爱和娇惯,助长其依赖性而是尊重和培 养儿童的自主精神。对儿童也如对成人一样, 注意尊重,有事以商量的口气同儿童说,不在 儿童不理解时武断地下命令,儿童有错误时如 实指出,一般不训斥打骂。在交往中,西方人 士一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幽默风趣、开放 自然,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富于竞争精神, 具有外向性倾向。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 则和规范。它可以指在较大较隆重的场合为表 示礼貌和尊重而举行的礼宾仪式,也可以泛指 人们相互交往的礼节、礼貌。礼仪是对礼貌、 礼节和仪式的统称。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 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即言语动作要谦虚、恭敬。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98d94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0.png)
纲;仁、义、礼、智、信。
“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 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家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公元前1万年,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 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还开始从事农耕和 畜牧。
例如: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中发现生活距 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村人的公共墓地。墓地 中排列有序死者的身份有所区别,有带殉葬 品的仰身葬,还有无殉葬品的俯身葬。
仰韶文化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 女有别。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坐 左边,女子坐右边。
萌芽时期 草创时期 形成时期 发展、变革时期 强化时期 衰落时期 现代礼仪的发展 当代礼仪时期
一、中华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
▪ 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备的渐进过程
关于“礼”
一个人的成功 15%是靠专业知识, 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安德鲁·卡内基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古代
近代
现代
1840
1919
经 营 者 提 供 商品或 者服务 有欺诈 行为的 ,应当 按照消 费者的 要求增 加赔偿 其受到 的损失 ,增加 赔偿的 金额为 消费者 购买商 品的价 款或接 受服务 的费用
西餐礼仪起源
![西餐礼仪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97a4c2f0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0.png)
西餐礼仪起源西餐礼仪起源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由于受到拜占庭文化启发,而制定一系列精到的礼仪。
到了罗马帝国的查里曼大帝时,礼仪更为复杂而专制,皇帝必须坐最高的椅子,每当乐声响起时,王公贵族必须将菜肴传到皇帝手中。
在17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进餐。
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与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高庐人坐着用餐,罗马人卧着进食,法国人从小被教导用餐时双手要放在桌上,但是英国人却被教导不吃东西时双手要放在大腿上。
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
12世纪,当意大利文化影响到法国时,餐桌礼仪与菜单用语变得更为优雅与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纷纷问世,应邀做客赴宴会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请帖上如果有注明H.S.V.R(敬请赐复),务必函复是否接受邀请。
准时赴宴,不早到也不迟到。
被主人请入餐厅时,必须保持站立着,直到女主人坐下来以后才能就坐。
每道菜端上桌时,等待女主人示意才开始进食;用餐完毕,女主人站起来后,才可以离座。
除了面包以外,任何食物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指头碰触。
面包不可以用刀切割,必须用手撕下一块,涂抹奶油后送人口中。
切割食物时不可以发出声音,刀子始终不可以放入口中。
每道菜用完后,必须将刀叉整齐地摆在盘上,喝汤时,用汤匙往外舀,然后就着汤盆边缘喝汤,在法国不可以倾斜汤盆,在其它国家可以向外倾斜,方便舀汤。
古代希腊人待客时,在进入餐厅以前会先请客人更换凉鞋,让客人感到轻松舒适,主人也会把最好的座位留给陌生人。
而罗马人由于喜欢卧着进餐,不但餐前先沐浴,还换穿毛料的及膝长袍以方便躺卧。
罗马贵族喜欢在三面有躺椅的躺卧餐桌用餐,上菜时仆役的双脚随着音乐的节拍移动,先端给主人。
时至今日,这些餐桌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在欧洲国家还保留了下来。
当你前往朋友家做客时,穿上体面的衣服,携带适当的礼物,言谈举止处处显现出优雅与涵养,永远都是必要的。
西餐礼仪之注意事项交谈无论是作主人、陪客或宾客,都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
第二章主题一西方礼仪之源
![第二章主题一西方礼仪之源](https://img.taocdn.com/s3/m/7a34bf6ca98271fe910ef947.png)
西方谈话礼仪 倾向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忌直 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
西方拜访礼仪 请两位同学,做视范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送礼物给别人,应附一句“希望你喜欢” 当面赞扬并道谢,表示自己很喜欢 对待人家的宠物需友好
餐饮礼仪的差异 A、中国人,“民以食为天”,注重色、香、 味、形、意 西方人注重生存和健康 B、氛围方面 中国人喜欢热闹,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西方人喜欢幽雅、安静
第二章 各国民俗礼仪初体验 方礼仪之源
由于宗教信仰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同宗教的人 遵守着不相同的礼仪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1、日常打招呼 “吃了吗”、“上哪呢” “Hello ” “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英国人 “今天天气真不错啊”
2、称谓方面 直呼其名 在西方,使用较广泛 陌生人——“先生” “夫人” “小姐”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 姓名和昵称。在家里可以直叫爸妈的名字 所有男性长辈叫“叔叔”,女姓长辈叫“阿姨”
宴请礼仪各具特色 中国:以左为尊 西方: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坐,男士要替位 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弯腰、低头、用嘴凑上 去吃是不礼貌的 西方 不提倡大肆饮洒 不劝酒、劝菜 刀叉的拿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一 主题二 主题三 主题四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欧洲风情 各国礼仪禁忌种种 我们亚洲大家庭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一、西方称呼礼仪 西方人的姓名排序与我国相反,名在前,姓
在后。一般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小姐,称已 婚女士为太太,或统称女性为女士。
❖ 中方
①汤、菜 ②主食 ③餐酒 ④水果
上菜顺序
❖ 西方 ①菜 ②水果 ③餐酒 ④主食 ⑤甜点 、咖啡
❖ 中方
❖ 筵席中暂时 停餐,可以 把筷子直搁 在碟子或者 调羹上。如 果将筷子横 搁在碟子上, 那是表示酒 醉饭饱不再 进膳了。
进餐的礼仪
• 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不要出声响,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 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不要一边吹一边喝,等凉了以后再喝。有的人 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 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 现象。
•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 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 类的话,以示歉意。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 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 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 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 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 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 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 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 的重视.
❖ 中方餐具主要有杯 子、盘子、碗、碟 子、筷子、匙羹等 几种。
中方餐具
西方餐具
❖ 西方餐具主要包括刀、叉、 匙、盘、杯等。
❖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 肉刀、奶油刀、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 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 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 分汤匙、茶匙等;
❖ 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 啡杯为 瓷器,并配小碟; 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 用餐结束或不想吃了,刀口向内、叉 齿向上,刀右叉左地并排纵放,或者 刀上叉下地并排横放在餐盘里。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的使用
西方进餐礼仪
——中途离席时刀叉的正确摆法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刀叉该如何拿?
•刀叉的使用,应该 右手持刀,左手持 叉,使用时叉齿朝 下,以拇指与中指 握住刀叉柄、食指 下压控制力道。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四、西方拜访礼仪 去别人家作客或赴邀,必须提前预约并且准时
到达否则是非常不礼貌的 主人收到礼物扣,最好马上打开,当面赞扬并
道谢,表示喜欢。 不喜欢别人对自己家里的装饰或摆设指手画脚。
东方的人见面往往没有 体肤之亲。相形之下,欧洲 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 较随便。哪怕两个人是第一 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 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 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 亲热。
谢并离开。 通常情况下,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将年青人先介绍给长者,将
职位较低者先介绍 给职位较高者。相互认识后可以说:“Glad to meet you!"(很高兴认识你)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三、西方谈话礼仪 西方人一般倾向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保护个
人的隐私,因此通常不会谈及较私人的事情,忌 讳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 与人交谈须保持一定距离,以维护各自的“个人 空间”,如想坐在谈话者旁边,须先征得同意。
对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则将其职业放在姓名 之前一同称呼,也可能只称呼其职业,如将军
(General)、上尉(Captain)、医生 (Doctor)等。
Etiquette——西方礼仪之源
二、西方社交礼仪
介绍,但一般不先伸手与对方握手或直接问对方姓名,而是等在 社交场合结识朋友,一般需有第三方介绍人,也可以作自 我待对方的回应。如果对方没有回应或介绍他自己,则应该礼貌地道
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
入座的位置
中方 ❖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
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西方 ❖ 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
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 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 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 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 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 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 或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 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 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 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收时,不至于因为刀叉碰撞而发 出声响,或是刀叉掉落的意外。
西方进餐礼仪
——酒杯篇
•
水不撩不知深浅,人不拼怎知输赢。 。22.3.2 222.3.2 2Tuesday, March 22, 2022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切法
使用刀子切食物,先将刀子轻轻推向前, 再用力拉回并向下切,这样就不会发出刺耳 声音了。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叉法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吃到中途离席,刀叉该如何放?
应该把刀叉朝八字型放置, 刀口朝内、叉齿朝下。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吃完后,刀叉该如何放?
左:应放在四点钟位置。 右:应将刀叉重迭,这样方便服务生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餐巾摊开应该放何处?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 餐巾万一不小心滑下去怎么办?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 想擦嘴时该怎么办?
错误:用纸巾擦。 正确:要用餐巾擦拭,餐巾有 分正反面,通常有印该店 LOGO的为正面,要用反折的 内侧来擦,擦完盖在餐巾内侧 不外露,如果整条布都擦得脏 兮兮,就请服务生再换一条。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暂时离席餐巾放哪里?
将餐巾放在座位上。
西方进餐礼仪
——餐巾篇 • 用餐完毕准备离席,餐巾应该放在哪里?
折好放置于桌上。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的使用
• 吃西餐时右手拿刀,左手拿叉。使用 刀叉时,左手用叉用力固定食物,同 时移动右手的刀切割食物。
• 用餐中暂时离开,要把刀叉呈八字形 摆放,尽量将柄放入餐盘内,刀口向 内;